-
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的教学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方法,以2011至2016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84人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2014至2016级本科生147人采取基础医学课程实施器官系统整合模式教学,对照组2011至2013级本科生137人采取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学。问卷调查观察组学生对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学的评价。采用SPSS 21.0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观察组学生内科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考试成绩[(86.34±2.74)分]、外科学理论成绩[(79.69±8.41)分]及外科学操作考试成绩[(81.43±10.72)分]均优于对照组[(85.51±3.36)分、(77.18±6.92)分、(76.78±11.29)分]( P<0.05),妇产科学理论及儿科学理论考试成绩低于对照组( P<0.05),内科学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35)。观察组学生对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学满意率为83.75%。 结论: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教学应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对学生学习自主性有一定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沉痛悼念陈博渊教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山西省著名儿科医学教育家、山西省小儿外科奠基人陈博渊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0月6日在太原逝世,享年92岁。陈博渊教授是山西省小儿外科专业创始人,曾担任山西医科大学教务主任、儿科系主任、山西省儿童医院儿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医学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培养了大量的儿科专业人才,获得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颁发的特殊贡献奖。陈博渊教授于1956年从北京医学院毕业来到山西工作,兢兢业业为儿科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生淡泊名利,潜心钻研业务,平易近人,甘为人梯,言传身教,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桃李芬芳,用大医精诚诠释着对事业、对患儿的热爱,倾注所有热情做患儿的守护神。我们深情缅怀陈博渊教授!他的学术风范和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斯人已逝,风范永存,以承为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院校联动教学在儿科护理技能课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简称理实一体化)的院校联动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技能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2017级2个本科护理专业儿科班59名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试验组29名和对照组30名。试验组采用基于理实一体化的院校联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学院传统授课方式教学,比较2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并通过自行设计的教学效果评价表进行评价。结果:通过理实一体化的院校联动护理技能课程教学后的试验组操作平均成绩为(91.24 ± 3.01)分,对照组操作平均成绩为(87.33 ± 2.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027, P<0.05);试验组学生教学效果评价得分为(62.61 ± 2.9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67 ± 7.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7.965, P<0.05)。 结论:基于理实一体化的院校联动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效果,可进一步缩短学院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差距,是一种有效的儿科护理教育形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皮质激素在儿童结核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能够减轻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变态反应所致的免疫损伤,但糖皮质激素不适当的应用可诱发感染或使结核病灶扩散、恶化,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及规范使用极为重要。基于此,中国防痨协会、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儿童结核病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结核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云南省防痨协会儿童结核病专业分会共同组织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本专家共识。主要内容涉及糖皮质激素应用范围、在儿童结核病辅助治疗的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推荐其辅助治疗不同结核病类型的意见及说明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推荐使用的结核病类型及说明。共识旨在规范糖皮质激素在辅助治疗儿童结核病中的合理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文献阅读汇报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文献阅读汇报及临床科研能力现状,为培养优质儿科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郑州大学5所附属医院91名儿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参与文献阅读汇报分为参与组( n=38)和未参与组( n=53)。采用问卷结合访谈方式,从文献阅读汇报开展情况、参与文献阅读汇报意愿和临床科研能力现状方面对两组进行调查。运用SPSS 25.0进行卡方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参与组60.53%(23/38)认为开展文献阅读汇报后临床科研能力显著提升;未参与组94.12%(48/51)希望开展文献阅读汇报。参与组发表文章率、参与课题率、学术交流率、文献阅读量高于未参与组( P<0.05);参与组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专业英语水平、汇报PPT能力优于未参与组( P<0.05),但两组间统计学分析能力、课题设计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循证医学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文献阅读汇报对儿科学专硕临床科研能力提升有良好促进作用,应坚持以临床为导向,重视文献方法学和统计学研读,长期、定期、规范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德尔菲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临床专业学生儿科实习质量的评价系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临床专业学生儿科实习质量的评价系统。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选取20名儿科专家参与2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确定临床专业学生儿科实习质量评价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自评熟悉程度值为0.88,判断依据值为0.90,得出权威系数为0.89。Ⅰ级、Ⅱ级、Ⅲ级及全部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76、0.86、0.82和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最终形成的临床专业学生儿科实习质量评价系统包括Ⅰ级指标3个、Ⅱ级指标9个、Ⅲ级指标32个。 结论:该研究建立的临床专业学生儿科实习质量评价系统具备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能客观评价儿科实习质量,为提高实习质量提供有效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就业分析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使用北京某高校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就业数据,对其就业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对人才培养的启示。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所分析的指标包括就业人数、就业率、就业地域及专业分布。结果:在2009至2021年间,该校共有2 281名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其中,毕业当年就业者2 188人,占比96.0%。在医疗机构就业者所占比例平均为90.8%(2 034/2 241),但呈下降趋势。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在北京就业者最多,占比78.7%(1 723/2 188)。在专业选择方面,以学习外科专业者最多,占比33.0%(753/2 281);其次为内科学,占比24.4%(557/2 281);选择儿科、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等社会急需紧缺专业者极少。结论: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式好,但也需要关注就业呈现的新趋势,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二级学科的选择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为学科发展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需要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和激励毕业生为急需紧缺专业和边远地区卫生服务作出贡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在住培评价中的应用探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30名住院医师及其71名指导医师为研究对象,指导医师采用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对住院医师的15项置信职业行为进行评价。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学科、不同年资住院医师之间置信级别的差异,以确定能否达到分层递进的培训原则。采用概化系数检验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的评价信度。 结果: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的概化系数为0.980。指导医师对内科、妇产科和儿科住院医师的评价中,第二年住院医师的置信级别评价高于第一年住院医师[如妇产科住院医师接诊患者,4.0(0.6)比3.0(0),均矫正 P<0.001];第三年住院医师的置信级别评价高于第二年住院医师[如妇产科住院医师接诊患者,4.5(0.8)比4.0(0.6),均矫正 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指导医师对外科住院医师的评价中,第一年与第二年住院医师[如一般临床问题识别与处理,4.0(0.3)比4.0(0.5),矫正 P=0.591]、第二年和第三年住院医师[如一般临床问题识别与处理,4.0(0.5)比4.0(0.5),矫正 P=0.047]的置信级别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可靠、稳定,能够有效反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其中内科、妇产科、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符合分层递进的培训原则,外科住院医师培训有必要重新规划年度培训计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0家儿科医疗机构用药安全自我评估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初步了解国内10家儿科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管理现状。方法:采用"ISMP医院用药安全自我评估量表优化版(161项)"(简称"量表"),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药学专业委员会的10家儿科医疗机构对本单位用药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自我评估。"量表"包括10个关键要素、20个核心指标和161项测评项目。汇总参评机构用药安全自我评估结果,对各关键要素、核心指标和测评项目的百分得分、实施比例等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0家参评医疗机构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量表"的填写。汇总结果显示,用药安全自我评估总体百分得分为74.72%;百分得分最高和最低的关键要素分别为要素Ⅲ(用药医嘱和其他药品信息的沟通,83.89%)和要素Ⅹ(质量流程和风险管理,67.84%),完全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要素Ⅲ(66.67%)和要素Ⅸ(患者教育,40.00%),部分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要素Ⅸ(46.25%)和要素Ⅲ(26.67%),未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要素Ⅹ(18.38%)和要素Ⅵ(药物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监控维护,6.25%)。20项核心指标中,百分得分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指标10(保证非药品类化学品与患者隔离,避免因误用导致患者受到伤害,96.25%)和指标7(采取制定临床路径、建立标准化给药时间、管理流程等措施,保证患者接受标准化的诊疗,57.50%),完全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指标20(在药物储存、配制、准备和给药过程中遵循院感控制措施,90.00%)和指标17(在医院内建立公平公正的用药安全文化,鼓励和倡导安全行为,而非采取惩罚性措施处理用药差错相关医务人员,25.00%);部分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指标7(55.00%)和指标20(5.00%);未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指标17(22.86%)和指标10(0)。结论:10家参评儿科医疗机构在用药医嘱和其他药品信息沟通、药品储存和分发等环节的管理水平较高,在公正文化建设、用药风险主动防范、信息系统完善方面存在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教师标准化病人问诊培训在儿科实习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教师标准化病人(teacher simulate standardized patient,TSSP)问诊培训在儿科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12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0名实习生入科后采用TSSP进行问诊培训,培训后对临床的患儿家长进行问诊并在教师指导下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对照组60名实习生按照同样要求实习,但不包括TSSP问诊培训。实习结束时对实习生的平时成绩、操作技能、病历书写能力进行对比,并对试验组进行满意度调查。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试验组的病历书写成绩为(96.15±3.00)分,高于对照组的(81.02±3.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38; P<0.001)。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中病史采集、沟通技巧与人文关怀、体格检查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41、17.67、15.39,均 P<0.001)。试验组实习生对TSSP问诊培训的教学方式满意度高。 结论:TSSP问诊培训提高了实习生病历书写能力、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操作能力,激发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实习生的人文素养意识,融入了思政教育,有效地保证了儿科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了实习生的认同,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