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内镜治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内镜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治疗的12例慢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9.46岁,范围在4.42~14.42岁。临床症状均以腹痛为主,无脂肪泻或糖尿病发生,生长发育基本正常,影像学多以胰管迂曲扩张、胰管结石等胰管改变为主要表现。12例慢性胰腺炎患儿中的11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1例因结石较大行外科手术治疗,共行内镜治疗20次,主要治疗方式为胰管支架置入,同时辅以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或球囊扩张、胰管结石去除等以解除梗阻、保持胰液引流通畅,降低胰管内压力。结果:12例慢性胰腺炎患儿中有7例存在遗传及先天性解剖变异,包括基因异常、胰腺分裂、胰胆管合流异常、环状胰腺等。其中3例临床症状完全缓解,随访超过1年无任何临床症状,余8例近期临床症状得到控制,仍在后续治疗中。术后胰腺炎1例,高淀粉酶血症2例,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儿童慢性胰腺炎病因与成人不同,多以遗传因素及解剖变异为主,内外分泌功能不足表现少见,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为儿童慢性胰腺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儿童慢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内镜诊治儿童胰胆管合流异常合并胰腺分裂伴罕见解剖变异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是指胰胆管汇合部位位于十二指肠壁外或汇合部形态和解剖发生先天性异常的一种情况。而胰腺分裂(pancreas divisum,PD)是胰腺最常见的先天性解剖异常,由胚胎发育时期腹侧胰管与背侧胰管融合失败所致。本文报道1例3岁患儿在ERCP下证实同时存在3种胆胰管解剖异常,除PBM合并PD外,在背侧胰管与胆总管末端之间还存在罕见的交通支,内镜下成功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十二指肠水平段主乳头与胆胰疾病关系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水平段主乳头(horizontal duodenal papilla,HDP)在可疑胆胰疾病人群中的发生率、胆胰疾病谱及胆胰管形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所有因可疑胆胰疾病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的患者,根据主乳头位置分为HDP组和常规组,对比两组合并胆胰疾病的情况,测量胆总管-胰管-十二指肠夹角、肝外胆管长度以及胆总管成角并比较。结果: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且不满足排除标准的MRCP病例1 009例,HDP的发生率为3.1%(31/1 009),未发现其他异位乳头情况。与常规组相比,HDP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占比[9.7%(3/31)比0.8%(8/978), P=0.004]及胆胰管合流异常占比[6.5%(2/31)比0.9%(9/978), P=0.042]显著升高,胆囊癌的占比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2/31)比1.4%(14/978), P=0.084]。HDP患者肝外胆管中位长度更长(8.6 cm比7.2 cm, Z=-5.48, P<0.001),胆总管-十二指肠中位夹角(86.6°比38.3°, Z=-7.63, P<0.001)、胆总管-胰管中位夹角(18.0°比40.8°, Z=-5.54, P<0.001)和胰管-十二指肠中位夹角(102.0°比77.3°, Z=-5.68, P<0.001)明显有别于常规组。 结论:HDP在可疑胆胰疾病人群中的发生并非罕见。HDP可能与先天性胆胰管发育异常性疾病相关,与胆囊癌的关系值得更大样本的探索。HDP人群的肝外胆管长度及角度有别于正常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视儿童胆源性胰腺炎的中西医诊治(附1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儿童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早期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预防方法,提高儿童胆源性胰腺炎诊断和治疗的成功率.方法 通过1例典型儿童ABP病例分析,对诊断、鉴别诊断、辅助检查特点、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手术方式选择等进行总结.结果 儿童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多见于病毒感染引起,胆源性因素较少,易引起误诊、漏诊和误治;成人ABP最常见于胆道结石,而儿童常见于先天性胆道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当某些因素(如剧烈运动等)导致胆汁逆流入胰管,引起AP的发生;儿童ABP突然起病,早期出现呕吐和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易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彩色超声、腹部CT能早期发现胰腺和先天性胆道囊肿的异常影像学表现,为儿童诊断ABP常用和可靠的手段;儿童ABP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其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率,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结论 儿童ABP具有其自身特点,临床医生应提高对ABP的认识,建议儿童健康体检时进行影像学的筛查,发现先天性胆道畸形,应及早进行相应的治疗干预,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胰胆管合流异常症的诊断与处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胰胆管合流异常症(an anomalous arrangement of the pancreaticobiliary duct,APBD,或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是多种胆道与胰腺疾病的共同原因,隐藏在胆道癌、结石、穿孔、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背后,尽管对其已有数十年研究历史,但目前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仍不够充分,诊断及治疗较困难,容易发生漏诊、误诊.胰胆管合流异常症是指在胚胎时期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胰胆管先天性发育异常.表现为在解剖学上,胰管与胆管于十二指肠壁外合流的畸形;在机能上,由于Oddi氏括约肌不能正常地作用到合流部,而发生胰液与胆汁相互昆合及逆流,最终导致胆道及胰腺的各种病理变化的一种畸形[1-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视腹腔镜技术治疗复合型胆管囊肿手术规划与术中处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先天性胆管囊肿是一种胆总管单独或联合肝内胆管扩张的结构发育畸形,多伴有胆胰管合流异常,最常表现为胆总管囊状或梭形扩张,累及肝内胆管囊状扩张或副肝管畸形则被称为复合型胆管囊肿.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手术在国内广泛开展,同时也开始应用到复合型胆管囊肿肝门胆管畸形的治疗中,但如果术中处理不当,容易发生血管误伤、胆肠吻合引流不畅等情况,继而导致反复胆管炎发作、肝内胆管结石等并发症,应予以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ERCP诊治小儿胰胆管汇合异常合并胰腺分裂症伴胰管梗阻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胰胆管汇合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是一种胰胆管发育异常的先天性疾病.胰腺分裂症(pancreas divisum,PD)是胰腺最常见的先天性解剖异常,由胚胎发育时期腹侧胰管与背侧胰管融合失败所致.二者临床均不常见,合并概率更低,诊疗难度较大.本文报道1 例6 岁患儿通过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诊断PBM合并PD并解除胰管梗阻的案例,给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