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治疗儿童严重移位的尺桡骨远端移行区骨折的方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介绍一种使用髓内钉固定尺骨、克氏针交叉固定桡骨治疗儿童严重移位的尺桡骨远端移行区骨折的方法。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治疗11例严重移位的尺桡骨远端移行区骨折患者(排除尺桡骨干、远端及骨骺骨折病例)。手术均在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以髓内钉固定尺骨远端骨折端、克氏针避开骺板交叉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端,术后用长臂屈肘位管型石膏固定4~6周。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6~15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折愈合,桡骨平均12周(11~16周),尺骨平均10周(9~13周)。所有骨折复位均良好,内固定物位置满意,固定牢固,均未损伤骨骺,随访期间未发现有内固定物移位、断裂及钉道的感染。所有患儿骨折端未发现有畸形愈合、延迟愈合、不愈合及前臂、腕关节活动受限、骨骺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髓内钉固定尺骨联合交叉克氏针固定桡骨治疗儿童严重移位的尺桡骨远端移行区骨折,不固定骨骺,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微创且有效的手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操纵杆辅助闭合复位技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好发于5~8岁儿童。目前,有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首选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pinning,CRPP)治疗,其优点包括创伤小、疼痛轻、出血量少,可减少对骨折周围软组织以及血运的破坏,且显著降低患肢感染的发生率。但是对于某些难复性Gartland Ⅲ型或Gartland Ⅳ型骨折,术中常因反复尝试闭合复位失败而迫使术者选择切开复位治疗,而该治疗方法可能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导致患者预后不良。近年来,为提高闭合复位的成功率,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经不同部位实施操纵杆辅助闭合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改进方案。本文就目前操纵杆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Song Ⅲ型肱骨外髁骨折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Song分型中Ⅲ型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SongⅢ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切开复位组和闭合复位组,切开复位组采用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共20例;闭合复位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共20例。两组术后均予石膏固定,均于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门诊随访,评价并记录肘关节活动度,并予X线检查评估;于术后半年及1年随访时使用Hardacre标准评估患儿临床及影像学复查结果。结果:所有患儿均于术后6周达到骨折影像学愈合标准,于门诊拔出克氏针后开始功能锻炼;6个月半年按照Hardacre标准评估,切开复位组疗效优12例,良7例,差1例;闭合复位组疗效优15例,良5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年按照Hardacre标准评估,切开复位组疗效优15例,良4例,差1例;闭合复位组疗效均为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手术是SongⅢ型肱骨外髁骨折的合理选择,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较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微创无切口,且对恢复肘关节活动度,减少骨关节并发症更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腕关节镜联合机器人导航技术在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下复位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机器人导航经皮内固定舟骨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对7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患者,采用腕关节镜辅助复位,机器人导航下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舟骨,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月骨三角骨。术后功能位支具固定,定期摄X线片和腕关节CT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20个月,平均13.5个月。7例患者舟骨均获得愈合,亦无月骨坏死及舟月、月三角分离发生。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6例,良1例。结论:腕关节镜联合机器人导航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背侧脱位,复位精准,螺钉位置满意,疗效可靠,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横向克氏针邻指固定治疗粉碎性小指近节指骨骨折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20年11月,淄博市市立医院手外科收治1例重物砸伤左手导致小指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并且合并小指指掌侧固有血管神经束损伤的患者,经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横向邻指固定的方法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逐渐进行环、小指的主动屈、伸功能锻炼,术后10周拔除克氏针。术后1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良好,手指TAM评分为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套圈经骨隧道交叉缝合加侧腱束紧缩缝合治疗中央腱损伤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双套圈经骨隧道交叉缝合加侧腱束紧缩缝合治疗中央腱损伤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9年2月,我们采用双套圈经骨隧道交叉缝合加侧腱束紧缩缝合治疗23例中央腱损伤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7.5 d。术后支具固定4周,6周后去除克氏针,在保护下开始手指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切口均Ⅰ级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25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患指均无疼痛、关节稳定,抗阻力试验均为(-)。手指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5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1.3%。结论:双套圈经骨隧道交叉缝合加侧腱束紧缩缝合治疗中央腱损伤,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截骨矫形可吸收棒填充治疗先天性第四、五掌骨融合畸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初步总结并探讨应用截骨矫形可吸收棒填充治疗先天性第四、五掌骨融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先天性第四、五掌骨融合小指外展畸形患儿6例8侧,手术方法采用第四、五掌骨纵行截骨,可吸收棒填充截骨间隙,克氏针及石膏辅助固定,对术前、术后外观及影像学指标等进行评价。结果:本组8侧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4周患手基本恢复正常外观,复查X线片见第四、五掌骨间夹角在正常范围8°~23°,平均(14±4)°;小指力线恢复良好,环小指力线轴夹角为3°~10°,平均(7±2)°。术后1个月、3个月、1年进行随访,患手外观无明显再发畸形出现。结论:应用纵行截骨、可吸收棒填充治疗先天性第四、五掌骨融合小指外展畸形临床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操纵杆技术在儿童肱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性骨折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操纵杆技术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治疗25例儿童肱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性骨折。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范围为2~14岁。均使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术中利用操纵杆技术。术后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无肘内翻、针道感染、复位丢失、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发生医源性尺神经损伤,术后1个月完全恢复。末次随访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估结果:优19例,良5例,可1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儿童肱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性骨折是一种罕见而且极具挑战性的骨折,通过操纵杆技术使得传统闭合复位简单化,减少复位及透视次数,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掌骨基底部背侧骨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掌骨基底部背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0月至2020年4月,我们共收治15例掌骨基底部背侧骨折患者,其中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12例。致伤原因:摔伤2例,电锤绞伤10例,交通伤3例。均采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皮肤坏死和并发骨髓炎等深部感染。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20个月,平均(10.5±2.1)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9.6±1.2)周,未出现克氏针和钢丝的松动、断裂。末次随访手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1例,良4例。结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是治疗掌骨基底部背侧骨折的良好内固定方法,手术效果好,具有费用低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三点式克氏针固定联合钢丝加压治疗掌骨颈骨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三点式克氏针固定联合钢丝加压治疗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对13例13指掌骨颈骨折患者应用三点式克氏针固定联合钢丝加压治疗。本组患者男11例,女2例;年龄16~60岁,平均38岁。撞伤5例5指,重物压砸伤4例4指,击打伤4例4指。开放性损伤3例3指,闭合性损伤10例10指。第三掌骨2例2指,第四掌骨4例4指,第五掌骨7例7指。结果:本组13例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皮肤软组织坏死等并发症。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7.5个月。本组所有掌骨骨折均骨性愈合,未发生骨折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表现。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9例,良2例,可2例。结论:三点式克氏针固定联合钢丝加压是一种治疗掌骨颈骨折的可靠方法,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