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致重度肝损伤
编辑人员丨2天前
1例50岁女性患者因糖尿病3次自行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二甲双胍)0.5 g、1次/d,用药后均因出现呕吐或伴腹泻自行停药,最后1次用药4 d,停药3 d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和乏力。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42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66 U/L、碱性磷酸酶(ALP)276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369 U/L、总胆红素(TBil)383.0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269.9 μmol/L。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梗阻性黄疸等原因后,考虑患者为二甲双胍导致的肝损伤。停用该药,给予异甘草酸镁和茵栀黄颗粒治疗。11 d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乏力程度减轻,实验室检查示ALT 225 U/L、AST 89 U/L、ALP 215 U/L、γ-GT 291 U/L、TBil 86.1 μmol/L、DBil 44.6 μmol/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药物性胆管损伤:进展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药物性胆管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药物性肝损伤,主要有两种病理类型即胆管减少或胆管消失综合征和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但近年来引起胆管损伤的新药物报道不断增多,这些药物引起的胆管损伤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新的发病机制。现着重对药物性胆管损伤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等进展和挑战进行总结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干燥综合征合并肝损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合并肝损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10月至2022年1月49例SS合并肝损伤患者,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所有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点并进行病理指标分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行细胞角蛋白(CK)7、CK19、CD38、MUM1、CD10染色,并进行网状纤维、Masson染色、罗丹宁染色、普鲁士蓝染色、过碘酸-雪夫(PAS)及淀粉酶消化PAS等组织化学特殊染色。结果:患者男性3例,女性46例,年龄31~66岁。SS合并药物性肝损伤最多见(22例,44.9%),其后依次为自身免疫性肝病[13例,26.5%;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3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PBC-AIH)重叠综合征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9例(18.4%),其他病变5例(10.2%;包括3例肝脏非特异性炎症,1例肝淀粉样变,1例肝脏门静脉肝窦血管性疾病)。其中28例(57.1%)伴有较明显的小叶间胆管损伤,以SS合并PBC组及药物性肝损伤组为著;23例(46.9%)伴不同程度肝细胞脂肪变性。13例SS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组其肝组织ISHAK炎症评分、纤维化程度、胆管损伤程度、胆管改建程度、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浆细胞浸润程度、MUM1表达、CD38表达、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IgM、球蛋白升高比例、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比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阳性比例、IgM阳性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均 P<0.05);SS合并药物性肝损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合胆红素、SSA阳性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均 P<0.05);SS合并PBC组( P=0.006)及NAFLD组( P=0.011)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 P<0.05)。 结论:SS合并肝损伤者病理表现多样,炎症病变以SS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最重,SS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非特异性炎症最轻。综合分析患者肝组织病理改变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SS合并不同类型肝损伤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二甲双胍致肝功能损伤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老年新发糖尿病患者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500 mg/d)治疗2个月后出现乏力、厌食、恶心等症状,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排除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为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停药后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23年肝脏疾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023年在肝脏疾病各研究领域都有重大进展,现就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衰竭和人工肝、代谢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及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LD)等领域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狂犬疫苗致药物性肝损伤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报道1例中年男性肌注狂犬疫苗28 d后出现眼黄、尿黄、乏力等症状,伴肝功能异常。排除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疾病,诊断为狂犬疫苗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停药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提示患者注射狂犬疫苗同时密切监测肝功能,防止严重肝损伤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一年集中监测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急性肝损伤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急性肝损伤(AHI)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方法:研究设计为集中监测,监测对象为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在山西白求恩医院住院并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所有患者,但在进行该药致AHI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时,排除患有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肝癌或恶性肿瘤肝转移以及用药前肝功能异常者。对用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并经主诊医师和临床药师共同判定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所致AHI者,由专人另行建立临床档案,并每个月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对当月应用该药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记录进行复核。监测期结束后,检索医院信息系统收集监测对象的电子病历,记录纳入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基础疾病,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用药总剂量,联合用药情况,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检测结果,用药至发生AHI的时间,以及AHI的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AHI组和无AHI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将组间比较 P<0.2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 OR及其95 %CI。 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71例,其中发生AHI者34例,AHI发生率为12.5%。AHI组与无AHI组(237例)患者的性别分布、年龄、身高、体重、静脉用药总剂量、联用其他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抗凝血药物、激素类药物和抗肿瘤药物等)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HI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占比高于非AHI组[58.8%(20/34)比30.8%(73/237), χ 2=10.358, P=0.001]。2组患者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前ALT、AST、TB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用药后AHI组患者ALT、AST和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用药前[341(176,1 175)U/L比25(16,31)U/L, P=0.014;439(167,1 586)U/L比36(24,56)U/L, P=0.029;36.0(15.31,42.1)μmol/L比18.6(14.8,22.1)μmol/L, P<0.001],且均明显高于用药后非AHI组( P=0.006, P=0.026, P<0.001)。34例AHI患者中,用药第2、3和5天出现肝功能异常者分别为19、14和1例,均无明显临床体征和症状。诊断AHI后,29例患者停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3例改用利多卡因,2例分别继续用药1和3 d后停药。34例患者均接受保肝对症治疗,32例(94.1%)好转,至出院时25例(78.1%)肝功能指标均在参考值范围内,7例(21.4%)ALT、AST水平恢复至参考值上限2倍以内,TBil水平在参考值范围内;2例(5.9%)患者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救治后1例肝功能恢复正常,1例死亡。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合并≥3种基础疾病、联用≥3种药物是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AHI的独立危险因素( OR=3.209,95 %CI:1.537~6.704, P=0.002; OR=2.437,95 %CI:1.083~5.486, P=0.031; OR=3.172,95 %CI:1.507~6.677, P=0.002)。 结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AHI多发生在用药3 d内,起病急,临床体征和症状均不明显,诊断主要依据肝功能检查;冠心病、合并≥3种基础疾病、联用≥3种药物是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AHI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致重度肝损伤
编辑人员丨2天前
1例25岁女性因减重自行皮下注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司美格鲁肽)0.5 mg,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未予重视;第2周再次皮下注射司美格鲁肽1 mg,恶心、呕吐等症状加重,继而出现胃痛、胃胀,不能缓解。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 687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09 U/L,碱性磷酸酶(ALP)167 U/L,总胆汁酸(TBA)178.8 μmol/L,总胆红素(TBil)106.3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64.0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42.3 μmol/L。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梗阻性黄疸,以及并用药物等原因后,考虑为司美格鲁肽引起的急性肝损伤,给予保肝治疗。因治疗效果不佳,给予人工肝治疗1次,其后继续予保肝治疗。治疗第17天,实验室检查示ALT 579 U/L,AST 583 U/L,ALP 180 U/L,TBA 231.8 μmol/L,TBil 344.8 μmol/L、DBil 233.8 μmol/L、IBil 111.0 μmol/L。治疗6个月余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示ALT 56 U/L,AST 33 U/L,ALP 99 U/L,TBA 2.7 μmol/L,TBil 10.5 μmol/L,DBil 3.2 μmol/L,IBil 7.3 μmol/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结缔组织病与肝损伤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结缔组织病(CTD)与肝脏关系密切。CTD可以累及肝脏并导致不同程度的肝损伤,也可以合并其他肝脏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ALD)。此外,治疗CTD的药物也可以引起肝脏损伤或激活乙型肝炎病毒。需要注意的是,ALD可出现CTD相关的自身抗体阳性,而无CTD的其他表现;反之亦然。因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需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甚至组织病理学检查,不能仅凭相应的自身抗体阳性就下结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肠屏障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并分析肠屏障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发病中的作用,为阐释AIH的发病机制和探索基于肠道的治疗策略提供方向。方法:纳入2017年1至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14例AIH患者(AIH无肝硬化组6例,AIH肝硬化组8例)和10名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回肠末端组织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细胞因子[IL-2、干扰素γ、IL-4和IL-10]和TLR4的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回肠末端组织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相对表达量。选取30只BALB/c小鼠分为空白组、葡聚糖硫酸钠(DSS)组、刀豆蛋白A(ConA)组、DSS+ConA组、DSS+灌菌+ConA组,每组6只,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ZO-1和闭合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血清转氨酶水平(ALT、AST)和肝组织学炎症活动度Knodell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AIH肝硬化组和AIH无肝硬化组的血清D-乳酸和DAO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 768.2±147.1) μg/L、(436.2±197.0) μg/L比(100.2±10.9) μg/L和(11.5±2.5) U/L、(5.4±0.9) U/mL比(3.5±0.9) U/mL],且AIH肝硬化组血清D-乳酸和DAO水平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512、36.010、4.088和9.443, F=396.958、46.640, P均<0.01)。AIH肝硬化组的肠黏膜ZO-1、闭合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0.20±0.14比1.67±0.51,0.12±0.09比0.90±0.21),AIH无肝硬化组ZO-1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0.99±0.37比1.67±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641、7.407、2.295, P均<0.05)。AIH肝硬化组回肠末端组织中IL-2、干扰素γ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11±0.43比0.24±0.16和3.50±1.90比0.32±0.30),肠黏膜sIgA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0.506±0.024比1.081±0.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679、3.981、5.493, P均<0.05);AIH肝硬化组和AIH无肝硬化组IL-10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0.30±0.20、0.42±0.24比0.84±0.23),回肠末端组织TLR4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8.74±5.13、6.74±3.65比0.89±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095、4.816、3.856、3.685, P均<0.05)。DSS+ConA组肠黏膜ZO-1和闭合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ConA组(0.14±0.08比0.98±0.13和0.09±0.02比0.98±0.16),血清ALT、AST水平和Knodell评分均高于ConA组[(5 496.67±618.83) U/L比(3 325.00±1 030.06) U/L、(8 825.00±1 165.35) U/L比(5 433.33±1 691.14) U/L和(18.00±2.00)分比(9.33±3.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3.480、13.520、4.427、4.045、-2.892, P均<0.01)。DSS+灌菌+ConA组肠黏膜ZO-1和闭合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DSS+ConA组(0.46±0.08比0.14±0.08和0.53±0.15比0.09±0.02),血清ALT、AST水平均低于DSS+ConA组[(4 343.33±252.16) U/L比(5 496.67±618.83) U/L和(6 123.33±1 086.60) U/L比(8 825.00±1 165.35)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928、7.122、4.228、4.153, P均<0.01)。 结论:AIH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增高、肠屏障被破坏,且肝硬化患者较非肝硬化患者的程度更严重。肠屏障被破环会加重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而保护和修复肠屏障则可相对减轻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