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肪肉瘤的免疫微环境及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脂肪肉瘤(LPS)是一种罕见的脂肪细胞分化的恶性肿瘤,约占软组织肉瘤(STS)的15%~20%。不同LPS亚型的免疫微环境差异较大,对LPS患者的预后及免疫疗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另外,研究表明,肿瘤遗传学与肿瘤免疫密切相关。治疗方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性抗体、肿瘤疫苗、免疫调节剂、过继细胞治疗(ACT)、T细胞受体基因工程T细胞(TCR-T)疗法等在内的免疫治疗可能成为晚期不可切除LPS患者的新选择。目前,ICI单药治疗LPS患者的初步疗效欠佳,ICI与其他策略如化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阻断剂、细胞因子、免疫调节剂、放疗等方案的联合正在积极探索研究中,有望改善LPS的肿瘤学预后。本文就LPS各亚型的免疫微环境、遗传学与免疫关联、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及相关预后预测标志物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难治性甲状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 TC)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已成为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虽大多数TC可通过早期手术和放射性 131I获得良好的预后,但包括碘抵抗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iodine-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RAIR-DTC)和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ATC)在内的难治性甲状腺癌(refractory thyroid carcinoma,RTC)仍缺乏提高长期整体生存率的治疗手段。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后的新兴疗法,目前已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有望为RTC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肿瘤免疫疗法中细胞来源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从免疫细胞层面总结了各种新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疗法,健康年轻受试者的T细胞、干性记忆样T细胞、人体诱导多能干细胞、脐带血T细胞来源的CAR-T细胞疗法可增强肿瘤杀伤效应。从通用型CAR细胞方面,病毒特异性T细胞、γδT细胞、iNKT细胞、巨噬细胞等能有效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反应。此外,增强去白细胞过程中单核细胞的清除、保持CD4 +/CD8 + T细胞均衡比例等策略也是增强CAR-T细胞扩增及杀伤效力的方法。细胞耗竭标志物高表达的T细胞对CAR-T细胞的转导、扩增及发挥杀伤效力等会产生负向影响,使用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等方式抑制T细胞耗竭能提高CAR-T细胞作用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肝功能异常的组织病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免疫检查点阻断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ICI与靶向抗血管生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联合使用两种情况下,免疫反应介导性肝炎(immune-mediated hepatitis,IMH)的组织学表现差异。方法:收集2015至2019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抗ICI治疗发生肝功能异常且获得肝组织标本的病例21例。其中10例使用单药ICI,另11例使用ICI及靶向抗血管TKI联合治疗,观察组织病理形态,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1、2(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2)表达情况。结果:单药ICI治疗的IMH表现为程度不等、均匀分布于肝小叶及汇管区的炎性病变,并可出现小胆管炎、静脉内皮炎、Kupffer细胞活化及紫癜样变。8例(8/10)出现轻度肝损伤,2例(2/10)出现轻-中度肝损伤。在使用ICI及抗血管TKI联合治疗的患者中,肝损伤往往较为严重,其中4例(4/11)出现中-重度肝损伤,肝细胞桥接坏死、大片坏死,汇管区中-重度炎性病变,部分小胆管上皮变性,伴显著界面性肝炎。在较严重IMH的病例中,较多CD8 +的T淋巴细胞聚集在汇管区及肝窦内,且有部分肝窦内皮细胞表达PD-L1。单药治疗、联合治疗中各有2例发生死亡,其中联合治疗组中有1例发生急性多发性肝炎,肝组织大片凝固性坏死,肝功能不可逆损伤,最终患者因多系统免疫失调,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结论:与单用ICI相比,联合使用ICI及抗血管TKI有可能造成肝细胞的叠加损伤,引起严重IMH的可能性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细胞毒性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构成了目前肿瘤系统治疗的基本模式,新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包括激酶抑制剂、治疗性抗体、核酸阻断剂、治疗性疫苗、基因编辑免疫细胞、微型机器人和数字药物将改变现有的治疗模式。靶向神经、多糖、脂质和菌群的药物可能逐步进入肿瘤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在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已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的相关药物包括Ipilmumab、Atezolizumab、Durvalumab、Avelumab已经在美国经FDA获批用于肾癌、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的治疗。这也证明了通过激活患者免疫系统可以治疗固体肿瘤,将这种治疗方法应用于前列腺癌也是目前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治疗前列腺癌的相关机制、前列腺癌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治疗的临床试验以及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疗效的预测性生物标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α核素治疗联合免疫疗法治疗肿瘤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α核素具有很强的细胞杀伤作用,可降低周围组织的辐射损伤,还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在治疗肿瘤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前景。α核素可以促进肿瘤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HC-Ⅰ)表达、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而激活CD8 + 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α放射免疫治疗和扩散性α核素放射治疗(DART)是α核素治疗肿瘤的2种方式,两者分别与免疫疗法结合促使抗癌效应进一步增强。免疫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CT)、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免疫抑制细胞调节剂和免疫佐剂。该文就α核素治疗肿瘤的特点、α核素诱导免疫反应的机制以及α核素治疗联合免疫疗法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肿瘤浸润调节性T细胞生物学特性及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对机体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然而,肿瘤浸润Treg细胞(TITR)在肿瘤微环境(TME)中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削弱抗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促进肿瘤逃避免疫监视。近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趋化因子及其受体阻断剂、Treg细胞选择性靶点敲除和新药的问世,基于Treg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抗肿瘤效果。文章介绍TITR生物学特性,并探讨Treg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前景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乳腺癌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放疗可以增强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同时为免疫药物提供作用靶点,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阻断剂联合放疗增强抗肿瘤活性,并且具有远隔效应。本文就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乳腺癌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累及下腔静脉巨大肝癌转化治疗成功并根治性切除一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晚期肝癌手术风险大,预后差。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术前新辅助及转化治疗或将改变肝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治疗模式。本文报道1例累及肝后腔静脉的左肝巨大肝细胞肝癌,经过术前联合应用抗血管生成的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及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在两次局部血管栓塞治疗后,成功开展了根治性扩大左半肝切除的病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