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中药饮片入库质量分析与控制措施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分析我院中药饮片入库验收存在的质量问题,探讨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的措施,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汇总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HIS信息管理系统中药饮片入库验收记录共223 123批次,对2019年1月~2022年12月中药饮片拒收情况的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纳.结果 4年拒收不合格中药饮片2756批次,退货率为1.24%.退货原因主要为加工炮制不当、霉变、虫蛀、掺伪、采收不当、包装问题、送货问题等.结论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较多,我院利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了中药饮片入库质量,增强了我院临床用药安全和疗效,更好地服务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中药饮片质量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我院入库的中药饮片常见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保证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我院收入库的中药饮片质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整理饮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在2021年入库的4387批中药饮片中,有229批中药饮片存在质量问题,主要包括含非药用部位51批(占比22.3%);饮片性状不合规74批(占比32.3%);饮片基源存疑25批(占比10.9%);炮制问题31批(占比13.5%);饮片变质9批(占比3.9%).药品保存期间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走油、霉变、虫蛀、粘连、气味散失、潮解等.导致饮片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来源存疑、药品等级差、掺伪掺杂、加工炮制不当、含非用药部位等.结论:目前我院入库的中药饮片质量存在较多问题.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高中药饮片的药效及治疗效果,饮片验收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严格把关,并加强库房养护与保管,以提高中药饮片管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带量采购药品配送企业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构建带量采购药品配送企业评价体系,提升配送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拟订初始指标,经三轮专家咨询构建包含首营资料、配送情况、入库验收、解决问题效率、紧急事件处理、发票配合共 6 个一级指标 20 个二级指标的带量采购药品配送企业评价体系.对参与带量采购的 10 家配送企业 2021 年度的配送行为进行评价.结果 10家配送企业 2021 年上半年平均扣分为(10.1±5.2)分.公布评价办法、上半年得分以及实施干预措施后,10 家配送企业2021 年下半年平均扣分减少至(5.8±3.2)分,配送服务质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 带量采购药品配送企业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配送企业服务质量.还需在保证药品质量、药品供应以及医疗机构带量采购指标完成等方面持续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建立危害药品防护流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建立危害药品给药过程防护流程,提升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方法 参考HFMEA方法,对现有的危害药品给药各环节进行危害程度评估,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方法.项目改善期间为2016年3月至7月,从危害药品给药各个环节流程中找出29项失效模式和20项失效原因,最后拟出14项失效模式与合并归纳缺乏危害药品验收入库及贮存防护流程、院内对医嘱开立未有明确分级管理制度以及缺乏该类药物摆药贴签核对管理规定等9项失效原因进行改善.通过要求供货商使用专用配送箱单独配送并明确标识,验收时佩戴双层口罩、手套、设立专柜单独贮存并有警示标志以及汇总数据写报告,交予药学部,向医务部提出申请分级管理等改善对策.结果 改善对策实施后(2016年8月1日至12月31日),危害药品(静脉滴注类)集中调配率为100%,较改善前(2016年3月至7月)提高20%;各环节防护流程执行率为98%,较改善前(2016年3月至7月)提高78%,未出现危害药品给药过程的职业暴露事件.建立防护流程后,持续改进小组对失效模式又进行了一次危害程度评估,结果危害程度平均分由改善前的14分降至改善后的1分,效果明显.结论 运用HFMEA方法,采取前瞻性风险评估,建立危害药品给药过程的防护流程,有效提高了危害药品的集中调配比例,医护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大大提高,各环节防护流程执行率也随之提升,医护人员与相关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进一步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体外诊断试剂冷链管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体外诊断试剂冷链温度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临床诊疗提供安全可信的检查依据.方法:应用冷库和院内冰箱远程监控及报警平台,对体外诊断试剂入库温控验收、温度验收以及对不合格品种的差异化处理,保证有冷链要求试剂的温度可控性.结果:通过对体外诊断试剂冷链的管理,体外诊断试剂在医院得到了有效的监管,其在使用中全程有记录,可追溯,为临床医疗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结论: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和医院管理制度的落实,保证体外诊断试剂全流程冷链管理不失控,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有效保障医院诊疗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院药学信息化管理路径与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促进医院药学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方法:从药品供应、合理用药监管、药学信息传播等方面介绍我院药学信息化管理路径的实践情况,从工作效率、药品调配差错率和合理用药指标等方面对信息化管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我院实施的信息化管理路径,包括建立了药品采购、入库和保管体系,药品流通管理体系和合理用药监管信息化模块等,实现了采购计划的自动生成与发布、药品入库验收条码化、药品盘点与货位管理实时化、药品保障发放前移化、窗口发药核对扫码化、药品流通质量管理信息化、温湿度监控全程化,以及对不合理处方的事后、事中、事前干预,用药预警、患者用药实时监控和慢病用药管理等.自实施信息化管理后,药品入库发票录入及盘点时间缩短;在药品调配差错中,品种差错由2015年6-12月的0.0052%降低到2016年1-6月的0.0016%,同期数量差错由0.0069%降低到0.0016%,其余差错降为零;在2014-2016年的3年内,药费占治疗费比逐年降低,住院患者分别为26.62%、24.91%、24.36%,门诊患者分别为44.06%、42.10%、41.3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分别为44.82%、44.14%、43.91%.结论:信息化建设在医院药学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用药差错、促进合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B/S架构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为了协助管理部门监管医疗设备,有必要设计一套专用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其验收入库、计量、维保、报废、数据分析等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方法 从实际需求出发设计系统,基于界面友好的B/S架构,以实用的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用PHP语言开发实现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结果 通过系统设计及建设,建立了全面准确的医疗设备管理数据库,实现了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同时作为重要的分析工具,为决策提供论证依据.结论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部门的重要管理工具,可以大大地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三甲医院加强冷链药品规范化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提升医院冷链药品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方法,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从设备管理、药品采购、验收入库、储存养护、院内流通等环节,对我院冷链药品管理现状加以分析,查找问题,持续改进,总结经验.结果 通过严格执行冷链药品验收、优化冷链设备温控报警流程、改进温度登记表、规范冷链药品发放管理、修订和完善冷链药品管理制度等手段,有效提高了我院冷链药品规范化管理水平,保证了药品质量安全.结论 我院在对冷链药品管理工作中通过不断反思和学习同行经验,持续改进,确保了药品质量,提高了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院体外诊断试剂全生命周期管理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实施医院体外诊断试剂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管理,以保证临床使用安全.方法:根据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完善医院体外诊断试剂管理流程,分别从采购、冷链管理、质量验收、出入库及临床监管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结果:通过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的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为医院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体外诊断试剂.结论:实施医院体外诊断试剂全生命周期的规范化管理,可提高医院体外诊断试剂的管理水平,保证临床使用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检验试剂验收入院后的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规范检验试剂的验收、二级库管理与使用,保障检验质量,本文从医院检验试剂的管理现状出发,分析现阶段检验试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进检验试剂验收和二级库管理的措施.基于上述改进措施,医院有望实现从检验试剂进入到使用完毕的全过程监管和质量控制,降低检验试剂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检验试剂管理的工作效率,为临床检验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