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闭症患儿口腔健康状况及家长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自闭症患儿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口腔保健的认知程度,为更好制定自闭症患儿口腔健康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自闭症患儿117例为试验组,同期就诊的非自闭症患儿121例为对照组,检查患儿口腔卫生情况.以问卷形式调查患儿口腔保健行为,包括每天刷牙次数、是否使用牙膏、是否由家长协助刷牙及进食零食频次;同时采用标准化措施评估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获取其对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并记录家长基本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闭症患儿龋齿和牙周疾病比例较高,分别为74.36%和52.14%.多数患儿口腔卫生情况不佳,刷牙≥2次/天和一直使用牙膏的比例较低,分别为17.09%和13.68%.试验组患儿家长口腔健康知识得分[(6.40±2.55)分]低于对照组[(6.95±2.47)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3.16%的试验组患儿由母亲(72.65%)或父亲(20.51%)全职照顾,多数试验组患儿家庭月收入不高.对照组患儿主要照顾者及其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与试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自闭症患儿口腔健康的因素包括刷牙习惯、主要照顾者及其最高教育程度.结论:自闭症患儿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保健认知程度较差,应加强患儿家长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健康认知水平,共同维护患儿口腔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Frontier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Medicine,FOMM》简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Frontier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Medicine,口腔颌面医学前沿》(简称 FOMM,ISSN 2664-777X FOMM,网址:https://fomm.amegroups.com)杂志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与AME出版社于2019年5月共同创办,是一本开放获取(open access)、经同行评审的国际口腔医学英文电子期刊,旨在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一个涵盖口腔颌面疾病相关领域最新研究、前沿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国际性专业平台.杂志自创刊以来,组建了强大的国际化编委团队,由张志愿院士担任荣誉主编,郑家伟教授担任主编,张陈平教授担任副主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型脑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诱发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研究重型脑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诱发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重型脑损伤不合并脑梗死患者129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其中有统计意义的因素再行多因素分析,确定重型脑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诱发因素.结果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0)、高血压病史(P=0.001)、合并脑疝(P=0.000)、凝血异常(P=0.004)、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0.019)、外伤后应用止血药(P=0.004)是诱发重型脑外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型脑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可能是以上1种或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救治此类患者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做到诊断快速准确、治疗合理,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应用于基层单位新生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在基层单位对新生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2015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北省黄骅开发区博爱医院、丰宁县中医院、唐县妇幼保健院和容城县妇幼保健院4个试点单位共71 580例新生儿采用“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进行CHD筛查。同时收集未开展“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上述单位超声检查后转诊至河北省儿童医院CHD筛查诊治中心(简称本中心)并得到手术证实的CHD患儿262例(其中复杂型CHD 39例),以本中心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新生儿复杂型CHD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采用 χ2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法对“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开展前、后新生儿复杂型CHD筛查的灵敏度进行比较分析;采用 χ2检验对培训后试点单位与本中心复杂型CHD诊断结果,以及各试点研究单位间复杂型CHD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共检出CHD 553例(占筛查总例数的0.77%),包括66例复杂型CHD和487例简单型CHD。经本中心明确诊断发现,复杂型CHD假阴性3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漏诊1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漏诊1例,双主动脉弓左主动脉弓左锁骨下动脉远端闭锁漏诊1例),复杂型CHD假阳性1例(主-肺动脉间隔假性回声失落误诊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1例),复杂型CHD类型误诊5例(肺静脉共同腔闭锁误诊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永存第五主动脉弓狭窄误诊为主动脉缩窄1例,肺动脉吊带误诊为左肺动脉缺如1例,主动脉重度缩窄误诊为主动脉弓离断1例,主动脉峡部闭锁误诊为主动脉缩窄1例)。最终确诊的复杂型CHD 68例(占CHD总数的12.3%),筛查总体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6%(65/68)、99.8%(484/485)和86.8%(59/68),ROC曲线下面积为0.98,“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开展前复杂型CHD常规筛查诊断方法的筛查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9.2%(27/39)、95.5%(213/223)和61.5%(24/39),ROC曲线下面积为0.82。“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开展后,复杂型CHD筛查灵敏度较前明显提高( χ 2=14.28, P<0.05)。“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筛查结果与本中心以及各试点单位间复杂型CHD筛查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适用于基层单位开展新生儿复杂型CHD超声筛查工作;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CHD,基层单位超声诊断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到诊治中心进一步确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GEO数据库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小鼠基因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关键基因验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小鼠的差异表达基因(DEG),并通过构建VILI小鼠模型对关键基因进行验证。方法:①实验1(生物信息学分析):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VILI与自主呼吸对照组小鼠的肺组织基因芯片数据GSE9368和GSE11662,通过统计分析获得DEG,运用韦恩图获得两个数据的共同DEG,然后使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共同DEG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基因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检索在线数据库(STRING)对共同DEG进行基因编码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并运用CytoScape软件、分子复合物检测分析插件(MCODE),以及CytoHubba插件中最大团中心性(MCC)、最大邻居连通度(MNC)与度(degree)算法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基因。②实验2(相关基因编码蛋白验证):构建C57BL/6小鼠大潮气量(20 mL/kg)VILI模型,并设自主呼吸对照组。取小鼠肺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对实验1中筛选出的关键基因编码蛋白进行免疫组化验证。结果:①实验1结果:GSE9368数据中筛选出114个DEG,其中上调99个,下调15个;GSE11662数据中筛选出258个DEG,其中上调188个,下调70个;获得共同DEG 66个,其中上调61个,下调5个。GO功能注释结果表明,共同DEG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趋化浸润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共同DEG主要富集于细胞黏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通过STRING及CytoScape构建差异基因PPI网络图和重要子模块,并获得拓扑分析MCC、MNC及degree算法得出的交集基因,分别为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整合素Itgam、CXC型趋化因子配体2(CXCL2)、CXC型趋化因子受体2(CXCR2)、L-选择素Sell及CC型趋化因子受体1(CCR1)。②实验2结果:构建大潮气量VILI小鼠模型结果显示,与自主呼吸对照组相比,机械通气结束后0 h小鼠肺组织有所损伤;通气结束后6 h肺组织结构受损明显,肺泡腔可见不同程度出血和塌陷,肺泡壁明显增厚,肺泡腔及间质还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对拓扑分析交集前3位基因IL-1β、SOCS3、MMP-9的编码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随通气时间延长,小鼠肺组织中IL-1β、SOCS3、MMP-9蛋白表达逐渐上调,6 h时与自主呼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1β(积分 A值):8.40±2.67比5.10±0.94,SOCS3(积分 A值):9.74±1.80比5.95±1.31,MMP-9(积分 A值):11.45±6.20比5.36±1.28,均 P<0.05〕。 结论:基于GSE9368和GSE11662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VILI与炎症损伤、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浸润相关;IL-1β、SOCS3、MMP-9蛋白可能为VILI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WSES/GAIS/SIS-E/WSIS/AAST制定的《腹腔感染患者全球临床路径》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腹腔感染(IAI)是常见的外科急症,也是全球医院急诊外科非创伤性死亡的主要原因。IAI的管理原则包括早期诊断、充分的感染源控制、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以及利用重症监护资源迅速稳定患者生理状态,并结合最适的外科干预方式进行综合治疗。世界急诊外科学会(WSES)、全球外科感染联盟(GAIS)、欧洲外科感染学会(SIS-E)、世界外科感染学会(WSIS)和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共同发布了一份国际多学会文件,为最常见的IAI建立循证临床路径,从而促进全球IAI患者的临床管理,形成IAI管理的全球标准,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本文结合IAI国内外目前最新研究进展对该路径进行解读,以期国内医生根据实际临床情况优化诊疗,使患者最终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红细胞输注策略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危重症包括重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TBI)、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等。贫血是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TBI危重症患者贫血发生率高达50%,是该类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51.8%的SAH患者合并患有贫血 [1];AIS患者贫血发生率约为44.4% [2]。在健康成人中,Hb水平低于70 g/L时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在原有严重的脑部疾病基础上更可能发生贫血及低氧血症,继而加重病情。红细胞输注(RBCT)可提高Hb水平,增加脑供氧量。然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接受RBCT后,迟发性脑缺血、感染、血栓形成和输注相关肺损伤等不良事件增加。目前对于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RBCT的指征及方案仍存在争议。本文就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的贫血与RBCT策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项基于全国多中心前瞻性登记队列研究(PACAGE)的中国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我国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评估其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全国多中心前瞻性数据登记队列研究方法,数据来自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发起的胃肠外科手术后腹部并发症现状研究数据库(PACAGE)。PACAGE数据库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前瞻性收集了20家医学中心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一般人口统计学数据、围手术期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相关数据,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组,参照胃肠肿瘤外科术后并发症相关专家共识和Clavien-Dindo分级标准,对并发症进行分类及分级。通过绘制热图,将不同分级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视化;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 926例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657例患者共发生876例次术后并发症,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6.7%(657/3 926),Ⅲ级及以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4.0%(156/3 926),Ⅴ级并发症发生率0.2%(7/3 926)。胃癌患者2 27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1%(412/2 271),严重并发症发生率4.7%(106/2 271);结直肠癌患者1 65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8%(245/1 65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0%(50/1 655)。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分别是3.3%(74/2 271)和3.4%(56/1 655)。腹腔感染在各类并发症中占比最高,在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中分别为28.7%(164/572)和39.5%(120/304)。在所有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分级中,Ⅱ级并发症占比最高,胃癌和结直肠癌分别占65.4%(374/572)和56.6%(172/304)。多因素分析显示:(1)胃癌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有术前合并症(OR=2.54,95%CI:1.51~4.28, P<0.001)、接受新辅助治疗(OR=1.42,95%CI:1.06~1.89, P=0.020)、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较高(ASA,2分:OR=1.60,95%CI:1.23~2.07, P<0.001;≥3分:OR=0.43,95%CI:0.25~0.73, P=0.002)、手术时间>180 min(OR=1.81,95%CI:1.42~2.31, P<0.001)、术中出血量>50 ml(OR=1.29,95%CI:1.01~1.63, P=0.038)和相比于全胃切除术的远端胃切除(OR=0.65,95%CI:0.51~0.83, P<0.001);(2)肠癌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女性(OR=0.60,95%CI:0.44~0.80, P<0.001)、有术前合并症(OR=2.73,95%CI:1.25~5.99, P=0.030)、接受新辅助治疗(OR=1.83,95%CI:1.23~2.72, P=0.008)、腹腔镜手术(OR=0.47,95%CI:0.30~0.72, P=0.022)和相比于低位前切术的腹会阴联合切术(OR=2.74,95%CI:1.71~4.41, P<0.001)。 结论: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各类感染相关的并发症最为常见,虽然两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各有不同,但有术前合并症、行新辅助治疗以及手术切除范围,是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共同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妥拉唑啉控制雏鸡实验性近视进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α受体阻滞剂妥拉唑啉控制雏鸡实验性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研究。于2021年3月将61只6日龄白莱航鸡随机分为形觉剥夺对照组(FDM)、形觉剥夺后妥拉唑啉组(FDM+T100)、形觉剥夺后妥拉唑啉联合L-NAME组(FDM+T100+L-NAME)和离焦诱导对照组(LIM)、离焦诱导后妥拉唑啉组(LIM+T100)、离焦诱导后妥拉唑啉联合L-NAME组(LIM+T100+L-NAME)进行有效性研究;空白对照组(Blank)、单纯妥拉唑啉干预组(Blank+T100)进行安全性研究。所有雏鸡均取右眼进行实验干预,妥拉唑啉干预组在造模的同时每天进行玻璃体腔注射12.5 μL妥拉唑啉,妥拉唑啉联合L-NAME干预组注射等量妥拉唑啉和L-NAME,对照组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持续6 d。记录和统计分析各组处理前后的屈光度和眼球生物参数。安全性研究中,对Blank组和Blank+T100组雏鸡诱导结束后进行视网膜电图检查。雏鸡处死后眼球固定切片进行TUNEL染色观察视网膜功能损害程度。不同近视模型中对照组与T100组、T100组与T100+L-NAME组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经过6 d处理后,在形觉剥夺模型中,与FDM组相比,FDM+T100组的屈光度近视化减少( t=-16.16, P<0.001),眼轴增长量减少( t=12.41, P<0.001),脉络膜厚度减薄量减少( t=-2.46, P=0.031);与FDM+T100组相比,FDM+T100+L-NAME组屈光度近视化增加( t=4.20, P=0.001),眼轴增长量增加( t=-2.33, P=0.033)。在离焦诱导模型中,与LIM组相比,LIM+T100组屈光度近视化减少( t=-5.77, P<0.001),眼轴增长量减少( t=4.19, P<0.001);与LIM+T100组相比,LIM+T100联合L-NAME组屈光度近视化增加( t=3.74, P=0.001),眼轴增长量增加( t=-3.20, P=0.005)。安全性研究中,Blank组和Blank+T100组的屈光度及眼球生物参数变化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ERG结果显示,Blank组和Blank+T100组相比,双眼各检测指标比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TUNEL染色显示各组均未见显著凋亡。 结论::妥拉唑啉能够有效延缓雏鸡实验性近视的屈光度和眼轴进展,但在应用L-NAME后减弱,提示在妥拉唑啉扩张脉络膜血管时可能也有一氧化氮共同参与发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糖尿病足缺血病变腔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非常复杂,恢复下肢动脉血运是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和保肢率的关键。目前血管腔内治疗技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在国内是首选的技术。为了能够更好、更规范化地治疗糖尿病足,使患者获益更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病分会和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糖尿病足专委会以文献为基础,并结合各专家的临床经验共同制订了本共识,内容包括糖尿病足治疗的目标及原则、血管病变腔内治疗方法的选择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