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动研究法在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护理中的问题,在行动中不断规范ICU护士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护理实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行肠内营养治疗的367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分为3组:护理流程实践前129例(2019年10—12月)为对照组,行动研究第1轮循环117例(2020年1—3月)为行动1组,第2轮循环121例(2020年4—6月)为行动2组。通过小组访谈法识别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螺旋循环过程,制订和改进ICU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护理流程。比较3组腹泻发生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得分,采访护士的护理体验。结果:行动1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严重程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行动2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低于行动1组,持续时间少于行动1组,严重程度得分低于行动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护士小组访谈提炼的主题有"萌发的科研兴趣""解决临床问题的喜悦""临床工作的受益"。 结论:行动研究下的ICU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护理流程可降低腹泻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提高腹泻护理质量,提升护士职业获益感,激发护士科研兴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成长体验的个体发展报告学习法构建及其在儿童发展课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以库伯理论为基础,探究体验式学习在"知识""情感""行动"3个层面的阶梯性学习路径及其内在逻辑。设计"基于成长体验的个体发展报告(experience-base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interpretation,EBIDI)"学习法,并在"儿童生长与发展"课程中加以实施并评价其效果。方法:2016至2019年在卫生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中开展了EBIDI学习法,运用个案资料分析中的"抽象化阶梯法"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反思报告和小组案例调研分析报告进行分析,剖析EBIDI学习法的应用成效,并根据结果对"三层面、六阶梯"的体验式学习模型进行阐释。结果:体验式学习可分为内省式体验和观察式体验2种方式,其学习成效表现为认同/领悟与评判/应用2个层次。EBIDI主要通过4个路径达成学习效果:在内省式学习过程中深刻阐释概念、在情景再现中促进学习迁移、在案例探究中尝试评判和创新,以及依托浓厚兴趣唤起情感与动机以增强学习动力。结论:EBIDI及其所依托的体验学习模型可为体验式学习的路径设计和效果评价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可为青少年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方案设计提供一种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问导式四步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重要学科,也是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因其内容微观、抽象,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庞杂,该课程的教学也存在较多困难。为了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从2016年开始,甘肃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核心病例问题,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资源整合小组讨论的方法挖掘课程内在联系,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尝试问导式四步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问导式四步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学生课程成绩良好,对该教学方法也有较高的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项目的小组合作学习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基于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本研究设计和实施基于项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探讨其达到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及效果。教师以课程核心知识点划分模块,分小组确立感兴趣的预防医学议题,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健康干预项目,项目设计是学生将预防医学课程所学,由理论转化为实践,最终在课堂上以模拟实施干预项目的形式完成课程考核。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该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4(4,4)分]、"全面清晰地理解理论知识"[4(4,5)分]、"有利于建立预防医学的思维模式"[4(4,5)分]等认同度较高。基于项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可以为相关课程教师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肌肉衰减症筛查五项评分量表中文版的建立及其用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筛查的多中心验证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标准化方法建立肌肉衰减症筛查5项评分量表【包括肌肉力量(strength)、辅助行走(assistance in walking)、座椅起身(rise from a chair)、爬楼梯(climb stairs)、跌倒次数(falls),简称SARC-F量表】中文版,并验证其用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筛查的信度和有效性。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量表工具翻译流程指南及欧洲老年医学学会肌肉衰减症特殊兴趣组方法学报告的规范,按照正向翻译-专家小组讨论修改-反向翻译-预测试-形成最终版本的步骤进行量表的中文翻译。通过预试验对SARC-F中文版量表进行重测信度、评分者间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的评价。通过诊断试验进行临床验证,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通过在社区和医院进行连续招募北京和天津的社区居住老年人群。采用调查问卷、人体测量和身体成分测定进行资料收集,以SARC-F中文版量表评分≥4分为阳性,分别对欧洲老年肌肉衰减症工作组修订后的和亚洲老年肌肉衰减症工作组2019定义的肌肉衰减症进行诊断试验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曲线下面积来表示。结果:SARC-F中文版获得了原作者授权,并被认可充分且正确表达其含义。信度验证显示SARC-F中文版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 ICC=0.914)、评分者间信度( r=0.726)和内部一致性信度(α=0.729)。临床验证共纳入社区居住老年人1882例。根据欧洲老年肌肉衰减症工作组修订后的和亚洲老年肌肉衰减症工作组2019的肌肉衰减症诊断标准,SARC-F中文版量表具有偏低的灵敏度(13.6%和16.0%)、阳性预测值(44.6%和35.4%)和偏高的特异度(95.1%和94.7%)、阴性预测值(79.0%和86.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9和0.616(二者均为 P<0.001),具有较好的筛查有效性。 结论:SARC-F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筛查有效性,其在社区或初级卫生保健场所的应用将促进肌肉衰减症的早期发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理解性教学模式在实习护士血管外科轮转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理解性教学(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TfU)在血管外科实习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轮转的27名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TfU教学,通过设定启发性论题和理解目标,设计标准化病人、小组情景模拟等理解活动,开展持续性评价进行教学。通过理论成绩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调查,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的27名实习同学进行比较,评价教学效果。结果:理论考核结果显示,两组同学血管外科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上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临床护理和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34、2.641, P=0.005、0.011)。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护士对于理论知识掌握、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和总体教学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TfU能够增加实习生对相关疾病的临床护理知识掌握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沟通和协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思维导图教学对肾内科实习医师教学效果的观察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电子化的"找茬"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提高肾内科实习医师批判性思维能力。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临床带教方式。每个肾脏疾病单元分为3次课程:①第一堂课采用临床实践教师口授或示范的方式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员。②第二堂课交流答疑。③第三堂课根据课后作业情况,教师主持讨论,引导学生说出困惑并帮助其解决问题。试验组采用基于电子化的"找茬"思维导图教学方式。①分组:以小组为单位,6~8人/组,总共16组。②准备:每组建立微信群,教师指导下载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并学习其绘制方法。③课中:每个肾脏疾病单元分为3次课程。第一堂课课上学员基于教师的授课内容,当堂进行归纳总结、绘制思维导图并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阐述自己的认识;第二堂课基于标准进行组内"找茬",组内相互阅读,积极讨论,各抒起见,进一步完善和重构章节的核心知识点,鼓励每位学员都积极参与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堂课教师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员根据意见查漏补缺,完善思维导图,传至微信群内。④回顾:将最终版本放在微信群里,作为复习资料,方便共同学习。采用SPSS 24.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入组前两组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05),入组后试验组的理论考核( t=2.52, P=0.015)、临床技能考核( t=2.22, P=0.034)和总分( t=3.53, P=0.003)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评分在入组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入组6个月后试验组学员批判思维能力各维度的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将基于电子化的"找茬"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引入临床实践教学,可以实现相关知识点横向交联从而使知识系统化;同时具有游戏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微信小程序及标准化病人的"切问"问诊训练平台的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问诊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为解决当前问诊教学资源不足的现状并提高问诊教学效果,本研究小组基于微信小程序及标准化病人,设计并创建了"切问"问诊训练平台。2022年4月组织中国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50名学生应用该平台进行问诊训练,训练半个月后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训练效果,向10名指导教师发放问卷调查教学效果。在回收的49份有效学生问卷中,44名(89.8%)学生认为本平台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45名(91.8%)学生认为其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46名(93.9%)学生认为其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44名(89.8%)学生认为其有助于加深对问诊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47名(95.9%)学生认为其有助于提高医患沟通能力;46名(93.9%)学生认为其贴近临床真实情境。所有被调查教师均认为应用本平台进行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问诊能力。"切问"问诊训练平台增加了学生问诊的实践机会、贴近临床真实情境,得到学生和教师认可,有助于解决问诊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提高学生问诊技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生网络学习动机量表的编制与信度和效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编制医学生网络学习动机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2021年7月6至14日,采用专题小组讨论法确定医学生网络学习动机量表。通过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和佳木斯大学1 082名在读医学生,进行一般情况问卷、医学生网络学习动机量表调查。对医学生网络学习动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生网络学习动机量表包含外界影响、职业发展、摆脱常规、社会服务、能力追求和求知兴趣6个维度,27个条目。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 χ2和自由度之比( χ2/ DF)为4.99,近似误差均方根( RMSEA)为0.06,拟合优度指数( GFI)为0.90、比较拟合优质指数( CFI)为0.95、规范拟合指数( NFI)为0.93、增值拟合指数( IFI)为0.95、非标准拟合指数( TLI)为0.94,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是0.95。 结论:医学生网络学习动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医学生网络学习动机的可靠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翻转课堂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总论整合课程中的应用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和评价翻转课堂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总论整合课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级临床医学8年制的172名学生为观察组,采用传统课堂结合翻转课堂教学;2014级临床医学8年制的14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仅采用传统课堂教学。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通过重新设计教学内容、课前提供相关知识点、小组讨论和课内展示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性和创新性。教学评价包括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期末考试成绩。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 t检验。 结果:观察组学生对翻转课堂满意度较高,认为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但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306)。 结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自主学习和创新性,但单纯以期末理论考试来评价学生的教学效果尚不能体现翻转课堂的优越性,有待更多的评价指标考核其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