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介入治疗意外照射导致背部大面积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调查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1例由于介入治疗意外照射致背部大面积放射性损伤的病例,探讨该事件发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提供建议。方法:询问受照患者详细病史,收集分析患者临床诊疗资料,追踪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采集患者外周血估算生物剂量,现场采集介入治疗医院照射设备数据等。结果:患者全身生物剂量估算为0.95 Gy。测得介入设备减影模式和透视模式下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分别为373.5和47.8 mGy/min。该介入医生习惯长时间曝光操作,其年有效剂量为20.51 mSv,高于同科室其他工作量相近的介入医生(3.09 mSv)。患者全身及局部临床表现均符合放射损伤,辗转多家医院未予明确诊断,局部损伤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结合生物剂量估算结果及临床表现,该病例被诊断为放射性皮肤损伤Ⅳ度。放射性损伤与是否按规范操作及X射线机输出剂量等因素密切相关,非专科医院在辐射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有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自发性骨坏死的阶梯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目前临床上对于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已经有多种保守治疗和手术的方案,并取得了优良的效果,但在手术指征和具体手术方案选择方面尚未形成广泛的共识,临床中仍存在一发现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就行单髁置换或全膝关节置换的误区,亟需普及阶梯治疗的理念.目的:从文献和临床病例中总结发现导致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自发性骨坏死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因素,同时与Koshino分期结合,提出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自发性骨坏死阶梯治疗的策略.方法:系统检索文献数据库,总结发现导致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自发性骨坏死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因素.同时检索住院电子病例系统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因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自发性骨坏死行保守和手术治疗的病例,对典型病例治疗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早诊断和早治疗,对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对突发的膝关节疼痛,X射线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时,如症状持续不能缓解大于1周,建议行MRI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的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②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自发性骨坏死的Koshino1期和2期的影像在X射线片下较难区分,需借助MR进行区分,Koshino 1期MR图像主要以骨髓水肿为主,尚未形成边界清晰的骨坏死区,而Koshino 2期MR上可见边界清晰的坏死区.③总结出5个导致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自发性骨坏死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因素:a.坏死区面积>5 cm2;b.坏死区占比超过髁的40%;c.内侧半月板相对挤压百分比≥33%(伴或不伴随内侧半月板损伤、软骨下骨髓水肿);d.MRI上坏死区深度(矢状位坏死区域前后径)>20 mm;e.下肢力线内翻>6°.④Koshino 1期的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保守治疗效果良好.Koshino 2期的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优先选择保守治疗方案;或在保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配合行钻孔减压治疗;如果保守治疗3个月后症状没有减轻或MR上没有改善时,患者同时存在5个因素中的任一个,则应考虑行保膝手术治疗.Koshino 3期和4期的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需在考虑5个因素的基础上,同时兼顾患者年龄、性别和活跃程度,选择保膝手术治疗.对于合并症状性髌股关节炎、外翻畸形、坏死区范围大影响单髁假体稳定性等的Koshino 4期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自发性骨坏死,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宇宙射线快中子法在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水分测量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宇宙射线快中子法是一种新兴的能够实现区域土壤水分观测的方法.以中国科学院山东禹城综合试验站的宇宙射线连续观测数据和无线网络土壤水分观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该方法在华北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的适用性,重点探讨了采用标定法获得的土壤完全干燥条件下中子数(Nθ)的稳定性和降雨灌溉对土壤水分估算的影响.结果表明:No的变化受下垫面变化影响,变化周期与试验区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种植和收割期较一致.宇宙射线法估算的土壤水分对降雨和灌溉有明显响应,但在灌溉或降雨发生时会高估土壤水分.在华北农田生态系统条件下,宇宙射线法能有效地估算区域土壤水分,估算结果与浅层土壤水分观测值(10cm深度)最为接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海市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49家医院的抽样调查,了解2016年度各种类型X射线诊断照射的分布和应用情况,为制定医疗照射的放射防护策略提供基础数据与参考.方法 按照医院级别,以典型抽样的方式抽取49家医院.通过从医院放射科信息系统读取、人工记录等方式,获取医院基本情况和各种类型放射诊断的人次信息.结果 调查的49家医院,配备的393台X射线诊断设备,X射线诊断人次共计4 442 662人次.受检者男女比例1∶0.99.上海市2016年度X射线诊断频度估算值为1 228人次/千人口,其中CT扫描检查304人次/千人口,牙科摄影105人次/千人口.结论 全市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频度与“十一五”期间相比明显增加,CT检查频度增加尤为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山东省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山东省X射线影像诊断应用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估算全省的X射线影像诊断的应用频度,为X射线装置的配置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典型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10个地级市的32家医疗机构作为样本医院,调查医疗机构基本信息及受检者的年龄、性别、检查类型和检查部位等信息,分析X射线应用项目的分布情况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估.结果 共有受检者14 694 085例,抽取的样本中男女比例并非完全均匀.共收集2016年的X射线影像诊断信息2 099 155条,常规X射线摄影应用频度最高,占59.49%;其次为CT检查,占28.34%;且两类检查的频度呈随年龄增加的趋势.在常规X射线诊断检查和CT检查的总频度中,三级医院所占比例最高,达52.13%;二级医院较低,占30.09%;一级医院最低,为17.77%.常规X射线摄影中的胸部摄影占比最高,占32.79%;CT检查中的颅脑检查占比最高,为10.07%.透视检查、乳腺摄影和牙科摄影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一级医院主要以X射线摄影为主.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常规X射线诊断项目(包含常规X射线摄影、透视造影、牙科摄影和乳腺摄影)的应用频度与设备量、门急诊量、三级医院呈现正相关(t=4.334、3.615、2.339,P< 0.05),CT检查与设备量和住院量呈现正相关(t=2.167、2.595,P<0.05).通过估算,山东省常规X射线诊断和CT照射检查的检查频度分别491.17人次/千人口和258.17人次/千人口.结论 山东省X射线照射频度较“九五”期间显著增长,各相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医疗照射防护,降低辐射危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福建省医用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2016年度福建省9个地市的抽样医院进行X射线诊断检查人次的调查,估算福建省2016年度X射线诊断的应用频度.方法 采用全国统一的调查表,通过分层典型抽样的方法,抽取福建省9个地市43家医院开展调查.调查信息主要包括样本医院的门急诊量、住院量、X射线诊断设备和放射诊断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X射线诊断的检查类型、受检者性别、年龄、检查部位等信息,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建立全省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估算.结果 43家医院共有X射线影像诊断设备418台,放射诊断工作人员1 230名,年度门急诊和住院量30 919 162人次,X射线诊断检查的总人次为4 277 518.基于该调查结果所估算的2016年度福建省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为695人次/千人口,普通X射线摄影检查应用频度为373人次/千人口,CT应用频度为293人次/千人口.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能够大体掌握2016年度福建省X射线诊断应用的基本情况,同时也为完善放射卫生防护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福建省X射线诊断设备应用情况的监督管理提供数据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使用硅半导体探测器采集FFF小野光子束基础数据的扫描参数优选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使用硅半导体探测器采集非均整模式小尺寸辐射野兆伏级光子束的百分深度剂量(Percentile Depth Dose,PDD)、射野离轴比(Field Off Axis Ratio,OAR)等基础数据的扫描参数优选问题.方法 以蒙卡仿真结果为参考,使用PTW60016硅半导体探测器,采用均值±标准差、Gamma 1D分析等方法,定量评价不同采样时间与采样步长对小野射线质及半影区宽度测量偏差的影响.结果 不同测量参数组合条件下,四个典型小野(1 cm×1 cm~4 cm×4 cm)射线质的标准差均在0.005以内;采样时间的增加对PDD和OAR测量精度影响较小,采样步长的减小有利于提高OAR半影区和PDD建成区测量精度,对大深度处PDD测量精度的提高无意义;采样时间对半影区宽度影响较小(标准差均小于0.05 mm),采样步长的增大导致半影区展宽.结论 射线质对采样时间和步长不敏感;PDD测量精度对采样时间不敏感,4~50 mm区域与采样步长成负相关,51~300 mm深度不敏感;OAR半影区宽度对采样时间不敏感,与采样步长正相关;综合测量精度和效率,本研究推荐PDD数据采用0.5 s、0.5 mm(50 mm以内)和1 mm(51~300 mm),OAR数据0.5 s、0.5 mm作为PTW60016的小野基础数据扫描参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典型稀土矿职业人群辐射认知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典型稀土矿职业人员辐射认知程度.方法 通过现场了解及文献调研,咨询专业人士,设计辐射认知调查表,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职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录入数据并分析结果.结果 稀土矿职业人员辐射认知总体水平较低,对辐射危害知晓率、内外照射知晓率及其主要包括射线种类得分,粉尘较低组均优于粉尘较高组(P<0.05),对辐射危害认知得分,粉尘较低组略优于粉尘较高组(0.05<P<0.1);年龄、学历、获取辐射相关知识途径、内外照射对应防护措施得分,均尚不能认为两组中有差别.结论 典型伴生稀土矿职业人群辐射认知整体水平较低,尤其是接尘浓度较高组,应加强培训与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视野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辐射剂量和分辨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9台飞利浦Allura Xper FD 20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的检测,探讨不同视野(FOV)对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最大值,影像接收器入射屏前空气比释动能率,空间分辨力,低对比分辨力的影响.方法 依照《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2017)标准的要求,设置床面距地面100 cm、影像接收器距床面30 cm;模体和测量仪器中心位于照射野中心,在透视模式的自动曝光条件下进行数据采集.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数据采用Tamhane'T2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随着FOV的减小,DSA设备系统空间分辨力和低对比分辨力显著提高,与此同时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影像接收器入射屏前空气比释动能率也随之增大,而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最大值无明显变化.结论 DSA系统FOV的变化可引起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屏前值、空间分辨力和低对比分辨力的显著变化,这与FOV改变引起kV和mA变化的作用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能谱CT在61例肺结节诊断中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影像检查是肺部疾病的首选方法.传统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仅限于病灶的大小、边界、密度等形态学方面进行分析.而SPN种类繁多,其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对不同种类病灶具有不典型性影像特征表现的定性诊断分析,一直都是影像诊断未攻克的难点[1].革新式影像学检查技术能谱CT成像技术(GSI)是以瞬时双千伏峰位为核心技术,采用宝石作为射线探测器,通过单X线球管双能(80 KVp和140 KVp)瞬时切换(<0.5 ms时间分辨率)的方法扫描,不仅能获得混合能量图,同时可使用原始数据重建出40~140 keV中连续101个单能量图像[2].综合分析病灶增强各期基物质分离图像和能谱曲线特征信息,能谱曲线反映了所研究物质的能量衰减特性,碘基图反映了病灶内血流动力学变化[3],联合多种能谱参数信息,为SPN诊断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