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铀矿周围与对照区饮用水的放射性水平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某铀矿周围与对照区(察布查尔县和乌鲁木齐市)饮用水的放射性水平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完全随机采集2020—2022年某铀矿周围(51份)和对照区[(察布查尔县(73份)和乌鲁木齐市(52份)]的饮用水样品共176份,测定其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及放射性核素 238U、 232Th、 226Ra、 40K的浓度。比较不同区域(铀矿周围、察布查尔县和乌鲁木齐市)、不同水源来源(地表水、地表水+地下水、地下水)、距铀矿不同距离(5、10、15、20、25 km)的饮用水的总放射性水平。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和WHO推荐的方法分别估算饮用铀矿周围和对照区饮用水所致成年人的年有效剂量;采用USEPA提出的致癌风险因子评估居民终身致癌风险。对不同区域、不同水源、距铀矿不同距离的饮用水样品的总放射性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若分析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时,进一步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进行多重比较。 结果:不同区域饮用水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13±0.04)Bq/L对(0.12±0.08)Bq/L对(0.08±0.03)Bq/L, F=9.854, P< 0.01]、[(0.17±0.06)Bq/L对(0.13±0.10)Bq/L对(0.10±0.03)Bq/L, F=10.522, P<0.01]。不同水源来源的饮用水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2.849、1.352,均 P>0.05)。距铀矿不同距离的饮用水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16± 0.02)Bq/L对(0.07±0.02)Bq/L对(0.11±0.02)Bq/L对(0.15±0.03)Bq/L对(0.14±0.03)Bq/L, F= 21.720, P<0.01]、[(0.24±0.04)Bq/L对(0.09±0.01)Bq/L对(0.19±0.01)Bq/L对(0.17±0.03)Bq/L对(0.13±0.04)Bq/L, F=46.364, P<0.01)。距铀矿5 km处的饮用水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均值均最高。176份饮用水样品的总α放射性水平均值为(0.11±0.06)Bq/L,0.5%的饮用水超过国家标准限值(0.5 Bq/L)。通过饮用水样品中总α放射性水平估算饮用该饮用水所致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0.040±0.003)mSv/年。通过饮用水样品中放射性核素 238U、 232Th、 226Ra、 40K浓度估算饮用该饮用水所致年有效剂量平均值分别为(0.030±0.004)、(0.018±0.003)、(0.084±0.04)、(0.005±0.003)mSv/年。饮用该饮用水所致居民终身致癌风险为1.75×10 -13~4.35×10 -11。 结论:某铀矿周围和对照区(察布查尔县和乌鲁木齐市)的饮用水放射性水平较低,饮用该区域饮用水所致年有效剂量和终身致癌风险较低,不会造成可观测到的不良健康效应,对周围居民所造成的健康风险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混凝土屏蔽质子放疗机房的感生放射性估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估算肿瘤质子治疗时重混凝土屏蔽墙中铁元素因中子活化产生的感生放射性 56Mn及其水平。 方法:采用Geant4程序构建某质子治疗机房的重混凝土屏蔽墙模型,模拟245 MeV的质子束照射水模体产生的次级中子,统计屏蔽墙内放射性核素 56Mn的分布。将屏蔽墙按每10 cm厚度分层,计算前3层屏蔽墙中放射性核素 56Mn产生的周围剂量当量率。 结果:在最大的束流照射条件(1.872×10 10个)下,前3层屏蔽墙内的放射性核素 56Mn个数分别为3.10×10 8、1.60×10 8和9.33×10 8个;对治疗室内1 m远处产生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分别为2.13×10 -3、8.82×10 -4和9.10×10 -4 μSv/h,总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3.92×10 -3 μSv/h。 结论:在质子治疗时,距离射束中心轴越近,屏蔽墙的感生放射性越强;屏蔽墙前端中子活化铁元素产生的感生放射性最强,感生放射性随着屏蔽墙厚度增大呈指数形式减小,应主要考虑质子治疗机房屏蔽墙前端产生的感生放射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种可快速估算环境放射性污染所致公众外照射剂量的新软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开发便于快速估算环境放射性污染所致公众成员外照射剂量的应用软件。方法:基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提供的数据,创建公众(成人与不同年龄组儿童)在不同环境暴露情形下的外照射剂量率转换系数数据库;在Windows操作系统内利用Python语言编写数据调用与计算程序,并借助PyQt工具包设计软件界面;为测试该软件的计算结果,试算了几种最可能出现放射性核素在3种环境暴露情景下所致公众成员的外照射剂量差异,并开展了合理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开发软件可在带Windows系统的个人电脑上快速完成放射性核素污染外照射所致公众的器官当量剂量与全身有效剂量的估算,计算结果合理。结果表明,公众成员的年龄越小,器官当量剂量和有效剂量通常越大;对于相同活度浓度且达到放射性平衡 90Sr的土壤表面污染和水体污染,婴儿的有效剂量约为成人的6.08倍和2.51倍。 结论:本研究开发的软件具有操作简单、计算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核事故应急等情形下快速估算公众成员外照射剂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淮安市CT检查致成年受检者的剂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淮安市CT检查所致成年受检者的剂量水平,探讨本地CT诊断参考水平(DRLs)。方法:选取全市45台CT,对医院信息、设备信息、扫描参数、辐射剂量表征量等信息进行调查。使用经验公式估算CT检查所致成年受检者的有效剂量。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辐射剂量水平在CT役龄和医院级别等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共收集3 483例受检者剂量信息,头部890例、胸部890例、腹部846例、腰椎857例。头部、胸部、腹部、腰椎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 vol)第75百分位数分别为63.0、12.4、20.0、24.0 mGy;剂量长度乘积(DLP)第75百分位数858.6、416.0、620.7、559.2 mGy·cm,男性的DLP第75%百分位数均高于女性。剂量水平随着设备役龄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移(头部: U =10 326.00, P<0.05;胸部: U=36 094.50, P<0.05;腹部: U= 7 859.00, P<0.05;腰椎: U=42 408.00, P<0.05),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同部位CT检查的辐射剂量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头部: H=14.28, P<0.05;胸部: H=17.85, P<0.05;腹部: H=97.18, P<0.05;腰椎: H=138.94, P<0.05)。 结论:淮安市CT辐射剂量水平与卫生推荐标准值基本一致,符合我国CT设备剂量水平现状。有必要加强CT设备的质量控制和保养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体外膜肺氧合期间凝血指标彼此间或与血液学并发症间没有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抗凝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患儿的关键治疗。然而,理想的抗凝监测策略仍不清楚。本文旨在评估实验室抗凝监测指标在儿科ECMO中的应用。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场所:四级学术型儿童医院。对象:2010至2016年在非心脏PICU插管行ECMO的儿童。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和主要结果:从企业数据库中提取人口统计学数据、实验室结果和肝素剂量。主要诊断、插管指征、出血性和血栓性并发症以及生存预后数据提取自体外生命支持组织报告的地方数据登记处。采用泛化估算方程建立重复测量的统计模型,以评估肝素剂量与实验室值、各实验室值之间以及肝素剂量/实验室值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纳入133例罕见患儿,包括78例新生儿和55例年长儿。抗Ⅹa因子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凝血时间或肝素剂量与出血或血栓形成无相关性(所有相关性的 odds比值均≈1)。新生儿和年长儿抗Ⅹa因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活化凝血时间之间存在弱至中度相关性( R2<0.001~0.456)。两个年龄组患儿中肝素剂量与实验室监测指标相关性较差( R2=0.010~0.063)。 结论:对于接受ECMO支持的患儿,肝素剂量与常用实验室监测抗凝指标相关性差,这些实验室监测指标彼此间的相关性也差。肝素剂量和实验室监测指标均与出血或血栓形成无关。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更好的抗凝监测措施,以尽量减少ECMO相关病死率和致残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脉管性疾病患者介入手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估儿童脉管性疾病患者在介入手术过程中接受的电离辐射(IR)对患儿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条件下,于介入术前和术后立刻采集26名患儿的外周血1.2 ml,培养制备染色体,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结果:儿童介入术后双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环(dic+r)率明显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647, P<0.01)。术后dic+r率与年龄、体重、累积剂量面积乘积(DAP)、累积剂量(CD)及估算的有效剂量( E)之间并无相关性( P>0.05),不同性别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及不同的病灶部位之间,术后di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名患儿的术后dic+r率超过40×10 -3,其中有1例高达95.83×10 -3。 结论:脉管性疾病患儿在介入术中接受的IR可导致dic+r率增加且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儿童异常敏感。儿童介入手术的正当化与防护工作需引起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染色体易位分析在回顾性生物剂量重建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易位分析用于日本原爆幸存者、早先核与辐射事故受照者回顾性剂量重建已有近40年的发展史,其应用价值已得到国际学界的广泛认可。随着mFISH、dGH等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更多关注的是受到长期慢性低剂量暴露的放射工作人员、早年参加核爆炸实验的退伍军人和医疗照射受照者等暴露人群的生物剂量的估算与重建,并在近年来取得了明显的突破与进展。为此,本文对染色体易位指标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针对该类人群开展回顾性生物剂量估算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抗Ⅹa因子活性评估血液透析低分子肝素抗凝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研究使用抗Ⅹa因子活性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时的合理剂量及防止体外滤器凝血(ECC)的策略。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北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LMWH抗凝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收集患者体重、身高、基础肾脏病、透析龄等基础数据以及透析前、透析中及透析后的抗Ⅹa因子活性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共入组46例患者,其中凝血组5例(10.9%)、非凝血组41例(89.1%),HD开始后0.5 h抗Ⅹa因子活性达峰值,将4 h抗Ⅹa因子水平纳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95%置信区间:0.651~0.954, P=0.029),截点值为0.31 IU/ml(敏感性1,特异性0.683)。建议以体表面积作为基准估算血液透析LMWH抗凝剂量,HD 4 h抗Ⅹa因子活性≤0.31 IU/ml,对EC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此外,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是ECC的独立危险因素( OR值1.319,95% CI 1.052~1.654, P=0.017)。综上,本研究揭示了透析龄可能是HD患者ECC的危险因素以及HD 4 h 抗Ⅹa因子活性≤0.31 IU/ml可作为潜在的ECC的诊断截点,为预防血液透析滤器凝血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起介入治疗意外照射导致背部大面积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调查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1例由于介入治疗意外照射致背部大面积放射性损伤的病例,探讨该事件发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提供建议。方法:询问受照患者详细病史,收集分析患者临床诊疗资料,追踪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采集患者外周血估算生物剂量,现场采集介入治疗医院照射设备数据等。结果:患者全身生物剂量估算为0.95 Gy。测得介入设备减影模式和透视模式下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分别为373.5和47.8 mGy/min。该介入医生习惯长时间曝光操作,其年有效剂量为20.51 mSv,高于同科室其他工作量相近的介入医生(3.09 mSv)。患者全身及局部临床表现均符合放射损伤,辗转多家医院未予明确诊断,局部损伤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结合生物剂量估算结果及临床表现,该病例被诊断为放射性皮肤损伤Ⅳ度。放射性损伤与是否按规范操作及X射线机输出剂量等因素密切相关,非专科医院在辐射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有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航空机组人员的宇宙射线职业照射水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初级宇宙射线是来自于太阳和太阳系外的高能粒子,其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大气中的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次级宇宙射线,次级宇宙射线是航空机组人员职业活动中受照剂量的主要辐射来源。航空机组人员是电离辐射暴露水平最高的职业人群之一,开展常规个人剂量监测或估算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宇宙射线辐射场成分复杂,航空机组人员受照剂量监测并不简单。寻找合适的剂量监测方法和了解航空机组人员剂量水平对于保护其职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航空机组人员所接触的次级宇宙射线的监测方法、剂量计算方法和受照剂量水平作一综述,旨在为今后加强我国航空机组人员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