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自发性骨坏死的阶梯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目前临床上对于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已经有多种保守治疗和手术的方案,并取得了优良的效果,但在手术指征和具体手术方案选择方面尚未形成广泛的共识,临床中仍存在一发现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就行单髁置换或全膝关节置换的误区,亟需普及阶梯治疗的理念.目的:从文献和临床病例中总结发现导致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自发性骨坏死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因素,同时与Koshino分期结合,提出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自发性骨坏死阶梯治疗的策略.方法:系统检索文献数据库,总结发现导致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自发性骨坏死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因素.同时检索住院电子病例系统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因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自发性骨坏死行保守和手术治疗的病例,对典型病例治疗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早诊断和早治疗,对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对突发的膝关节疼痛,X射线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时,如症状持续不能缓解大于1周,建议行MRI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的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②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自发性骨坏死的Koshino1期和2期的影像在X射线片下较难区分,需借助MR进行区分,Koshino 1期MR图像主要以骨髓水肿为主,尚未形成边界清晰的骨坏死区,而Koshino 2期MR上可见边界清晰的坏死区.③总结出5个导致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自发性骨坏死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因素:a.坏死区面积>5 cm2;b.坏死区占比超过髁的40%;c.内侧半月板相对挤压百分比≥33%(伴或不伴随内侧半月板损伤、软骨下骨髓水肿);d.MRI上坏死区深度(矢状位坏死区域前后径)>20 mm;e.下肢力线内翻>6°.④Koshino 1期的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保守治疗效果良好.Koshino 2期的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优先选择保守治疗方案;或在保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配合行钻孔减压治疗;如果保守治疗3个月后症状没有减轻或MR上没有改善时,患者同时存在5个因素中的任一个,则应考虑行保膝手术治疗.Koshino 3期和4期的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需在考虑5个因素的基础上,同时兼顾患者年龄、性别和活跃程度,选择保膝手术治疗.对于合并症状性髌股关节炎、外翻畸形、坏死区范围大影响单髁假体稳定性等的Koshino 4期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自发性骨坏死,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半月板内突指数和内侧胫股关节软骨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探讨40~60岁怀疑或伴膝骨关节炎患者在非负重位下内侧半月板内突指数(medial meniscus dis-placement index,MDI)与内侧胫股关节软骨3度以上损伤的相关性和具有预测意义的临界值.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因膝关节慢性疼痛而行初次膝关节镜探查术的患者共308例,年龄36~71(56.40±1.82)岁,男105例,女203例.排除关节外畸形(力线异常)、外伤史、炎症性关节炎及其他特异性关节炎的患者,最终获得符合条件患者89例,年龄42~60(59.50±0.71)岁,其中男45例,女44例.记录膝关节内侧间室软骨损伤程度,根据Outer-Bridge分级,将软骨损伤程度分为2组,≥3度组和<3度组.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滑膜厚度评级、是否半月板损伤以及MDI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可能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实施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3度以上软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若MDI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对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确认其是否对超过3度的软骨损伤具有诊断价值并计算出MDI临界值.结果:共获得符合条件的患者89例,经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MDI以及是否合并半月板损伤可能是3度以上软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带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最终得出MDI[OR=1.66,95%CI(1.64,1.69),P=0.01]和BMI[OR=1.58,95%CI(1.17,2.15),P=0.03]是纳入研究患者出现3度以上软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ROC曲线分析显示MDI较BMI更具诊断价值,测得的MDI临界值为0.355,敏感度为89.1%,特异性为88.2%.结论:在怀疑或伴有膝骨关节炎症状的40~60岁患者中,非负重位膝关节MRI检查测得的MDI对于内侧胫股关节≥3度的软骨损伤具有预测价值,其诊断3度以上软骨损伤的临界值为0.35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关节镜下证实为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7~69 (42.5±8.3)岁;右侧27例,左侧16例.由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独立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证实的43例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的MRI表现,计算MRI对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计算膝关节韧带损伤及半月板脱位等伴随情况.结果:143例中,关节镜手术证实43例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包括内侧撕裂24例,外侧撕裂19例.医师A诊断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67%、86.6%、83.9%,伴内侧半月板突出19例,伴前交叉韧带撕裂2例;外侧半月板后跟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3.7%、79.9%、79%,伴外侧半月板突出4例,伴前交叉韧带撕裂16例.医师B诊断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5%、87.4%、87.4%,伴内侧半月板突出19例,伴前交叉韧带撕裂2例;外侧半月板后跟部撕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8.9%、82.3%、82.5%,伴外侧半月板突出4例,伴前交叉韧带撕裂16例.2名医师采用MRI诊断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一致性均好,Kappa值分别为0.81和0.67.结论:膝关节MRI诊断内外侧半月板后跟部撕裂及其伴随征象具有较大价值,为临床医生术前诊断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探讨1.5T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使用1.5T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的60例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来分析研究,将这些患者分成2组对比,观察组患者使用1.5T磁共振诊断,对照组则是在观察组患者诊断1周后进行膝关节镜检查,对2种检查的结果 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诊断率是96.67%,对照组的临床诊断率是100%,2组的诊断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内侧半月板周缘性脱位几率是78.33%,对照组的发生率是68.33%,观察组的外侧半月板周缘性脱位发生率是21.66%,对照组是28.33%,2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诊断脱位指数≤0.25%、0.25%<脱位指数≤0.50%,和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脱位指数>0.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接受1.5T磁共振成像诊断的效果突出,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评分法分级诊断膝骨性关节炎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超声评分法分级诊断膝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对12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44个膝关节按照不同超声特征进行赋分,分析超声评分法与视觉模拟评分法的相关性,评价超声评分法分级诊断膝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结果 130个关节有软骨损伤(130/144,90.2%),123个关节内侧半月板外突(123/144,85.4%),83个关节滑膜增生(83/144,57.6%),139个关节伴有关节腔积液(139/144,96.5%),53个关节骨赘形成(53/144,36.8%),47个关节伴有腘窝囊肿(47/144,32.6%).关节软骨损伤(r=0.54,P<0.05)、半月板外突(r=0.57,P<0.05)均与视觉模拟评分法呈中度相关,滑膜增生与视觉模拟评分法无明显相关性(r=0.03,P<0.05).超声评分与视觉模拟评分法呈高度相关(r=0.86,P<0.05),随超声评分分值增加视觉模拟评分法分级逐渐增加.结论 超声评分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程度有相关性,超声评分法可用于分级诊断膝骨性关节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膝关节软骨下BMLs与软骨下骨承受应力改变关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研究膝关节稳固结构与软骨下骨髓水肿样病变(BMLs)的关系,探讨膝关节软骨下骨应力改变及其它因素对膝关节软骨下BMLs的影响.方法:对281例膝关节应力改变组和26例结构正常组进行MRI检查.对每个膝关节的MRI进行修订后的WORMS评分,评分对象包括膝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主要是前、后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副韧带)、骨髓水肿等.在应力改变组内将膝关节稳固结构损伤与完整时BMLs的出现率做对比分析.对半月板撕裂、突出与BMLs的关系做了秩相关检验.对影响BMLs范围的关节内异常结构及可能的危险因素做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应力改变组较结构正常组BMLs出现率高,有软骨损伤的较没有软骨损伤的,稳固韧带损伤较没有损伤的BMLs出现率高.半月板撕裂、突出与BMLs的大小成正相关.内侧半月板前角突出对股骨内髁BMLs范围影响最大,依次是内侧半月板前角撕裂、股骨内髁软骨损伤和年龄.胫骨内髁软骨损伤对胫骨内髁BMLs范围影响最大,依次是内侧半月板前角撕裂和年龄.股骨外髁软骨损伤对股骨外髁BMLs范围影响最大,然后是年龄.胫骨外髁软骨损伤对胫骨外髁BMLs范围影响最大,然后是外侧半月板前角撕裂.软骨损伤对总BMLs病变范围影响最大,依次是半月板损伤和年龄.结论:关节稳固结构损伤会导致膝关节软骨下BMLs的产生,其中软骨损伤起主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频超声对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探讨高频超声对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患者(设为研究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高频超声检测其膝关节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深度及滑膜血流状况,并予以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半月板在基线外侧较为突出且可见点状或条状强回声区,内侧副韧带变形,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滑膜厚度为(6.25 ±2.20) mm,髌上囊积液深度为(7.35±1.45) mm,滑膜血流为0级者23例、Ⅰ级者12例、Ⅱ级者12例、Ⅲ级者3例;对照组研究对象膝关节半月板回声强度中等且均匀,边缘清晰,滑膜厚度为(1.10±0.46) mm,髌上囊积液深度为(2.12±0.43) mm,滑膜血流为0级者38例、Ⅰ级者12例.两组研究对象膝关节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深度及滑膜血流状况对比,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频超声对膝关节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及滑膜血流均较敏感,在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诊断中特异性较高,且操作简便,可作为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首选诊断方法予以推广、普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的早期疗效及二次关节镜下探查结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治疗膝内翻型骨关节炎合并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临床疗效及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接受高位胫骨截骨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并行二次关节镜检查的患者25例,男6例,女19例;年龄(56.60±5.65)岁(范围49~69岁).诊断均为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伴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关节镜探查后行双平面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胫骨高位截骨在冠状面调整下肢机械轴至通过胫骨平台外侧62.5%的位置,通过经胫骨隧道拉出法修复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摄双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评估Kellgren-Lawrence分级、测量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摄MRI片测量内侧半月板的相对外突程度;取内固定术时行二次关节镜探查,评估软骨再生及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愈合情况;通过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Lysholm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 经二次关节镜探查,内侧半月板后根部完全愈合12例(48%,12/25),部分愈合9例(36%,9/25),瘢痕愈合3例(12%,3/25),不愈合1例(4%,1/25);软骨再生Ⅰ级9例,Ⅱ级7例,Ⅲ级9例.随访时间(13.04±1.06)个月(范围12~16个月).末次随访时,Kellgren-Lawrence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6,P=0.675);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的相对位置由术前19.88%±6.44%改善至58.68%±7.71% (t=-18.561,P<0.001);内侧半月板相对外突程度术前51.12%±13.55%,术后50.48%±1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0,P=0.588);Lysholm评分由术前(34.76±3.62)分提高至(82.08±4.35)分(t=-52.717,P<0.001);HSS评分由术前(33.52±6.48)分提高至(81.52±4.79)分(t=-38.685,P<0.001).不同半月板后根部愈合程度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软骨再生程度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可以有效改善下肢力线、缓解症状,经关节镜二次探查证实内侧间室软骨再生及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愈合满意.半月板后根部愈合程度及软骨再生程度对术后早期疗效没有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胫骨高位截骨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内翻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膝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率逐渐升高,胫骨高位截骨术可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膝内翻亦常合并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断裂,在进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是否一期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现仍争议不断.目的:探讨内侧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OWO)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采用内侧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的48例患者(48膝)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40~67岁,平均(55.4±7.9)岁;左膝23例,右膝25例.将所有患者术后1年第2次入院行内固定取出及二次关节镜探查作为末次随访,并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WOMAC评分、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VAS评分、下肢力线通过胫骨平台位置、半月板外突距离、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愈合情况及Kellgren-Lawrence分级、膝内侧间室Outerbridge分级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手术时间90~120 min,平均(105.1±6.5)min;末次随访时,WOMAC评分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01);下肢力线通过胫骨平台位置、半月板外突距离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1);末次随访时膝内侧间室Outerbridge分级较首次探查有明显下降(P=0.041),Kellgren-Lawrence分级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225);二次关节镜探查内侧半月板后根完全愈合22例(45.8%),松弛愈合16例(33.3%),瘢痕愈合6例(12.5%),不愈合4例(8.4%).结论:内侧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修复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可以改善下肢力线、促进软骨再生,有效缓解关节疼痛及恢复活动能力,短期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半月板外突病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半月板外突是指膝关节磁共振冠状位内侧半月板超出胫骨平台边缘3 mm、外侧半月板超出胫骨平台边缘1 mm,严重恶化会导致骨关节炎病情加重预后不良、造成骨坏死和骨髓病变等.然而目前仍缺乏对于半月板外突多种病因系统性的综述研究.本文从半月板自身结构性因素、半月板周围附着韧带相关因素以及膝关节整体因素三个方面,综述造成半月板外突病因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