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住院患者中西医诊治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T2DR)住院患者的诊治特点.方法 使用电子病历系统检索2010年1月-2016年4月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R患者相关临床信息,统计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合并症、生化指标、中西医治疗方案及专科检查情况,分析T2DR住院患者的诊治特点.结果 T2DR患者中糖尿病肾脏病(DKD)发生率最高(46.7%),合并疾病中高血压发生率最高(62.8%);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T2DR患者中DKD、糖尿病足、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发生率较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显著升高(P<0.05).PDR患者三酰甘油(TG)、血清尿酸(SUA)、尿总蛋白定量及尿白蛋白/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NPDR患者(P<0.001);PDR患者胰岛素类似物、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α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NPDR(均P<0.005);PDR患者他汀类药物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NPDR(均P<0.05).PDR患者益气化湿活血通络法使用率高于NPDR患者(P<0.05),滋阴清热和滋阴活血的使用率低于NPDR患者(均P<0.05).PDR患者的眼球超声检查率、全视网膜光凝术和玻璃体切除术的使用率均显著高于NPDR(P<0.001).结论 PDR患者胰岛素类似物、CCB、ARB、α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使用率显著高于NPDR;PDR期益气化湿活血通络法的使用率明显高于NPDR.PDR患者应进一步提高眼底造影检查率,更好地评估病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放化疗联合ICIs与单独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比较放化疗联合免疫检点抑制剂(ICIs)与单独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晚期NSCLC治疗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5月27日的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为 chemoradiotherapy、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carcinoma、non-small-cell lung cancer.纳入标准:比较放化疗联合ICIs和单独放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局指标包括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1年总生存率、1年无进展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语种限制英文.排除标准:单臂试验;病例报告、尸体或动物实验、文献综述、新闻、评论、书信;资料不全、重复报道的临床数据集.结果 共纳入了 23项研究,在疗效分析中,相比单独放化疗,放化疗联合 ICIs 治疗改善了患者 OS(HR=0.57,95%CI:0.52~0.62,P<0.001)和 PFS(HR=0.58,95%CI:0.53~0.62,P<0.001),延长了一年总生存率(OR=1.98,95%CI:1.68~2.34,P<0.001)和无进展生存率(OR=1.85,95%CI:1.62~2.12,P<0.001).在安全性分析中,相比单独放化疗,放化疗联合ICIs组任何级别不良事件(OR=1.93,95%CI:1.34~2.78,P<0.001)、任何级别肺炎(OR=1.64,95%CI:1.24~2.16,P<0.001)、发热(OR=1.96,95%CI:1.18~3.24,P=0.001)、皮疹(OR=1.10,95%CI:0.73~1.67,P=0.009)、瘙痒(OR=3.51,95%CI:1.86~6.62,P<0.001)、甲状腺功能障碍(OR=8.15,95%CI:3.24~20.48,P<0.001)发生率更高.结论 对于晚期NSCLC患者,放化疗联合ICIs的疗效优于单独放化疗,但增加了呼吸、皮肤、内分泌系统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BUN、CREA、ACR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120例临泉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达格列净治疗组(对照组)64例(给予达格列净治疗)与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研究组)56例(给予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日用量间的差异,比较达格列净治疗组与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及BUN、CREA、ACR水平.结果 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达格列净治疗组82.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06,P<0.05).治疗12周后,与达格列净治疗组比较,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日用量也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49、9.958,P<0.05).两组FPG、HbA1 c、BUN、CREA、ACR水平均下降,且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FPG、HbA1 c、BUN、CREA、ACR水平低于达格列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2、4.028、20.741、2.930、2.360,P<0.05).结论 与单用达格列净治疗相比,采用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调节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BUN、CREA、ACR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健康人群急进高原前后血生化免疫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平原(海拔57m)成年健康人群急进到高原地区(海拔4300m)后其血生化、免疫等65项指标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指标变化意义.方法 15名平原成年健康人,分别采集他们身处平原地区和高原地区的静脉血,行血生化、免疫等检测,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65项血生化、免疫检查指标中:①上高原后1周与在平原地区比较,变化指标共有12个,其中表现下降趋势的为血脂检查指标APOA(载脂蛋白A)、HDL(高密度脂蛋白)、肝功能检查指标ALB(血清白蛋白)、胰腺检查指标AMYL(α-淀粉酶)、血糖检查指标GLU(葡萄糖)5个指标,表现上升趋势的为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ORT(皮质醇)、ProBNP(脑利钠肽前体)、C肽、炎症检查指标IL-6(白介素6)、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人附睾蛋白4)、肝功能检查指标NH3(血氨)、心肌酶检查项目TNT-HS(超敏肌钙蛋白T)7个指标.②下高原后返回平原1周与在高原1周相比,变化指标有10个,其中表现下降趋势的为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肽、INSULIN(胰岛素)、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人附睾蛋白4)、肝功能检查指标NH3(血氨)、心肌酶检查指标TNT-HS(超敏肌钙蛋白T)、LDH(乳酸脱氢酶)6个指标,表现上升趋势的为肝功能检查指标ALB(血清白蛋白)、胰腺检查指标AMY-P(胰淀粉酶)、AMY-L(α-淀粉酶)、血糖检查指标GLU(葡萄糖)4个指标.③平原人群在急进高原后指标呈下降趋势,在返回平原后逐渐上升的指标为肝功能检查指标ALB(血清白蛋白)、胰腺检查指标AMYL(α-淀粉酶)、血糖检查指标GLU(葡萄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平原人群在急进高原后呈上升趋势,在返回平原后逐渐下降的指标为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肽、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人附睾蛋白4)、肝功能检查指标NH3(血氨)、心肌酶检查指标TNT-HS(超敏肌钙蛋白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人群由平原急进到高原时,肝功能检查指标ALB、NH3的变化,反映了急进高原造成肝功能受损;胰腺检查指标AMYL和血糖检查指标GLU在急进高原后下降反映了机体消化吸收功能降低;而内分泌激素检查指标C肽、肿瘤标志物检查指标HE4、心肌酶检查指标TNT-HS急进高原后升高反映了高原低氧环境中应激激素分泌入血,体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能力、肾功能以及心肌受损.机体的多项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返回平原后指标恢复,机体可通过调节来适应高原环境,未对身体造成显著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网膜素-1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血清网膜素-1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之间的关系,为PCOS的诊疗策略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2021年2-1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40例为PCOS组,选取同期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来就诊的月经规律的不孕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生殖内分泌激素、网膜素-1和PSA水平;比较2组间上述各项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PCOS组的促黄体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睾酮、腰围、腰臀比、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PS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网膜素-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网膜素-1与睾酮、HOMA-IR、丙氨酸转氨酶呈负相关(r=-0.479,P=0.033;r=-0.450,P=0.046;r=-0.679,P=0.001);PSA 与睾酮、空腹胰岛素、HOMA-IR 呈正相关(r=0.562,P=0.010;r=0.472,P=0.035;r=0.574,P=0.008),与网膜素-1 呈负相关(r=-0.472,P=0.036).结论 血清网膜素-1及PSA均与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单极电剪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胰体尾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比单极电剪与超声刀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胰体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胰体尾切除术的31例术前诊断为胰体尾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22例,年龄(54.4±15.7)岁。31例患者中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胰体尾切除术且术中使用单极电剪的纳入单极电剪组( n=12),单极电剪自带多关节可灵活旋转的机械臂,完成解剖及分离操作;使用超声刀的纳入超声刀组( n=19),超声刀完成解剖及分离操作。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保脾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胰瘘、出血等)及住院总费用等指标。 结果:术后病理证实31例患者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6例(19.4%)、胰腺黏液性囊腺瘤5例(16.1%)、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9.7%)、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6例(19.4%)、胰腺囊肿5例(16.1%)、胰腺良性囊性病变3例(9.7%)、不易分类3例(9.7%)。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中转开腹及死亡患者。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保脾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单极电剪组术后排气时间为(2.8±0.7)d,比超声刀组的(3.6±0.7)d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8, P=0.007)。两组均无术后出血,单极电剪组共有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均为胰瘘,其中生化漏2例,B级胰瘘2例;超声刀组有8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胰瘘7例,其中生化漏3例,B级胰瘘4例,另有腹腔感染3例,均予以对症治疗后痊愈。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17)。 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胰体尾切除时,应用单极电剪可以达到与超声刀同样的效果,并且能够充分发挥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铁蛋白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及慢性并发症发生特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铁蛋白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及慢性并发症发生的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68例病程5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血清铁蛋白的测定,并排除了其他影响血清铁蛋白水平的疾病。根据血清铁蛋白测定结果分为高铁蛋白组115例和正常铁蛋白组153例,测定C反应蛋白、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等代谢指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测量及评估,记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患病情况。通过Spearman相关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铁蛋白血症与各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高铁蛋白组体重指数、尿素氮、尿酸、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高于正常铁蛋白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和冠心病患病率高于正常铁蛋白组( P<0.05)。高铁蛋白血症与C反应蛋白( r=0.262, P<0.001)、冠心病( r=0.232, P<0.001)、丙氨酸转氨酶( r=0.216, P<0.001)、尿素氮( r=0.201, P=0.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r=0.169, P=0.008)和尿微量白蛋白定量( r=0.176, P=0.004)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铁蛋白血症与冠心病( OR=2.246,95% CI 1.310~3.849, P=0.003)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 OR=2.232,95% CI 1.287~3.870, P=0.004)具有相关性;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有显著关联(β=0.165, P=0.009)。 结论:高铁蛋白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有血清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尿素氮、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升高,有更高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冠心病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西藏地区藏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体力活动的现状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研究中国西藏地区藏汉两族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日常体力活动情况,分析两族患者日常管理差异,为探索西藏地区藏族糖尿病患者长期院外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慢病管理策略。方法:通过纳入排除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内分泌科病房收治的来自西藏不同地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的藏汉两族2型糖尿病患者共26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糖脂代谢相关指标,通用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和国际体力活动长问卷调查两族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及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结果: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血红蛋白水平[(154.09±24.11)g/L]高于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4.63±1.41)mmol/L]、空腹血糖[(7.94±2.1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5±1.11)mmol/L]均高于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藏族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总分[(81.40±15.44)分]、其中饮食控制[(17.26±4.97)分]、体育锻炼[(11.67±4.42)分]、高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12.21±5.72)分]均低于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藏汉两族患者中度体力活动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西藏地区藏汉两族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对比,藏族患者整体自我管理水平,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高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以及中等强度活动水平相比汉族糖尿病患者较差。应根据藏族文化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教育,从而进一步开展符合西藏地区藏族2型糖尿病干预和院外慢病管理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合并胰腺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合并胰腺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和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22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161例VHL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3例,女78例;发病年龄为27.0(8.0~66.0)岁。观察指标:(1)VHL综合征合并胰腺病变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2)VHL综合征合并胰腺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3)VHL综合征合并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比较。(4)VHL综合征合并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比较。(5)VHL综合征合并胰腺病变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1)VHL综合征合并胰腺病变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161例VHL综合征患者中,合并胰腺病变151例,未发现胰腺病变10例。151例VHL综合征合并胰腺病变患者中,合并胰腺囊性病变136例,合并pNENs 34例,同时合并胰腺囊性病变和pNENs 22例,无法准确判断胰腺病变类型3例。(2)VHL综合征合并胰腺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151例VHL综合征合并胰腺病变患者发病年龄为33.0(14.0~68.0)岁;其中外显子1、2、3、其他类型基因位点突变分别为51、16、43、41例;VHL 1型116例,VHL 2型35例;VHL综合征家族史92例,无VHL综合征家族史59例;合并肾细胞癌127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112例,合并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46例(部分患者合并多种病变)。(3)VHL综合征合并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比较:136例VHL综合征合并胰腺囊性病变患者发病年龄,VHL综合征分型(VHL 1型、VHL 2型),合并肾细胞癌分别为32.5(14.0~68.0)岁,110、26例,115例;25例VHL综合征未合并胰腺囊性病变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2.0(8.0~64.0)岁,13、12例,14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3.384, χ2 =9.770、10.815, P<0.05)。(4)VHL综合征合并pNENs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比较:34例VHL综合征合并pNENs患者发病年龄、基因突变位点(外显子1、2、3、其他类型基因位点)、VHL综合征分型(VHL 1型、VHL 2型)分别为33.5(14.0~64.0)岁,12、5、14、3例,18、16例;127例VHL综合征未合并pNENs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7.0(9.0~66.0)岁,41、12、32、42例,105、22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4.030, χ2 =8.814、13.152, P<0.05)。(5)VHL综合征合并胰腺病变患者的治疗及预后。161例VHL综合征患者中,3例行手术治疗,其余均随访观察。161例VHL综合征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12)年,其中15例死亡,146例生存(3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分别随访4、14、9年仍生存)。 结论:VHL综合征相关胰腺病变临床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囊性病变及pNENs,以多发病灶为主,多为良性,不需手术干预,预后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对非肥胖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对非肥胖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为历史性队列研究。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于2008至2012年间建立的LADA队列中筛选出10例接受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500~850 mg,2次/d)的非肥胖LADA患者(双胍组),同时根据1∶1匹配单用胰岛素治疗的对照组。随访时间共3年,在基线和随访期间测量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 1c)、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进行混合膳食耐量试验并检测血清空腹C肽(FCP)、餐后1 h C肽(1hCP)、餐后2 h C肽(2hCP)、峰值C肽(CP max)、C肽变化量(ΔCP)和C肽曲线下面积(AUCC)以评估胰岛功能。同时每次随访均记录患者的胰岛素用法及用量,并计算患者每日每千克胰岛素用量。通过重复测量数据协方差分析比较随访期间两组之间代谢指标及胰岛功能的差异。 结果:在3年随访期间,双胍组在36个月时SBP较基线有所升高[分别为(123±6)和(114±11)mmHg(1 mmHg=0.133 kPa), P=0.043],两组BMI、腰围、WHR、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及胰岛素用量较基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在6个月即出现1hCP较基线显著降低[分别为(462.1±378.9)和(923.6±895.7)pmol/L, P=0.039],胰岛功能随着随访时间显著衰减。而双胍组到随访24个月时才观测到FCP较基线有显著差异[分别为(296.0±264.2)和(463.9±304.3)pmol/L, P=0.017],随访终点时双胍组各胰岛功能评价指标较基线均出现显著下降( P<0.05)。随访12个月时双胍组胰岛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然而到随访24及36个月时,两组间C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小样本回顾性研究提示二甲双胍与胰岛素联合使用可能有助于减缓非肥胖LADA患者胰岛功能衰减速度,但仍需更大规模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