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身免疫性脑炎合并小细胞肺癌胰腺转移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 男性,55岁,因“皮肤、巩膜黄染伴上腹痛5 d”,于2021年11月10日就诊于我科。患者自述有乏力,无发热、寒战、腹胀、呕吐等表现,小便偏黄1个月余,体重未见明显改变。既往史:1年前确诊为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型自身免疫性脑炎,给予甲泼尼龙冲击联合丙种球蛋免疫治疗,规律监测病情控制可,未再诉头痛、行为异常等表现;10个月前确右肺上叶小细胞肺癌(广泛期):纵隔淋巴结转移、骨转移,序贯行6个周期依托泊苷联合洛铂方案化疗、33次累及野和缩野推量放疗,经影像学评估病情稳定后定期复查。既往有高血压病30余年,发现血糖升高7个月余,发现结核感染1年余(均未行规律监测及治疗)。体检:神志清,皮肤、巩膜明显黄染,上腹部轻压痛,余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红细胞沉降率正常,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血清总胆红素238.8 μmol/L,直接胆红素202.2 μmol/L,白蛋白39.2 g/L;凝血指标和免疫球蛋白G分型检测正常;血清淀粉酶 437.0 U/L,脂肪酶2 002.0 U/L;血清CA19-9 304.1 U/mL,CA125 39.5 U/mL,癌胚抗原5.3 μg/L,神经源性特异性烯醇化酶45.1 μg/L,胃泌素释放肽前体741.2 ng/L;糖化血红蛋白7.1%。上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胰头区低密度、轻度强化病灶,向十二指肠腔内突出(图1),合并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胰颈-胃间隙软组织密度影,考虑恶性肿瘤并淋巴结转移;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尖段病灶最大径约10.0 mm(较前6.2 mm增大),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增大;头颅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主要诊断考虑:胰腺转移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梗阻性黄疸;次要诊断为:小细胞肺癌(广泛期),自身免疫性脑炎(抗NAMDAR型),高血压3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压氧联合针灸辅助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相关血清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针灸辅助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腓肠肌神经阈值、病情相关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烟台山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PN患者中随机选取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7例)与对照组(57例)。2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糖、饮食疗法及运动指导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仅给予高压氧治疗,研究组给予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腓肠肌神经阈值、病情相关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7.19%和91.2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胫神经、腓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腓肠肌神经阈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C肽(C peptide,C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1α,SDF-1α)、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 GSH-Px)、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DPN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调节HMGB1、CP、BDNF、MBP、SDF-1α、CysC等因子水平,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格列本脲治疗6q24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生儿糖尿病(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NDM)是一种罕见的基因异质性疾病。迄今为止,NDM至少与26个基因的遗传缺陷有关。其特点是生后6个月内起病,持续存在严重的高血糖,持续时间至少2周,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1, 2]。NDM的发病率约为1/(40~50)万活产婴儿 [3]。NDM诊断需注意与其他引起新生儿高血糖症的病因如肠外静脉输注葡萄糖速度过快、窒息、感染、颅脑损伤、低体温、体外膜肺氧合的应用、类固醇激素药物应用等相鉴别 [1,4, 5]。对疑似NDM患儿的初步评估应包括血糖、尿酮、C肽、胰岛素的实验室评估,并应进行胰腺超声检查 [6]。根据临床表型不同,NDM分为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transient 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TNDM)、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permanent 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PNDM)、症状性糖尿病 [1, 2,7, 8]。本研究报道1例TNDM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基因特点及诊疗过程,以期增强临床医师对TNDM的认识,及早诊断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腺苷酸激酶的生物信息学与基因表达特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本研究旨在解析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的腺苷酸激酶(Adenylat kinase,ADK)NcADK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特性,并检测NcADK基因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过程中的表达特征,以期丰富NcADK相关信息,并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提供依据.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和分析NcADK的理化性质、信号肽、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使用MEME软件和Batch CD-Search工具分别预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和其它7种微孢子ADK蛋白的保守基序和保守结构域.通过Mega 11.0软件基于ADK氨基酸序列构建进化树.采用RT-qPCR检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过程中NcADK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NcADK的CDS含有540个核苷酸,可编码179个氨基酸;NcADK的分子量约为20.66 kDa,分子式为C903H1488N258O278S8,脂肪系数为100.61,平均亲水系数为-0.502,等电点为6.83,含29个负电荷氨基酸和29个正电荷氨基酸;NcADK可同时定位于细胞质、线粒体、细胞核、囊泡和过氧化物酶体;NcADK含20个磷酸化位点,不含典型的信号肽;NcADK含88个a-螺旋,24条延长链,17个β-转角,50个无规则卷曲,与模板A0A0F9WEU7.1.A之间的序列同源性为100%;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东方赤孢子虫Hamiltosporidium tvaerminnensis、肠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intestinalis、按蚊微孢子虫 Anncaliia algerae 和角膜条孢虫 Vittaforma corneae ADK 中均鉴定到 1 个相同的结构域和5个相同的保守基序;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与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apis的ADK在进化树上聚为一支.相较于接种后1 d(1 day post inoculation,1 dpi),NcADK的表达量在2 dpi上调但无显著差异(P>0.05),在3 dpi和4 dpi均显著上调(P>0.05).研究结果明确了NcADK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特性,并揭示NcADK是潜在的亲水性蛋白和胞内蛋白,不同微孢子虫的ADK具有较强的保守性,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及其姐妹种蜜蜂微孢子虫的ADK具有高同源性,NcADK在3 dpi和4 dpi被激活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加味承气汤联合肠内营养乳剂通过调节BDNF/TrkB信号通路治疗ICU脑卒中患者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加味承气汤联合肠内营养乳剂通过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BDNF/TrkB)信号通路治疗脑卒中的机制研究.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0 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治疗的 200 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100 例.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乳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承气汤进行治疗[药物组成:生大黄 10g(后下),生麦芽 30 g,元明粉 6g(冲),代赭石 30g(先下),厚朴 10 g,炒莱菔子 15 g,炒枳实 15 g,旋覆花 10g(包煎),全瓜蒌 30 g.水煎取汁约 100~200 mL,分 2 次服用,每日 1 剂].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营养指标[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降钙素原(PCT)、D-乳酸]、中医症状积分、TrkB、BDN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00%(92/100)比 81.00%(81/100),P<0.05];两组治疗后营养指标TP、Hb、ALB和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中医症状积分、TrkB、BDNF、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营养指标TP、Hb、P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P(g/L):68.09±10.28 比 64.53±9.81,Hb(g/L):133.48±33.38 比 121.38±30.72,PA(mg/L):231.29±22.75 比 219.73±20.48,均P<0.05],营养指标ALB和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中医症状积分、TrkB、BDNF、CG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g/L):36.78±5.32 比39.49±5.48,DAO(kU/L):3.19±0.53 比 3.91±0.59,PCT(μg/L):5.05±0.68 比 6.14±0.89,D-乳酸(mmol/L):0.14±0.03比0.22±0.03,腹痛腹泻积分(分):1.34±0.62比2.45±0.73,腹部冷痛积分(分):1.63±0.63比2.38±1.03,腰膝酸软积分(分):0.96±0.41 比 1.75±0.52,不思饮食积分(分):1.14±0.41 比 1.58±0.69,形寒肢冷积分(分):0.97±0.42 比 1.68±0.54,TrkB(ng/L):285.02±28.15 比 375.84±36.12,BDNF(ng/L):1306.84±244.83 比1 718.84±378.83,CGRP(ng/L):79.68±9.56 比 87.27±11.01,均P<0.05].结论 对于ICU脑卒中患者使用加味承气汤联合肠内营养乳剂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肠黏膜指标、营养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的多发病,恶性心律失常更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高危因素.针刺治疗具有简易、便廉、安全与有效的特点,不仅能控制心律失常,而且副作用小,在临床上能作为心律失常的辅助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针刺防治心律失常的相关研究,总结出针刺能通过调节神经活动、抑制钙超载、抑制细胞自噬和凋亡、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内分泌等多种途径对抗心律失常,其相关机制与下丘脑外侧区(LHA)-小脑顶核(FN)神经环路、蓝斑核(LC)、血管活性肠肽(VIP)、k-阿片受体(k-OR)信号通路、线粒体活性氧(ROS)升高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基因和α1A-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AR)等有关,期望为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电针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作用机理尚未阐述清楚.笔者对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阐述总结,发现电针治疗偏头痛作用机制主要从改善颅内血流量、调控血管神经活性肽(CGRP、SP、5-HT)水平、调节TNF-α、IL-1β等炎症细胞因子和调控内源性大麻素受体及其分解酶释放这4个方面进行,目前大多数研究的结论局限于对现有指标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同时发现从肠道菌群-肠-脑轴调节机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及其类似物在帕金森病中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2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一线治疗药物以左旋多巴为主,但患者长期服用疗效欠佳,甚至出现"开关"现象和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及其类似物是一种内源性肽激素,释放至血液中可穿越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表明,GLP-1RA可改善PD的运动障碍并恢复多巴胺能神经元活性.但其起效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归纳总结了 GLP-1RA及其类似物改善PD运动障碍、恢复多巴胺能神经元活性的作用机制,从减少神经炎症、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线粒体形态、增加神经元突起、增强自噬、调节肠道菌群稳态等方面作一综述,为PD机制的研究和GLP-1RA相关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脑肠菌轴研究电针与穴位埋线对食源性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及脑肠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观察电针与穴位埋线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食源性肥胖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摄食量、肠道菌群及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BGP)中肽 YY(Peptide YY,PYY)、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和生长激素释放肽(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Peptide,Ghrelin)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的过程中,对肠道菌群及脑肠肽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成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后,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M组)、电针组(E组)和穴位埋线组(A组),另设普通饲料喂养空白组(B组),每组8只,雌雄各4只.电针与穴位埋线均取"天枢"穴和"丰隆"穴,电针组予频率为3 Hz-8 Hz,强度为0.5-1 mA的疏密波干预30 min,1次/d,连续6d,休息1 d,共28d;穴位埋线组将4-0 PDO线完全置于大鼠体内,1次/14d,共28d.在造模前、造模后和干预后,测量并记录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和摄食量.干预后,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肠道菌群,使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PYY、CCK、GLP-1和Ghrelin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穴位埋线组均能使DIO大鼠体质量明显减少(P<0.05),Lee's指数显著降低(P<0.01),摄食量显著降低(P<0.01),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肠道菌群方面,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穴位埋线组均能让DIO大鼠肠道菌群中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减少,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F/B的比值降低,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并降低DIO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的总数、多样性和均匀性,并且穴位埋线的效果优于电针.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厚壁菌门显著增加,拟杆菌门显著减少(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表现为拟杆菌门显著增加(P<0.01),电针组厚壁菌门明显减少(P<0.05),穴位埋线组厚壁菌门显著减少(P<0.01).与空白组比较,穴位埋线组中蓝细菌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穴位埋线组均使DIO大鼠血清中PYY、CCK和Ghreli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GLP-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电针组比较,穴位埋线组血清中PYY和Ghrelin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CCK和GLP-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与穴位埋线均可有效降低DIO大鼠的体质量、Lee's指数和摄食量.可能是通过对紊乱肠道菌群的良性调节,升高血清中PYY、CCK、GLP-1和Ghrelin水平,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入和吸收,达到治疗肥胖症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APETx2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小鼠内脏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 3 特异性拮抗剂(APETx2)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小鼠内脏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旋毛虫感染NIH小鼠建立PI-IBS模型.通过测量首次排黑便的时间和 6h内收集的粪便颗粒数评估胃肠道运输功能;腹壁回撤反射(AWR)评分评估小鼠内脏敏感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蛋白表达;通过实时定量 PCR(q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CGRP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酸敏感离子通道 3(ASIC3)、CGRP、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 1(TRPV1)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I-IBS组首次排黑便时间显著降低,6 h内的粪便颗粒数,AWR评分均显著升高,结肠组织中 CGR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D-NF、CGRP mRNA 显著升高,脑组织中CGRP、ASIC3、TRPV1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 PI-IBS组比较,APETx2 组首次排黑便时间显著延长,6 h内的粪便颗粒数,AWR评分均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 CGRP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DNF、CGRP mRNA表达显著降低,脑组织中CGRP、ASIC3、TRPV1 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ETx2 可通过下调BDNF、CGRP、ASIC3、TRPV1 的表达,减轻PI-IBS小鼠的内脏敏感性并调节胃肠道运动.APETx2可能为治疗IBS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