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肪乳剂联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对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营养参数和炎症免疫以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研究在肠内营养(EN)治疗基础上使用脂肪乳剂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对心脏瓣膜病(VHD)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炎症免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VHD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EN治疗,试验组在EN基础上经静脉注射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时的营养参数、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预后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上臂肌围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D3+、CD4+及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对照组患者无死亡,试验组患者死亡1例(2.17%),两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乳剂联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治疗VHD患者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高其免疫功能,同时不会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长链脂肪乳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治疗中使用长链脂肪乳剂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204例行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具体营养治疗方式分为两组,研究组100例使用长链脂肪乳剂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104例使用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入院后根据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G-SGA)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术前第7天开始对患者进行营养及电解质支持治疗,术后采取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及早期肠内营养的方式。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第7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的清蛋白、前清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BMI)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发热情况和总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42±11)h比(54±10)h]、发热时间[(48±8)h比(57±7)h]、总住院时间[(16.0±0.7)d比(18.0±0.9)d]、术后第7天静息能量消耗[(5 326±589)kJ/d比(5 840±599)kJ/d]以及术后第7天总胆固醇[(4.8±0.3)mmol/L比(5.0±0.4)mmol/L]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第7天清蛋白[(33±3)g/L比(28±3)g/L]、前清蛋白[(0.189±0.041)g/L比(0.164±0.037)g/L]及视黄醇结合蛋白[(0.039±0.016)g/L比(0.032±0.013)g/L]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他检测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围术期存在营养不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使用长链脂肪乳剂可能更有利于机体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鱼油脂肪乳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鱼油脂肪乳剂是临床上一种常用的治疗型脂肪乳剂,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和减轻免疫抑制,作为肠外营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鱼油脂肪乳剂可改善外科和重症等患者的临床结局。为推动鱼油脂肪乳剂的规范化应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国内外科、重症、肿瘤、老年、儿科、创伤、药学和循证医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遵循德尔菲法则,参照最新临床指南编撰国际标准规范,广泛检索国内外文献,总结最新临床证据,结合我国专家临床经验,撰写《鱼油脂肪乳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旨在规范鱼油脂肪乳剂的临床应用,践行患者受益的宗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成人肠外营养脂肪乳注射液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脂肪乳是肠外营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临床应用中需了解其理化特性、药理特点、适应证及与其他营养素的相互作用等。合理应用脂肪乳可提供适当的能量供给并发挥药理作用,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的目的。为规范肠外营养脂肪乳注射液的应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临床营养专家工作组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参照最新临床指南编撰国际标准规范,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汇总临床证据,应用德尔菲法并结合我国专家经验,形成《成人肠外营养脂肪乳注射液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旨在推动肠外营养脂肪乳注射液的合理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生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是接受肠外营养治疗时间超过2周新生儿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PNAC的发生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早产、低出生体重、长期肠外营养、缺乏肠道喂养、动脉导管未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道细菌过度生长、细菌移位以及肠外营养液组分失衡或含有有毒成分等均是新生儿PNAC的危险因素。PNAC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胆汁肠肝循环的改变、肠道菌群移位、脂肪乳剂使用不当、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使用不当、微量元素过量等有关。PNAC的预防主要包括早期开展肠内营养、优化肠外营养组分、营养液使用全程避光等。针对PNAC的治疗方法有限,可以考虑使用熊去氧胆酸、红霉素、苯巴比妥及利福平等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生儿胃肠外营养脂肪乳剂的合理使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随着围生医学技术的提高,住院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比例和数量逐年增加。但由于早产儿本身的特点,在生命的早期需要静脉营养(PN)支持,PN的应用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在无法耐受肠内喂养的情况下获得暂时的营养支持,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改善预后发挥重要的作用。脂肪乳剂是PN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供能物质,同时提供必须脂肪酸,现主要阐述脂肪乳剂的合理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两种肠内营养液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匀速管饲瑞高肠内营养乳剂(TP-HE)与匀速管饲标准配方瑞先肠内营养液(TPF)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收集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应激性高血糖需用胰岛素的老年患者(≥65岁)56例,数字抽签分为经鼻胃管匀速滴注TP-HE组和TPF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理想体重计算每天能量供应总量,连续记录1 d、2 d、3 d、4 d、5 d、6 d、7 d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体质指数及血红蛋白,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结果:入院时TP-HE组和TPF组患者前白蛋白[(244.5±55.1)mg/L比(237.8±40.4)mg/L]、血清白蛋白[(37.6±5.6)mg/L比(38.3±5.5)mg/L]、体质指数[(21.9±0.2)kg/m 2比(22.4±0.2)kg/m 2]、血红蛋白[(104.4±26.8)mg/L比(103.6±25.6)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TP-HE组和TPF组患者能量(79.8±4.8)kcal/d比(79.3±6.6)kca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TP-HE组与TPF组患者1 d、2 d、3 d、4 d、5 d、6 d、7 d前白蛋白比和血清白蛋白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和 P<0.05),TP-HE组与TPF组患者不同时间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提升情况不同;血红蛋白的重复测量除第一天和第二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外,其他各时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TP-HE组与TPF组患者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709, P>0.05)。 结论:两种不同肠内营养液对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有提升作用,其中TP-HE对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影响更显著,且给予TP-HE和TPF患者体质指数各时间点均无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加味承气汤联合肠内营养乳剂通过调节BDNF/TrkB信号通路治疗ICU脑卒中患者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加味承气汤联合肠内营养乳剂通过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BDNF/TrkB)信号通路治疗脑卒中的机制研究.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0 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治疗的 200 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100 例.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乳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承气汤进行治疗[药物组成:生大黄 10g(后下),生麦芽 30 g,元明粉 6g(冲),代赭石 30g(先下),厚朴 10 g,炒莱菔子 15 g,炒枳实 15 g,旋覆花 10g(包煎),全瓜蒌 30 g.水煎取汁约 100~200 mL,分 2 次服用,每日 1 剂].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营养指标[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降钙素原(PCT)、D-乳酸]、中医症状积分、TrkB、BDN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00%(92/100)比 81.00%(81/100),P<0.05];两组治疗后营养指标TP、Hb、ALB和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中医症状积分、TrkB、BDNF、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营养指标TP、Hb、P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P(g/L):68.09±10.28 比 64.53±9.81,Hb(g/L):133.48±33.38 比 121.38±30.72,PA(mg/L):231.29±22.75 比 219.73±20.48,均P<0.05],营养指标ALB和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中医症状积分、TrkB、BDNF、CG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g/L):36.78±5.32 比39.49±5.48,DAO(kU/L):3.19±0.53 比 3.91±0.59,PCT(μg/L):5.05±0.68 比 6.14±0.89,D-乳酸(mmol/L):0.14±0.03比0.22±0.03,腹痛腹泻积分(分):1.34±0.62比2.45±0.73,腹部冷痛积分(分):1.63±0.63比2.38±1.03,腰膝酸软积分(分):0.96±0.41 比 1.75±0.52,不思饮食积分(分):1.14±0.41 比 1.58±0.69,形寒肢冷积分(分):0.97±0.42 比 1.68±0.54,TrkB(ng/L):285.02±28.15 比 375.84±36.12,BDNF(ng/L):1306.84±244.83 比1 718.84±378.83,CGRP(ng/L):79.68±9.56 比 87.27±11.01,均P<0.05].结论 对于ICU脑卒中患者使用加味承气汤联合肠内营养乳剂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肠黏膜指标、营养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不同肠内营养剂在老年重症肺炎低白蛋白血症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老年重症肺炎出现低白蛋白血症的概率相对较高,这类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本文探讨老年重症肺炎低白蛋白血症患者最佳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9月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通过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和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照组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粉剂,试验组患者则采用肠内营养乳剂,对比2种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24 h平均血糖和24 h平均血糖峰值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且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用肠内营养乳剂营养支持方案可以显著改善老年重症肺炎低白蛋白血症患者体内应激高血糖情况,有助于降低炎症发生风险,提高营养水平,降低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肠内营养乳剂治疗长期卧床营养不良老年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2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寿命大幅延长,社会的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出来,高龄不仅意味着社会劳动力的减少,其人群还极易因活动功能退化、疾病等因素导致需以长期卧床,此类人群由于年龄及活动受限等原因致消化道蠕动减慢及消化腺分泌液减少,不能有效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从而引发营养不良[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