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气商》五运六气诊疗特色探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明代医家徐亦稚所撰《运气商》,对《黄帝内经》运气理论有所创悟.认为五运六气为阴阳五行所化生,六气各有主时,司天只主三之气,不可拘泥司天之说而不明间气;运气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运气的胜复变化,而人体于呼吸之间感受邪气,肺胃二脏首先受病;在诊断时要脉症合参,脉象的诊断不必以左手侯外感之说为拘,症状多见于肺胃二脏的异常变化;在用剂方面徐亦稚认为诸名医家所创方剂周详完备,所以并未收录以及创立方剂,而是提出了运气致病的处方用药原则当参以《内经》治法.其五运六气诊疗特色值得当代医家继承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内生"五邪"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内生"五邪"是脏腑经络和气血津液生理功能异常所致的综合性病机变化,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及病理改变关系密切,从内湿、内火、内风、内寒、内燥的角度阐述UC的中医病机及治法对于临床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内生"五邪"所致UC的病机及相应治法主要有:内湿:脾虚阳微,痰湿内停;治宜健脾益阳,运化痰湿;内火(内热):火热内生,血溢瘀阻,治宜清(虚)热泻火(热),兼清湿热化瘀;内风:肝风内结,风伤肠络,络损血溢,治宜疏肝理气,清肠疏风,凉血止血;内寒:脾肾阳虚,寒凝血瘀,治宜温肾暖脾,活血止痛;内燥:燥伤津血,肠络失养,治宜生津润燥,滋养肠道.在临床实际中,UC并非单一病机致病,可为"五邪"兼夹为病,并易变生痰浊瘀血,临证应随证治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黄帝内经》论肉的生理功能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肉是中医藏象理论"五体"之一,其不仅覆藏筋骨而充形,也有卫外抵御邪气的作用,同时分肉之间也是营卫尤其是卫气通行、经脉循行的部位之一.肉满实而解利是长寿征象之一.《黄帝内经》对肉生理功能的论述为后世应用解肌法以及在肌肉层次进行针灸按摩等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诊疗时,在将"五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基础上,掌握肉的功能特点,有助于精准施术、精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心受气于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属于复合病证,根据其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脏痹-心痹".心痹为痹证日久缠绵不愈,复感风、寒、湿邪,向内传入于心所致.该文基于"心受气于脾"理论探讨其病因、病机与治疗.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的病因为脾气不足,卫阳不固,外感风、寒、湿邪气侵入机体,瘀血顽痰阻滞发为心痹.其病机为脾气不足,营卫虚弱;脾阳不足,痰浊内生;脾失健运,痰瘀互结.现代研究表明,细胞免疫失调、血脂异常以及血凝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脏病变关系密切,这与中医病机一致.在治疗时选用补益卫阳,和营通痹;温阳散寒,化痰逐饮;益气活血,健脾祛痰之法,代表方剂分别为黄芪桂枝五物汤、苓桂术甘汤、赤茯苓汤.该文提出"心受气于脾"理论,为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病变提供思路与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阮诗玮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五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本虚标实为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基本病机,本虚为肺脾肾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为风、湿热、瘀血内结.其中,气阴两虚、湿热内蕴为其常见病机.故疾病初期,标实为主,虚象不显者,以治其标,兼顾其本;疾病后期,本虚为主,标实不显者,以治其本,兼顾其标,是以为治.主要治法为疏风透邪,尤重风药;清热利湿,益气养阴;疏达肝气,调肝消浊;活血通络,祛瘀生新;理脾益肾,收敛固涩.临证应灵活遣方用药,多法并用,主次分明,组方轻灵平和,方能药到病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理论探析恶性淋巴瘤的防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中医通常将恶性淋巴瘤分为寒痰凝滞证、气郁痰阻证、阴虚痰结证、痰瘀毒蕴证、正虚邪恋证五个证型辨证论治.同时,中医重视"三因制宜",即每个人都存在个体差异,同一证型亦存在不同"人形"."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出自《素问·脏气法时论》,强调了治病关注人自身与四时五行的重要性.该理论包含三个方面:合人形,遣方用药以人形为本;法四时,用药作息遵四时之变;循五行,以脾土为本整体论治.每个人的"形"作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内环境",是影响恶性淋巴瘤发病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结合人形、四时、五行,改善脏腑气血的偏颇可以很好地改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对健康人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五期衍化及辨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气府、卫总管、气管构成气流动的网络;血府、荣总管、血管构成血流行的体系.气管之跳动,血管之静谧为脉之阴阳两种状态.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分为五期,首先,风寒外侵为初病之源,此期病机特点为风寒扰卫,寒凝络脉;其次,寒攻卫损为进展之因,此期病机特点为邪亢卫挫,寒伤卫阳;再次,营脉遏郁为内伤之核,此期病机特点为卫败营伤,瘀血停脉;从次,热灼阴亏为病变之枢,此期病机特点为营瘀生热,灼脉伤津;最后,毒滞脉溃为终末之根,此期病机特点为津灼化毒,脉溃阴竭.此五期衍化皆与气血脉及营卫相关,尤其在内伤之核阶段,营脉瘀遏是病机转折点,故而治疗上倡导以复卫总管、荣总管之功而调营卫,益气充营以畅经脉,进而截断病程,转危为安.通过调气、复卫、固营、合脉,最终达到清虚和畅,透达营卫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清瘀温通法治疗子宫腺肌病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瘀血是子宫腺肌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女性体内瘀血的产生多与寒邪相关,而瘀久又易化热,故寒凝血瘀、瘀久化热是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病机.临床治疗本病应从寒热错杂、瘀血内阻角度出发,采用寒温并用、清瘀温通的治法.清瘀温通方由赤芍、桃仁、生蒲黄、五灵脂、乌药、小茴香、当归、生地黄、黄芪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癥止痛之效,可供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病选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崔云教授运用清补法治疗真菌性尿路感染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总结崔云教授运用清补法治疗真菌性尿路感染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崔教授诊治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临床病例,结合其所谈所述,在充分认识病因病机和用药特点的基础上,对崔教授诊治此病的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并举典型医案进行论证.[结果]崔云教授认为,本病源起湿热,继而进展为浊毒,浊毒内生,胶结缠绵,损伤正气,脾肾两虚,迁延难愈,据此提出以清热利湿、降浊解毒、扶正补虚为治疗手段.所举医案中,患者因长期留置双J管而患真菌性尿路感染,辨证为膀胱湿热,治以清热利水、通淋止痛,方用五淋散化裁,辅以化浊毒、扶正气之药,疗效显著.[结论]崔教授以清补之法治疗真菌性尿路感染,标本兼顾,扶正与祛邪并用,灵活用药,为临证治疗本病提供了良好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丹溪学派戴思恭论治淋证特色
编辑人员丨2024/4/27
通过中医文献学方法,从淋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三方面,对戴思恭著作《推求师意》《秘传证治要诀》《金匮钩玄》三书中有关淋证内容进行辨析.在病因上,戴思恭提出湿邪致淋,湿由热盛而生的观点.在病机上,戴思恭从五脏一体着眼,以肾与膀胱为核心病机,认为肺、脾、心三脏失常,致使下焦生理功能紊乱,引发淋证.在治疗上,依六类淋证,辨证施治.据病情轻重缓急之别,提出利气通淋与滋阴补血之法.用药首推牛膝利水通淋,方剂上善用五苓散加减治疗淋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