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流固脱止血三步注射法治疗Ⅲ度内痔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比较断流固脱止血三步注射法与内痔结扎术治疗Ⅲ度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Ⅲ度内痔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断流固脱止血三步注射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痔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时间;评价便血、痔核脱出等临床症状及疼痛、发热、肛门坠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B型超声检查测定所有患者的痔动脉数量及痔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比较两组患者的痔动脉数量及PSV下降比.结果:研究过程中,试验组1例患者被剔除,对照组1例患者失访,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①术后1个月,试验组患者的总显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7.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两组患者的便血、痔核脱出症状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第7天试验组患者的便血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第1、3、7天,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肛门坠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3天,试验组患者的排便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 1天,试验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试验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⑤术后,两组患者的痔动脉数量及PSV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痔动脉数量、PSV下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与内痔结扎术相比,断流固脱止血三步注射法能明显缩短Ⅲ度内痔患者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时间,改善痔核脱出、便血症状,减轻术后并发症,降低痔动脉区血流的过度灌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痔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4/2/3
痔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我国城市居民患有肛肠疾病的成年人占51.14%,而在农村地区调查中为40.27% [1].而痔的发病率在所有肛肠疾病中占 87.25% [2].尽管已经有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药物疗法、非外科门诊手术、橡皮筋结扎术和硬化剂疗法,或手术治疗,但痔的控制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自动痔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Ⅱ度和Ⅲ度内痔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研究自动痔套扎(RPH)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Ⅱ度和Ⅲ度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 年3 月~2022 年9 月我院收治Ⅱ度和Ⅲ度内痔 15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3 组,即痔结扎组、RPH组、RPH+硬化剂注射组,每组各 52 例,3 组分别行痔结扎术、RPH术、RPH+硬化剂注射术.比较3 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痔块脱落时间、术后出血、术后肛门坠胀、术后肛缘水肿、术后肛门狭窄等指标.结果 3 组病人有效率均达 100%.痔结扎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痔块脱落时间方面分别为(34.13±5.80)分钟、(8.65±0.96)天和(5.94±0.46)天,RPH组分别为(22.81±1.95)分钟、(6.58±0.75)天、(8.02±0.43)天,RPH+硬化剂注射组分别为(23.73±2.02)分钟、(6.46±0.75)天、(8.00±0.56)天,RPH及RPH+硬化剂注射组与痔结扎组比较,痔块脱落时间延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痔结扎组术后出血为(177.40±30.45)ml,RPH组为(105.44±15.92)ml,RPH+硬化剂注射组为(59.46±14.99)ml,RPH组和RPH+硬化剂注射组病人出血量显著少于痔结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H+硬化剂注射组病人出血量少于R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痔结扎组术后肛门坠胀 15 例,RPH组为 10 例,RPH+硬化剂注射组为7 例,RPH组和RPH+硬化剂注射组病人肛门坠胀少于痔结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痔结扎组术后肛缘水肿、肛门狭窄 3 例、0 例,RPH组为2 例、0 例,RPH+硬化剂注射组为3 例、0 例,3 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H联合硬化剂注射术能降低病人术后出血、住院时间、术后肛门坠胀,术后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双波混合激光消融术联合围扎悬吊治疗Ⅱ~Ⅲ度内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双波混合激光消融术联合围扎悬吊法治疗Ⅱ~Ⅲ度内痔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Ⅱ~Ⅲ度内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双波混合激光消融术联合围扎悬吊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内痔结扎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第1~3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4~5天2组VAS评分无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肛门水肿、肛门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67%、93.33%(P>0.05).结论 双波混合激光消融术联合围扎悬吊法治疗Ⅱ~Ⅲ度内痔的临床疗效与传统的内痔结扎术疗效相当,但前者具有术后疼痛小、并发症少、恢复速度快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择混合痔2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采用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结扎术,对照组采用外痔切除术(Milligan-Morgan痔切除术);比较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及术后肛缘水肿、疼痛程度等.结果: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出血积分和水肿积分分值均显著短(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外痔切除缝合内痔结扎术治疗混合痔效果优于Milligan-Morgan痔切除术,具有疗程短、出血少、水肿和疼痛轻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术式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选择性切除术(TST)、内痔自动套扎术(ALH)和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RMCL)3种手术方式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4月该院住院治疗的的138例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ST组、ALH组和RMCL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3组术后1、2、3及4 d的疼痛评分比较,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有差异(P <0.05);3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有差异(P <0.05),TST组和ALH组的VAS评分相比RMCL组较低,患者疼痛程度较轻;3组患者VAS评分变化趋势无差异(P >0.05).②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ST组和ALH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TST组、ALH组和RMCL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5%(8/55)、19.6%(9/46)和48.6%(18/37),TST组和ALH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RM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TST组和ALH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④TST组、ALH组和RMCL组直肠黏膜脱垂的显效率分别为94.5%、95.7%和70.2%.TST组和ALH组的显效率均高于RMC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TST组和ALH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ST术和ALH术均可用于直肠黏膜脱垂的治疗,其近期疗效确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胶圈套扎联合痔动脉结扎术治疗出血性内痔伴出血倾向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胶圈套扎联合痔动脉结扎术治疗出血性内痔伴出血倾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住院的60例出血性内痔伴出血倾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胶圈套扎术联合痔动脉结扎术,对照组采用硬化剂注射术.术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后第1d、3d、5d、7d疼痛情况以及术后第2d、7d排便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第7 d出血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硬化剂注射术相比,胶圈套扎术联合痔动脉结扎治疗出血性内痔伴出血倾向患者疗效更优、术后复发率更低,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围扎术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痔的临床发病率较高, 约占肛门直肠疾病总比的87.25%[1]. 在痔疮中,大多数为混合痔,伴有出血及内痔脱垂较多, 目前基层医院治疗混合痔多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后者疗效虽然值得肯定,但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手术创面大,切口多,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肛门部正常组织,术后易导致肛门水肿、疼痛等,甚至出现肛门狭窄;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于1995年由日本学者Morinaga等[2]首次报道,而后在多国临床实践,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对于以出血为主的痔,痔动脉结扎疗效突出,而且微创、安全,操作相对简单,但对内痔脱垂的症状效果不明显,而痔动脉结扎加内痔围扎术能有效治疗痔出血及内痔脱垂症状,本院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采用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围扎术治疗40例混合痔,并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进行对比研究,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激光痔疮消融术联合围扎悬吊法治疗Ⅱ~Ⅳ期内痔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激光痔疮消融术(LHP)联合围扎悬吊法治疗Ⅱ~Ⅳ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4例Ⅱ~Ⅳ期内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LHP联合围扎悬吊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内痔结扎术治疗.结果 2组总体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疼痛、术后并发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LHP联合围扎悬吊法治疗Ⅱ~Ⅳ期内痔疗效确切,可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痔上黏膜多点结扎治疗脱垂性痔病肛垫下移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痔上黏膜多点结扎治疗脱垂性痔病肛垫下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38例接受痔上黏膜多点结扎治疗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接受痔上黏膜套扎(B组)患者47例、内痔胶圈套扎患者(C组)82例进行对照.结果 痔上黏膜多点结扎临床应用安全,与痔上黏膜套扎法、内痔胶圈套扎法比较,治愈率明显增加.结论 痔上黏膜多点结扎是一种安全性好,能有效减轻脱垂性痔病脱出症状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