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双排修复创伤性与退变性冈上肌肌腱中撕裂的中期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双排修复术治疗创伤性与退变性冈上肌肌腱中撕裂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双排修复术治疗的23例创伤性和退变性冈上肌肌腱中撕裂患者资料。根据撕裂原因分为2组:创伤性组8例(创伤性冈上肌肌腱撕裂),男5例,女3例;年龄(46.1±4.3)岁;撕裂大小(1.3±1.0)cm 2。退变性组15例(退变性冈上肌肌腱撕裂),男4例,女11例;年龄(59.9±8.1)岁;撕裂大小(4.1±1.1)cm 2。术前、末次随访时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评分)和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ST)评价肩关节功能,同时记录末次随访时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较术前改善幅度。 结果:创伤性组与退变性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创伤性组、退变性组患者术后分别获(40.3±11.2)、(36.4±12.4)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退变性组前屈活动度及内旋椎体秩次较术前的改善幅度[55.3°±33.6°、(4.1±1.3)级]大于创伤性组的改善幅度[27.5°±22.5°、(2.3±1.9)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退变性组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和SST评分较术前改善幅度分别为(3.7±0.8)、(40.9±14.0)、(38.4±9.4)、(6.5±1.4)分,均优于创伤性组的(2.3±0.7)、(19.6±14.6)、(19.2±7.9)、(3.8±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双排修复术治疗创伤性与退变性冈上肌肌腱中撕裂均能显著改善肩关节功能,但退变性冈上肌肌腱中撕裂的功能改善幅度优于创伤性冈上肌肌腱中撕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上关节囊重建治疗巨大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的生物力学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biceps tendon,LHBT)转位上关节囊重建治疗巨大不可修复性肩袖撕裂(massive irreparable rotator cuff tear,MIRCT)时LHBT远端切断对生物力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取8具新鲜成人肩关节尸体标本,切断冈上及冈下肌腱构建MIRCT模型,将LHBT转位固定于冈上肌腱大结节足印区内侧缘中点,辅助替代上关节囊重建。转位后根据LHBT远端切断与否分为保留组和切断组,每组4具标本,测量LHBT固定的刚度、极限强度及断裂部位至上盂唇止点的距离。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LHBT转位上关节囊重建术治疗MIRCT患者41例,男17例、女24例,年龄(62.6±7.3)岁(范围46~76岁)。术中LHBT远端保留18例、切断23例。术后观察肩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复旦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Fudan University Shoulder Score,FUSS)。术后12个月采用MRI检测重建组织结构的完整性,结构性再撕裂主要指转位LHBT固定失效或撕裂,可伴有部分修补的冈上肌腱再撕裂。结果:生物力学试验中,LHBT保留组的刚度[(54.0±6.6)N/mm]、极限强度[(141.8±15.9)N]、断裂部位至上盂唇止点的距离[(93.3±12.4)mm]均大于切断组[分别为(25.7±4.2)N/mm、(80.8±8.0)N、(47.4±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4.5±1.8)个月(范围12~18个月)。术后1年远端保留组及切断组的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FUS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 P<0.05);保留组与切断组的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体侧外旋、内旋(椎骨水平)分别为144.3°±15.5°和148.0°±10.3°、145.1°±14.1°和142.3°±11.2°、67.3°±14.4°和62.7°±11.7°、8.3±2.1和7.8±2.5]、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ASES评分、FUSS评分[分别为(2.3±1.6)分和(1.5±1.2)分、(88.2±11.4)分和(85.6±9.6)分、(29.3±2.8)分和(31.4±3.5)分、(86.8±11.8)分和(82.6±9.2)分、(92.1±10.1)分和(88.3±8.2)分]及术后结构性失败率(分别为35.2%和30.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LHBT转位上关节囊重建术中LHBT远端保留可获得更强的力学强度,但术后短期未发现LHBT远端切断对功能改善及结构失败产生明显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冈上及冈下肌腱撕裂的MRI表现及漏误诊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3.0 T MR对冈上及冈下肌腱全层撕裂和部分撕裂诊断的准确度并对漏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7年1至12月210例肩关节损伤患者的MRI诊断报告及关节镜手术记录,以关节镜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3.0 T MR对冈上及冈下肌腱全层撕裂和部分撕裂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对其漏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10例肩袖损伤患者中冈上及冈下肌腱全层撕裂和部分撕裂MR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1.4%(171/210)、77.6%(163/210),灵敏度分别为83.1%(98/118)、65.7%(44/67),特异度分别为79.3%(73/92)、83.2%(119/14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7%(98/117)、64.7%(44/6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4%(73/93)、83.8%(119/142)。44例误漏诊病例中,21例发生在冈上及冈下肌腱骨结合部(止点),占误漏诊病例的47.7%(21/44);7例冈上及冈下肌腱内撕裂中6例出现误诊,是部分撕裂中最易漏诊的类型,其漏诊原因与部分撕裂信号不高(相应序列未显示液性信号)有关;复杂性撕裂也是部分撕裂中易漏诊的类型,4例冈上及冈下肌上下表面合并腱内撕裂中3例出现漏诊。结论:3.0 T MR对冈上及冈下肌腱全层撕裂和部分撕裂诊断有较高准确度,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漏诊和误诊率。充分认识MR对冈上及冈下肌腱肩袖撕裂诊断的误诊、漏诊原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MR对肩关节冈上及冈下肌腱损伤诊断的准确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单纯肱二头肌长头腱双排肌腱固定治疗滑车系统损伤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单纯肱二头肌长头腱双排肌腱固定治疗滑车系统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大连大学中山医院接受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双排重建术的49例滑车系统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滑车系统损伤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A组为单纯盂肱上韧带/喙肱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55±6)岁;B组为盂肱上韧带/喙肱韧带复合体合并冈上肌腱和(或)肩胛下肌腱关节侧部分撕裂患者33例,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57±8)岁。AB两组采用不同的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双排肌腱固定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和12个月随访,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组内及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4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17±6)个月,术后2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组患者均未见翻修、感染、Popeye畸形、痉挛性疼痛等手术相关并发症,B组出现因再次外伤致二次关节镜诊治1例。术后患者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A组术前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为(46±10)分,术后12个月升至(89±9)( t=-22.637, P<0.05),B组术前为(39±10)分,术后12个月升为(87±8)分( t=-44.849, P<0.05)。A组术前VAS疼痛评分为(5.25±0.27)分,术后12个月降至(0.68±0.70)分( t=29.007, P<0.05),B组术前为(5.69±0.84)分,术后12个月降至(0.72±0.83)分( t=37.079, P<0.05)。 结论:关节镜下单纯肱二头肌长头腱双排肌腱固定治疗滑车系统损伤,有利于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关节镜下自体复合补片移植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腱重建上关节囊治疗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复合补片移植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腱重建上关节囊治疗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IMRCT)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IMRC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54~74岁[(62.6±7.3)岁]。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复合补片移植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腱重建上关节囊治疗。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肩肱距离(AHD)、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功能评分和肩关节主动活动度。末次随访时行肩关节MRI评估重建上肩关节囊和肱二头肌长头腱的完整性。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3~39个月[16(13,36)个月]。术后6个月,肩关节VAS、AHD、Constant-Murley评分和UCLA功能评分分别为2(2,3)分、(9.1±1.1)mm、(56.1±5.4)分、(19.7±2.8)分,均较术前改善[6(5,7)分、(5.1±1.2)mm、(37.9±2.2)分、(11.8±1.2)分]( P<0.05)。末次随访时,VAS、AHD、Constant-Murley评分和UCLA功能评分分别为0(0,1)分、(8.4±0.9)mm、(83.6±3.8)分、(28.2±2.3)分,均较术前改善( P<0.05)。末次随访时,VAS和AHD与术后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Constant-Murley评分、UCLA功能评分均较术后6个月进一步改善( P<0.05)。术后6个月,肩关节主动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分别为(134.6±13.5)°、(124.6±18.6)°、45(40,50)°,均较术前改善[(63.2±36.1)°、(65.0±23.1)°、30(20,40)°]( P<0.05)。末次随访时,肩关节主动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分别为(144.1±12.6)°、(139.6±15.4)°、60(45,65)°,均较术前改善( P<0.05)。末次随访时,肩关节主动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与术后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MRI显示10例患者重建上关节囊和肱二头肌长头腱完整。术后1年1例出现大结节吸收,1例冈上肌肌腱部分撕裂。 结论: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复合补片移植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腱重建上关节囊治疗IMRCT,可缓解肩关节疼痛、减少肱骨头上移、改善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减少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早期肩关节镜下治疗中度冈上肌腱全层撕裂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早期肩关节镜下治疗中度冈上肌腱全层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中度冈上肌腱全层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6例;年龄41~68岁[(55.9±8.2)岁]。患者均行肩关节镜下冈上肌腱缝合及肩峰下成形术,其中22例为肩关节持续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出现后1个月内的患者(早期组),21例为肩关节持续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出现后1~3个月的患者(晚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前、术后3周、6周、3个月及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协会(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7个月[(6.4±0.4)个月]。早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3周、6周、3个月及6个月VAS较术前均显著降低( P<0.05),ASE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 P<0.05)。早期组术后3周和6周VAS[(4.4±0.9)分、(3.7±0.8)分]均低于晚期组[(5.5±1.0)分、(4.8±1.1)分]( P<0.05),ASES评分[(49.1±4.6)分、(56.8±4.1)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54.1±4.8)分、(64.1±4.4)分]均高于晚期组[ASES评分:(45.2±5.4)分、(50.3±5.4)分,Constant-Murley评分:(50.5±3.3)分、(58.2±3.9)分]( P<0.05),而两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VAS、ASE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6个月内均未出现感染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对于中度冈上肌腱全层撕裂患者,在其肩关节持续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出现后的1个月内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较1~3个月手术治疗,术后短期内患侧肩关节可获得较好的疼痛缓解及较快的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集成MRI技术在冈上肌肌腱损伤分级中的定量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集成MRI(SyMRI)技术在冈上肌肌腱损伤分级中的定量价值。方法:前瞻性招募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确诊冈上肌肌腱损伤的97例患者(病例组),男54例,女43例,年龄29~56(37.4±9.6)岁。病例组患者根据肩关节镜结果分为3个亚组:肌腱病组(37例,Ⅱ级)、部分撕裂组(34例,Ⅲ级)及完全撕裂组(26例,Ⅳ级)。同期招募无冈上肌肌腱损伤的正常肩袖志愿者28名(对照组),男16名,女12名,年龄23~49(36.1±7.2)岁,分级为Ⅰ级。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肩关节MRI轴位T 1加权像(T 1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轴位T 2加权像(T 2WI)脂肪抑制(FS)序列、斜冠状位T 2WI FS及斜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PDW)序列扫描,同时行SyMRI序列斜冠状位扫描。于T 2WI斜冠状位图像上根据冈上肌肌腱走形将其分为外侧、内侧及中间亚区,由2名放射科医生测量3个亚区的T 1、T 2及PD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的一致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分级各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冈上肌肌腱损伤分级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各定量值与损伤分级的相关性。 结果:冈上肌肌腱3个亚区T 1、T 2及PD值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ICC值均>0.700。外侧亚区的T 1值、外侧及中间亚区的T 2值在冈上肌肌腱损伤不同分级中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中间及内侧亚区的T 1值、内侧亚区的T 2值及外侧、中间及内侧亚区的PD值在冈上肌肌腱损伤不同分级中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外侧及中间亚区的T 2值是冈上肌肌腱损伤分级的相关因素[ OR值(95% CI) 分别为1.123(1.037~1.216)、0.122(1.151~1.197);均 P<0.001]。外侧亚区T 2值诊断Ⅰ级与Ⅳ级、Ⅱ级与Ⅳ级及Ⅲ级与Ⅳ级冈上肌肌腱损伤的AUC值分别为0.891(95% CI:0.801~0.981)、0.797(95% CI:0.680~0.914)、0.723(95% CI:0.594~0.853)(均 P<0.001),中间亚区T 2值诊断Ⅰ级与Ⅳ级、Ⅱ级与Ⅳ级、Ⅱ级与Ⅲ级及Ⅰ级与Ⅲ级冈上肌肌腱损伤的AUC分别为0.946(95% CI:0.849~0.989)、0.886(95% CI:0.809~0.962)、0.746(95% CI:0.631~0.861)、0.843(95% CI:0.745~0.941)(均 P<0.001)。外侧及中间亚区的T 2值与冈上肌肌腱损伤分级呈正相关( r=0.542、0.615,均 P<0.001),T 1值及内侧亚区的T 2值与冈上肌肌腱损伤分级无相关性(均 P>0.05)。 结论:SyMRI技术在冈上肌肌腱损伤程度分级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T 2值可作为损伤分级的有效量化参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有限元分析在肩袖撕裂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肩袖撕裂是临床3大骨骼肌肉系统疾患之一,而冈上肌腱是最常见的病变部位。肩袖撕裂可引起慢性肩痛、力弱及关节活动受限,并导致肩关节的继发性退行性变。由于传统的生物力学实验受到测量技术和伦理问题的限制,肩袖的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几乎无法获取。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和图像处理的不断发展,构建肩袖有限元模型的技术日臻成熟,已经为肩袖撕裂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成为肩袖生物力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在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后,本文仅就有限元分析在肩袖撕裂的发生及发展机制、肩袖修复手术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转位增强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LHBT)转位增强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2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54~79岁[(63.9±6.8)岁]。均采用肩关节镜下LHBT转位增强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前屈、外展、外旋)、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术后12个月根据MRI的Sugaya分级标准评定肩袖愈合情况。观察LHBT脱位或回缩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17.0±3.8)个月]。术后3个月肩关节主动前屈162.5(160.0,170.0)°,外展170.0(160.0,170.0)°,较术前的90.0(73.8,120.0)°、85.0(70.0,112.5)°明显改善( P均<0.05);术后3个月外旋60.0(48.8,70.0)°,与术前的50.0(37.5,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肩关节主动前屈170.0(160.0,175.0)°,外展170.0(170.0,177.8)°,外旋60.0(48.8,70.0)°,与术后3个月比较,肩关节活动角度未进一步改善( P均>0.05)。术后3个月肩关节VAS为1.0(0.8,2.0)分,UCLA评分为23.0(23.0,25.0)分,ASES评分为79.1(72.9,83.3)分,较术前的7.0(8.0,9.0)分、9.0(10.0,14.0)分、25.0(16.6,31.6)分明显改善( P均<0.05)。术后12个月肩关节VAS为0.0(0.0,1.0)分,UCLA评分为33.0(31.0,35.0)分,ASES评分为91.6(86.6,93.3)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UCLA评分和ASES评分进一步改善( P均<0.05),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 UCLA 评分优6例,良16例。术后12个月MRI提示16例肩袖肌腱连续性良好,愈合率为72.7%;6例冈上肌腱部分撕裂,再撕裂率为17.3%。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LHBT无脱位或向远端回缩,2例伴有肩关节前方疼痛。 结论:肩关节镜下LHBT转位增强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疼痛减轻,肩袖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肩关节脱位伴肩袖巨大撕裂镜下修复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70岁,主因"右肩伤后疼痛伴活动受限2个月"于2022年9月13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不慎自行摔伤致右肩关节脱位,至医院急诊就诊,经X线检查后诊断:右肩关节脱位(图1a).手法复位后颈腕吊带悬吊固定.1个月后右肩肿痛明显伴活动受限,经查体及MRI(图1b-1c),诊断为右肩袖巨大撕裂(冈上肌腱、冈下肌腱、肩胛下肌撕裂),右肱二头肌长头腱脱位,右肩骨关节炎,遂由门诊收入院进一步诊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