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运动员的冲击波治疗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可能对运动相关损伤的管理有效.本系统综述旨在更好地了解ESWT对运动损伤的疗效.有一篇文献综述评估了 ESWT对运动员、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以及如军事学员需要定期体育活动的职业群体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疗效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索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CBM,搜集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3 年 5 月.以改良 Ashworth 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Fugl-Meyer 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为结局指标,用 Cochrane 手册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508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MAS(MD=-0.32,95%CI-0.41~-0.23,P<0.05)、FMA(MD=2.05,95%CI 1.32~2.78,P<0.05)、ROM(MD=1.69,95%CI0.52~2.86,P<0.05)有显著改善.结论: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具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穴位注射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治疗气滞血瘀型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穴位注射运动疗法联合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7月在甘肃省中医院门诊治疗的96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冲击波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穴位注射运动疗法+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和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4项评分总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VAS、CMS及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体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治疗+穴位注射运动疗法+冲击波治疗肩周炎(气滞血瘀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及工作质量,且操作简便、价格适中,患者接受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体外冲击波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对兔膝骨关节炎(OA)模型软骨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影响,并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兔膝OA的机制。方法:选取雌性新西兰兔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冲击波A组[能量密度流(EFD)为0.05(mJ/mm 2)]、冲击波B组(EFD为0.11 mJ/mm 2)、冲击波C组(EFD为0.22 mJ/mm 2),每组10只新西兰兔。模型组和冲击波A、B、C组均采用Hulth′s法建立膝OA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冲击波A、B和C组分别给予对应能量密度流的体外冲击波治疗,均每7 d治疗1次,每次冲击2000下,连续治疗4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不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于冲击波A、B、C组体外冲击波治疗4周后,处死5组新西兰兔,取兔右侧膝关节软骨组织,肉眼观察关节软骨,HE染色后采用改良Mankin′s评分评估软骨组织退变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蛋白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分别测定兔软骨中TGF-β1和IL-1β的阳性细胞数、TGF-β1和IL-1β的蛋白量以及TGF-β1和IL-1β的mRNA表达量。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肉眼可见关节软骨退变。模型组改良的Mankin′s评分为(7.30±0.45)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4±0.06)分,且模型组TGF-β1和IL-1β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冲击波A、B、C组软骨组织的改良Mankin′s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冲击波C组软骨组织中的TGF-β1和IL-1β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体外冲击波可降低兔膝OA软骨中TGF-β1和IL-1β的表达,且治疗效果与体外冲击波的能量密度流呈正相关,提示冲击波可能通过调节TGF-β1的表达来减少炎性因子IL-1β的表达,从而达到对OA的防治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黄芪多糖对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大鼠输尿管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诱发的大鼠(购自辽宁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输尿管平滑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肾结石模型并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按照20、40、80 mg/kg腹腔注射给予黄芪多糖,对照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给予大鼠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测定各组大鼠输尿管平滑肌收缩力、收缩频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大鼠输尿管平滑肌毒蕈碱型3(M3)受体mRNA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输尿管平滑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水平,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 结果: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收缩力[(0.39±0.11)、(0.46±0.14)、(0.57±0.16) g]及收缩频率[(14.21±2.62)、(16.73±1.47)、(17.49±2.14)次/分]、SOD活性[(40.35±3.82)、(53.59±3.17)、(66.80±4.15) U/mg蛋白]、M3受体mRNA水平(1.03±0.24、1.73±0.48、2.46±0.35)、bcl-2水平(0.83±0.08、1.17±0.15、1.44±0.19)明显高于模型组[(0.18±0.07) g、(11.31±2.85)次/分、(21.46±2.71) U/mg蛋白、0.65±0.14、0.61±0.12],MDA水平[(1.77±0.14)、(1.21±0.27)、(0.71±0.11) nmol/mg蛋白]及bax水平(1.13±0.10、0.86±0.14、0.71±0.09)明显低于模型组[(3.27±0.07) nmol/mg蛋白、1.58±0.23],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1.281、16.461、131.831、44.872、25.504、169.905、26.883, P<0.05)。 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提高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诱发的大鼠输尿管平滑肌收缩力、收缩频率、SOD活性、M3受体mRNA水平及bcl-2水平,降低输尿管平滑肌MDA水平及bax水平,进而发挥对输尿管平滑肌的修复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ESWL治疗1~2 cm肾下盏结石无效后行PCNL或RIRS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1~2 cm肾下盏结石无效后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或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ESWL治疗无效后行PCNL或RIRS的75例1~2 cm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PCNL组(36例)和RIRS组(39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辅助ESWL次数、3个月结石清除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1% vs.84.6%, P>0.05)。RIRS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辅助ESWL次数多于PCNL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PCN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RIRS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CN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9)。 结论:经ESWL治疗无效后行RIRS治疗的1~2 cm肾下盏结石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但RIRS碎石效率不如PCNL,总体花费较高,术后需行ESWL辅助治疗才能取得与PCNL相当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应用双金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应用双金排石汤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中医院泌尿外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最终完成治疗的入选患者两组各80例。观察组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基础上联用双金排石汤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结石大小方面具有可比性。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和肾功能指标水平,并进行疗效评价。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L-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t=-1.83, P<0.05);治疗后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t=-2.56, P<0.05);治疗后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t=-1.45, P<0.05)。对照组治疗后IL-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t=-2.18, P<0.05);治疗后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t=-2.89, P<0.05);治疗后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t=-1.98, P<0.05)。观察组治疗后IL-2、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 t=2.48、3.87、1.25, P<0.05)。观察组治疗后Scr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t=-14.63, P<0.05);治疗后BUN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t=-2.43, P<0.05)。对照组治疗后Scr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t=-22.47, P<0.05);治疗后BUN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t=-2.08, P<0.05);观察组治疗后Scr和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 t=9.48、2.06,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10.42, P<0.05)。 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应用双金排石汤治疗肾结石能够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肾功能,并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内镜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I型Mirizzi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Mirizzi综合征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因胆囊管结石等引起梗阻性黄疸、胆管炎、胆囊胆管瘘等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近期我中心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体外冲击波碎石、SpyGlass三者联合成功治疗1例Ⅰ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体外冲击波与超声波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与超声波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60例轻中度CT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冲击波组和超声波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甲钴胺,冲击波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2次,共3周;超声波组在口服甲钴胺基础上接受超声波治疗,每周5次,共3周。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治疗后),采用中文版波士顿腕管量表(BCT)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并行正中神经神经传导检查,记录相应电生理参数。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及评估,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事件。治疗前,2组患者BCT症状维度评分、功能维度评分、CMAP、DML、拇指SNCV、拇指SNAP、中指SNCV与中指SN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 P<0.05)。冲击波组治疗后BCT症状维度评分[(26.00±8.09)分]显著低于超声波组[(29.63±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体外冲击波与超声波均能有效治疗轻中度CTS,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体外冲击波优于超声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CT影像组学特征预测胰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疗效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胰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3年1月间西湖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167例行ESWL治疗的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ESWL治疗后最大残留结石的大小将患者分为完全碎石组(结石直径≤3 mm,94例)和不完全碎石组(结石直径>3 mm,73例)。使用ITK-SNAP软件对胰管结石图像进行勾画,利用联影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工具包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将胰管结石数据集按照8∶2比例随机分配到训练集(118例)和测试集(29例)中,采用绝对值最大归一化处理,再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进行降维和选择,计算CT影像组学分值,逻辑回归分类器构建胰管结石ESWL治疗效果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以评估预测模型的性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CT组学分值诊断胰管结石ESWL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共提取2 287个影像组学特征,经Lasso回归降维最终筛选11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建立胰管结石ESWL治疗效果的预测模型,其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89、0.87,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79%,82%、82%,82%、80%。独立验证集中AUC值为0.90,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8%、90%、85%。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用CT影像组学分值诊断胰管结石ESWL疗效的概率>0.05时,使用CT影像组学分值诊断胰管结石ESWL疗效比不使用更能使患者在临床中获益。结论:应用CT影像组学特征模型可以预测胰管结石ESWL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