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调带脉治疗脾胃与妇科合病临证思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现代医学中消化科疾病和妇科疾病分属不同学科,从中医整体观认知,脾胃与妇科合病可统称为带脉病.中医学认为,带脉病基本病因病机系湿热中阻蕴带、寒湿困脾阻带、火热灼带及精气血不足所致带脉虚陷,治疗主要采用通调带脉法,从带脉、脾、胃、肝及冲脉、任脉多经参详论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现.通调带脉法包括清带脉湿热、温带脉寒湿、止带脉疼痛和固带脉虚脱.临证论治腹部症状包含脾胃和妇科疾病时,可斟酌考虑,灵活运用,化繁为简,异病同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脾胃论》和《医学衷中参西录》探析李东垣与张锡纯脾胃观之异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于《脾胃论》和《医学衷中参西录》比较李东垣与张锡纯对脾胃生理、病理及治疗上的异同。生理上,李东垣与张锡纯均认同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李东垣认为,脾胃为先天元气之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源动力;张锡纯认为,“宗气”即“大气”,脾胃为后天大气生化之源泉。病理上,李东垣认为,脾胃内伤病理主要是气火失调、升降失常,情志因素在内伤发病中起先导作用;张锡纯认为,胃气不降、冲脉气逆是多数脾胃病的主要病机,胃气通降则诸症自安。治疗上,李东垣善补气升阳,用药多刚燥,以升补脾阳为主;张锡纯升脾降胃同用,加以健脾疏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冲脉气损"论治体位性低血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体位性低血压指体位变换时血压骤降而表现出眩晕甚至晕厥等症状.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海",也是"血海",与人体的气血调节有关.若冲脉功能受限,则无法发挥对气血的调控作用.研究团队提出"冲脉气损"为本病的核心病机,本病属于"脑气病",病位主要在脑髓,与脾、肾关系密切.本病初在正虚,由年老体衰脾肾不足、命门之火衰微、冲脉气弱而起病;久而冲脉真气亏损,冲气失动,阳虚火衰,真气难上,脑气不足,髓海失养,日久阳损及阴,转为坏证,频发眩晕甚至晕厥.临证治疗时,谨守"冲脉气损"的理论内涵,重视扶正复冲以恢复冲脉的正常功能,同时兼顾脾肾,使精微物质可以上充以奉养髓海.遣方用药时以四逆汤、生脉饮、升陷汤为基础方,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减补阴、补阳、化痰祛瘀的药物,达到辨证施治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冲脉参与心肺主导下的血气循环浅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冲脉分布较广,从头至足,十二经气血生成后均逐步汇合于此,为气血汇集之要处.此脉血流较快,脉道粗大,符合"冲"字之本义,为大血脉.宗气上走息道,助肺呼吸,同时贯心脉,其功能正常则心血通畅.先天之真气、后天之宗气经冲脉与胃相协同,分布于各脏腑经络,冲脉伴胃经气冲穴上行,至胸中而散,血气运行不离心肺,参与心肺主导下的血气循环.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可依据"冲脉参与心肺主导下的血气循环"理论进行辨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常克教授从冲脉论治过敏性紫癜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本文总结常克教授从冲脉辨治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经验,明析其关于平逆冲脉,调理气血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学术观点.常克教授根据冲脉的循行部位及其与阳明胃、少阴肾之间生理病理联系,从冲脉致病的角度出发,诠释过敏性紫癜的疾病特点及发病规律,进而提出阴虚血燥,瘀血内阻为该病病情反复的始动因素;热伏冲脉,气血失调为该病的关键病机.进而提出从冲脉治疗,首辨气血,明析病位,分期论治结合脏腑辨治.早期重视解表利咽,凉血安冲;中期重视清胃泻火,平冲降逆;晚期重视消补并举,通利冲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气滞血瘀型乳腺癌的病机探析与辨治
编辑人员丨2024/7/20
从冲任、天癸、宗气等方面论述气滞血瘀型乳腺癌的病因、病机及辨治.其临床表现为在乳房肿块出现前便长期存在胸闷胸痛、腹部隐痛、不欲饮水,乳房肿块日久不增大也无甚疼痛,却在围绝经期迅速进展,乳腺癌术后表现出患侧上肢肿胀难消、术口渗血渗液难以愈合.认为其发病因素主要与任脉水液停滞水湿、湿阻脉道,冲任胞宫气血盈泄失司兼之宗气不降,产后乳络不通共致血瘀气滞,天癸将竭加剧任脉水湿停滞、血瘀胸乳等因素密切相关.临证以行气利水化瘀为要,用增骨益髓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癌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预防化疗骨髓抑制,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伤寒论》"热入血室"辨治理法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通过分析《伤寒论》"热入血室"的证候表现,提出血室是以冲脉、肝脏及其所属经脉为中心,与子宫密切相关的脏腑经络综合的功能集合体."热入血室"是由于血室空虚,邪气由表入里化热,内陷血室,导致血室气血运行逆乱、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状态,诱因与外感、经期有关,其病变部位不局限于子宫,亦涉及上中二焦,以暮则谵语、胸胁下满为典型临床表现."热入血室"的治疗以调和气血、和解枢机、泄热外出为主,其辨治理法可指导神志病、经前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陈博来基于"肾为生痰之本"辨治肾虚痰阻型腰痛
编辑人员丨2024/6/22
肾主水,为先天之本,对于体内津液的运行输布具有重要作用,且肾与水腑膀胱互为表里,通过冲脉与"水谷之海"的胃有经络上的联系,故肾在痰的生成中起着关键作用.陈博来教授认为,肾虚痰阻型腰痛为本虚标实之证,"痰阻"为其标,"肾虚"为其本,临床以腰骶钝痛、痛处固定、腰部僵硬、肢体麻木或偏枯为主要特点,兼见腰膝酸软、喜按喜揉等表现.肾虚痰阻型腰痛的治疗可基于"肾为生痰之本",以补肾祛痰为法,拟定理痰汤(主要组成药物为芡实、半夏、黑芝麻、柏子仁、白芍、陈皮、茯苓等)为基础方,针对不同兼症辅以健脾、宣肺等药进行加减治疗.其辨治思路可为临床中医治疗腰痛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从《血证论》探析唐宗海对小柴胡汤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2024/4/13
唐宗海的《血证论》通过对少阳三焦油膜和血证机理的详细论述,基于"和少阳之枢机,调气机升降出入"的治疗法则,巧变方,用经典重义不重形,善用药,审宜忌加减治新证,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运用小柴胡汤经验.唐宗海治疗血证之时擅用小柴胡汤,若见瘀血较重,阻气运行者,则用之化裁理气和血化瘀;若见呕血之后妇人妊娠恶阻等属中焦气机不利,火气互结者,则用之化裁调肝理气和中;若见妇人胞室中气血乖戾,致冲脉失于统领者,则用之化裁理血室、降冲逆;若见外邪干血,血家兼有表证者,则用之化裁和营卫、除寒热;若见妇人产后郁冒,阳气郁闭,津液输布受阻而咽干口渴者,则用之化裁通津液、畅三焦;若见肝气不疏,相火内郁或肝气肆逆,扰动血分者,则用之化裁发郁火、清火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中药分期治疗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认为不孕症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的患者以肾虚为根本病机,以肝郁脾虚、冲任失调为关键病机.提出以补肾为主、肝脾同治为治疗大法,运用中药辅助IVF-ET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进行分期论治.降调期治以补肾填精、健脾养肝,方以六味地黄丸加减;促排期治以温肾助阳、祛瘀养血,方以温经汤加减;移植前内膜准备期治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移植后治以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方以寿胎丸或胎元饮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