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国斌运用温阳通络法辨治糖尿病足临证撷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介绍柳国斌教授运用温阳通络法辨治糖尿病足的临证经验.认为糖尿病足多属消渴日久所致阳气亏虚、血脉瘀滞,以阴阳两虚为本,血瘀寒凝为标,气虚血瘀、阳气不达为病机关键,治以温阳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方予温阳通络汤辨证加减.并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运用"主客交"理论探讨难治性痛风的因机证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主客交"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由温病学家吴有性在其所著《温疫论》中首次提出,初始主要用于温疫病的诊治,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拓展,使其成为指导慢性、顽固性疾病临床诊疗的重要理论."主客交"理论中的"主"指正(正气),"客"为邪(邪气),"主客交"的本质在于正虚邪客,主客胶着而持久不解,迁延不愈,形成顽症痼疾.难治性痛风为素体脾肾亏虚,久羁之湿、痰、瘀、毒等邪凝聚胶着于血脉筋骨所致,与"主客交"的病理演变高度契合.基于此,临证可运用扶正护主、祛邪逐客,分解主客、标本并治之法治疗难治性痛风,自拟泄浊通痹方,验之临床,屡屡获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卫气内伐"理论辨治手足综合征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手足综合征是抗肿瘤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手足皮肤麻木或疼痛,可伴有脱屑、皲裂、渗液、破溃等,症状反复,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从"卫气内伐"理论分析,脏腑失调,营卫化源失常、循行受阻,致使卫气内伐而伏于脉中,在内不能温煦脏腑,在外不能固表御邪,加之在内的药毒(抗肿瘤药物)和在外之风寒湿邪袭扰,虚实夹杂,而成手足综合征.治当健脾和胃、温阳益肾、调和脏腑、祛邪蠲痹,方能营卫得源、清浊得分,卫气得温、脏腑得煦,血脉得通、卫行得畅,身无邪扰、内外皆安.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气血同调、升清降浊”辨治双心疾病的思路与验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临床可从中医“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认识双心疾病,把握“气血失和、清浊不分”的核心病机,传承并创新蒲辅周先生“畅气血、重升降”学术思想,以及国医大师薛伯寿“和合思想”,从双心失调本质出发,以“气血同调、升清降浊”为核心治法。其中,气血同调应虚实异治,若以虚为主,需体用联合以调补气血,常用双和散;以实为主,需动静结合以通顺血脉,常用黄芪赤风汤、越鞠丸。升清降浊应斡旋气机、补泻合宜,常用升降散调气开郁,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清,枳术汤、枳术丸泄浊逐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太溪主治作用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太溪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及输穴,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其功效及主治病症可概括为:回阳救逆、益肾填精,可治疗肾阴、肾阳虚弱,导致的腰痛、手足逆冷、默默嗜卧等肢体经络疾病;行气止痛、化痰宽胸,可治疗痛症及呕吐、呃逆属痰阻气滞的脾胃病;滋肾阴、益精血,可治疗便秘消渴、嗌干、热病汗不出等气血津液疾病;利水消肿、宣肺利咽,可治疗津液代谢异常的肺肾疾病;泄热解毒、活血调经可治疗热毒旺盛、血脉瘀滞的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气血升降理论探讨心肌梗死后抑郁的中医治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心肌梗死后抑郁的病机与气血升降理论密切相关,其核心病机为气血失常,心神受损,升降失司,枢轴不运。治当气血升降同调,治以益气活血、调达升降,其中益气活血以益气为先,根据血瘀程度适当选用活血药,使血脉通利,神有所依;调达升降以调节肝升肺降与脾胃为关键,重视药物升降浮沉之性,顺应脏腑的生理功能,恢复脏腑气机升降运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真实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深入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在陪护期间的真实体验,为管理者制订护理对策提高家属的应对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对12例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患者家属进行深入访谈,借助Nvivo11软件管理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产生4个主题:坚守与不放弃,坚守是缘于对医护的信任与肯定、不放弃是因难以割舍血脉亲情、坚持是因病友点亮生的希望;情感体验的时机性变化,急救期:对抢救无措和期待病情稳下来,并发症高峰期:理解疾病特点和关注治疗进展,稳定期:对预后不确定和渴望情感陪护;面对未来的无力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消极体验和积极感受并存,在疾病不同阶段的陪护体验和需求呈动态变化,根据患者家属认知和需求,探索发展姑息医学,从积极的视角挖掘家属潜能提升应对能力,是维持家属稳定心理健康状态的途径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对传承"疾控精神",促进疾控机构发展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凸显了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也使疾控机构的建设发展受到高度关注。在北京市卫生防疫和疾控事业发展历程中,疾控人把"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写在使命里、融入血脉中、付诸于行动,疾控精神代代传承,凝聚了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成为引领疾控机构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鲜明旗帜。本文围绕传承"疾控精神"促进疾控机构发展,探讨了其思想源泉、意义表现以及丰富发展等内容,阐述了解读疾控人精神密码的见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王松龄基于“精气互用”论治多系统萎缩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王松龄教授治疗多系统萎缩从“精气互用”理论立论,认为多系统萎缩病机之本在于脾肾亏虚、精气失用、升降失常,导致气血失养、血脉不利,致使患者出现以步履缓慢、肌张力增高、肢体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综合征,或以头晕、步态不稳为主的小脑共济失调,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等自主神经功能缺损表现。王教授临床治疗本病以脾肾同治、调节升降为主,兼以疏肝、祛痰、化瘀,方以补中益气汤合左归饮加减,临证化裁,卓有成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宗气功能失调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辨治
编辑人员丨2周前
本文通过梳理中医宗气学说形成背景、发展源流及主要内涵,解析宗气生理功能及其病理状态下的不同表现,并结合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中医病机特点,认为"宗气失调、治节不出"为PAF主要病机,"心下空豁,脉律不齐"为PAF具体表现,脉象节律至数变化是PAF临床辨证治的重要参考,宗气亏虚、宗气郁滞、宗气下陷是其常见证型.治疗当以"调补宗气"为根本,通补兼施,包含调和营卫、安神定悸,开郁息风、化瘀通络,培元顾本、升阳举陷等法,并佐以养心、滋阴、温阳之品,气血并治,心神同调,则枢机得利、脏气得平、血脉得利、脏腑得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