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甲基丙烯酰氧癸二氢磷酸酯媒介的氧化锆-树脂粘接耐久性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探讨10-甲基丙烯酰氧癸二氢磷酸酯(10-MDP)媒介的氧化锆-树脂粘接耐久性,为氧化锆粘接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查找10-MDP媒介的氧化锆-树脂粘接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所需数据。根据不同的老化方式(水储存老化、冷热循环老化、冷热循环+水储存老化)、10-MDP不同应用方法[用于底涂剂和(或)粘接剂和(或)树脂水门汀]以及10-MDP结合其他表面处理(氧化铝喷砂、摩擦化学硅涂层、酸蚀、激光蚀刻、等离子体处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类,并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评价指标为氧化锆-树脂的粘接强度。结果:系统评价共纳入72篇文献,其中68篇文献纳入荟萃分析。老化可显著降低氧化锆-树脂的粘接强度[ P<0.001;均数差( MD):5.58;95% CI:5.11~6.05],10-MDP不同应用方法未对氧化锆-树脂老化后粘接强度产生显著影响( P>0.05),10-MDP结合其他表面处理时氧化锆-树脂老化后粘接强度显著优于10-MDP单独处理( P<0.001; MD:10.17;95% CI:8.20~12.14)。 结论:10-MDP媒介的氧化锆-树脂粘接强度在水储存或冷热循环老化后显著下降,应用10-MDP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表面处理可显著提高氧化锆-树脂老化后粘接强度,而10-MDP不同应用方法不影响氧化锆-树脂的粘接耐久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功能成分底涂剂对氧化锆耐久粘接强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比较含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磷酸酯(10-metracryloyloxdecyl dyhidrogen phosphate,10-MDP)和硅烷的混合型底涂剂与MDP单一功能成分型底涂剂对氧化锆初期及耐久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作氧化锆标准试件84个,随机分成4组(n=21),分别使用含10-MDP的Z-Prime Plus(ZP)、含硅烷偶联剂的Monobond-S(MS)、含MDP和硅烷偶联剂的混合型底涂剂Clearfil Ceramic Primer(CCP)、及不使用底涂剂(空白)处理试件表面,再用不含MDP的Duo-Link(DUO)树脂水门汀与氧化锆粘接,形成ZP、MS、CCP及空白对照组共4组粘接试件.每组粘接试件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n=7),分别进行3个时间点的老化实验,包括37 ℃恒温水浴24h、30 d、30d加3 000个5~55 ℃冷热循环(30d/TC).用计算机控制万能材料实验机测定剪切粘接强度值,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并分析断裂试样的粘接界面破坏模式,2-way ANOV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ZP、MS、CCP三组在3个时间点获得的粘接强度值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1);从24h到30 d,三组粘接强度值均显著增高(P<0.05);从30 d到 30 d/TC,三组粘接强度值均显著下降(P<0.01),并降至基线(24 h)以下水平(30 d/TC vs.24h,P<0.01).混合型底涂剂CCP在所有时间点的粘接强度值均高于单一功能成分型底涂剂ZP、MS(P<0.01).在单一功能成分底涂剂中,ZP在30 d时的粘接强度高于MS(P=0.029),在30 d/TC时却低于MS(P=0.037).从30 d到30 d/TC,ZP的粘接强度衰减百分率明显高于MS(82.43%vs.64.90%).结论 含MDP和硅烷的混合型底涂剂与氧化锆陶瓷的粘接强度优于单一功能成分型底涂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牙合)贴面的预备设计和纤维桩对穿髓型楔状缺损抗折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 探讨不同(牙合)贴面的预备设计和纤维桩对穿髓型楔状缺损的上颌前磨牙断裂载荷和断裂模式的影响.方法 将60 颗上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纤维桩组和树脂组,每组30 颗.纤维桩组用玻璃纤维桩和树脂核修复,树脂组仅用树脂核填充.分别用(牙合)贴面(G2)、颊(牙合)贴面(G3)和颊邻(牙合)贴面(G4)修复离体牙,将复合树脂充填(G1)和全冠修复(G5)的牙齿分别设为阴性和阳性对照,每组 6 颗.牙齿经过5 000 次冷热循环和 20 000 次垂直压缩载荷老化.再对所有牙齿以 0.5 mm/min 的速度进行静态加载,直至断裂.记录下来每颗牙齿的断裂载荷和断裂模式.结果 纤维桩组和树脂组的组内断裂载荷均为G5>G3>G2>G4>G1,且G2、G3、G4、G5 的断裂载荷显著高于G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树脂组比较,纤维桩组组间断裂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3 断裂形式多为修复体脱粘接,有利于再次修复.结论 颊(牙合)贴面修复穿髓型楔状缺损牙齿的效果最理想,纤维桩不能显著增强穿髓型楔状缺损牙齿的断裂载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3种树脂充填材料在牙体冠方效果的试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3种树脂充填材料在修复牙体窝洞后其边缘微渗漏的差异.方法 选择42颗离体第三磨牙,在颔面预备出4 mm×4 mm×3 mm方形洞型,用35%磷酸涂布牙釉质面30 s,冲洗10 s吹干,均匀涂布3M第7代自酸蚀粘接剂于整个窝洞,来回涂擦20 s,用柔风吹匀,光照20 s.将42颗离体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A、B和C组,每组14颗.其中A组用SDR大体积树脂不分层一次充填完成,B组用3M P60复合树脂、C组用3M Z350XT流动纳米复合树脂均采用分层充填窝洞,分别记录复合树脂充填修复窝洞的整个操作时间.3组样本经人工唾液浸泡,冷热循环老化试验后,扫描电镜下观察充填体与牙体组织在牙釉质与牙本质边缘发生微渗漏的情况并测量其裂隙值.结果 在牙本质层可见:SDR大体积充填树脂与牙本质组织之间微缝隙的宽度较小,与其余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R大体积树脂在牙本质层展现出了较好的边缘封闭效果.在牙釉质层可见:3组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宽度存在差异(P <0.05);LSD-t检验表明,3M P60复合树脂与牙体组织之间微缝隙的宽度较大,与其余2组有差异(P<0.05),但SDR树脂组和3M Z350XT流动纳米树脂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66).结论 本研究证实SDR大体积树脂与牙本质有更好的密合性,与3MP60复合树脂和3M Z350XT流动纳米复合树脂相比较更适合用于牙本质层的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等离子体对老化义齿基托树脂表面润湿性和粘接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等离子体处理对老化树脂表面润湿性和粘接性的影响.方法:将热凝基托树脂材料按照厂商要求进行固化,分别制作10mm×10mm×1 mm试件42片和8mm×10mm×30 mm试件100块,5~55℃冷热循环处理5 000次.40片用于表面接触角测定,2片用于光电子能谱分析.将8 mm×10 mm×30 mm试件分为对照组(A)、等离子体处理1 min(B)、2 min(C)、3 min(D)和4 min组(E)(n=20).等离子体处理后,在2个试件的粘接面添加3 mm厚的硅橡胶软衬材料,获得拉伸实验试件50个,每组10个,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拉伸粘接强度测定.结果:A、B、C、D、E组表面接触角(.)分别为63.60±10.81、46.79±5.08、44.13±4.17、40.11±6.01、41.03±8.61(P <0.05),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O=C-O和C-O含量分别从处理前的14.17%和20.58%增至18.32%和29.32%;A、B、C、D、E组拉伸粘接强度(MPa)分别为0.884±0.130、1.281±0.086、1.419±0.103、1.871±0.248、1.904±0.223,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等离子体处理后,老化树脂表面的润湿性和粘接性均明显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Er,Cr:YSGG激光对氟斑牙釉质与铸瓷粘接耐久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Er,Cr:YSGG激光处理氟斑牙釉质后后者与铸瓷的粘接耐久性,以期为改善氟斑牙釉质与铸瓷贴面的粘接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Dean氏指标筛选无龋坏、无隐裂中度氟斑牙102颗,将其颊面分别制备成不小于3mm×3mm的牙釉质面,将其随机分为3组:涡轮机+磷酸30sec处理组、涡轮机+磷酸60sec处理组、Er,Cr:YSGG激光处理组,每组34个样本.其中每组筛选出24个样本制作成粘接试件,进行即刻微剪切粘接强度测试和冷热循环10000次后微剪切粘接强度测试;每组剩余的10个样本使用表面形貌三维测量仪测量其面粗糙度.结果:无论在即刻组还是温度老化组,Er,Cr:YSGG激光处理组均获得了最高的微剪切粘接强度,但其与涡轮机+磷酸60sec处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两组的微剪切强度值均显著高于涡轮机+磷酸30sec处理组(P<0.05);在测试各组面粗糙度时,Er,Cr:YSGG激光组获得了最高的表面粗糙度,但其与涡轮机+磷酸60sec处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两组的面粗糙度显著高于涡轮机+磷酸30sec处理组(P<0.05).结论:相较于磷酸常规酸蚀而言,Er,Cr:YSGG激光处理氟斑牙釉质后能显著改善后者与铸瓷的粘接强度,在完成进一步激光最佳参数实验研究后可尝试用于临床上氟斑牙瓷贴面的修复病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冷热循环老化对树脂-陶瓷复合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冷热循环老化对树脂-陶瓷复合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以树脂-陶瓷复合体A(Lava Ultimate,美国3M公司),B(block HC,日本松风公司),C(Hyramic润瓷,中国爱尔创公司),D(Vita Enamic,德国Vita公司)为实验组,长石质玻璃陶瓷E(MarkⅡ,德国Vita公司)为对照组,每组30个样本,分别在老化前和经10 000及20 000次冷热循环后测量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和维氏硬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冷热循环老化前,A、B、C组的弯曲强度[(166.28±13.78) MPa、(170.21±11.36) MPa和(202.04±16.55) MPa]高于D和E组[(137.09±8.83) MPa和(119.35±5.98) MPa],E组的弹性模量[(62.39±3.40) GPa]和维氏硬度[(406.97±14.73) HV]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经冷热循环老化后,A、B、C三组材料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和维氏硬度均有明显下降(均P <0.05),而D和E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冷热循环老化后,A、B、C三种材料力学性能出现下降,而D和E组材料力学性能较为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冷热老化和循环加载后单冠材料影响种植体周围骨应力时间传导的光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冷热循环和循环加载对三种单冠进行疲劳老化,用光弹法观测不同的冠材料对种植体应力传导的影响.方法 制作氧化锆组、复合树脂陶瓷组、金属陶瓷组三组全冠-种植修复体,每组5个.对完成的试件进行冷热循环和循环加载等疲劳老化实验.制备疲劳老化后试件的光弹模型.对光弹模型进行垂直向和斜向75°加载,通过数字光弹法观测应力的传导时间和范围,评价三种冠材料疲劳老化后的缓冲作用.结果 垂直加载50N时,种植体周围骨应力达峰值时间:复合树脂陶瓷组、氧化锆组和金属烤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加载100N和200N,复合树脂陶瓷组的时间亦长于另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垂直加载300N时,种植体周围骨应力达峰值的时间复合树脂陶瓷组比氧化锆组和金属烤瓷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向加载50N时,复合树脂陶瓷组种植体周围骨应力达峰值的时间长于氧化锆组和金属烤瓷组(P<0.05).加载100N,200N,300N时,复合树脂陶瓷组的时间亦大于另外两组(P<0.05).种植体周围骨应力的暗场条纹图显示垂直加载下,应力主要集中在种植体根尖部,斜向加载时应力主要集中在种植体受压侧的颈部.同种加载方式下,复合树脂陶瓷组条纹图的范围和密度低于氧化锆组.结论 疲劳老化后复合树脂陶瓷与氧化锆和金属烤瓷冠相比对种植体周围骨应力传导有一定程度的缓冲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种自酸蚀粘结剂粘结老化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的剪切粘结强度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4种第七代自酸蚀粘结剂粘结老化后玻璃纤维增强树脂(GFRC)的剪切粘结强度(SBS).方法:制作GFRC试件160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80),每组再分为4个亚组(n=20).实验组以5℃/55℃冷热循环方式进行老化,对照组则不进行老化处理.两大组的4个亚组分别使用Ad-perEasy One(AEO)、S3BOND(S3B)、Tetric N-Bond Self-Etch(TNB)、G-BOND(GB)4种自酸蚀粘结剂,在GFRC表面粘结Z350复合树脂后,测量各组SBS;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断面形态,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应亚组相比,实验组AEO、S3B亚组的SBS显著升高(P<0.05),TNB亚组的SBS则无显著差异(P>0.05),GB亚组的SBS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中各亚组的SBS两两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0.05).20倍SEM下,与对照组相应亚组相比,实验组AEO、S3 B亚组的Z350断面附着厚层玻璃纤维的样本数增多;GB亚组Z350断面附着厚薄相间/薄层玻璃纤维的样本数增多.1200倍SEM下,实验组AEO、S3 B亚组断面纤维包埋面更密集,且呈横向的嵴状和凹槽断层状结构.结论:与TNB、GB相比,AEO和S3 B能显著提高老化后GFRC的SBS,是用4种第七代自酸蚀粘结剂粘结GFRC中较好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氧化海藻酸钠预处理提高树脂牙本质粘接的耐久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氧化海藻酸钠(ADA)改性脱矿牙本质胶原的交联度和显微形貌,及其对牙本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抑制作用和树脂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备ADA,进行傅里叶红外线光谱分析(FTIR).采用0.5%、1%、2%、3%和4%的ADA处理脱矿牙本质粉末(DDP)1、2、30 min,5%戊二醛溶液作为阳性对照,茚三酮比色法检测胶原交联度.制备(1.0±0.1)mm厚牙本质片,35%磷酸溶液酸蚀后ADA处理1 min,保持表面干燥或湿润,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其显微形貌.Sensolyte Generic MMP assay kit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ADA对MMP-9的抑制作用.制备树脂牙本质粘接样本,检测ADA预处理试件冷热循环前后的微拉伸强度.使用SPSS 22.0对交联度实验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检验,MMP-9抑制实验进行秩和检验和Bonferroni检验,微拉伸实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 FTIR显示海藻酸钠氧化后生成醛基形成ADA.DDP经ADA处理后,胶原交联度随处理浓度及处理时间呈依赖性增加,不同浓度组间(F=1329.423,P<0.001)及不同时间组间(F=1142.9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5%磷酸溶液脱矿牙本质表面经处理后,除阴性对照和0.5%ADA干燥处理组胶原纤维塌陷外,其余组均保持蓬松状态.0.5%~4%ADA对MMP-9的抑制程度为93.5%~100%,不同浓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86,P<0.001).ADA预处理后,2%ADA组粘接样本冷热循环前后的粘接强度最高,分别为(28.2±4.2)、(18.3±3.7)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前=5.544,P前<0.001;F后=5.181,P后<0.001)MPa.结论 2%ADA处理脱矿牙本质可提高Ⅰ型胶原纤维的交联度,使胶原纤维网保持蓬松状态,同时能抑制MMP-9活性,提高树脂牙本质粘接即刻及老化后的微拉伸强度,有利于改善树脂牙本质的粘接耐久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