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部分解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明确了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第十九章的题目由原来的“糖尿病与中医药”修改为“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按照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期及并发症期分期论述,重点呈现前期、并发症期的研究成果,增加了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为方便非中医专业医师,对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了症状描述和注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盆底表面肌电变化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盆底表面肌电变化特征。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根据其下肢Brunnstrom分期结果将其分为卧床组(≤3期)及对照组(>3期),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经颅磁刺激、功能性电刺激、针灸及分阶段运动训练等,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分别采用AM1000B型生物反馈系统对2组患者进行盆底肌表面肌电检测。结果: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时2组患者在放松阶段、后基线阶段其盆底肌电波幅及变异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发现对照组患者在快速收缩阶段、连续收缩阶段及耐力收缩阶段其Ⅱ类(快型)肌纤维、Ⅱ类(快型)&Ⅰ类(慢型)肌纤维、Ⅰ类(慢型)肌纤维波幅均显著高于卧床组水平( P<0.05),变异性均明显低于卧床组水平( 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在快速收缩阶段、连续收缩阶段及耐力收缩阶段其Ⅰ类、Ⅱ类肌纤维波幅均低于正常值范围,其中卧床组盆底肌纤维波幅与正常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盆底肌纤维收缩时变异性均与正常值范围较接近,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发病早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盆底肌功能障碍,且长期卧床能加重患者盆底肌功能障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医药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肝郁脾虚证为溃疡性结肠炎(UC)的常见证型,中医基于“肝脾同治”理论治疗肝郁脾虚型UC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多运用以辨证论治、分期论治为主的中医内治法,以及以中药灌肠、针灸、穴位贴敷为主的中医外治法,可缓解症状、改善相关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具有疏肝运脾作用的中药复方主要通过调控信号通路传导、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炎症因子水平等多方面发挥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针灸治疗头痛的辨证思路演变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对古今针灸治疗头痛的辨证观点进行梳理,可为完善辨证体系提供借鉴.先秦至明清时期针刺治疗头痛以经络辨证为主,如《黄帝内经》六经辨证治疗头痛,《针灸甲乙经》细化经络辨证取穴,《针灸大成》继承经络辨证思想,丰富针灸处方,《冷庐医话》分部位归经辨头痛;现代教材中针灸治疗头痛的辨证思路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以经络辨证为主导,后受脏腑辨证的影响,近年回归经络辨证,以分部辨经为主,突出了经络辨证的主导地位;后世针灸名家治疗头痛以经络辨证为主.针灸治疗头痛辨证总结为反思体系,重视经络,指导临床;区分亚型,循证评价,细化病谱;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分期论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张唐法针灸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探蕴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通过对国家级名老中医张唐法的跟师学习和医案、著作的归纳整理,总结其针灸学术思想为:疏穴简针,用穴精当,善用夹脊穴和丰隆穴;独创捻转进针法,强调治神守气应体现在针刺治疗的全过程;从辨病、辨证、辨经络、辨分期入手来诊治疾病,以面瘫为例阐述临证思辨、分期而治的具体操作方法;巧施头针,善治神经系统相关疑难杂病;重视针、灸、药三法,尊古不泥,择善而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敦土利水针法治疗脾肾两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理论探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的育龄女性生殖内分泌代谢疾病.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病理机制,高胰岛素血症与高雄激素血症共同影响生殖轴功能,引起卵泡发育障碍、不孕及脂质代谢障碍.敦土利水针法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脾肾不足、水湿停聚的病因病机,依据五行相克理论,以关元、中极、三阴交、足三里、丰隆为主穴,脾肾同治,行气利水,结合卵巢生理进行调周治疗,可达到调节糖脂代谢、缓解胰岛素抵抗、促进卵泡正常发育、改善卵巢功能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贾春生教授治疗肘管综合征临床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4/5/11
总结贾春生教授采用耳针沿皮透刺法、普通针刺、火针、中药内服等多种中医疗法论治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传承其分经、分期论治,重视患者体质状态,兼顾整体治疗的学术特色,从而为肘管综合征的科普教育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中医药治疗头痛临床研究注册方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已注册的中医药治疗头痛临床研究方案,探讨相关研究现状,为后续临床试验研究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建库至2023年5月22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头痛临床试验研究,分析纳入试验的一般特征、研究类型、干预措施及结局指标.结果 共纳入104项注册研究,自2004年起注册研究数量逐渐增多,至2020年达高峰.涉及25个省级行政区或国家,69家临床试验机构,经费来源主要为高校科研经费、国家财政及地方财政.研究类型以干预性研究为主,设计方案以随机平行对照研究为主,高频随机方法为简单随机法,45项注册研究使用了盲法.注册研究试验分期应用最多的为探索性研究/预试验;多数注册研究为单中心临床试验,纳入总样本量为9 648例.干预措施主要为针灸和口服药物;高频结局指标有生活质量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天数和头痛严重程度等,结局指标存在不规范、缺乏中医特色优势及患者参与度不足等问题.结论 中医药治疗头痛临床试验的注册数量逐年增加,但在随机方法、盲法、研究中心数量、样本量及结局指标设置等多项设计要素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淋巴瘤患者癌因性疲乏中西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癌症相关性疲乏(CRF)是癌症患者最常发生的症状之一,严重的CRF更常见于恶性血液病患者,尤其是有"B症状"的淋巴瘤患者.CRF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淋巴瘤患者的分期、化疗次数、性别、年龄等被认为是CRF的影响因素.西医非药物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等;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更显著,主要包括中草药汤剂、针灸以及中国传统保健功法等,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李飞针灸治疗面瘫经验举隅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总结李飞教授治疗面瘫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李飞提出诊治面瘫时应遵循"初病审因,次探病机,再明病证,辨证论治",以祛风通络、疏调筋经为基本治疗原则.临床治疗时,以"重视解剖,依症施治"为基本方针,贯通中西理论,结合表情肌解剖结构,动态化判断神经、肌肉恢复情况,依据症状选取相应经验组穴.重视整合理论,总结理法辨证、分期辨证、症状辨证之"辨证三重"法则,调经、调筋、调神之"治疗三调"理论,值得临床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