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启泉应用化浊解毒法论治胃癌前病变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胃癌前病变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发展的关键环节,延缓或截断本病的进展对降低胃癌的发生意义重大.刘启泉教授提出"浊毒相干为害"贯穿本病始终,临证时根据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灵活应用理气化湿、清热活血、健脾运脾、温肾滋阴等法以化浊解毒,同时,对无证可辨、有病可医者,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精准用药,延缓病势,遏制进展,颇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启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刘启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组方规律及核心药物作用机制,为CAG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刘启泉教授治疗CAG门诊处方,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相关用药规律,对核心药物组合活性成分及CAG潜在靶点进行网络药理学机制分析.结果 共纳入635份医案,涉及176味中药,有42味中药使用频次超过110次,主要为清热药、理气药、补虚药及活血化瘀药;结合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得到治疗CAG的核心药物组合为:蒲公英、延胡索、当归、茯苓、郁金、石菖蒲、白芍、莪术、香附.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核心药物组合中8-异戊烯基山奈酚、山柰酚、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作用于蛋白激酶B1(Proteinkinase B1,AKT1)、肿瘤抑制因子p53(Tumorsuppressorp53,Tp53)、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等核心靶点;核心药物组合治疗CAG的潜在靶点主要富集在66个细胞组成、99种分子功能和683个生物过程中;生物学通路主要为癌症通路、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较好体现了刘启泉教授治疗CAG的用药规律,即以"肝郁热毒血瘀"为核心病机,以调肝为先,解毒、活血、补虚并用;并初步揭示了刘启泉教授治疗CAG用药的多靶点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刘启泉运用腹诊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难治性胃部疾病,本病病情迁延难愈,治疗周期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刘启泉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胃,病机为气机郁滞、湿浊中阻、热毒蕴结、瘀血停滞、阴液亏虚.针对以上病机,刘教授在常规四诊基础上结合中医腹诊,确立了气滞腹证、湿阻腹证、热结腹证、血瘀腹证、阴虚腹证五种常见腹证,在明辨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指导遣方用药、判断转归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刘启泉基于"六腑以通为补"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1
该文将刘启泉教授从"六腑以通为补"理论出发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经验介绍如下.生动阐释了六腑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生理与病理关系,简要说明了从六腑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理论基础,认为其病位虽在胃,却与六腑密切相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胃宜降则和"有着重要的联系,而人体之六腑均与足阳明胃之通降密切相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得以通调,CAG即可得到缓解.刘师从"谨守病机"入手,在临床上运用通泄胆腑、通降胃腑、通调大肠、通利小肠、通畅三焦、通达膀胱六法,以达到缓解CAG症状、使萎缩的胃黏膜得以逆转的效果.刘师在临证潜方用药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之不同而具体化裁,谨守"六腑以通为补"理论,遵叶氏"忌刚用柔"之旨,灵活运用泄胆腑、降胃腑、调大肠、利小肠、畅三焦、达膀胱之药,六腑并治,气血同调,达到通六腑以安胃的目的,最终实现以通为补,以期有效逆转腺体萎缩的镜下病理表现,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刘启泉基于"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9/23
胸痛是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症状之一.刘启泉教授从"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立论,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为胃中实火灼烧脉络、肝郁化火助生胃火、心经瘀热壅滞化火、胃中虚火扰动横膈所致,病位在胃,牵涉多脏腑,胸痛类型分别为灼痛、窜痛、绞痛、隐痛.针对以上病因病机,刘师确立了直折火热、解郁降火、散火祛壅、升阳补益等治法,并佐以风药引经散火.火热之源得清,则痛自止,验之临床,获效良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刘启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挖掘刘启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经验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刘启泉教授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有效病案286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利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用药规律及常用处方的药物特点.结果:286首有效病例中,药性多苦、辛、温、寒,主归脾、胃、肝经;出现频次在40次以上的药物有44味,按功效分类,共计使用14类药,其中清热药和理气药使用频次最高;得到8味核心药物,包括石菖蒲、郁金、百合、白芍、延胡索、茯苓、当归、蒲公英;得出药物核心组合18个,新方9首.结论:刘启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临证用药多辛开苦降,寒温并用,认为热毒血瘀是病机关键,以“清热解毒,行气活血”贯穿始终,同时不忘顾护阴液及情志的调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刘启泉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经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RGERD) 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 反复发作, 病程迁延, 现代医学治疗效果不佳, 而中医辨证论治则有较好疗效.全国名中医刘启泉教授对治疗RGERD有独到经验, 治疗RGERD时以和胃降逆为主, 兼顾宣肺、健脾、化湿、清热、养阴等法, 同时还重视日常预防与调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刘启泉治疗感染后咳嗽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刘启泉认为感染后咳嗽多由外感六淫引起, 尤以风邪为主.病位在肺, 病机为气 (肺失宣降) 、热 (郁热蕴肺) 、虚 (气阴亏虚) 、瘀 (瘀阻肺络) 四端.临证分为初期、中期和迁延期, 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 根据分期不同, 灵活采用宣肺祛邪、清解郁热、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等方法, 同时注意顾护脾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刘启泉教授运用对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刘启泉教授治疗胃肠病,善于在抓主病机的基础上运用对药,且疗效显著.文章介绍了刘教授运用对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经验,以期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刘启泉运用对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刘启泉教授认为胃癌前病变虽病机复杂,但不外气机阻滞、湿浊中阻、热毒蕴结、瘀血阻络、胃阴亏虚,提出“热毒血瘀”是胃癌前病变的主要病机,在临床上擅长运用对药治疗.刘启泉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常用对药有:延胡索配川楝子,石菖蒲配郁金,白花蛇舌草配半枝莲,当归配三七粉,生牡蛎配浙贝母,沙参配麦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