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肾脑相关探讨补肾(精)法治疗老年糖尿病认知障碍的思路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基于肾脑相关理论探讨补肾(精)法治疗老年糖尿病伴认知障碍的科学内涵。肾脑相关源于中医脏腑相关学说,脑为髓海,髓由精生,精源于五脏六腑之气血,其根本在肾。肾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精-髓-脑”组成一个系统,内在联系密切。肾精足则脑髓充,脑髓充则神智聪,从而发挥“头为精明之府”的生理功能。两者在生理上互相倚行,相互资生,病理上必相互影响。以肾脑相关理论为基础,从老年患者虚弱、老化、肾气衰弱的生理特点,加之“消渴日久,健忘怔忡”引发糖尿病相关脑病的发展趋势,引出补肾益精、生髓充脑是治疗老年糖尿病伴认知障碍的核心治法,再从现代肾脑相关微观研究角度为补肾(精)法治疗老年糖尿病伴认知障碍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浅析三焦辨证在论治肝癌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周前
三焦辨证为吴鞠通博采众家之长,以三焦为总纲,融合六经之辨,形成横纵联合的立体辨证体系.肝居少阳主枢,推动三焦气机之流转运行,内寄相火,游行三焦,命门相火随肝木生发,上济君火,君火明于上,随胆木摄纳于肾,化为元阳,温煦诸脏,推动全身气化,化生气、血、精、津、液,濡养周身.肝癌者,湿热、痰浊、瘀毒结聚于内,壅塞三焦,枢机不利,气化失常;另一方面,脏腑失养,肝脾肾虚损,三焦气化乏源.三焦气化失司,输转不利,进一步加重癌邪内侵,毒遏络阻,邪聚三焦,布散诸脏."六腑以通为用",故以分消三焦稽留之湿、热、痰、瘀、毒,给邪以出路,以畅达少阳枢机;补益脏腑虚损,阳气足阴血充,三焦气化有源.通补相合,三焦枢机得展,气化得复,则气血津液运行有常,濡养五脏六腑,以复生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刘启泉基于"六腑以通为补"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1
该文将刘启泉教授从"六腑以通为补"理论出发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经验介绍如下.生动阐释了六腑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生理与病理关系,简要说明了从六腑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理论基础,认为其病位虽在胃,却与六腑密切相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胃宜降则和"有着重要的联系,而人体之六腑均与足阳明胃之通降密切相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得以通调,CAG即可得到缓解.刘师从"谨守病机"入手,在临床上运用通泄胆腑、通降胃腑、通调大肠、通利小肠、通畅三焦、通达膀胱六法,以达到缓解CAG症状、使萎缩的胃黏膜得以逆转的效果.刘师在临证潜方用药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之不同而具体化裁,谨守"六腑以通为补"理论,遵叶氏"忌刚用柔"之旨,灵活运用泄胆腑、降胃腑、调大肠、利小肠、畅三焦、达膀胱之药,六腑并治,气血同调,达到通六腑以安胃的目的,最终实现以通为补,以期有效逆转腺体萎缩的镜下病理表现,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国医大师禤国维调五脏以养肤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认为阴阳失衡、五脏六腑失调是产生皮肤疾病的主要原因,临证治肤以"中""和"为道,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平调阴阳,治病之宗,以和思辨"的学术思想.皮肤与气血密切相关,气血充盛、脏腑调和,才能使皮肤健康.禤老擅长调五脏以养肤:通过润肺、益肺使气血运行通畅以养肤;通过健脾、补脾使气血生化之源充盛以养肤;通过静心、常笑、清心之法使心气足、血脉通以养肤;通过疏肝、理气之法调节气血输布以养肤;通过平衡肾之阴阳使精足血旺以养肤.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五臟相音 六腑应律
编辑人员丨2024/3/16
《黄帝内经·灵枢·经别》说:五臓相音,六腑应律,乃人体与天地合道的体现.但经典对于相关内容,论述极少,其技术失传千年.20 年前,对于五脏相音的研究仅涉及五音而未涉及六律,主要是经典所述的文字内容有所缺失.通过对 2021 年再问世《扁鹊镜经》相关内容的研究,补充了《黄帝内经》对六腑应律的论述不足,经过对此两部经典的相互参照弥补,考证其他经史的记载与论述,并结合现代声学的研究理论与成果,较为完整地整理出五臟相音、六腑应律的理论与技术,遂使传统中医闻诊理论得以完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王灿晖从"金水相生"辨治慢性肾脏病
编辑人员丨2024/2/3
慢性肾脏病病程迁延,耗气伤本,病程中外感内伤皆至,重则伤及五脏六腑,致瘀血、寒湿、痰浊等病理因素杂至,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肾虚为本,湿、浊、毒、瘀等各类实邪停留为标.识病治本,单一治肾,恐闭门留寇,故临证应基于"金水相生"以补肾,肺肾同治以调肾,为邪寻得出路,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着重分清证型,谨遵辨证论治、整体辨析,善虑发展预后,不可拘泥于单个脏腑.临证常用宣肺解表、逐邪护肾、理肺行气、化瘀保肾、通行肺络、通肾泻浊、补肺益气、滋阴养肾等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周身"俞"字穴内涵及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2
周身"俞"字穴共25个,为穴名类似的穴位中最多的."俞"字本义包含"使中空""传输""使满溢"等内涵,故以"俞"字命名的腧穴其功效不仅与其内应脏腑相关,更包含补虚泻实、益气补血、通利止痛等效果.根据"俞"字穴临床疗效及命名特征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五脏六腑之"俞"、通行气血之"俞"、通利关节之"俞"、出入经气之"俞"4类,其临床疗效涵盖面广且各具特点.回顾近10年"俞"字穴临床研究,其干预措施涵盖了温针疗法、针灸疗法、拔罐疗法,但对于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法的研究仍较少;腧穴选取上仍以背腰部为主,尤以脏腑背俞穴为多,对于通利关节的臑俞、肩中俞、肩外俞,通行气血的督俞,以及出入经气的俞府及俞府相关临床研究仍较少,"俞"字穴相关研究依然存在较大研究价值与发展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明清时期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选穴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分析明清时期小儿推拿著作中治疗便秘选穴相关内容,探索明清时期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的选穴规律.方法:对明清时期小儿推拿的代表性著作进行全文阅读,采用SATI、UCINET、NetDraw等数据挖掘软件,计算治疗便秘相关穴位的支持度、中心度,并对穴位进行可视化中心度分析.结果:11本代表性著作中,共有72条(重复40条)与便秘相关的中医处方,所采用的穴位共有49个,退六腑、分阴阳、运内八卦、推三关、补脾土、清肾水、清大肠等手法选穴使用频次最高且居于中心地位,选穴以小儿手部特定穴居多,穴位类别以通便类手法为主,临床治疗多采用泻法.结论:明清时期推拿治疗小儿便秘以小儿掌指部特定穴为主,以退六腑为君,运内八卦、分阴阳、补脾土、清肾水、清大肠为臣,推三关为反佐,且根据不同中医证候表现选用不同手法、穴位,形成了主次清晰的组方配伍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新冠后症状验案5则
编辑人员丨2023/9/23
新冠后症状的常见症状有疲劳、呼吸急促和认知功能障碍,通常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另外,患者也可能出现胸痛、嗅味觉失灵、肌肉无力和心悸等.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3个号召,即"重视""研究"和"康复",呼吁各国政府和卫生当局更多关注新冠后症状及受其影响的COVID-19患者.国医大师刘祖贻认为新冠后症状总病机为余毒未清、余邪未尽.治疗上,遵循扶阳补气、祛除阴邪、益气养阴、调理气机、升清降浊的原则,依次提升五脏六腑气化功能,使脾胃调和,阳气充足,六脉平和,阴阳自和.列举国医大师刘祖贻诊治多汗、咳嗽、失眠、胸闷、月经失调5则新冠后症状医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多汗病机为脾肾不足、心肺气虚、卫虚不固,治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咳嗽病机为肺脾气虚、瘀毒内结,治以参芪扶正解毒方加减;失眠病机为肾阴亏虚、脾虚湿阻,治以柴郁补肾安神方加减;胸闷病机为气虚瘀阻,治以芪丹护心饮加减;月经失调病机为脾肾两虚,治以四君子汤合五子衍宗丸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从"以通为用"探讨阳痿的辨治
编辑人员丨2023/8/19
《黄帝内经》首提"以通为用",在治疗六腑和奇恒之腑疾病时应注重顺应其以通利为要的生理特性,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拓展.男子精室亦属奇恒之腑,具有"以通为用"的特点.男子性功能与精室关系密切,故"以通为用"的学术理念可广泛应用于阳痿在内的泌尿男科疾病.阳痿的病机多为湿浊、瘀血等有形之邪累及精室,伤及宗筋,而虚、郁可贯穿本病发展的始终.基于此,以祛湿、化瘀、解郁为大法,通利精室局部,或以补助通,灵活辨证,遣方用药,临床每获显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