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照护模式对多发伤重症患者ICU转出后照顾者的迁移应激及心理一致感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整合照护模式护理方案对于多发伤重症患者ICU转出后其照顾者的迁移应激程度以及心理一致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柳州市工人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2例多发伤重症患者的照顾者,患者均具备ICU转出指征,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名照顾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1名,对照组ICU转出过程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ICU转出过程实施整合照护模式护理方案。ICU转出前后对2组照顾者的迁移应激、心理一致感程度分别应用照顾者迁应激量表(FRSS)、心理一致感量表(SOCS)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转出后FRSS中迁移准备维度评分(17.51 ± 3.46)分、迁移满意度维度评分(4.81 ± 0.48)分、照顾者压力维度评分(11.69 ± 1.82)分以及FRSS总评分(49.91 ± 4.51)分,高于对照组的(13.61 ± 2.83)、(3.32 ± 0.53)、(9.42 ± 2.17)、(39.25 ± 4.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12 ~ 7.64,均 P<0.05)。观察组转出后SOCS中可控制感维度评分(29.58 ± 4.96)分、可理解感维度评分(24.07 ± 2.72)分、意义感维度评分(22.04 ± 3.64)分以及SOCS总评分(75.52 ± 6.80)分,高于对照组的(24.34 ± 4.13)、(20.50 ± 2.99)、(17.19 ± 3.96)、(64.80 ± 6.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51 ~ 7.01,均 P<0.05)。 结论:针对多发伤重症患者ICU转出采用整合照护模式护理方案,能明显降低照顾者迁移应激程度并提高照顾者的心理一致感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网络化护理模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生命质量及心理韧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网络化护理模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患者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殖中心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2018年4—12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102例和对照组99例,干预组患者基于网络平台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2组干预时间为患者建档确定治疗方案至胚胎移植术后14 d验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生育生命质量量表(FertiQoL)、心理韧性量表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水平、生命质量、心理韧性的差异,观察2组患者移植结局。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评定量表(SAS)、抑郁评定量表(SDS)评分分别为(26.03 ± 6.43)、(28.79 ± 5.26)分,低于对照组的(40.76 ± 6.81)、(36.13 ± 6.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5.77、-9.00,均 P<0.01);干预后干预组FertiQoL中的精神和躯体、社会关系、治疗过程的耐受性维度评分分别为(68.21 ± 18.34)、(75.56 ± 19.58)、(69.14 ± 18.91)分,高于对照组的(58.11 ± 17.42)、(67.24 ± 19.27)、(58.77 ± 19.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00、3.04、3.79,均 P<0.01);干预后干预组心理韧性量表中的坚韧、乐观维度评分分别为(37.03 ± 10.51)、(14.02 ± 3.25)分,高于对照组的(26.73 ± 9.81)、(10.13 ± 3.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7.17、8.28,均 P<0.01);干预组患者平均优质胚胎数1.79(0.59,4.51)个、临床妊娠率49.02%(50/102),高于对照组的1.22(0.36,2.86)个、33.33%(3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47, χ2值为5.10,均 P<0.05)。 结论:网络化护理模式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女性患者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促进患者改善焦虑及抑郁水平、提高生命质量、增强心理韧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人再障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人再障患者运动锻炼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制订运动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专业协会网及各数据库中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人再障患者运动锻炼的相关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信息册、推荐实践、专家共识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2021年7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等级评定。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最终总结了35条证据,包含运动的有效性、运动原则、运动前评估、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长、运动场所和注意事项8个方面。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人再障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医护人员应结合临床实际和患者自身情况,为患者提供运动锻炼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并发人疱疹病毒6B脑炎1例的护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总结1例脐血干细胞移植后接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并发人疱疹病毒6B(HHV-6B)脑炎患儿的护理经验。患儿,女,4岁,2021年5月28日确诊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要点包括全面细致地鉴别观察症状,为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信息;制订专项管理方案,实施个体化护理;制订共享决策沟通模式,预防院内继发性感染;以患儿为中心,做好腰椎穿刺护理;评估患儿及家属需求,疏解负面情绪;完善出院前准备,注重延续护理。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持续随访6个月,患儿为持续缓解状态,无不良后遗症,生活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危儿和特异性高危儿早期干预的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高危儿大多数可以发育为正常儿童,部分可能发展为脑性瘫痪(脑瘫)高危儿和孤独症谱系障碍高危儿等特异性高危儿,以及发育指标延迟和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A)和Hammersmith婴幼儿神经系统检查(HINE)等神经发育评估量表进行定期随访筛查,早期发现,尽早干预,可大大提高预后。母亲-婴儿事务处理课程、反应性及语前环境教学和家庭为中心的积极应对和照护特殊需要婴儿方案等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模式已成国际共识,即培训家长,让家长掌握新生儿和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规律、亲子互动技巧、早期干预方法和婴儿护理等基本技能。医师定期与家长互动可不断提高家长的早期发现和干预能力。目标-强化运动-丰富环境刺激方法对脑瘫高危儿预后效果好,早期强化行为干预和孤独症婴幼儿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高危儿预后效果最佳。脐血干细胞移植对28周前极早产儿进行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已经开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思维导图的精细化护理对不孕不育行试管婴儿技术患者的效果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基于思维导图的精细化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行试管婴儿技术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中山市博爱医院生殖分院进行试管婴儿并成功的不孕不育患者70例作为本次护理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试管婴儿技术的常规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操作,研究组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对不孕症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不孕症知识、并发症知识、取卵术、胚胎移植术及促排卵治疗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睡眠持续时间及PSQ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两项睡眠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行试管婴儿技术护理前SAS及S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心理状态明显好转,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行试管婴儿技术患者满意度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 结论:对不孕不育患者行试管婴儿技术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精细化护理的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还可提高不孕不育患者行试管婴儿技术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对长期机械通气认知及管理现况的多中心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我国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医护人员对长期机械通气(PMV)的认知及临床管理现况,为提高PICU医护人员对PMV的认识、规范PMV患儿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7月12日至9月12日以全国儿童PMV协作组中PICU医生、护士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调查表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统一发放、收集和审核。结果:(1)PMV相关资源配置:11家医院中,已成立PMV多学科医疗团队的有9家,开展呼吸评估技术如膈肌超声、气道峰流速监测的PICU分别占72.7%、36.4%;开展肺康复技术如气道廓清、诱发性肺量计训练、体外膈肌起搏仪刺激、转移床锻炼、吹气球、高压氧治疗的PICU分别占100.0%、9.1%、9.1%、9.1%、27.3%、27.3%。(2)儿童PMV疾病认知现况:认为PMV是指持续机械通气时间大于2周的医护人员最多(41.3%),60.0%医务人员认为PMV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62.7%的医护人员认为导致PMV患儿撤机困难的最常见原因是脑功能异常。(3)儿童PMV在PICU内管理认知现况:被调查者认为PMV患儿在疾病稳定期最常使用的机械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92.0%的医护人员撤机时会实施自主呼吸试验。58.7%的被调查者接受在机械通气3~4周时为患儿实施气管切开术。超过半数的医护人员会对PMV患儿实施膈肌功能评估、床旁康复训练、营养评估及镇痛镇静评估。(4)PMV患儿医院-家庭过渡管理认知现况:54.5%(6/11)的PICU会在患儿出院前对其家属提供家庭护理培训,1家中心设立了PMV专病门诊,45.5%的PICU会在患儿出院后1个月进行随访。结论:目前国内PICU医务人员对于儿童PMV相关问题存在认知差异,儿童PMV缺乏系统化诊疗管理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国内外有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护理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分析国内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护理研究的热点与前沿,以期为我国护理人员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检索出1999年至2019年国内外PCOS患者生活方式护理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中文文献113篇,英文文献507篇;年度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高的国家多集中于发达国家,国内机构间合作较少;国外研究前沿已经延伸到PCOS并发症、依从性、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重点集中在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以及临床实践指南等关键领域;国内研究人群主要集中在肥胖PCOS患者,研究重点集中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生命质量、治疗依从性等领域。结论:我国学者对PCOS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护理研究的关注度逐步增高,但与国际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国内各地域机构之间研究发展不平衡,科研合作程度有待加强;可参考国际PCOS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护理研究的热点及前沿,拓宽生活方式护理研究范畴,实现我国PCOS患者慢性病全生命周期管理;借助移动医疗平台,多学科共同参与PCOS患者生活方式改善监督与管理;全面探讨PCOS患者生活方式改善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立足我国文化背景,构建我国PCOS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舌系带护理现状及支持方案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舌系带过短会影响呼吸、吸吮、吞咽功能,以及母乳喂养质量和发音。舌系带护理干预时机前移至新生儿时期可改善母乳喂养困境,降低父母的焦虑水平。本文从新生儿舌系带评估工具、筛查方式和时间、护士专业知识技能和母亲体验4个方面分析新生儿舌系带护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多学科合作,统一评估路径;加强专业培训,提升护士专业知识技能;重视母亲的知识宣教和评估,提高母亲母乳喂养效能等支持方案,以期为新生儿舌系带护理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肾移植患者围术期运动锻炼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总结肾移植患者围术期运动锻炼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对肾移植患者进行运动锻炼提供证据.方法 按照 PIPOST 模式确定循证问题,根据"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立指南网,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网站,英国肾脏病协会网站,美国肾脏病协会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等数据库中有关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运动锻炼的所有证据,包括临床指南、临床决策、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及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3 年 8 月.由 2 名护理研究生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 13 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1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8篇.从运动益处、运动评估、术前运动策略、术后运动策略、注意事项、运动指导监控、运动支持7个方面共总结了24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有关肾移植围术期运动锻炼的最佳证据,为规范化肾移植围术期运动锻炼提供参考.临床医护人员应充分识别肾移植患者运动锻炼的阻碍与促进因素,基于医疗情景、患者病情、结合患者运动意愿制订个性化的运动锻炼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