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李发枝治疗咳嗽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李发枝教授治疗咳嗽的处方用药规律,以探究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李教授治疗咳嗽的病历,采用Excel 2016及R语言4.2.1,多维度分析药物的性味归经,通过因子分析探索高频功效分类,聚类分析区分药物群组,并对高频药物进行占比及归经流年分析。结果:共纳入4 746首处方,涉及中药270种,总频次57 700次,用药性味以温性药最多,寒性药次之,温药以辛温、苦温为主,寒药以辛寒、甘寒、苦寒为主,主要归肺经、脾经、胃经、肝经。频次排名前35位中药可聚类为9组,群组1:紫苏子、苦杏仁和麻黄;群组2:辛夷、蝉蜕和甘草;群组3:前胡、桔梗、桑白皮、荆芥、防风和款冬花;群组4:白芷、羌活、陈皮、黄芪、升麻和黄连;群组5:薏苡仁、芦根、桃仁和冬瓜子;群组6:紫苏叶;群组7:柴胡、乌梅、枳实、黄芩和白芍;群组8:细辛、桂枝、干姜、五味子和清半夏;群组9:茯苓和炙甘草。流年分析显示,近3年炙甘草、茯苓、枳实等使用比例逐渐提高。结论:李教授治疗咳嗽以肺与脾胃为核心,临床用药注重升降相因、寒温并用,近年来更加重视从中焦论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病毒-宿主交互网络的加味芦根方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从病毒-宿主交互界面探讨加味芦根方(芦根、全蝉蜕、僵蚕、金银花、生甘草、薄荷、羌活、葛根、柴胡)治疗流行性感冒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本草组鉴数据库收集复方的化学成分,经里宾斯基五原则筛选潜在的活性成分后,进一步在瑞士靶点预测网站预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从GEO数据库挖掘人类流感芯片GSE90732 的差异表达基因;从病毒-宿主相互作用搜索工具检索H1N1 流感-智人蛋白交互组;整合上述生物信息集,通过Cytoscape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加味芦根方-病毒-宿主交互网络,使用R软件对交集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最后对关键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获得 1 252 个活性成分,1 415 个作用靶点,951 个流感差异表达基因和 10 142 对H1N1-智人蛋白互作信息.加味芦根方与流感的交集靶点有 72 个,功能富集显示这些靶点与宿主防御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密切相关.交互网络拓扑分析表明,加味芦根方通过齐墩果酸、γ-十一碳酸内酯、长棘素等多种活性成分调控病毒M2、NA、NS1 和HA蛋白和/或宿主HSP90AA1、NRAS和ITGB1 等多个关键靶标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与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加味芦根方通过多种活性成分直接靶向流感病毒蛋白和/或宿主因子,从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宿主防御和细胞死亡等多个维度发挥抗击流感的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实验解析加味芦根方治疗流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徐振晔教授治疗肺癌脾肾两虚证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徐振晔教授治疗肺癌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 建立Access数据库,收集徐振晔教授肺癌临床病案,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处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共收集徐教授治疗肺癌脾肾两虚证临床病案310份,共使用中药140种,常用中药39种,平均处方用药18.8味,药物集中,处方精炼.处方中核心药物为石见穿、生黄芪、炒白术、重楼、黄精、鸡内金、灵芝、淫羊藿、蜂房、山慈菇、党参等.并随症选用太子参、茯苓、白扁豆等健脾补肺;徐教授始终不忘顾护胃气,常用鸡内金、炒谷芽、炒麦芽等药物健胃助运;肺肾阴亏者还加用麦冬、北沙参等;失眠焦虑患者常用炙甘草、淮小麦、大枣、知母、灯心草、酸枣仁;咳嗽痰多气喘患者多使用杏仁、芦根、枇杷叶;脘腹胀满、纳呆呕恶者加用黄连、木香.瘀血证兼有肢体麻木者加川芎、桂枝.结论 徐振晔教授治疗脾肾两虚证主肺癌以健脾补肺、滋肾养精,兼以攻毒散结,佐以顾护胃气.攻补兼施,扶正祛邪相结合.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提供客观的研究依据,有助于中医药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C银翘片中薄荷酮薄荷脑胡薄荷酮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维C银翘片是由10味中药(山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淡竹叶、牛蒡子、芦根、桔梗、甘草、薄荷素油)和3味西药(维生素C、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酸氨基酚)组成的感冒类中西复方制剂,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该制剂质量标准中[制法]项下规定[1],山银花、荆芥、连翘先进行挥发油的提取,药渣与其他中药进行煎煮等处理后加入西药成分及辅料制颗粒,而后挥发油、薄荷素油一起与颗粒混匀,压片.挥发性成分为药效成分之一,其含量的高低将影响药效,而现行的维C银翘片质量标准中未检测挥发性成分[1],现有文献[2-5]报道对其含量测定的研究也多为维生素C、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绿原酸、牛蒡苷等,未见同时测定处方中多个挥发性成分含量的研究[6],故一些生产企业没有按照工艺进行挥发油的提取和加入操作.本实验建立了气相色谱法(GC)同时测定维C银翘片中薄荷酮、薄荷脑、胡薄荷酮含量的方法,并对5个厂家生产的15批维C银翘片中薄荷酮、薄荷脑、胡薄荷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加味千金苇茎汤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加味千金苇茎汤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西医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千金苇茎汤(组成:芦根、慧政仁各30 g,桃仁、冬瓜仁各15 g,黄蔑、苦杏仁各10 g,炙麻黄8 g,甘草5 g),每日1剂,浸泡60 min,水煎后取汁20 mL,分2次每日早晚经胃管注入.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血清炎症指标、外周血信号通路功能指标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Murray肺损伤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CD11b+中性粒细胞比例、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APACHEⅡ、CPIS、Murray肺损伤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PaO2明显高于西医常规治疗组[mmHg(1 mmHg=0.133 kPa):93.11±9.52比73.54±9.01],PaCO2、CD11b+中性粒细胞比例、sTREM-1、HMGB-1和磷脂酚肌醇3激酶(PI3K)、细胞外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BMK1)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APACHEⅡ、CPIS、Murray肺损伤评分均明显低于西医常规治疗组[PaCO2(mmHg):42.62±4.07比50.61±5.42,CD11b+中性粒细胞比例:0.39±0.04 比 0.72±0.06,sTREM-1(ng/L):14.82±2.91 比 28.68±4.46,HMGB-1(μg/L):104.12±11.79 比188.24±20.83,PI3K mRNA :(32.56±4.17)% 比(99.26±8.85)%,ERK mRNA :(25.54±3.73)% 比(100.26± 7.51)%,JNK mRNA :(40.70±4.55)%比(99.41±4.98)%,BMK1 mRNA :(24.43±4.14)%比(98.97±6.69)%, CPIS(分):1.47±0.31比2.92±0.37,APACHEⅡ(分):11.55±0.36比12.95±1.31,Murray肺损伤评分(分):3.49±0.32比5.96±1.33,均P<0.05].结论 加用加味千金苇茎汤能更有效地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炎症反应,减轻患者肺部感染程度、肺损伤程度,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VEGFR, FGFR探讨中药方剂对COVID-19后遗症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自2020年2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力度的加强,大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治愈出院.肺纤维化是冠状病毒肺炎的后遗症之一,其不仅引起呼吸困难和肺功能指标的恶化,还具有死亡率高、预后不良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通过介导参与肺纤维化进程的信号转导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化与迁移,影响肺纤维的发生发展.基于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的中药方剂对肺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基于VEGFR和FGFR探讨中药对COVID-19后遗症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通过构建VEGFR和FGFR靶点的对接模型,以原配体-CDCOKER ENERGY打分值的80%为阈值筛选方剂中的活性成分,并寻找其来源中药.通过检索成分命中率高于30%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效信息,构建中药-归经网络及中药-功效网络,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2首、《中医疫病名方精选》中9首针对疫病恢复期的方剂,探讨了中药方剂治疗肺纤维化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基于VEGFR和FGFR靶点筛选获得潜在抗肺纤维化的活性成分分别为959,1 047个.VEGFR和FGFR靶点成分命中率达到30%以上的中药为黄芩、南沙参、半夏、薏苡仁、陈皮、白扁豆、白芍、桑叶、党参、玉竹、芦根、柴胡、黄芪、人参、西洋参、玄参、当归、丹参.分析上述中药性味归经及功效信息可知,治疗肺纤维化的中药主归肺(degree=14)、脾(degree=8)经,功效以补虚(degree=9)为主.结合恢复期推荐处方进行分析,上述中药在恢复期方剂中均有出现,其中以气阴两虚处方与补中益气汤命中中药数目最多.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证候为湿热蕴肺,内蕴邪热久羁,易于耗气伤津,临床观察显示,恢复期患者多处于余邪未尽、正气尚未恢复的阶段,主要表现为肺脾气虚,结合该研究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此阶段,应当注重扶正祛邪,健脾益肺,进而缓解病毒导致的肺纤维化症状.研究结果旨在为中医药治疗COVID-19恢复期后遗症肺纤维化提供数据参考,并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关联规则探讨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协定处方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协定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新冠肺炎的防治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 收集自疫情发生截止2020年2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至五版)及2020年2月6日最新公布的临床有效方剂"清肺排毒汤";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印发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第一、第二版);全国各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或中医药管理局,各省市级医院颁布的协定处方;全国各医学流派及数位名医向社会公开的防治新冠肺炎的处方.应用R软件(V3.6.1)分别对预防和治疗类处方进行药物频数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预防类处方共107首,涉及121味中药,其中使用频率大于20%的有11味,为甘草、黄芪、金银花、桔梗、连翘、苍术、防风、白术、芦根、广藿香、桑叶,关联规则显示黄芪、甘草、金银花、连翘、防风为核心组合;治疗类处方共115首,涉及203味中药,其中使用频率大于20%的有7味,为甘草、黄芩、石膏、苦杏仁、麻黄、连翘、金银花,关联规则显示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为核心组合.结论 对于新冠肺炎的预防以益气固表为主,辅以清热解毒燥湿之法,常见组方为玉屏风散、银翘散;在治疗上,总体以清热、解毒、燥湿为主,常见组方为麻杏石甘汤加黄芩、连翘,依病情进展分期治疗,并根据兼证加减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王邦才治疗外感热病经验探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王邦才主任中医师诊治外感热病以仲景《伤寒论》为基,融汇温病诸家学说,不拘寒温,衷中参西,病证双辨,三因制宜,创立新方.现将其诊治经验作一介绍.1 重视舌脉,四诊合参王师认为,舌象的变化对判断外感热病病邪的性质与病情的轻重非常重要,要仔细辨别,通过对《温热论》与《临证指南医案》的研读,他将叶天士察舌内容结合临床观察总结如下:舌苔薄白,多见外感风寒,宜辛散法;舌苔薄白而干,邪虽在卫,而肺津已伤,宜在辛凉方中加入麦冬、沙参、芦根汁等轻清之品;苔白厚而干燥,属胃燥气伤,当在滋润药中加入甘草、石斛、知母,令甘守津还;白苔黏腻,吐出浊厚涎沫,口味甜,为脾瘅病,则为湿热气聚所致,当用佩兰、藿香、苍术等芳香辛散之品;白苔绛底,为湿遏热伏,先泄湿透热;舌白如粉而滑,舌质紫绛,属湿邪入膜原,主病情凶险,须急急透解为要;黄苔不甚厚而滑者,热未伤津,仍可清热透表;苔薄黄而干者,属邪去而津液被劫,宜甘寒轻剂;苔黄而浊,脘腹痞痛者,可用小陷胸汤或泻心汤苦泄之;苔黄而光滑,为无形湿热中有虚象,但以清利,不可投苦泻若腹胀满疼痛;苔黄如沉香色、灰黄色、老黄色,或中有裂纹,皆当下之,大、小承气,调胃承气,宣白承气随证用之;若苔黑而滑者,是水来克火也,为阴证,当温之;若苔黑而干者,津枯火炽也,急予泻南补北;若黑燥而中心厚,属土燥水竭之象,急以咸苦下之;温邪入营,舌色必绛;初传营分,绛舌中心尚有黄白苔,是气分之邪未尽,犹可用泄卫透营,两和之法;舌独中心绛干者,为胃热心营受灼,当于清胃方中加入清心之品;舌尖绛独干,系心火上炎,用导赤散;纯绛色鲜者,乃包络受病,宜犀角、鲜生地、连翘、郁金、石菖蒲等;若平素心虚有痰,外热一陷,里络就闭,须用牛黄丸、至宝丹之类以开其闭;绛舌中心干者,为心胃火燔,劫铄津液,可在凉营方中加入黄连、石膏;若烦渴烦热舌心干、四边色红、中心或黄或白,乃上焦气热铄津,急用凉膈散,散其无形之热;舌绛望之若干,手扪之有津液,属津亏湿热熏蒸,将成浊痰蒙蔽心包之证;绛舌上有黏腻似苔非苔者,为中夹秽浊之气,宜在清营方中加入芳香之品以逐之;舌绛欲伸出口,而抵齿难骤伸者,是痰阻舌根,内风扰动之证;舌绛光亮,乃胃阴亡,急用甘凉濡润之味;舌绛而干燥,为火邪劫营,凉血清火为要;舌绛而有黄白碎点,为生疳之兆,有大红点者为热毒乘心,用黄连、金汁;舌绛色不鲜,干枯而痿,属肾阴干涸,急以阿胶、鸡子黄、地黄、天冬等救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韩雪治疗急性期大叶性肺炎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分析韩雪治疗急性期大叶性肺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韩雪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病房诊治的急性期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中药处方,应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挖掘整理,分析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处方301首,涉及68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20次的药物有33味,以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核心处方药物为:蜜麻黄、炒苦杏仁、石膏、甘草、芦根、桃仁、薏苡仁、法半夏、桔梗、瓜蒌、黄连、浙贝母、鱼腥草,常用配伍药物有9组.结论:韩雪治疗急性期大叶性肺炎以清热涤痰、化湿开结、活血排脓为基本治则,临证把握病机,随证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丹参麦味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丹参麦味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丹参麦味颗粒中丹参、赤芍、佛手、芦根、麦冬、当归、川芎、酒女贞子、制何首乌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Shim-pack VP-ODS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22:78),检测波长286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 TLC鉴别图谱显示:主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无干扰;丹酚酸B 0.1728~0.604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58%、96.60%、98.1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0%.结论 建立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好,为有效控制丹参麦味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