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响应型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肿瘤免疫疗法是激活宿主自身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的治疗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存在响应率低、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等缺陷.有别于传统的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的靶标表现出更为广泛的空间异质性,分布在不同细胞类型及二级细胞器中,药物分子易产生脱靶与在靶毒性,极大地影响了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由于代谢水平的改变,肿瘤微环境较正常组织显微酸性,而细胞内吞途径伴随着质子的进一步泵入,因此pH可以作为理想的选择性刺激条件,以实现"门控"式的药物精准递释.近年来,pH响应型材料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被广泛研究,如高分子聚合物、生物大分子、脂质纳米粒、生物膜、无机纳米粒、金属-有机框架等.本文从不同的载体类型出发,综述了pH响应型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策略,为新一代靶向制剂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DIRAS3可能是一种新的胶质瘤生物标志物且与免疫浸润相关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索DIRAS3对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通过TCGA和CGGA数据库提取DIRAS3表达谱和临床数据,分析DIRAS3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胶质瘤患者中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对总生存期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收集32例包括正常脑及胶质瘤组织标本,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比较DIRAS3蛋白在不同等级胶质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通过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和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等方法,对DIRAS3及其共表达基因可能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传导通路进行分析.并分析DIRAS3与免疫细胞浸润程度以及免疫相关分子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DIRAS3在胶质瘤中的过表达现象明显,且其表达水平随WHO分级升高而增加,并与患者的总生存率呈负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IRAS3的高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分级、IDH状态以及1p/19q编码缺失有关.此外,DIRAS3相关表达基因富集在多种免疫相关通路中,参与调节免疫反应的多个过程.结论 DIRAS3不仅是胶质瘤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更是胶质瘤免疫疗法的关键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免疫评分系统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恶性肿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一直是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同时预测个体对包括免疫疗法在内的不同类型肿瘤疗法的反应有助于临床治疗决策和临床研究方案的选择。免疫评分(immunoscore)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淋巴细胞各亚群分布的数量、密度及浸润特点来预测患者的生存状况。文章就免疫评分在肿瘤患者预后评估、疗效预测和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是常见的白血病类型,以血液、骨髓、淋巴结和脾脏中成熟、典型的CD5阳性B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和积聚为特征。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发展迅速,靶向治疗逐渐取代传统化学免疫疗法,成为CLL/SLL的主要治疗手段。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B细胞淋巴瘤-2(BCL-2)抑制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等药物的出现及联合方案的探索,革新了CLL的治疗模式,为复发难治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就治疗CLL/SLL的分子靶向药物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化学免疫治疗联合放疗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有效后序贯胸部放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经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有效的患者,序贯行胸部放疗,采用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5.0评估安全性,Kaplan-Meier法分析其总生存(OS)期、无进展生存(PFS)期。结果:纳入患者33例,中位年龄为66(50~79)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0(3~33)个月,15例(46%)患者出现疾病进展,12例(36%)死亡。不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放射性食管炎、食欲下降、乏力等,6例(18%)患者出现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减少。1例(3%)发生3级放射性肺炎,3例(9%)发生1-2级放射性肺炎。全组患者中均未出现5级不良反应。中位PFS期为12个月(95% CI为3.9~20.1),6个月、1年和2年PFS率分别为78%、49.6%和35.6%。中位OS期为23个月(95% CI,15.98~30.01),6个月、1年和2年的OS率分别为86.2%、74.5%和47.2%。 结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序贯胸部放疗安全性良好,并通过提高中位PFS率及OS率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造血系统的髓系原始细胞克隆性恶性增殖性疾病。白血病细胞群由不同阶段的细胞组成,在免疫缺陷的动物体内可能引起疾病并可通过引起白血病的持续移植自我再生的细胞是AML干细胞(AML-LSCs)。由于超过96%的LSCs处于G0阶段,它们可能逃脱化学药物的影响,导致药物耐药性和白血病复发。因此,治疗AML的关键一直是如何在不损害造血干细胞(HSCs)的情况下去除LSCs。本文将重点介绍LSCs的免疫表型和靶向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研究现状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相较于单纯手术以及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中的价值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但不同新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得到的生存结果可能大相径庭,这其中有诸多问题尚无统一结论。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了新辅助放化疗的放疗靶区、放疗剂量、化疗方案及其与手术时间间隔,以及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作食管癌新辅助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抗PD-1相关性胃肠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相关性胃肠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加深对该疾病的认知,避免误诊、漏诊。方法:收集2020—2021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抗PD-1相关性胃肠炎3例。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特征,电话随访患者。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3、39和73岁,此前均因恶性肿瘤免疫治疗而出现胃肠道症状。内镜检查2例表现为全结肠炎,1例表现为胃窦巨大溃疡并累及幽门管。显微镜下观察3例均主要表现为上皮明显萎缩、变薄,黏膜固有层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隐窝/腺腔内微脓肿形成,腺体减少及结构改变(分支、扭曲),部分腺体可有明显扩张。此外,2例局部区域还可见慢性炎症特征(如淋巴细胞、浆细胞增多)。3例行巨细胞病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均为阴性。结合病史及形态学,3例均诊断为抗PD-1相关性胃肠炎。针对上述诊断,对3例患者的治疗方案均为停止抗PD-1治疗和使用皮质类固醇,并进行了临床随访。3例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均明显改善,腹泻症状得到了缓解。结论:抗PD-1相关性胃肠炎临床上并不罕见,然而,病理医师对它缺乏足够关注及认识,结合临床病史及病理形态学特征,应当想到该疾病,避免误诊、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艾滋病相关性卡波西肉瘤诊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卡波西肉瘤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肿瘤之一,临床诊断通常基于可见的临床表现,确诊依赖于组织学依据。依据肿瘤表现(tumor,T)、免疫状态(immune system,I)、是否存在全身性疾病(systemic disease,S)对艾滋病相关性卡波西肉瘤进行分期有助于病情及预后的判断。80%以上未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T0期患者,经持续ART即可获得病情好转;重症患者需额外予以化学治疗、干扰素免疫疗法、局部疗法或其他方法。10%~40%的艾滋病相关性卡波西肉瘤患者经ART后会出现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伴有血小板减少、糖皮质激素使用史的卡波西肉瘤相关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患者的病死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和天津大学胸科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治疗方案分为2组:新辅助化疗组(nCT组)和新辅助化学联合免疫治疗组(nCT+IT组)。nCT组接受以铂类药为基础,结合氟尿嘧啶或紫杉醇的新辅助化疗;nCT+IT组在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药物进行免疫治疗。患者均接受了2~3个周期的治疗,每个周期21 d,在治疗完成后4~6周进行手术。收集治疗前、术前72 h及术后72 h的血清肌酐、尿酸及尿素浓度。采用KDIGO标准诊断急性肾损伤(AKI),记录术前72 h及术后72 h时AKI发生情况。收集患者术后病理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和无病生存时间。结果:与nCT组比较,nCT+IT组治疗后血清尿素浓度升高,术前72 h和术后72 h时血清尿酸浓度升高,术后病理完全缓解率升高,复发率降低,无病生存时间延长( P<0.05),术前72 h和术后72 h时AK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虽然可提高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和无病生存率,但对肾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围术期应加强肾功能检测,防止AKI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