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肿瘤患者共享决策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共享决策被誉为21世纪医疗决策的黄金方法,其可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近10年引起国外肿瘤领域的广泛关注.共享决策以患者需求为重点,强调医患双方共同交流,由临床医务人员提供选项并讲述每项选择的风险和益处,同时鼓励患者表达偏好和价值取向,最终双方共同做出决策.共享决策可提升患者决策满意度,降低疾病不确定感,减少决策后悔和决策冲突.本文综述共享决策在血液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概述、现状、影响因素、工具及效果,以期为共享决策在中国血液肿瘤患者中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公立医院内部薪酬制度改革顶层设计及实践探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改革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对增强公立医院公益性、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正向激励作用。笔者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自2018年以来分步推进医、护、技、管分序列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包括基于医疗组的医师绩效改革、以护理垂直管理为基础的护理绩效改革、以资源边际效益为主的医技绩效改革、基于岗位职责和360°考评的管理绩效改革。实践显示,薪酬制度改革可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提高护士满意度,缩短医技检查等待时间,保障绩效"国考"成绩及医院综合排名稳中有升。各医院在研究落实薪酬制度改革政策要求时,需因地制宜,以精准、安全的信息系统为支撑,重点考量分配模式、薪酬结构和资金来源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务人员ADHD远程系统式执行技能训练的培训效果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远程系统式执行技能训练的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方法。选取2020年11至12月参加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联合举办的"ADHD远程系统式执行技能训练实操培训"训练班学员共73名为研究对象,在培训后进行课程设置评价问卷调查,培训前后分别进行学员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培训完成1年后,根据性别、职业、居住地等随机抽取8名学员进行访谈,并分析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学员对课程设置8项内容的满意度为97.3%~100.0%。培训后学员在ADHD诊疗的知识、技能、自信、胜任力知识掌握和胜任力实际操作的得分均高于培训前[7.0(2.0)分比5.0 (4.0)分,7.0(2.0)分比5.0 (4.0)分,7.0(2.0)分比5.0 (4.0)分,6.0(1.0)分比4.0 (2.0)分,5.0(1.0)分比4.0 (3.0)分,均 P<0.001];学员的逻辑动力自评得分低于培训前[10.0(4.0)分比10.0(4.5)分, P=0.020]访谈结果共总结出7个影响因素,其中学员从业经验、课程内容、教师教学水平被8名学员全部提及,此外还包括学员职业耗竭状态、学习动机、课程设置、患儿家长素质。 结论:学员对ADHD远程系统式执行技能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良好,培训后自我效能感明显提升。学员从业经验、课程内容、教师教学水平是ADHD远程系统式执行技能培训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议在保证课程质量的基础上,根据学员能力进行分班教学,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务人员对某三甲医院科研沟通管理机制的满意度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为提高医院科研沟通交流管理水平、提升医院管理效能,调查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医院科研沟通交流管理机制的满意度,以探讨其影响因素,并为完善科研沟通交流管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某三甲医院作为问卷调查单位,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33人,对其开展沟通交流管理机制满意度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 23.0软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233名员工总体满意度为88.4%,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科管人员主动沟通"、"沟通频率"、"沟通机制起到作用认识"、"对沟通机制的了解"、"与上级管理层的交流情况"、"团队中的交流机制"、"医院其他团队和部门的交流机制"、"对工作团队计划和进展的了解程度"、"获得科研信息的形式"、"获得科研信息的需求"和"对科研信息的态度"等项目与满意度的关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科管人员主动沟通"(OR=0.129,95%CI:0.020-0.851)、"中等频率的沟通频率"(OR=0.254,95%CI:0.068-0.951)、"沟通机制能确保得到大部分消息"(OR=0.073,95%CI:0.010-0.563)、"与上级管理层有良好的沟通交流"(OR=0.044,95%CI:0.005-0.361)和"团队中有良好的交流机制"(OR=0.039,95%CI:0.008-0.200)是医务人员满意度的保护因素。 结论:该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医院科研沟通交流管理机制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仍需加强沟通交流机制的普及,进行适度频率的沟通,要重视团队交流在医院科研交流管理机制中起到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以及激励手段,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科研沟通交流管理机制的满意度,提高科研效率,多出成果,为医院创造更大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医学生职业选择影响的定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对医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及潜在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3月1—25日对19名医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化电话访谈,使用扎根理论和主题分析的原理对数据进行编码和主题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结果:19名受访者中女性10名,年龄19~26岁;10名为临床阶段,9名为预科阶段;3名受访者的家庭成员中有医务人员。主题分析确定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影响医学生职业前景可变性的6个主要类别,即6个主题:学生个人特征;职业特征;系统因素;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医生的压力源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受访者接触到较多的负面影响,但只有1名改变了职业选择,而对于将来是否选择如呼吸科、感染科或重症监护室等专科,意见不一。受访者大多表示由于公众对医生的期待及态度,导致其产生较大的职业压力。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提到因职业暴露的高风险和不良医患关系产生不安全感,希望医疗政策和体系能有所改进。大多数受访者重视公众的支持,从支持中获得了职业成就感。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对医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双向的,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职业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面对死亡,医务人员和家属的伙伴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医学在许多人眼里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学科,因为不管是内科病,还是外科病,都需要医生用专业的手段进行干预,所以穷其一生,医生都在专业技术上努力,不敢懈怠。但光有技术还是不够的,医学面对的是人,人的复杂性,人的多样性,人对医学的需求,人对医学的满意度,是靠关系这两个字维系的。叙事医学的创始人卡伦强调了医生与病人、医生与自己、医生与同事、医生与社会四种关系的重要性,在我眼里,医生与家属,医生与经济也是不可忽视的关系。在医疗行为中,处理不好这些关系,病治的再好,彼此关系中的人物都不会有好的就医感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信息化管理模式对国内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信息化管理在国内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信息化管理对国内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类实验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5月17日。由2名经过培训的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4篇文献,共涉及130 6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化管理组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OR=0.24,95% CI:0.17~0.35, P<0.01),院内转运时长短于对照组( WMD=-5.76,95% CI:-8.30~-3.22, P<0.01),院内转运的患者满意度( OR=1.11,95% CI:1.05~1.17, P<0.01)和转运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OR=1.37,95% CI:1.13~1.66, P<0.01)高于对照组。 结论:信息化管理能有效控制国内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其院内转运耗时,并改善院内转运患者和转运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监管的影响因素与重点内容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明确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紧密型医共体)监管的关键影响因素和重点内容,为完善紧密型医共体监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21年发表的紧密型医共体监管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监管相关文献及2003—2021年发布的相关政策文本,采用文献分析和德尔菲法确定紧密型医共体监管影响因素和监管内容;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分析影响紧密型医共体监管的关键因素,并通过优序图法确定紧密型医共体监管的重点内容。结果:共获得14项紧密型医共体监管影响因素和15项监管内容。根据各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结果,确定激励约束(11.349,0.936)、卫生法律法规(10.912,0.653)、绩效考核(10.610,0.249)、财政投入(10.198,0.481)为对其他因素有较强影响的关键原因因素;监管成本(12.293,-0.822)、专职监管人员能力(10.471,-0.654)、专职监管人员数量(10.378,-0.388)为较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核心结果因素。根据优序图法结果共确定12项监管重点内容,按照重要性得分排序依次为服务对象满意度(60.0)、医务人员满意度(59.0)、公共卫生服务(56.5)、绩效考核标准(51.5)、双向转诊情况(51.0)、紧密型医共体运行考核(50.5)、医疗质量管理标准(49.0)、医疗服务质量(47.0)、财政补助经费(47.0)、绩效考核分配(46.5)、医保支付打包(46.5)和基金结余分配(45.0)。结论:为完善紧密型医共体监管体系,有效提升监管成效,应重点关注关键原因因素和关键结果因素的影响,聚焦于对满意度、医疗服务、管理标准和利益机制4个方面重点内容的监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合作降低胸外科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循证护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开展护士主导的基于循证的最佳实践以降低胸外科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多学科团队,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为理论框架,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得出证据并将证据本土化后应用于临床,根据证据制订审查标准,评估证据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并制订行动策略,采取行动规范医务人员的临床行为,比较应用最佳证据前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审查标准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及肺康复知识知晓率的改变。结果:最佳证据应用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由18.2%(6/33)降为0( χ 2值为4.264, P<0.05)。证据应用前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憋气试验、6 min步行试验分别为(76.1 ± 3.3)%、(27.2 ± 1.5)s、(522.6 ± 13.0)m,证据应用后分别为(82.7 ± 2.8)%、(31.0 ± 5.3)s、(561.5 ± 16.4)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8.600、-3.007、-10.542, P<0.01);10条审查标准在证据实施后依从性均提升至85%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6.834~64.000, P<0.01);证据应用前后患者肺康复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4.2%(8/33)、83.9%(26/31),明显提升( χ2值为22.823, P<0.01),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 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通过应用最佳证据可以降低胸外科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照护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院区同质化医疗服务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受自身发展空间限制、城郊区域发展、政策引导(医共体、医联体、分级诊疗等)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通过多院区发展来拓展医疗辐射范围。在多院区发展过程中,医疗质量同质化是核心难点,关乎医院整体运营和发展。作者所在医院通过统一思想、统一领导、统一构架、统一信息系统、统一质控系统、统一培训、统一人员资质管理等举措,解决了院区间医疗质量发展不均衡、医务人员能力有差别、科室人力资源分散等问题,增强了院区间凝聚力,实现了同质化医疗服务,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