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糖尿病患者医患共同决策感知参与程度与家庭支持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调查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医患共同决策感知参与程度与家庭支持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三部分:一般信息、医患共同决策感知参与程度量表和家庭支持量表.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医患共同决策感知参与程度总分为(7.8±2.6)分,家庭支持总分为(7.4±1.5)分;医患共同决策感知参与程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家庭支持总分均呈正相关(r=0.34~0.51,P均<0.05));是否饮酒、是否规律监测血糖、对糖尿病的重视程度、家庭支持程度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医患共同决策感知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医患共同决策感知参与程度较低,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可据此开展针对性医疗决策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四川省某三甲医院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控制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医疗费用和研究安宁疗护卫生经济学价值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成都市某医院住院治疗204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情况、住院费用构成,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对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6天,住院费用中位数为35 009.82元,其中以西药费为主(45.6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住院天数、使用呼吸机、医保类型、使用抢救药物、血液透析、癌症种类、气管插管、输血、气管切开为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住院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建立综合医院与安宁疗护机构双向转诊标准和服务流程,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组态视角下医联体成员信息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影响医联体成员信息共享行为的因素,为促进信息共享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医联体成员医院工作人员信息共享行为进行调研.以问卷所得的数据为样本,基于TOE理论构建技术、组织、环境3个维度共8个影响因素的组态效应理论框架,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影响医联体成员信息共享行为的因素进行组态分析.结果 得出3条促进医联体诊疗信息共享行为的组态路径,识别出政府支持、公民需求为必要条件,行业环境为核心条件.结论 政府体制支持对医联体成员信息共享决策至关重要,民众医疗数据共享服务需求是医联体成员信息共享行为的重要动力,医务人员的认同与配合是医联体成员信息共享行为的内在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乘风破浪立潮头 赓续前行向未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决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重要民生工程.打造高质量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国家和省、市赋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的重要使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ARIMA模型的医用缝线使用数据预测与配置优化方案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探讨影响医疗机构使用医用缝线的相关因素,为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医用缝线提供依据与优化策略.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某院每月医用缝线使用金额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医用缝线使用金额数据作为训练集,采用R语言建立ARIMA模型;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医用缝线使用金额数据作为验证集,以验证ARIMA模型的可靠性.利用验证通过后的ARIMA模型预测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医用缝线每月使用金额并比较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用于评估2021年1月执行医用缝线优化政策带来的效益.结果:建立的ARIMA模型通过了白噪声检验(P>0.05),且2019年全年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医用缝线优化政策后,某院医用缝线实际使用金额有所下降,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实际值远小于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ARIMA模型的医用缝线使用数据预测与配置优化方案可以充分挖掘某院医用缝线的使用规律,为医用缝线配置合理优化和智能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层医生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的治疗惰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背景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慢性病,基层医生是高血压管理的主力军,而医源性治疗惰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高血压控制的达标情况.目的 调查基层医生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的治疗惰性,并分析治疗惰性成因,为提高我国高血压控制率提供参照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于 2023 年 7-8 月向天津市 3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层医生发放调查问卷,从"软理由""高估治疗效果""医保政策"3 个维度评价基层医生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的治疗惰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治疗惰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 407份,回收有效问卷386份,有效回收率94.84%.基层医生高血压诊疗知识得分为6(0.5)分,得分率为61.11%(5.50/9.00);高血压治疗惰性总得分为 48(7.0)分,得分率为 56.55%(45.24/80.00)."软理由"维度得分为 26(4.8)分,得分率为51.92%(25.96/50.00);"高估治疗效果"维度得分为10(2.0)分,得分率为65.40%(9.81/15.00);"医保政策"维度得分为 6(2.5)分,得分率为 46.40%(6.96/15.00).3 个维度治疗条目水平得分比较,"高估治疗效果"维度得分相较于其他两组得分最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地区、高血压诊疗知识掌握程度及每日接诊高血压患者数是基层医生治疗惰性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基层医生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普遍存在治疗惰性,高血压诊疗认知水平较低、"高估治疗效果"和"软理由"是导致基层医生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存在治疗惰性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针对高血压治疗惰性的教育,开展多样化的诊疗知识及管理培训,同时推行临床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决策系统,或可有效改善基层医生的高血压治疗惰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炎症性肠病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炎症性肠病急性临床症状的复发常导致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率的增加,从而加重患者疾病负担及医疗资源紧张.该文就炎症性肠病患者非计划再入院概述、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进行综述,旨在为早期识别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的风险,制订护理决策及降低医疗负担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融合文本分类算法的皮肤病辅助诊疗模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针对当前皮肤病辅助诊断中生物医学特征建模规模较小且耗费巨大人工成本,而患者疾病特征的时间序列同样无法准确描述等难点,本研究运用融合文本分类算法,融合常用的文本分类模型TextLSTM、TextCNN、RCNN得到皮肤疾病辅助诊疗模型(TLNN模型),通过提取图像传感器医学特征向量化后进行预处理减少焦块数量以及消除偏差较大的特征信息,提高决策数据精度.在ISIC2018和PH2数据集进行对照实验,TLNN模型的准确率为72.36%,高于其余3种文本分类模型.在与医生主观诊断对比实验中,模型诊断准确率为92%,接近于医生94%的平均准确率,而有效诊断效率(1.17 min/例)明显高于医生人工诊断(4.57 min/例),整体效率提升幅度达290%,结果表明对比传统人工诊断,融合文本分类算法模型能以更短时间获得精确的诊断.TLNN模型可以应用于疾病诊断,辅助医生医疗决策,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智能诊疗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磁共振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分级评分方法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显著上升,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的治疗策略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被推荐为LARC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NCRT能显著改善预后,但LARC患者对此治疗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准确评估N C RT的疗效对于临床决策和个体化医疗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疗效评估方法包括血清肿瘤标记物、内镜、直肠腔内超声、CT/MRI等,但各有局限.近年来,磁共振肿瘤退缩分级(magnetic resonance tumor regression grade,mrTRG)系统因其无辐射、多方位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和动态连续观察的优点而受到关注和推荐,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着重探讨LARC患者NCRT后mrTRG的应用价值及其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健康行为决策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进行健康行为决策时的体验和需求,为制订针对性的决策支持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于2022年7月-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选取16例PCI术后1年仍存在不健康行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其决策体验与需求进行深度访谈,以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2个主题,6个亚主题,包括健康行为决策体验(健康行为获益的不确定感、健康行为低认同感、担忧行为改变的负性影响);健康行为决策需求(健康行为知识的需求、医疗资源的需求、情感支持的需求).结论 PCI术后患者较低水平的健康行为与其健康行为决策过程中的多种冲突体验和需求有关.临床护理人员应从患者的体验和需求出发,重视并及早识别患者的冲突体验,从知识、医疗资源、情感支持等方面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促进其健康行为的转变和长久维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