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常态化背景下基于智慧医疗的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抗疫常态化背景下基于智慧医疗的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优势.方法 以2020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迎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13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2例,研究组6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1+1+1签约管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智慧医疗管理.观察2组在干预6个月后的血糖控制指标、代谢指标,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DRKQ)、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DSQL)量表、自我行为管理变化情况(SDSCA)量表及用药依从性(MMAS-8)量表.结果 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降低约0.7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约1.3 mmol/L)、血脂指标(TC降低约0.3 mmol/L、LDL-C降低约0.3 mmol/L)和血压指标(SBP降低约4 mmHg)均显著改善(P<0.05).DRKQ量表显示2组受试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均有提高(P<0.001);DSQL量表显示研究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治疗以及生存质量方面的总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SD-SCA 量表显示干预后研究组自我饮食管理、运动、血糖监测、自我足部护理、按时用药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MMAS-8量表显示研究组在智慧医疗的指导下,用药依从性评分得到显著改善(P<0.001).结论 基于智慧医疗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并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生存质量和用药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10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大华医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且签约家庭医疗服务的60例老年慢性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在低盐低油摄入、规律运动、饮酒方面生活方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可改善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不良生活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床药学康复模式的系统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系统性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的临床药学康复模式,以探究其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优化患者康复体验等方面的潜力和作用.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已发表的临床药学康复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 2024 年 5 月 30 日.结果 共纳入 11 篇文献.1 篇涉及 69 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控制率(OR=2.71,95%CI:1.03~7.01)、2 型糖尿病控制率(OR=3.12,95%CI:1.12~5.84)、高胆固醇控制率(OR=1.90,95%CI:1.05~3.35)均得到提高,表明药师的用药审核有助于提升高血压、2 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的控制效果.1 篇含 6 项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对 2 573 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血压控制水平(OR=1.51,95%CI:1.13~2.03)得到提升,表明血压监测、生活方式和用药方案评估提高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1 篇涵盖 8 项研究的Meta分析文献中,包括 5 项随机对照试验和 3 项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用药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患者中,尿酸<360 μmol·L-1 的比例更高,尿酸控制率提高.1 篇纳入 14 个RCT共 4 509 例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药师的用药教育、用药咨询等干预降低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 30 d再入院率(RR=0.75,95%CI:0.53~0.96).1 篇纳入 18 个随机对照试验中共涉及 7 244 名患者的文献显示,药师主导的出院相关咨询降低了患者的再入院率,表明药师在出院环节中的关键作用,再入院率降低(RR=0.864,95%CI:0.763~0.997,P=0.020).1 篇含 8 个研究的文献评估了不同团队药师开展的药学相关服务对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接受药学相关服务的患者再入院率降低(OR=0.74,95%CI:0.62~0.89),患者再入院的风险减少了 32%.1 篇综合了 123项研究的Meta文献分析了药师在患者护理服务中的介入对降低患者再次入院率的效果,结果显示,药师的介入使患者再次入院率有所下降,其中最大下降幅度可达 44.5%.1 篇纳入了 23项RCT的Meta文献,旨在评估药师干预的相关措施对老年人药品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显示,药师主导的药物审查和用药教育可以减少养老院老年人的药品不良事件.1 篇纳入了 14 项RCT及干预性研究的文献,旨在探讨药师参与的多学科团队照护对药品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显示,药师参与的多学科团队照护与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降低相关(RR=0.47,95%CI:0.28~0.77,P<0.01).1 篇综合了 6 项RCT的Meta分析涵盖了 29 291 名儿童住院患者,揭示了药师在减少儿科患者用药错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药师的介入能有效地降低儿童住院患者发生用药错误的风险(OR=0.27,95%CI:0.15~0.49).1 篇分析临床药学服务在患者药物治疗中的效果的文献,结果显示,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引入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能够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减少医疗费用,提升用药服务满意度.结论 临床中深入探究临床药学康复模式,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疾病康复的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妊娠用药登记平台的父方药物暴露临床药学服务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交流国内围孕期父方用药行为及模式,探讨临床药师在父方药物暴露方面可提供的药学服务类型及作用.方法 以围孕期父方药物暴露患者为服务对象,介绍临床药师基于妊娠/哺乳期药学门诊开展父方药物暴露咨询的临床实践工作模式.对咨询病例信息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人群药物暴露特征,并与国外致畸信息服务中心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2017 年10 月—2022 年9 月,共为门诊404 例父方暴露患者提供药学咨询服务,建立标准化接诊流程.父方药物暴露咨询占比3.6%,以非计划妊娠用药最为常见(79.2%),人均暴露药品(2.6±1.7)种.咨询排名前5 位药物类型为抗微生物药、中成药、心血管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及内分泌系统药物;使用频率最高5 种药物为头孢菌素、沙坦类药物、恩替卡韦、左氧氟沙星、二甲双胍.开展妊娠结局有效随访261 例,随访率81.6%,现有随访结果未提示父方药物暴露后的先天性异常信号.结论 国内父方药物暴露很少受到关注,研究证据十分有限.由临床药师向公众和医疗保健人员提供基于循证证据的药物风险评估与药物治疗建议,并基于病例开展观察性研究,对促进备孕期父方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学教育纵向研究数据库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医学教育纵向研究数据库是一个大数据信息集,通过前瞻性、连续性地收集和整合不同个体在不同医学教育培训项目及专业领域中行为表现测量值,探索教育干预与教育成果之间的关系,有效解决医学教育研究中具有挑战性、复杂性的问题。纵向研究数据库作为一个连续统一的记录和评价工具,记录从接受医学教育到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临床医生专业能力发展情况,涵盖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到继续职业发展3个阶段,可以应用于评价医学教育成果。我国医学教育纵向研究数据库尚未建立,需要加快构建,为促进医学教育改革和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科临床思维中的社会学解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基于全科门诊有大量不典型症状和未分化疾病的实际情况,将社会学因素纳入临床思维,从患者的社会生活角度探索疾病的解释方法,丰富全科医疗多学科、全人照顾的医学模式。本文通过典型病例分析与临床经验分享,结合社区门诊疾病谱的实际情况,探索从患者在社会生活中社会角色和行为特征的角度,对临床上难以用生物医学或心理学解释的复杂症状,建立一种新的解释途径。并对于其临床意义和构建方法提出初步设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城镇化新增城镇人口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城镇化新增城镇人口的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宁市1 978例城镇化新增城镇人口,使用自制问卷《居民卫生调查表》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及医疗卫生照顾情况。采用 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增城镇人口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的因素。 结果:城镇化新增城镇人口总体利用情况为47.22%,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等新增城镇人口的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 OR=1.354, 95%CI:1.094~1.676)、>60岁( OR=1.873, 95%CI:1.413~2.483)、月平均收入>3 000元( OR=1.498, 95%CI:1.123~1.997)、轻体力劳动( OR=1.596, 95%CI:1.003~2.53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OR=2.400, 95%CI:2.028~2.841)、有社会基本医疗保险( OR=2.633,95% CI:2.042~3.394)的群体健康管理项目利用程度更高;静坐时间>3 h( OR=0.630, 95%CI:0.532~0.745)群体项目利用程度低。 结论:城镇化新增城镇人口的健康管理项目利用程度较低,性别、年龄、月均收入、体育锻炼、静坐时间、日常劳动强度、有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情况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程精细化四手操作对口腔患者临床效果、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全程精细化四手操作对口腔患者临床效果、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口腔患者2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先后顺序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精细化四手操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效果、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遵医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结论:全程精细化四手操作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医护间治疗默契配合度,节约治疗时间和降低感染风险,提升口腔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治疗信心和遵医行为,显著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就医满意度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艺术疗法指南现状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艺术疗法在增强患者情感表达,治疗精神心理类疾病以及促进癌症患者康复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其含义广泛、干预措施多样等特点,加强对艺术疗法的指导和监测是提高相关领域医疗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临床实践指南是指导和规范医疗行为的重要工具,是医疗行为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艺术疗法指南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相关指南制订和实施过程的思考及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住院患者医疗服务行风风险防范预警指标及信息化管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从源头上预防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是医院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围绕医疗服务规范化管理要求,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等,梳理相关行风风险点,从"合理住院、合理收费、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用耗"6个层面构建行风预警框架,并明确14个行风预警指标,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发行风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对住院患者医疗服务行为的信息化监管。实践发现,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量化分级的方式,实时关注行风指数,起到了行风精准管理的作用,提高了行风管理效率。行风预警体系可促进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化管理,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并可作为临床医生、科室行风管理的重要手段及考核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