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画艺术疗法对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及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绘画艺术疗法在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开展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太和县中医院血液透析室90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中青年患者按照入组时间分为2组,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纳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纳入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4次绘画艺术疗法。在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最终纳入对照组44例,研究组43例。干预前,2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感觉、情绪、认知、行为维度得分及PFS-R总分分别为(3.33 ± 1.02)、(4.47 ± 1.42)、(3.56 ± 0.79)、(3.26 ± 0.76)、(3.65 ± 0.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1 ± 1.13)、(6.07 ± 1.37)、(4.95 ± 1.21)、(4.43 ± 0.87)、(5.22 ± 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14~13.30,均 P<0.05);研究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因子得分及PSQI总分分别为(0.95 ± 0.20)、(1.71 ± 0.33)、(1.10 ± 0.21)、(9.13 ± 0.6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3 ± 0.19)、(1.90 ± 0.24)、(1.35 ± 0.31)、(9.90 ± 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95~5.44,均 P<0.05)。 结论:绘画艺术疗法可有效缓解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艺术疗法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脑性瘫痪是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发育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活动受限症候群。艺术疗法侧重创造性艺术表达,通过对患者和治疗师之间的互动表达方式分析和解释,以达到治疗目的。针对脑瘫症状,艺术疗法可有效改善患儿身体结构与功能、作业活动表现以及参与能力。本文综述国内外脑瘫康复领域艺术疗法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艺术疗法指南现状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艺术疗法在增强患者情感表达,治疗精神心理类疾病以及促进癌症患者康复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其含义广泛、干预措施多样等特点,加强对艺术疗法的指导和监测是提高相关领域医疗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临床实践指南是指导和规范医疗行为的重要工具,是医疗行为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艺术疗法指南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相关指南制订和实施过程的思考及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时效激励理论的团体绘画艺术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应用基于时效激励理论的团队绘画艺术疗法干预后,患者的自我效能、认知功能以及症状缓解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n=104)为本次探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2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基于时效激励理论的团队绘画艺术疗法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总自杀率、致死率;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GSES)、症状缓解程度(BPRS)及认知功能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69%,两者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SES、BPRS、认知功能评分相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GSES、总应答数、正确应答数、完成分类数评分较干预前呈现增高趋势,BPRS、持续错误数评分有所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死亡率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患者的25.00%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自杀率为9.62%,组间相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时效激励理论的团队绘画艺术疗法能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服药依从性,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明显提高,症状可快速得到缓解,认知功能明显改善,减少自杀风险,患者的致死率低,干预效果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视觉艺术疗法在失智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对视觉艺术疗法(VAT)的概念、实施人员、干预对象、干预方式、干预机制、理论依据、应用效果进行综述,提出培训专业实施人员、通过社区筛查患者、多学科合作促进康复、同伴支持建立兴趣小组、高校设立相关课程、养老机构与高校合作,促进VAT在我国失智症患者中的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感官护理在安宁疗护中应用的思考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4/6/22
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总结感官护理在安宁疗护中应用的情境和现状,分析在安宁疗护实践中通过提供身体器官照护、物理环境设置和感官艺术疗法的感官护理方式实现症状管理和灵性慰藉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思考未来感官护理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通过与科技结合开发感官护理新技术,促进感官护理在不同地区及不同疾病人群中的应用,注重感官护理实践中的个性化与灵活性,改善患者具身情绪和生命质量,提高我国安宁疗护的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二元应对的宫颈癌患者夫妻参与式绘画疗法干预方案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基于二元应对理论构建宫颈癌患者夫妻参与式绘画疗法干预方案,旨在缓解宫颈癌患者夫妻的心理压力并改善亲密关系.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拟定方案草案,选取 20名专家开展 2轮函询对草案进行修订形成初稿,开展预试验进一步完善形成终稿,在82对宫颈癌患者夫妻中进行验证.结果 专家函询权威系数为 0.91、第 2轮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W为 0.316(P<0.001),每个条目适用性评分>4.6分,变异系数<0.14.该方案最终形成以自我了解、彼此表达、感动的事、回首岁月、夫妻同心、携手同行为主题的6场干预,2组宫颈癌患者夫妻在干预前、干预 3场后、干预结束后的心理压力、二元应对、婚姻调适得分时间效应、交互效应、组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基于二元应对理论构建的宫颈癌患者夫妻参与式绘画疗法干预方案,充分考虑了宫颈癌患者夫妻的心理状态及专家意见,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临床意义,能够为宫颈癌患者夫妻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亲密关系提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视觉艺术疗法对认知障碍患者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 评价视觉艺术疗法对主观认知功能下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负性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关于视觉艺术疗法应用于主观认知功能下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类实验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3 年 4 月 31 日,由 2 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资料,采用 RevMan 5.4 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11 篇文献,总计 508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视觉艺术疗法有助于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SMD=0.86,95%CI(0.40,1.32),P=0.000 3]、短延时记忆[MD=1.15,95%CI(0.90,1.41),P<0.000 01],长延时记忆[MD=1.24,95%CI(0.95,1.54),P<0.000 01]、言语功能[MD=1.58,95%CI(1.34,1.83),P<0.000 01],抑郁情绪[SMD=-0.73,95%CI(-1.36,-0.11),P=0.02]、生活质量[SMD=2.64,95%CI(0.27,5.01),P=0.03],但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2,95%CI(-0.34,0.57),P=0.61],在焦虑情绪方面的干预效果尚不明确.此外,目前尚缺乏视觉艺术疗法对主观认知功能下降人群的干预研究.结论 视觉艺术疗法有助于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受纳入研究数量的限制及干预措施有一定的异质性,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视觉艺术疗法在主观认知功能下降人群中的干预效果尚待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五行音乐疗法对跨文化压力探索性试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 探讨五行音乐疗法(FEMT)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压力的有效性,并比较五行音乐疗法(FEMT)与西方艺术音乐疗法(WAMT)在缓解压力的差异.方法 采用探索性随机对照试点研究,共纳入37名受试者,中方脱落2例,最终纳入35例,其中23名来自加拿大、12名来自中国.知情同意后,所有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在家中听中医五行音乐或西方艺术音乐30 min,每周2次,持续4周.参与者被要求使用耳机,每次会议前后均测量脉搏率,并填写5份问卷,包括背景和人口统计调查(报告年龄、性别、教育、文化背景、聆听经验).压力自我评估(每次干预前后),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第2次干预后每周1次),压力感知调查(PSS,第2次干预后每周1次),音乐治疗干预调查(MTIS,每次干预前后).结果 ①与WAMT组相比,FEMT第2次治疗后自我评估的压力评分显著下降(t=-2.057,P=0.046).②在两组中,每组治疗前的压力评分均显著降低(WAMT:t=5.026;FEMT:T=7.645,P=0.000).③两组干预后HA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国样本中,FEMT和WAMT组第八次治疗后HADS评分存在显著差异(t=-3.862,P=0.003),FEMT干预前后HAD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7,P=0.004).WAMT组的MTIS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t=-2.572,P=0.023),但FEMT组没有(t=1.331,P=0.207).结论 该试点研究探索了一种安全可行的自我管理方法-音乐疗法干预两个不同文化群体的压力,并首次提供了FEMT和WAMT在缓解压力和焦虑方面的有效性的初步比较和证据.需要对更大的随机样本进行进一步调查,以阐明不同类型的音乐和文化群体对压力和焦虑水平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认知行为艺术疗法在干预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12
认知行为疗法是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艺术疗法开始在国外兴起.目前,针对焦虑障碍患者,国外学者开始尝试使用认知行为艺术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art therapy,CBAT).基于目前探索结果,认知功能尚在发展阶段的儿童青少年也是该疗法的潜在受益者.研究以总结CBAT在治疗国内外焦虑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并创新性地探讨对中国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的治疗潜力,为完善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不足提供新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