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染病信息》稿约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传染病信息》(Infectious Disease Information) 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有限公司主管、融通医健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主办、《传染病信息》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传染病专业国家级期刊(双月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个体化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不良预后列线图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个体化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不良预后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效能,为EGVB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收治的389例肝硬化EGVB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随访3年,其中预后不良232例(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157例(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因素的最佳截断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GVB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语言软件4.0"rms"包建立预测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的列线图模型,采用校正曲线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腹水率、肝表面粗糙率、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评分)、Child-Turcotte-Pugh评分(CTP评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62.48 ± 6.21)岁比(58.71 ± 5.93)岁、51.29%(119/232)比35.03%(55/157)、60.78%(141/232)比42.03%(66/157)、(13.89 ± 1.93)分比(11.32 ± 1.69)分、(8.93 ± 0.77)分比(7.46 ± 0.63)分、(37.73 ± 5.21)U/L比(32.13 ± 5.03)U/L、(64.19 ± 11.31)U/L比(57.36 ± 10.29)U/L、1.73 ± 0.41比1.61 ± 0.39和(24.31 ± 2.63)μmol/L比(19.86 ± 2.17)μmol/L],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钠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36.21 ± 4.51)g/L比(39.12 ± 4.96)g/L、(86.31 ± 8.27)g/L比(92.28 ± 9.67)g/L和(136.58 ± 18.24)mmol/L比(141.21 ± 19.2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ELD评分、CTP评分、白蛋白、ALT、AST、血红蛋白、INR、TBIL和血钠预测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5岁、14.20分、9.30分、35 g/L、38 U/L、67 U/L、88 g/L、1.90、25 μmol/L和135 mmol/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腹水、MELD评分≥14.20分、CTP评分≥9.30分、白蛋白<35 g/L以及INR≥1.90是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HR = 1.528、1.439、1.637、1.795、1.521和1.596,95% CI 1.165~1.891、1.088~1.790、1.308~1.966、1.385~2.205、1.262~1.780和1.259~1.933, P<0.05或<0.01)。整合影响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其预测效能较好(C-index为0.839,95% CI 0.781~0.948)。列线图模型预测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的校正曲线结果显示,实际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当高风险阈值>0.02时,列线图模型预测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时可提供明显的额外临床净收益,且其提供的临床净收益高于单个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基于年龄、腹水、MELD评分、CTP评分、白蛋白和INR等影响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筛选与识别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IgG和IgA双克隆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提高对非IgM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20年7月收治的1例IgG和IgA双克隆型LP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74岁,因重度贫血、头晕、乏力伴双下肢水肿就诊。经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骨髓形态学、活组织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MYD88 L265P检查诊断为IgG和IgA双克隆型LPL。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化疗及靶向治疗,仅接受保守治疗;3个月后因重度贫血死亡。结论:对于骨髓抽吸发现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细胞、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非IgM型的患者,应进一步明确肿瘤细胞的特征,以诊断是否为罕见型LP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抢救室封闭管理模式下突发灾害事故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感受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抢救室封闭管理模式下突发灾害事故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感受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9年1~12月因突发灾害事故住院的患者88例,将其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心理感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抑郁及焦虑评价:将SDS≥63分及SAS≥60分作为观察组,SDS<63分及SAS<60分作为对照组。同时采用疾病不确定量表(MUIS)评价主要照顾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采用照顾者准备度评估量表评价准备度,采用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量表评价综合照顾能力。分析两组受试者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主要照顾者年龄、经济收入、关系、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不可预测性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准备度得分低于对照组,综合照顾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年龄、经济收入、关系、MUIS评分、准备度得分、综合照顾能力得分均是主要照顾者心理感受的影响因素(均 P<0.05)。 结论:抢救室封闭管理模式下突发灾害事故患者主要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年龄较大、经济收入较低、父母及配偶、MUIS评分高、准备度得分低、综合照顾能力得分高均是主要照顾者不良心理感受的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中需重视其心理需求,并针对不同困难进行必要的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妊娠期急性肾绞痛输尿管D-J管置入术后泌尿道感染预后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肾绞痛患者输尿管D-J管置入术后与泌尿道感染相关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浙江省台州医院及恩泽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妊娠期急性肾绞痛行输尿管D-J管置入治疗的109例患者资料,其中31例(28.4%)在输尿管D-J管置入术后至分娩前发生泌尿道感染者为感染组,78例未发生感染者为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评估输尿管D-J管置入术后发生泌尿道感染的预后因素。结果:109例患者年龄28(25,33)岁[ M( Q1, Q3)],孕周26(21,31)周,体重指数24.84(22.60,27.43)kg/m 2。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既往尿培养阳性比例较高[38.7%(12/31)比15.4%(12/78),χ2=6.56, P=0.010],孕周数较低[23(20,28)比27(21,32)周,Mann-Whitney U检验, P=0.006],有糖尿病病史的比例较高[45.2%(14/31)比11.5%(9/78),χ2=13.86,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 OR=7.739,95% CI:2.579~23.223, P<0.001)、既往尿培养阳性( OR =3.249,95% CI:1.131~9.330, P=0.029)、孕周( OR =0.201,95% CI:0.042~0.955, P=0.044)是妊娠期急性肾绞痛输尿管D-J管置入术后发生泌尿道感染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糖尿病病史、既往尿培养阳性、孕周是妊娠期急性肾绞痛输尿管D-J管置入术后发生泌尿道感染的独立预后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淋巴上皮瘤样癌临床病理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浙江省台州医院收集的21例LELC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1例LELC中,发生于涎腺8例、胃5例、肺6例、乳腺1例、宫颈1例。HE染色显微镜下形态相似,在丰富的淋巴细胞背景中见散在分布低分化或未分化的癌细胞,呈巢片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癌细胞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p63、p40,间质反应性淋巴细胞表达CD8、CD20。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16/21)阳性。结论:LELC是少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大部分与EB病毒感染相关,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相对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某院智能化检查预约统筹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优化预约诊疗管理是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2年,江苏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聚焦数智化诊疗预约的需求,开展了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智能检查预约统筹管理实践,通过构建智能化检查预约系统、丰富预约范畴、互通预约信息、完善配套服务和建立预约监管机制,为多院区和医疗集团成员单位的患者提供了智慧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检查预约服务。该院CT、MRI和超声检查的患者平均等候时间分别从2021年的7.43 h、8.75 h和4.63 h降至2023年的4.63 h、4.72 h和2.18 h,患者平均检查预约满意度从90.7%升至96.5%,智能化检查预约统筹管理取得良好成效,可为其他医院优化预约诊疗服务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脑胶质瘤患者围术期焦虑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患者围术期焦虑的影响因素,同时研究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进行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HAD评分及患者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表对100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焦虑情况,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月收入、家人是否支持、营养状况、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对脑胶质瘤的认知程度、疾病严重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分析发现,年龄(≥80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自费)、家庭月收入(<2 000元)、家人不支持、营养状况差、对脑胶质瘤的认知程度较差、疾病非常严重及术后出现并发症均是导致脑胶质瘤患者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针对脑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出现焦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与社会环境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的社会职能,并为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找到功能定位,在区域卫生规划背景下最大化发挥作用,笔者针对其功能定位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建议各级政府将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行统筹规划,对国有企业医院承担的公益责任和任务给予合理支持与补偿,为其探索创新提供政策空间,并支持国有企业办医院集团化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卫生健康行业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者梳理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在"人""财""物""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自2017年开始,针对医院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与企业和市场脱节问题,探索建立医院主导型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实践。"政、产、学、研、医、用"一体化的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多措并举吸引院内外优秀研究人才和项目进驻,推动创新型科研项目的实施,并通过与企业集团合作建立了医院主导和社会资本参与合作的健康产业模式。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立足于院内成果的孵化和转化,结合市场需求和临床需求,推进医院与院外企业的多方合作,健全了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链条化运行机制,并通过集中招募支持资金,缓解了中试研究资金不足、产品化资金不足的问题。医院的专利授权数量由2018年的23项增加至2022年的105项,专利转化金额由2020年的200万元增加至2022年的1 100万元。建议高校附属医院进一步健全成果转化组织架构、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成果转化运行机制、构建医校企合作平台、完善转化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良性循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