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三角跨区域松散型医疗联合体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跨区域松散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下简称长三角)医疗服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采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理想化政策、政策执行机构、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执行环境4个维度,分析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以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为牵头单位,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份的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组建的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的发展困境。经分析,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发展政策尚未明确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实施路径,医联体法人治理结构不成熟;政策执行机构在专项资金支撑和相关配套政策制定方面相对滞后;政策目标群体的参与度不足及其激励机制不完善;政策执行环境存在各地医疗卫生服务规章制度不统一,各地政府卫生筹资能力不同,医疗机构管理理念协同性不足,以及信息系统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基于上述困境,本研究提出应加强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发展规划布局,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提高政策执行能力;完善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内部合作运行机制,提升目标群体认同感;优化政策执行环境,落实各项支持措施,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务工作者近5年夜班数量对其BMI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医务工作者近5年内夜班总数对其BMI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抽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务工作者的资料,医务工作者的体检数据来源于体检中心的电子信息系统,医务工作者的夜班数量及基本情况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取。本研究中的协变量包括分类变量与连续变量2种,其中分类型变量包括性别、职称、工作类型,连续型变量包括年龄、工作年限、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血小板、ALT、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尿素、肌酐、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HDL-C、LDL-C、葡萄糖。使用广义加法模型和平滑曲线拟合处理夜班数量与BMI的关系。结果:最终选择908名医务工作者的数据进行分析。908名医务工作者5年内平均夜班数量为(339.0±30.8)个,平均BMI为(22.88±2.08)kg/m 2。调整混杂因素后,夜班数量与BMI呈非线性关系,拐点为634个。在拐点左侧,夜班数量与BMI间无显著关系( P=0.829)。拐点右侧两者之间关系显著,效应大小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2和0.01~0.03。 结论:医务工作者近5年夜班数量>634个后,随着夜班数量增加,其BMI值显著增加。医院管理者可对每年夜班数量进行测算和规划,以降低轮值夜班对医务工作者健康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KANO模型的医学信息学课程质量要素分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学生需求识别医学信息学课程质量要素分类,为面向医学本科生的医学信息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7月,采用文献调研法和访谈法抽取提炼医学信息学课程22个质量要素,基于KANO模型设计调查问卷,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海军军医大学学习过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的2019~2021级5个班级231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Better-Worse系数分析法分析数据,识别课程质量要素所属分类。结果:①在课程内容模块,包括3个必备质量:Embase数据库、网络信息检索、医院信息系统;9个期望质量:CBM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全文获取、文献管理软件、课题检索、检索策略优化、论文写作、电子病历;1个魅力质量:循证医学资源;2个无差异质量:基础理论、特种文献。②在教学方式模块,实践教学为期望质量,混合式教学为魅力质量。③在评价手段模块,随堂测试、实习作业等5个质量要素均为无差异质量。结论: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医学信息学课程改革,应以各项课程质量要素分类为依据,完善课程内容体系规划、合理选择和创新教学方式及评价手段,保证必备质量的全覆盖、优先重点提升期望质量、引导学生对魅力质量的关注度、适当精简无差异质量,从而提升学生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医院经济运行影响的案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以张家港市某县级公立医院为案例,分析综合改革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方法:某院2014年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医院资源规划系统和成本核算信息系统收集该院2014年至2019年的医院业务运行数据、支出收入数据、药品零差率补偿数据、收费与成本数据,并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与病种成本。描述性分析该院服务量及医疗费用变化情况,测算收入结构、收支结余以及对药品零差率的补偿水平;对比分析医疗服务项目以及病种的实际收费与成本差额。结果:与2014年相比,2019年案例医院的门急诊、手术、出院人数分别上升了31.51%、40.21%和12.21%,次均住院费用增长了4.39%;药品费、材料费占比分别下降4.27个百分点和1.78个百分点,检验费和检查费占比分别上升3.15个百分点和3.98个百分点,手术、治疗、诊查及护理等反映技术劳务价值的费用占比变化均<0.60个百分点。自2017年始,医院业务支出超过收入,因零差率政策减少的药品收入由医疗服务收入补偿的比例从2015年的82.00%降至2019年的58.63%; 66.82%的医疗服务项目为亏损项目。10个主要"清单式"病种除了2型糖尿病,其余9个病种的实际收费均低于标准成本核算值。结论:实行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后,短期可能出现较大的医疗收支缺口及成本高于收费的情况。制定区域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政策时,应考虑同期实施政策的叠加效应,加强短期财政反应性,为公立医院逐步适应改革提供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型综合性医院业务全面上云实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20年11月,某三级甲等医院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加快医院信息平台云化转型,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和提升医院信息化服务能力,启动医院业务全面上云实践,通过租借运营商互联网数据中心,配置高扩展性基础设施,组建多环路自愈式光纤专用网络,应用基于微服务和分布式存储的云化软件架构,实施分布式系统全链路日志和性能监控,构建了适合大型综合性医院的高可用性医疗云平台。2021年2月,医院医疗业务和运营管理业务全面上云,实现了多院区统一管理,降低了人力和机房建设资金投入,保障了医院业务连续性,促进了区域医疗协同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加快推进全国范围内医院业务上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脑心共患疾病共治与分治模式的卫生经济学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评估脑心共患疾病在共治与分治两种模式下的卫生经济学效益,以确定更优的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率与经济效益.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外科和介入放射科等治疗的,符合中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inese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CN-DRG)中神经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合并循环系统疾病及功能障碍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总住院天数、各类医疗费用以及病例组合指数(case mix index,CMI)和权重(relative weight,RW).将患者分为共治组(一次住院期间对患者的脑心共患疾病进行统筹规划和综合治疗)与分治组(不同住院期间分别进行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比较两组的基线特点及总住院天数、费用等经济学指标.结果 共纳入442例患者数据.共治组总住院天数低于分治组(6 d vs.14 d,P<0.001).经济学效益分析显示,共治组住院总费用低于分治组(65 967元vs.106 673元,P<0.001).此外,共治组的RW高于分治组(2.24 vs.1.61,P<0.001).结论 相较于分治模式,共治模式下脑心共患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共治模式有利于优化脑心共患疾病的医疗资源配置和诊疗流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HRP系统的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模式实践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在医用耗材零加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改革的实施背景下,探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模式,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方法 以北京市某公立三级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基于医院资源规划(Hospital Resource Planning,HRP)系统物资管理模块信息联通形成的数据,以规范临床用耗行为为导向,探索在医院运营管理委员会、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领导下,以物资管理部门为主导,与医务、护理、医保、绩效等管理部门协同联动,以"精细管理、控制成本、优化结构"的理念为主线,对医用耗材目录、医用耗材申领、医用耗材消耗以及医用耗材监测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模式.比较2023年2-7月与2021年同期的耗材成本、收入结构,来检验基于HRP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践成效.结果 经实践,该院医用耗材管理相关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提升;2023年2-7月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不含药品收入)相较2021年同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耗材成本控制初见成效;2023年2-7月医院耗占比相较2021年同期明显降低,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相较2021年同期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收入结构有所改善.结论 基于HRP系统的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成本,促进收入结构优化,降低管理风险,可为公立医院耗材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安徽省儿童医院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践与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12/2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推进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举措.安徽省儿童医院作为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落实输出医院品牌、管理、技术"三个平移"和质量安全管理、医疗服务模式、信息系统共享、学科发展规划"四个统一"目标为抓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通过对安徽省儿童医院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具体实践深入分析,为推动医疗资源供给侧改革,全面提升区域内医疗整体服务能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基于HIS的临床试验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优化临床试验开展方式,规范临床试验业务流程,从功能实现及数据管理等方面助力临床研究业务的开展.方法:全面调研临床试验业务需求,搭建覆盖临床试验Ⅰ、Ⅱ、Ⅲ、Ⅳ期项目的全流程、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整体设计和规划平台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对接方案,采用一致的接口开发及部署方式,实现应用统一部署、数据统一管理.结果:临床试验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既简化了业务流程,又提升了临床试验管理质量和效率.应用及数据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提高了业务的可扩展性.结论:采用整体规划、统一部署的方式搭建基于HIS的临床试验信息管理平台,能够在满足临床试验业务需求的前提下,降低系统研发成本,整合临床试验数据资源,使临床试验业务的开展更加安全、规范,在保证临床试验质量的同时提高了试验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基于改进潜能模型的自贡市公立医院空间可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了解自贡市公立医院空间可达性现状,为公立医院科学规划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 收集自贡市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数据和人口数据,采用熵值法改进潜能模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可达性可视化.结果 将空间可达性结果按自然段点法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类,4个乡镇处于高水平,12个乡镇处于较高水平,15个乡镇处于中等水平,28个乡镇处于较低水平,47个乡镇处于低水平.总体上自贡市公立医院空间可达性呈现圈层式分布,市县两级城市中心空间可达性较高,西南和东南等外沿区域空间可达性较低.结论 自贡市公立医院空间可达性差异较大,需增加对边沿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减少医疗机构空间聚集,加强医联体和路网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