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社区-家庭"三维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维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81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41)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维联动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生活质量、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三维联动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可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社区-医院联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是目前亟须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社区-医院联动的全生命健康管理模式是在家庭医生签约制下建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结合家庭结构、功能及家庭资源,充分发挥家庭成员间的支持、监督和协管作用。该模式以社区家庭医生团队为主导,完成健康信息收集、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进行健康评估与干预、亚健康管理、疾病管理、健康动态追踪,三级医院全科协调医院各种优质医疗资源并依托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多学科专业师资团队对需要专科疾病诊治及重点健康管理人群进行专业指导及治疗。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社区-医院联动的全生命健康管理模式,是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可真正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联动管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疾病管理能力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疾病管理能力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冠心病PCI患者9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及观察组(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干预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管理能力、心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管理、急救管理、日常生活管理、不良嗜好管理、症状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情绪管理及疾病管理总评分高于对照组,任务代谢当量(ME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疾病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在2型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足患者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构建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足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A组实施常规出院护理,B组开展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比较护理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执行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FPG、2 h PG均有改善,且B组均优于A组( P<0.05)。B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执行率均显著高于A组( P<0.05)。 结论:在2型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中开展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并发症筛查工作站的基层糖尿病管理策略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开展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筛查有助延缓糖尿病病情进展。该研究基于前期构建的“基层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站”及“二筛三防”理念,提出基于并发症筛查工作站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糖尿病管理策略。文章就该管理策略提出的背景来源、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实施流程等展开论述,以期为构建适宜实用且可推广的基层糖尿病管理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痴呆患者配偶照顾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整合痴呆患者配偶在照顾过程中的真实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INAHL、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痴呆患者配偶照顾者照护体验、需求、经历、感受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整合方法对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提炼出62个主要研究结果,归纳为9个新类别,并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照顾负担加重并伴随多种负性情绪,积极应对疾病、体验正性情绪与照顾益处,多种需求未得到满足、渴望获得支持。结论:建议医护人员重视配偶照顾者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负担,使用"互联网+"服务以及多学科联合的心理支持疗法,帮助配偶及时纾解负性情绪,同时与社区加强联系,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护理平台,给予个性化、实质性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型糖尿病患者对基于App"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延续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患者对基于App"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延续护理的相关需求。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对2020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或社区医院就诊的1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主题分析法并借助NVivo 10.0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希望接受"医院主导,社区实施,家庭支持"的延续护理模式服务;希望提供适当、便捷、个性化的信息获取途径及随访方式;期待接受持续的全方位、专业化的健康指导;期望接受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团队共同管理的延续护理服务方式;期望糖尿病App简便实用、满足出院后病情监测、评估反馈、健康教育、健康干预的护理需求,能够保障个人隐私、免费使用。结论:患者对接受基于App"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延续护理具有较强意愿。应建立分工明确的"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延续护理服务机制,加强多学科合作,借助团队优势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具备循证依据的延续护理服务,进一步优化软件功能,注重信息安全建设、遵循循证指南规范App内容,以满足患者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MLHFQ)、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SCHFI)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的得分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MLHFQ、SCHFI及HPLP-Ⅱ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MLHFQ得分低于对照组,SCHFI及HPLP-Ⅱ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模式有利于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改善,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三元联动联合网络互动管理模式在股骨头坏死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估基于网络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服务措施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后对照,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纳入的患者44例为对照组,2022年5月至12月纳入的患者4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指导,观察组实施三元联动联合网络互动管理服务。比较两组关节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再入院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出院后2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得分为(80.48±6.44)分,高于对照组的(75.82±5.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62, P=0.001);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134.88±9.87)分,高于对照组的(123.48±8.06)分( t=-5.98, P < 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Z=-2.70, P < 0.05),再入院率[4.55%(2/44)]低于对照组[20.45%%(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09, P=0.024)。 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服务措施具有一定可行性,能整合资源,发挥家庭照顾者的中介作用,提高股骨头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和自我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家庭访视对脑外伤康复期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家庭访视对脑外伤康复期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外伤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脑外伤常规康复护理指导;干预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的家庭访视进行护理干预,共实施10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1、4、6、8、10个月采用中文版健康调查量表(SF-36)、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比较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脑外伤患者SF-36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8个维度评分对照组为(29.61 ± 9.21)、(38.73 ± 14.42)、(41.96 ± 8.25)、(38.63 ± 8.43)、(50.10 ± 8.03)、(42.40 ± 18.28)、(43.14 ± 15.34)、(38.31 ± 8.88)分,干预组为(35.92 ± 8.02)、(52.04 ± 14.29)、(50.00 ± 11.90)、(47.76 ± 9.08)、(56.12 ± 7.66)、(56.99 ± 19.40)、(55.10 ± 16.03)、(44.96 ± 7.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21~-3.81,均 P<0.05);干预1、4、6、8、10个月的GSES评分及ESCA评分,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0.99~11.55,均 P<0.05)。 结论: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的家庭访视可明显改善脑外伤康复期患者的生命质量,增加其自我效能及自我护理能力,使脑外伤患者在回归家庭及社会后的康复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