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陷祛瘀汤联合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升陷袪瘀汤联合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升陷祛瘀汤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相关血脂指标、血压变异性的改善程度,以观察祛瘀升陷汤治疗气陷血瘀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SBP治疗后均明显降低( P<0.05),而两组DBP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SBP及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均明显下降( P<0.05),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4 h SSD、dSSD、nSSD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而两组24 h DSD、dDSD、nDSD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升陷祛瘀汤治疗气陷血瘀型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压变异性及血脂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冲脉气损"论治体位性低血压
编辑人员丨2周前
体位性低血压指体位变换时血压骤降而表现出眩晕甚至晕厥等症状.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海",也是"血海",与人体的气血调节有关.若冲脉功能受限,则无法发挥对气血的调控作用.研究团队提出"冲脉气损"为本病的核心病机,本病属于"脑气病",病位主要在脑髓,与脾、肾关系密切.本病初在正虚,由年老体衰脾肾不足、命门之火衰微、冲脉气弱而起病;久而冲脉真气亏损,冲气失动,阳虚火衰,真气难上,脑气不足,髓海失养,日久阳损及阴,转为坏证,频发眩晕甚至晕厥.临证治疗时,谨守"冲脉气损"的理论内涵,重视扶正复冲以恢复冲脉的正常功能,同时兼顾脾肾,使精微物质可以上充以奉养髓海.遣方用药时以四逆汤、生脉饮、升陷汤为基础方,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减补阴、补阳、化痰祛瘀的药物,达到辨证施治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付义教授运用"天龙竭"方案联合升陷汤治疗IPF经验撷菁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在临床中因其难以控制的症状和纤维化进展,又被称为"慢性癌症",中医学认为该病属于"肺痿""肺痹"的范畴.付义教授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经验丰富,临床治疗归纳总结出该病为"阳虚为本,贯穿始终,痰瘀痹肺为标"的病机特点,治以"补益肺肾、化痰祛瘀、活血通络"的基本原则,运用经验方"天龙竭"方案联合升陷汤辨证加减,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病毒性心肌炎伴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验案1则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案介绍患儿,女,6岁,2016年10月19日初诊.患儿因感冒后心悸、气短、咳嗽、自汗、活动后加重两月余就诊.时有痰多白色,手心热.纳差,便约不畅,夜尿频2或3次.北京儿童医院、安贞医院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多次心电图及Hoter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舌质嫩,苔白腻,脉细寸弱.辨证属气阴两虚、血瘀络阻;治以益气复脉、养阴通络、升陷祛瘀;处方以炙甘草汤合升陷祛瘀汤加减,方药组成:炙甘草15g,火麻仁10g,生地黄10g,鲜地黄10g,桂枝10g,生姜10g,大枣15g,阿胶6g,太子参10g,麦冬10g,五味子8g,黄芪15g,柴胡8g,桔梗10g,山萸肉10g,三棱8g,莪术10g,知母10g,蒲公英15g,白术30g.14剂,加黄酒50 mL浸泡,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史载祥教授升陷祛瘀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气陷血瘀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现代医学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因患者的依从性和其不良反应等限制了临床用药.中医药注重整体调节,通过对机体气血、脏腑、阴阳,多层面多靶点发挥作用,使机体恢复“自稳态”而达到治疗目的[1].1 中西医对高血压病机制的认识西医阐述高血压病的机制,主要从应激与交感神经活性亢进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考虑,认为高血压病主要发病机制为RAAS中产生的血管紧张素Ⅱ致小动脉平滑肌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刺激醛固酮分泌增加,引起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禹堂分寒热论治肠癌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王禹堂老中医认为肠癌的病位主要位于结肠和直肠,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肝、肾,其核心病机为湿,辨证应首辨寒热,分为肠癌热证及肠癌寒证.肠癌热证多见于素体阳盛,与肠腑不通、湿热浊毒搏结肠道有关,属“腑病多实”范畴,治疗以通腑降浊为主,其中肠道湿热证治以清利肠道湿热,方药以白头翁汤加减;脾虚湿盛、瘀毒内阻证治以健脾利湿、消痈祛瘀,方药以参苓白术散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肠癌寒证多见于素体脾虚湿盛者,多与脾肾阳虚有关,属于“脏病多虚”范畴,治疗予温补脾肾为法,其中脾肾阳虚证治以温补脾肾,方药以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减;脾虚邪陷证治以运脾祛湿、升清止泻,方药以黄芪加升麻葛根汤加减.王老善用健脾化湿药、调肝理气药、血分药、活血消痈药,常用药对有黄连-木香、薏苡仁-败酱草、地榆-红藤、半枝莲-半边莲、砂仁-鸡内金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史载祥教授运用升陷祛瘀法治疗心律失常经验拾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名老中医史载祥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他结合张锡纯大气下陷理论,联系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体会,提出升陷祛瘀法,应用于大气下陷、血瘀络阻而致的多种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心律失常.他认为气陷血瘀型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为体内宗气下陷运转无力,无以行血,血脉不畅,致气陷血瘀而发此病.他以升举大气,活血化瘀为法,自拟升陷祛瘀汤,使虚陷得升,宗气得充,阴阳气血并调,则心律失常得以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张琼从“虚-郁-瘀”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总结了张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张琼认为其病机特点为“虚-郁-瘀”,发病基础为宗气亏虚,病机关键为肝郁气逆,病理因素为痰壅血瘀.临证主张以升补宗气、疏肝和胃、祛痰化瘀为法,辨证应用理郁升陷汤等补宗益气,疏肝解郁,合以自拟方解毒祛瘀方祛瘀化痰解毒,并灵活应用黄芪、桂枝、麦芽、红花等,标本兼治,常获良效.并附验案两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从宗气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编辑人员丨2023/8/5
宗气是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气的层次上高于脏腑之气,其生理功能主要有行气血、资元气、分营卫等,宗气理论起于《黄帝内经》,由张锡纯拓展为完整体系.宗气虚衰贯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全过程,以气阳虚为本,痰瘀为标,慢阻肺急性加重及其并发症产生皆与宗气虚衰有关,从宗气论治慢阻肺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恢复脾肺功能,缓解呼吸肌疲劳,补益宗气的方法主要为补益脾肺,方用补中益气汤,还要兼顾阳气,涤痰祛瘀,危重病症则以益气升陷为首要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从热(火)毒探讨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编辑人员丨2023/8/5
热(火)毒为阳邪,易致热象,腐蚀血肉,这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温度升高、破溃的病理改变特点相符,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中医学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气候环境等因素能够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致使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形成,蕴积体内,久郁不解,化热成毒,毒损心脉,发为本病.临证之时,应以清热解毒立法,兼顾其病理本质,应证组合疏肝、降火、化痰、利湿、祛瘀治法对胸痹热证进行辨治,常用方剂为景岳化肝煎、龙胆泻肝汤、栀子豉汤、小陷胸汤、甘露消毒丹、旋覆花汤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