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敬医学精神 做好顶层设计 服务全民健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020年冬春之交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相关思考,本文从14个方面进行阐述。(1)医护人员用血汗和生命诠释当代医学精神可歌可泣;(2)社会层面有效的综合治理是现代社会运行和卫生健康有效发挥作用的保证;(3)提高突发疫情防治效果的关键在于坚持学科协同和结果导向;(4)应该加强对医学发展的支持并落实医学发展的制度保证;(5)医学教育的改革应当注重体制机制改革且强调顶层设计;(6)当今时代的医学应当坚持循证理念;(7)在强调科学原始创新的同时重视思维方式的创新;(8)医学科研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并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9)学术研究与疫情防控是相辅相成的同一体;(10)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11)医学院校的设立和医学专业的开办应该在国家的层面进行统筹规划;(12)建立涵盖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以及继续职业发展的医学教育认证评估体系;(13)科学设计医师资格考试以解决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使用和研究生备考问题;(14)加强全民健康的科学教育势在必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政策执行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政策实施现状,探讨分析我国当下"乡聘村用"政策执行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为推动政策进一步落实提供参考.方法:在史密斯模型基本原理指导下,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剖析有关政策与文献,归纳出与现行"乡聘村用"政策实施有关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与参考.结果: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缺乏协同机制、目标群体对"乡聘村用"政策知晓程度低、"乡聘村用"政策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乡聘村用"政策的实施.结论: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晰执行主体权责范围,构建现代化协同治理体系;提升目标群体关注度,扩大政策受众覆盖面;多措并举,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长三角跨区域松散型医疗联合体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跨区域松散型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下简称长三角)医疗服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本研究采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理想化政策、政策执行机构、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执行环境4个维度,分析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以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为牵头单位,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份的医疗机构为成员单位组建的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的发展困境。经分析,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发展政策尚未明确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实施路径,医联体法人治理结构不成熟;政策执行机构在专项资金支撑和相关配套政策制定方面相对滞后;政策目标群体的参与度不足及其激励机制不完善;政策执行环境存在各地医疗卫生服务规章制度不统一,各地政府卫生筹资能力不同,医疗机构管理理念协同性不足,以及信息系统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基于上述困境,本研究提出应加强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发展规划布局,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提高政策执行能力;完善跨区域松散型医联体内部合作运行机制,提升目标群体认同感;优化政策执行环境,落实各项支持措施,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如何打造有中国特色的糖尿病慢病管理模式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我国糖尿病防控形势严峻,患者基数大,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城乡和地域医疗发展水平不均衡,仍面临糖尿病管理的多重障碍。为破解糖尿病大国难题,该文尝试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糖尿病慢病管理模式的目标、原则、特色,建议以患者为中心,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整合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积极推进数字医疗辅助下的糖尿病标准化防控网络建设,构建成熟的线上线下协同诊疗模式,促进落实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计划,以降低糖尿病患病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管理的依从性,改善糖尿病患者人群的临床结局、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某三甲医院提升优势学科创新转化能力的探索和思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为例,探索提升优势学科创新转化的实践结果。方法:对肾脏内科学科研究基础、研究产出、学科创新转化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从学科特点出发,进行研究方向战略布局,转变传统意识,提升创新主体能力,政策引导激励,促进医企研协同创新,提升创造转化的效果已经显现。结论:临床医院要做好优势学科的创新转化,需要支持从临床问题出发、资源协同的临床医学研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流程管理和服务,落实创新转化相关绩效评估,引进和培养创新转化复合型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创新医防协同机制专家建议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020年12月26日,来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专业期刊、学会的38名专家就“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策略与实施路径”深入研讨,提出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的专家建议:(1)完善医防协同投入保障机制;(2)落实医防协同资源共享机制;(3)健全医防协同分工协作机制;(4)改革医防协同人才培养机制;(5)创新医防协同医保筹资支付机制;(6)建立医防协同绩效考核机制。同时提出了13点具体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2级创伤急救中心建设经验分享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为使创伤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在国家卫健委关于创伤急救中心建设文件精神的指引下,笔者所在医院迅速行动落实2级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并于2019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具体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下发的[ 2018 ]477号函,关于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能力的通知,江西省随即成立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办公室,制定江西省1、2、3级创伤急救中心评审细则 [1],本院严格按照江西省2级创伤急救中心建设标准要求进行改建,新设外科诊查室1间、清创缝合室1间、留观病床10张、抢救床8张、外科病床25张,EICU病床8张、急诊专用手术室(2间),建立直升机停机坪,同时按功能区添置所有相应医疗设备。另外医院成立创伤急救中心建设委员会,院领导担任创伤急救中心主任,本人担任创伤急救中心副主任(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外科专业工作27年),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急诊外科医生12名,含神经外科、普外科、胸外科、骨科等专业,配备急诊科护士56名,医院同时成立急诊科党支部,通过党建全面引领创伤急救中心工作。主要救治流程包括:安装紫云系统,运用院前院内协同救治信息平台 [2],创伤急救中心优先分诊,并提前做好接诊准备,建立以实体化的急诊外科团队为核心的多学科协作创伤救治团队,实行团队化救治 [3]。患者到达时,第一时间按照中国创伤救治培训(CTCT)要求的ABCDE原则进行快速评估和复苏 [4],创伤救治团队快速决策,将患者直接送急诊手术室、急诊EICU或创伤病房。应用急诊信息系统,将患者从预检分诊到离开急诊科过程中的各个诊疗时间节点进行实时记录 [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公立医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医保对药品价格引导作用的重要举措。作者结合公立医院药品集采工作实践,从集采药品遴选、采购供应、临床使用和医院财务运营4个方面梳理了当前影响公立医院药品集采政策落实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做好国家与地区性药品集采政策协同、合理设定配送费用、延长约定采购周期、开展集采药品专项评价等建议,为药品集采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和相关政策完善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现状,为优化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7月选取北京大学医学部317名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评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术型医学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跨学科合作培养情况、转化医学研究能力、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科研成果的目标及评价标准等。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317名学术型医学研究生中,68.1%(216/317)的研究生能够主动了解课题研究领域进展,42.0%(133/317)的研究生具有跨学科合作培养的经历,63.1%(200/317)的研究生能够在导师主导下完成转化医学研究,50.5%(160/317)的研究生积极参与了国际学术会议投稿和报告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但是,51.4%(163/317)的研究生认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足,30.9%(98/317)的研究生课题汇报频率低,25.2%(80/317)的研究生需要依赖导师的指导来推进课题,尚有47.3%(150/317)的研究生无跨学科培养的经历。结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对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型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有较好的认知。然而,在提高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导师的指导作用、落实跨学科合作培养和加强转化医学研究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充分发挥科研的两大主角(导师+学生)的重要作用,加强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培养,将转化医学研究落到实处,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的可行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的趋势和发现问题分析及其对医院管理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医疗保障基金的合理使用对于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基金监管呈法治化、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态势,飞行检查工作将成为常态。作者系统分析了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的3个主要趋势特征,即力度逐渐加大、手段不断创新、后果愈加严重,并从结果表现形式、严重程度、归属范围、有无主观意愿和监管筛查思路5个维度梳理飞行检查中暴露的问题;从合规意识、组织体系、精细管理和日常监管4个方面出发,探索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对于医院管理的启示,提出公立医院应转换角色与站位,健全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在政策理解、制度制定、流程设计、信息支撑、数据治理、监管落实、人员培训和绩效配套方面做到精细管理"八个到位",同时应将医院内部模拟飞行检查作为常态化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