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例不同免疫状态沙门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6例不同免疫状态沙门菌感染患儿的特征及治疗效果,为长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及香港儿童医院治疗及随访的6例沙门菌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追踪随访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例患儿年龄在2个月至17岁。分别为免疫功能正常儿童1例、慢性肉芽肿病2例、镰状细胞病1例,白细胞介素-12(IL-12)受体B1基因缺乏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1例。4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1例表现为肺部感染。合并慢性骨髓炎2例。5例培养出沙门菌(大便培养2例,血培养3例),多重耐药沙门菌3例。2例在使用头孢曲松治疗后好转。1例尚在口服磷霉素及法罗培南治疗中。慢性迁延、再燃2例,需要定期注射美罗培南。2例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1例为慢性肉芽肿,进行体外去T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过程中未出现严重沙门菌感染,目前为移植9个月,未再次出现感染;1例为镰刀状贫血患者,已在美国进行10/10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结论:免疫缺陷患儿感染沙门菌后更加容易出现侵蚀性感染,且容易出现感染迁延反复。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免疫重建有助于治疗原发疾病及清除沙门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合并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8日第九四〇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因AA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发生AE患者(患者1)为研究对象。患者1为男性、30岁。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其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与诊疗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1的随访,截至2023年9月30日。以"造血干细胞移植""脑炎""脑膜炎""自身免疫性脑炎""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encephalitis""meningitis""autoimmune encephalitis"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万方数据服务知识平台、中国知网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血液病患者接受allo-HSCT后发生AE的相关研究文献。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以上数据库建立至2023年12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并且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患者1因"allo-HSCT后42 +个月,肌无力1 +个月"于2020年12月28日第九四〇医院血液科入院治疗。①患者1入院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脑脊液压力为350 mmH 2O(1 mmH 2O=9.81 Pa);脑脊液生化检查:Cl -浓度为129.4 mmol/L,葡萄糖水平为2.85 mmol/L,蛋白定量为879.0 mg/L;脑脊液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WBC)为15×10 6/L,蛋白定性呈阳性;外周血感染相关检测:降钙素原(PCT)水平为0.047 ng/mL,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为2.0 pg/mL;外周血血培养、血清及脑脊液病毒系列检查、脑脊液墨汁染色、脑脊液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均呈阴性;脑脊液及血清AE相关抗体均呈阴性。②患者1影像学检查结果如下。头颅MRI检查结果提示,双侧大脑半球、中脑、小脑中脚见大致呈对称分布的片状稍长T2信号影,弥散加权成像(DWI)提示双侧大脑半球、中脑、小脑中脚高信号。③临床诊断:患者1于2021年1月14日被确诊为自身抗体呈阴性AE。④治疗及转归:对患者1采取镇静、输注大剂量甲泼尼龙、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抗癫痫、脱水降颅压、抗感染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后,体温逐渐正常,可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提示治疗有效。3月3日,患者1出院时可在家属搀扶下行走,四肢肌张力、腱反射正常,一般情况好转,病情稳定。⑤随访及预后:患者1于随访期内规律复诊,9月30日复诊结果显示,AE后遗症症状明显,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精神行为异常等。⑥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检索到3篇关于allo-HSCT后发生AE的相关研究文献,共计4例患者(患者2~4),包括患者1在内的5例allo-HSCT后合并AE患者被纳入以下研究。这5例患者allo-HSCT后,均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症状,经头颅MRI、脑脊液AE相关抗体检测,最后均被诊断AE。对其均采取糖皮质激素、CD20单克隆抗体、IVIG等治疗后,其CNS症状均有所改善。 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在接受allo-HSCT后免疫重建过程中,若出现CNS症状,需尽早完善头颅MRI、脑脊液抗体检测排查AE可能。一旦患者被诊断为allo-HSCT后合并AE,应立即采取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等治疗,以挽救其生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Wiskott-Aldrich综合征继发EB病毒相关平滑肌肉瘤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儿 男,1月龄出现湿疹,4月龄时发现血小板减少,1岁5月龄全外显子测序发现WAS基因半合子突变,WAS蛋白阴性,诊断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间断予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等治疗5年余。6岁余出现肝脏肿大,影像学提示为肝脏多发结节,肺、脾、淋巴结同时受累,完善肝脏结节穿刺活检,诊断为EB病毒相关平滑肌肉瘤;7岁余予后置环磷酰胺方案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随访1年,患儿免疫功能恢复,肿瘤得到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TBI+rATG为基础的联合预处理方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化疗耐药进展期外周T细胞淋巴瘤1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以全身放射治疗(TBI)+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rATG)为基础预处理方案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化疗耐药进展期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力泉医院和上海闸新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科接受TBI+rATG为基础预处理方案haplo-HSCT的11例化疗耐药进展期PTCL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1例患者中男6例,女5例,中位年龄40(22~58)岁;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6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3例,蕈样真菌病(大细胞转化)1例,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Lugano分期均为Ⅲ、Ⅳ期;8例患者有B症状;移植前中位化疗线程数为4(2~10)线,移植前疾病状态均为疾病进展(PD)。诊断至移植的中位时间为17(6~36)个月。②预处理方案:TBI总量10 Gy;rATG 2.5 mg·kg -1·d -1、-5 d~-2 d;依托泊苷15 mg·kg -1·d -1,-5 d、-4 d,环磷酰胺50 mg·kg -1·d -1,-3 d、-2 d。原发病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患者,将依托泊苷和环磷酰胺替换为塞替派(5 mg·kg -1·d -1,-5 d、-4 d)并加用阿糖胞苷(2.0 g/m 2每日2次,-3 d、-2 d)。③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中位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为14.5(11~16)d,中位血小板植入时间为13(8~18)d。1例患者发生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1例患者发生Ⅲ/Ⅳ度急性GVHD,8例存活患者中4例发生慢性GVHD。④移植后有9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⑤所有患者预处理后发生造血抑制,3例出现腹泻,4例发生黏膜炎,3例转氨酶/胆红素升高,7例发生感染,经过治疗均得到缓解。⑥移植后1年非复发死亡率(NRM)为(22.5±14.0)%,累积复发率(CIR)为(20.2±12.7)%,总生存(OS)率为(72.7±13.4)%,无病生存(DFS)率为(63.6±14.5)%。 结论:TBI+rATG为基础预处理haplo-HSCT是化疗耐药进展期PTCL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伴NUP98基因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5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例1,男,63岁,因发热伴下肢关节疼痛就诊。血常规:WBC 169×10 9 /L,HGB 91 g/L,PLT 61×10 9 /L,外周血原始细胞80%;骨髓穿刺干抽,骨髓细胞形态学:粒系占92.0%,原始粒细胞占74.5%,过氧化物酶(POX)染色原始幼稚细胞阳性,酯酶染色阴性。外周血染色体核型:46,XY,t(5;15)(q31;q26.1),t(7;11)(p15;p15)[20]。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NUP98基因双色分离探针重排阳性百分率为90%。NUP98-HOXA9融合基因定性阳性。二代测序(NGS)检出GATA2 p.Ala372Thr位点非同义突变(45.68%),KRAS p.Lys117Asp位点非同义突变(2.32%),NRAS p.Gly13Asp位点非同义突变(11.49%),NRAS p.Gly12Asp非同义突变(26.78%),WT1 p.Ala382f移码型插入突变(2.34%),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 2。予I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维奈克拉(100 mg第4天,200 mg第5天,300 mg第6~10天)方案诱导治疗1个疗程后,取得形态学、流式细胞学完全缓解(CR),NGS未再检出相关基因突变,FISH检测NUP98基因重排阳性率下降至6.4%。再次予原方案1个疗程后复查骨髓,仍保持形态学、流式细胞学CR,FISH未再检出NUP98基因重排。继续予去甲氧柔红霉素、中剂量阿糖胞苷联合维奈克拉巩固治疗2个疗程后保持CR状态。后续进行亲源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RIC-mBU3/CY-FLU+ATG,回输供者CD34 +造血干细胞2.72×10 6/kg,单个核细胞(MNC)5.36×10 8/kg,+14 d粒细胞植入,+13 d血小板植入,移植后无明显并发症,复查骨髓保持CR状态,供者嵌合率100%。目前移植后9个月,无进展生存14个月余,继续随访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非血缘脐血或单倍体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非血缘脐血或单倍体供者来源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60例PID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56例慢性肉芽肿病,2例严重联合免疫缺陷性疾病,1例高IgM血症和1例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均接受allo-HSCT,其中12例非血缘脐血(非血缘脐血组),48例单倍体供者(单倍体组)。男59例,女1例,中位年龄3.4岁。预处理选用白消安为基础的清髓方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以环孢素为基础方案。非血缘脐血组单个核细胞和CD 34+细胞的中位数分别为0.67×10 8/kg和0.51×10 6/kg;单倍体组于01 d和02 d分别回输骨髓和外周干细胞,回输骨髓前4 h输注第三方脐血,回输的单倍体骨髓和外周干细胞的单个核细胞和CD 34+细胞的中位数分别为9.97×10 8/kg和5.12×10 6/kg。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总生存率分析。 结果:粒系和巨核系植入中位天数分别为+13.0 d和+23.5 d,+30.0 d为供者型完全嵌合,未发生原发性植入失败,1例发生继发性植入失败。Ⅰ-Ⅱ度和Ⅲ-Ⅳ度aGVHD发生率分别为43.3%和15.5%,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局限型和全身型发生率为6.7%和1.1%。中位随访时间818 d,死亡6例,其中5例死于感染,1例死于心功能衰竭,总移植相关死亡率为11.9%。53例无病存活,5年的无失败生存率和整体生存率分别为83.9%和88.1%。结论:非血缘脐血和单倍体来源的allo-HSCT治疗PID的疗效明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9年3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allo-HSCT的53例年龄≥55岁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倍体移植26例,同胞全相合移植18例,无关供者移植9例。分析老年AML患者行allo-HSCT的疗效,并比较单倍体与同胞全相合移植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53例老年AML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18例,中位年龄57岁(55~67岁)。45例采用清髓性预处理(MAC)方案,8例采用减低剂量预处理(RIC)方案。52例患者粒系植入成功,植入中位时间12 d(10~23 d);50例患者巨核系植入成功,植入中位时间为13 d(10~76 d)。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为49.1%(26/53),其中Ⅲ~Ⅳ级15.1%(8/53)。中位随访时间14.7个月(0.4~136.8个月),生存32例。2年总生存(OS)率、2年无病生存(DFS)率、2年无GVHD无复发生存(GRFS)率分别为63.1%、59.5%和46.1%。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疾病处于非完全缓解状态是影响患者OS( HR=3.600,95% CI 1.213~10.684, P=0.021)、DFS( HR=2.596,95% CI 1.098~6.138, P=0.030)及复发( HR=3.957,95% CI 1.099~14.245, P=0.035)的独立危险因素,移植时供者年龄>45岁是影响患者OS( HR=3.687,95% CI 1.343~10.215, P=0.011)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至移植时间≥6个月是影响患者GRFS( HR=2.308,95% CI 1.083~4.918, P=0.030)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倍体移植组与同胞全相合移植组OS率、DFS率、累积复发率、Ⅲ~Ⅳ级急性GVHD及中重度慢性GVH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allo-HSCT是老年人AML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单倍体移植治疗老年人AML具有与同胞全相合移植相似的疗效及安全性,在无全相合供者情况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eCBA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挽救性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30例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患者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MeCBA方案(司莫司汀+克拉屈滨+白消安+阿糖胞苷)增强预处理挽救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中位年龄37(16~53)岁。同胞全相合供者移植3例,无关供者移植1例,单倍体移植26例。移植前中位化疗疗程数为4(3~22)个。移植后粒细胞、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14(9~22)d 、18(10~40)d ,移植后30 d粒细胞累积植入率为100%,移植后100 d血小板累积植入率为96.7%(95% CI 85.4%~97.5%)。22例(73.3%)患者出现1~2级胃肠道不良反应,未出现3~4级脏器毒性。中位随访37.1个月,移植后3年总生存率为70.0%(95% CI 50.3%~83.1%),无事件生存率为65.3%(95% CI 44.8%~79.8%),累积复发率为21.2%(95% CI 9.2%~44.4%),非复发死亡率为16.7%(95% CI 7.3%~35.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脐血联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脐血联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cord 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接受haplo-cord HSCT的8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2例,女30例,年龄[ M( Q1, Q3)]为29(20,41)岁。所有患者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以回输供者干细胞当天记为0 d,回输前1天记为-1 d,回输后1天记为+1 d,依此类推。82例患者在接受清髓性预处理后回输非血缘脐血及单倍体供者外周血干细胞和(或)骨髓干细胞。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为8 mg/kg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甲氨蝶呤。评估患者植入情况和GVHD、感染、出血性膀胱炎等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远期生存情况。 结果:移植后粒系、巨核系植入时间[ M( Q1, Q3)]分别为13(11,15)、15(13,21)d,+30 d粒系累积植入率为98.8%(81/82),+100 d巨核系累积植入率为92.7%(76/82)。移植后Ⅱ~Ⅳ、Ⅲ~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4.4%(20/82)、6.1%(5/82),+18个月内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13.5%(11/82)。移植后随访时间[ M( Q1, Q3)]为26(13,41)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70.5%(95% CI:59.7%~81.3%),无事件生存率为66.1%(95% CI:56.1%~76.1%),累积复发率为6.3%(95% CI:5.7%~26.9%),非复发死亡率为20.8%(95% CI:12.0%~29.6%)。移植后巨细胞病毒、EB病毒重新激活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7.8%(31/82)、14.6%(12/82)。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累积发生率为32.9%(27/82)。 结论:haplo-cord 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较好,移植后造血重建迅速,GVHD以及病毒感染发生率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红细胞增多症3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报道3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1例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例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年龄分别为28、32、21岁;2例行同胞全合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3例患者分别在移植后6、16、9个月开始出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升高,白细胞、血小板基本正常,无脾大,均排除了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期间复查骨髓形态均未见红系增生,基因检测BCR-ABL(P210、P230、P190及变异型)阴性,JAK2第617氨基酸位点、JAK2第12外显子、CALR第9外显子、MPL第515氨基酸位点未突变。3例患者均患有高血压病,1例口服氨氯地平,2例口服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截至2022年12月,3例患者红细胞增多持续时间分别为6年3个月、4年7个月、5年3个月,均无自发缓解趋势。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红细胞增多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既往文献结果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体的移植后红细胞增多症机制可能不同于其他移植受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