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晨峰现象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晨峰现象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入选年龄≥60岁未接受治疗的老年ISH患者300例,采用无创便携袖带式动态血压计检测24 h动态血压,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按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杓型组95例、非杓型组177例和超杓型组28例,按血压晨峰值分为晨峰组88例和非晨峰组212例,比较各组间基线资料、血压昼夜节律、动脉硬化指标。采用偏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各参数对baPWV和ABI的影响。结果:杓型组、非杓型组和超杓型组患者baPWV呈递增趋势,分别为(1 402±234)cm/s、(1 467±114)cm/s和(1 538±140)cm/s( P<0.01);ABI超杓型组(0.98±0.10)较杓型组(1.05±0.12)降低( P<0.01),较非杓型组(1.03±0.12)亦降低( P<0.05),而杓型组和非杓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晨峰组较非晨峰组患者baPWV[(1 508±170)cm/s比(1 430±163)cm/s]升高( P<0.01);晨峰组较非晨峰组患者 ABI降低(0.98±0.13比1.06±0.11, P<0.01)。baPWV与日间平均收缩压( r=0.169, P<0.01)、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 r=0.143, P<0.05)、血压晨峰现象( r=0.157, P<0.01)呈正相关;而ABI与日间平均收缩压( r=-0.146, P<0.05)、血压晨峰现象( r=-0.321, P<0.01)呈负相关。年龄( P<0.01)、日间平均收缩压( P<0.05)和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 P<0.05)是baPWV的独立影响因素;日间平均收缩压和晨峰血压是ABI的独立影响因素(均 P<0.01)。 结论:老年ISH患者昼夜节律异常和晨峰高血压与动脉僵硬度增加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海南百岁老人血压水平及分布特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我国海南百岁老人血压水平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百岁老人血压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数据来源为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的横断面资料。该数据库是基于社区人群,包含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理指标检测的全样本百岁老人研究,本研究共纳入的1 002例百岁老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描述高血压患病率及分布特征,分析高血压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结果:我国海南百岁老人SBP、DBP和脉压差的 M水平分别为:152.0、76.0和76.5 mmHg(1 mmHg=0.133 kPa),女性均高于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71.9%,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为主,患病率为6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百岁老人中,女性人群的高血压患病风险是男性人群的1.624倍(95% CI:1.155~2.283),北部和中部人群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是东部人群的0.625倍(95% CI:0.434~0.901)和0.586倍(95% CI:0.346~0.993)。 结论:我国海南百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人群,以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为主,呈性别和地区分布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成人血压与糖尿病前期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我国成人血压与糖尿病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参加中国慢病监测项目2010年基线调查和2016—2017年队列随访中年龄≥18岁的血糖正常且调查资料完整的6 846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城乡、收入、地区、是否吸烟、是否饮酒、身体活动状况、是否蔬果摄入不足、是否红肉摄入过多、身高、体重、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血脂、空腹血糖(FPG)、75 g口服葡萄糖试验糖负荷后2 h血糖(2hPG)。计算体重指数(BMI)等。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FPG<7.0 mmol/L且7.8 mmol/L≤2hPG<11.1 mmol/L,和(或)6.1 mmol/L≤FPG<7.0 mmol/L且2hPG<7.8 mmol/L定义为糖尿病前期。将研究对象按照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4 304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组(960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组(277例)和收缩期合并舒张期高血压(SDH)组(1 305例)。用χ2检验和 F检验比较各组间临床指标的差异,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压与糖尿病前期发病的关系。 结果:在6 846名研究对象中,男性2 936名(42.9%),女性3 910名(57.1%),年龄(46.67±13.33)岁。平均随访6.4年,在随访期间共有809例进展为糖尿病前期,正常血压组、ISH组、IDH组及SDH组分别为452、147、31和179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城乡、地区、身体活动、中心性肥胖、吸烟、饮酒、蔬果摄入不足、红肉摄入过多、BMI以及血脂异常后,与正常血压组相比,ISH组糖尿病前期的发病风险增加45%(OR值为1.45,95%CI 1.11~1.90, P<0.05),SDH组糖尿病前期的发病风险增加53%(OR值为1.53,95%CI 1.21~1.94, P<0.05),IDH组与糖尿病前期的发病风险无关( P>0.05)。 结论:我国高血压人群糖尿病前期发病风险增加,应将该人群(尤其是ISH和SDH人群)作为今后重点干预对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左房功能自动成像预测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应用左房功能自动成像(AFILA)技术分析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颤动(NVPAF)患者左房功能,探讨NVPAF合并缺血性脑卒中(CIS)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NVPAF患者205例,分为单纯NVPAF组(154例)和NVPAF合并CIS组(5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血常规及生化结果、AFILA超声检查数据,比较两组组间差异,并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独立危险因素。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与CHA2DS2-VASc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特异性。结果:NVPAF组与合并CIS组间年龄,CHA2DS2-VASc评分,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病史,左房排空分数(LAEF),左房储存期应变(S_R),左房导管期应变(S_C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同型半胱氨酸(HCY),尿素氮(UREA),D-二聚体(NDD),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纤维蛋白原(Fib),心肌肌钙蛋白I (cTn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S_CT、UREA、NLR、Fib、cTnI是NVPAF合并CIS的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1.608 ( P=0.003)、3.821( P=0.019)、1.259( P=0.001)1.326( P=0.001)、1.352 ( P=0.011)、1.502( P=0.042)、7.651( P=0.001)]。采用CHA2DS2-VASc评分中包含的项目年龄、性别、高血压史进行校正后,NVPAF患者左房收缩期应变S_CT仍显著导致卒中风险[ OR=1.259(1.095~1.447), 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诊断效能优于CHA2DS2-VASc评分(AUC 0.931比0.717,95% CI 0.896~0.967比0.634~0.799,敏感性0.883比0.755,特异性0.849比0.713,均 P<0.001)。 结论:年龄、高血压、S_CT、UREA、NLR、Fib、cTnl是NVPAF合并CI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AFILA超声测量的左房应变指标建立的回归模型较CHA2DS2-VASc评分模型诊断效能更优,且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7 - 2018年四川省克山病病区人群高血压检出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四川省克山病病区居民高血压检出情况,为今后四川省克山病病区人群高血压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 - 2018年,在四川省28个克山病病区县(市、区,简称县)开展克山病病例搜索,根据病例搜索结果选取调查点,由专业人士按统一的克山病监测方案对调查点的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与血压测量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9年版)。结果:28个县共调查16岁及以上人群24 709例,检出高血压患者6 022例,检出率为24.4%(6 022/24 709);其中男性高血压检出率为25.5% (2 597/10 199),女性高血压检出率为23.6%(3 425/14 5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46.5%(2 798/6 022);各级高血压构成比,一级占61.9%(3 725/6 022)、二级占27.6%(1 665/6 022)、三级占10.5%(632/6 022)。结论:四川省克山病病区高血压检出率虽低于全国克山病病区高血压检出率(26.3%),但仍是长期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克山病病区相关疾病的监测及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应持续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分析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增加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波动性、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SBP)、24 h动态血压标准差(SD)、24 h动态血压变异系数(CV)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MAU)、尿肌酐清除率(UC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10.00%(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良好,可降低患者血压波动性,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水平,有较好的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中医药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研究结局指标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梳理中医药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评价指标,构建中医药治疗老年ISH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应用中药联合长效钙拮抗剂(CCB)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断剂(ACEI或ARB)干预老年ISH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 12月31日.[结果]纳入38篇RCT,共计2848例患者,涉及 396 个指标,频次排列前16 位的指标依次为:诊室收缩压(7.04%)、降压有效率(6.31%)、中医证候疗效(6.31%)、诊室舒张压(5.56%)、肝功能(4.29%)、肾功能(4.29%)、血常规(4.04%)、尿常规(3.79%)、不良反应发生率(3.54%)、夜间平均收缩压(3.28%)、24 小时平均收缩压(3.03%)、日间平均收缩压(3.03%)、中医证候积分(3.03%)、诊室脉压差(2.78%)、日间平均舒张压(2.78%)及夜间平均舒张压(2.78%).[结论]中医药治疗老年ISH的指标选择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差异性较大、指标测量时点差异大、缺乏中医药特色等,需加快研制老年ISH;核心指标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人群不同年龄和血压梯度的脉图分析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人群不同年龄和血压梯度的脉图参数特征,为ISH人群发病风险预警及治疗提供中医数据化辅助诊断依据.方法 将纳入的550例样本根据血压情况分为正常组235例,ISH组315例;运用PDA-1型脉诊仪及分析系统采集及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血压梯度ISH人群的脉图差异及特征信息,探讨脉图参数对评估ISH人群发病风险的应用价值.结果 ①与正常组比较,ISH组h1、h3、h4、t4/t5 显著增大(P<0.05),t5 显著延长(P<0.05),h4/h1 显著减小(P<0.05).②ISH组h1、h3、t4/t5、w1/t、w2/t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大,h4、t1、t4、t5、h3/h1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虽在≥60岁年龄段波动下降,但整体趋势是增加的;h5、h4/h1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减小.③ISH组h1、h3、t4、t4/t5、w1/t、w2/t随着血压梯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h5随着血压梯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④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3、t1、h4/h1、t4/t5、BMI、年龄、女性是ISH的风险因素(P<0.05),其中t1、h4/h1、女性是保护因素,h3、t4/t5、BMI、年龄是危险因素.结论 随着年龄和血压梯度的增加,ISH人群的脉图参数会发生相应变化,提示脉图分析在不同年龄、血压分层的临床诊断以及发病风险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SGLT2i联合ARB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 2 inhibitor,SGLT2i)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承德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及实验组(n=75).实验组采用厄贝沙坦150 mg/d联合达格列净10 mg/d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150 mg/d联合氢氯噻嗪12.5 mg/d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脉压、平均动脉压、尿酸水平变化,分析两组肥胖改善率及治疗期间发生低钾血症和泌尿系感染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脉压、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周后,实验组收缩压、脉压水平分别为(147.51±6.22)mmHg、(80.63±6.06)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150.47±6.77)mmHg、(83.27±6.06)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8).实验组肥胖改善率优于对照组(1 mmHg=0.133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治疗期间实验组发生低钾血症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 SGLT2i联合ARB可有效降低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及脉压,且临床安全性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变异性、脉压相关指标及血清Lp-α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观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变异性、脉压(PP)相关指标与血清脂蛋白α(Lp-α)水平变化,探讨其对ISH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ISH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有无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9 mm)将其分为硬化组52例和非硬化组48例.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两组动态血压情况,记录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天的平均收缩压(dSBP)和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的平均收缩压(nSBP)和平均舒张压(nDBP)、24 h SBP的变异系数(CVS)以及24 h DBP的变异系数(CVD);计算得到PP相关指标,包括24 h PP、24 h脉压指数(24 h PPI)、日脉压(dPP)、日脉压指数(dPPI)、夜脉压(nPP)和夜脉压指数(dPPI).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Lp-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压变异性、PP相关指标及血清Lp-α水平与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硬化组dSBP、nSBP、24 h SBP、CVS、nPP、dPP、24 h PP、nPPI、dPPI、24 h PPI和血清Lp-α水平均高于非硬化组(P均<0.05);两组dDBP、nDBP、24 h DBP、CV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VS、dPPI、nPPI、24 h PPI及血清Lp-α水平均与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611、0.312、0.355、0.410、0.741,P均<0.05).CVS、dPP、nPP、24 h PP、dPPI、nPPI、24 h PPI及血清Lp-α水平升高均为IS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及95%CI分别为2.401(1.046~5.513)、2.855(1.154~7.061)、2.098(1.024~4.299)、2.266(1.024~5.012)、1.239(1.026~1.495)、1.314(1.034~1.669)、1.279(1.033~1.584)、3.912(1.067~14.346),P均<0.05].结论 ISH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压变异性、PP相关指标及血清Lp-α水平均升高,均对IS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