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德宏州HIV单阳家庭感染者及阳转配偶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单阳家庭的阴性配偶发生阳转的55个家庭中先感染者和阳转配偶的基本特征、病毒载量、免疫状况以及发生HIV阳转的原因.[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艾滋病(AIDS)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筛选出2015-2021年符合标准的既往配偶检测阳性的疫情卡片,共55对夫妻.收集一般社会人口学信息、确诊年龄、接触史、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抗病毒治疗等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描述先阳配偶和阳转配偶的分布情况,并进行χ2检验.[结果]共有55个HIV单阳家庭的阴性配偶发生HIV阳转,先阳配偶中男性占72.7%(40/55).阳转配偶确诊时先阳配偶最近一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328.31±246.27)个·μL-1,<200个·μL-1的占36.4%(20/55).其中,病毒载量检测低于最低检测限的占45.0%(9/20),<400拷贝·mL-1的占15.0%(3/20),≥400拷贝·mL-1的占25.0%(5/20).16.4%(9/55)的先阳配偶未检测病毒载量.单阳家庭中阴性配偶发生HIV阳转的主要原因是安全套使用情况欠佳、先阳配偶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差、出现治疗脱失等情况.[结论]应加强对德宏州HIV单阳家庭的随访管理,特别应加强先阳配偶的病毒载量水平和免疫状况监测,提高其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治疗脱失,从而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HIV在夫妻间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临沂市HIV感染者检测阳性前配偶感染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近5年临沂市新发现HIV感染者检测阳性前配偶的感染状况以及影响配偶间经性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单阳家庭的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经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对相关医院和疾控中心所登记的具备调查条件的已婚HIV感染者及其配偶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对合格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夫妻中先确证HIV感染者一方感染途径、先确证HIV感染者和后确证感染者或未感染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影响家庭内配偶经性传播HIV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符合调查并自愿参与的HIV感染者458例,HIV感染者中感染途径为非夫妻性行为215例(46.94%),静脉吸毒传播61例(13.32%),男性同性恋性行为5例(1.09%),不详32例(6.99%),单阳先感染者和双阳新感染者均以非夫妻性行为为主要感染途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单阳先感染者与双阳先感染者在性别、文化程度、既往性病感染情况、既往安全套使用情况、是否接受免费艾滋病防治教育以及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单阳感染者相比,双阳先感染者男性感染人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既往有性病感染史人数以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数均明显减少(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先感染者性别、既往感染情况、既往安全套使用情况、是否接受免费艾滋病防治教育以及确诊后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情况与配偶感染呈正相关,先感染者为男性、既往有性病感染史、既往少用安全套、确诊后未接受免费艾滋病防治教育以及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是配偶后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论 性传播依然是目前临沂市新发HI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增强艾滋病防治以及安全套使用意识,加强对性病感染者和确诊HIV感染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教育以及抗病毒治疗是改善HIV感染率以及先感染者配偶感染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阴性配偶或恋人阳转情况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阴性配偶或恋人阳转情况.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PubMed,将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阴性配偶或恋人阳转的文献纳入研究,应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篇文献,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阴性配偶或恋人总阳转率为1.0/100人年;不同经济水平和疫情程度的地区,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阴性配偶或恋人阳转率均为1.0/100人年.结论 中国艾滋病单阳家庭感染者阴性配偶或恋人总阳转率不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IV/AIDS配偶HIV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配偶的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0年1月—2016年8月六安市报告的HIV/AIDS病例及其配偶开展人口学和相关行为调查;调查前配偶已感染HIV的双阳家庭,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配偶感染HIV的影响因素;调查前配偶未感染HIV的单阳家庭,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至2016年12月31日,其间配偶定期检测HIV抗体.结果 共调查HIV/AIDS病例及其配偶各231例,其中配偶感染HIV 47例,感染率为20.35%; HIV/AIDS病例确证时已有45例配偶感染HIV,感染率为19.48%;随访中2例配偶感染HIV,阳转率为0.39/100人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HIV/AIDS病例确证前性行为频次高(≥1次/周OR=6.268, 95%CI: 2.313~16.985;半个月1次OR=3.760, 95%CI: 1.268~11.150)、确证时间为2011—2014年(OR=3.079, 95%CI: 1.209~7.841)是其配偶感染 HIV的危险因素; HIV/AIDS病例确证时<25 岁(OR=0.042, 95%CI: 0.004~0.467)和初期病毒载量水平<300 拷贝/mL (OR=0.115, 95%CI: 0.045~0.295)是其配偶感染HIV的保护因素.结论 HIV/AIDS配偶HIV感染与HIV/AIDS病例的确证前性行为频次、确证时间、确证时年龄和初期病毒载量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金华市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阳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艾滋病病毒(HIV)单阳家庭的传播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了解金华市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阳转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该市于2016年6月针对辖区内随访管理的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阴性配偶开展了HIV阳转情况的队列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德宏州HIV单阳夫妻双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单阳夫妻双方(HIV感染者及其阴性配偶)丙型肝炎病毒(viral hepatitis C,HC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HIV单阳夫妻的人口学特征、行为学指标和血样,并进行HCV抗体检测,应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因素对HCV感染率的影响.结果 582对HIV单阳家庭中,夫妻双方均感染HCV有12对(2.1%),仅一方感染HCV有138对(23.7%).HIV阳性配偶HCV感染率为23.2%,HIV阴性配偶HCV感染率为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641,P<0.001).男性配偶中,HIV阳性者HCV感染率为32.6%,HIV阴性者HCV感染率为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828,P<0.001);女性配偶中,HIV阳性者HCV感染率为4.6%,HIV阴性者HCV感染率为4.7%,二者无统计学差异(x2 <0.001,P=0.9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配偶中35 ~46岁、景颇族、HIV阳性、吸毒是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德宏州HIV单阳夫妻特别是HIV阳性男性配偶中HCV感染率高,HCV存在性传播的潜在威胁,有必要加强对HIV单阳家庭的丙型肝炎防治,对男性和女性配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单阳家庭HIV阳性者无保护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前,经性传播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而家庭内传播是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1].艾滋病单阳家庭中,无保护性行为是阴性配偶发生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转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加强单阳家庭无保护性行为的干预管理,是防止艾滋病婚内二代传播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单阳家庭无保护性行为发生情况及干预效果,对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16例单阳家庭HIV感染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开展了为期2年的干预队列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HIV单阳家庭合并HCV感染人群HCV基因型分布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HIV单阳家庭合并HCV感染人群HCV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 截至2015年12月,德宏州芒市、梁河、陇川三县市共有HIV单阳家庭1151对,选取夫妻双方均有血浆样本且信息完整的582对夫妻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获取研究对象基本信息,采集夫妻血浆样本进行HCV抗体检测,采用巢式PCR对HCV的核心蛋白结合包膜蛋白(Core/E1)与非结构蛋白(NS5B)两个基因区进行扩增并测序,用Chromas Pro 1.5软件和MEGA 6.06软件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确定基因亚型,x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基因型分布差异.结果 162例阳性样本中共有135例成功扩增HCV基因片段并分型(扩增成功率83.33%,135/162),基因型以3b (52.59%,71/135)居多.其中,HIV合并HCV感染样本112例,HCV基因型以3b和6u为主,占53.57%和23.21%,6n、1a、3a、疑似重组/混合感染和1b型分别占10.72%、5.36%、3.57%、2.68%和0.89%.HCV单纯感染者23例,占17.04% (23/135).合并感染与单纯感染者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29,P=0.046).112例合并感染者中,以男性(92.85%)、35~ 45岁(58.04%)、景颇族(56.25%)、文化程度小学(52.68%)、注射吸毒(67.86%)、中国籍(90.18%)、农民(91.96%)为主,分析表明,除民族(x2=15.699,P=0.006)、感染途径(x2=9.106,P=0.018)在HCV基因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德宏州HIV单阳家庭合并HCV感染人群中HCV基因亚型至少6种,同时还发现疑似重组或混合感染的基因型.HCV基因型分布与感染途径、HIV感染情况密切相关,应当加强HIV单阳家夫妻HCV的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云南省106例HIV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成功率的新方法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门诊接受干预的106例HIV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资料.结果 106例HIV感染孕产妇中,59.43%(63例)的孕妇在孕前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ART),怀孕时59.43%(63例)的孕妇检测了病毒载量(VL)均≤50拷贝/mL,分娩前91.51%(97例)检测了病毒载量均≤50拷贝/mL,94.34%(100例)怀孕时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200(个/mm3),97.17%(103例)分娩前CD4细胞计数>200(个/mm3),分娩108个婴儿均实行人工喂养,108个新生儿均未发生母婴垂直传播,母婴阻断成功率为100%.23个单阳家庭均未发生配偶HIV感染.结论 HIV感染孕产妇早期接受ART、孕期病毒完全抑制、提高CD4细胞计数、实行人工喂养、严格母婴阻断工作流程、加强孕产妇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科学指导受孕是本组感染者母婴阻断100%成功、避免阴性配偶HIV感染的主要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艾滋病单阳家庭双方相关特征对安全套使用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索调查成都和凉山4县艾滋病单阳家庭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单阳家庭夫妻双方人口学特征、知识、配偶告知与检测、性行为、抗病毒治疗和关怀支持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利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单阳家庭比例为65.79%.单因素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感染者相关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户籍、生育打算、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感染途径、感染年限、配偶告知方式、性行为频次、安全套或润滑剂发放、抗病毒治疗依从性、饮酒频率以及梅毒、丙肝或乙肝快检结果等,配偶相关变量包括年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是否愿意按时提醒感染者服药等.多因素结果显示配偶年龄>60岁、感染者对"安全套预防HIV传播相关知识"回答"否/不知道"、配偶对"安全套预防HIV传播相关知识"回答"否/不知道"、与配偶性行为频次在5次及以上或拒答、未接受过安全套或润滑剂发放、饮酒频率在每周1~2次或每周至少3次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低(OR>1),而感染者为女性、无生育打算、以及感染者梅毒、丙肝或乙肝快检阴性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高(OR<1).结论 约1/3的单阳家庭未能在每次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且男性感染者、高年龄阶段、双方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低、性行为频次较高、未接受过安全套或润滑剂发放、感染者饮酒、有生育打算以及感染者梅毒、丙肝或乙肝阳性等的单阳家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更低,今后干预过程中应根据人群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预防家庭内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