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残调整寿命年衡量天津市2010至2019年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及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2010至2019年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尘肺病防控对策和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1年6月,从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调查资料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健康危害监测信息系统》中选取天津市2010至2019年职业性尘肺病个案资料,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伤残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指标,按地区、年份、病种、行业、性别和年龄全面衡量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采用Kruskal-wollis H检验对职业性尘肺病DALY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2010至2019年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共造成DALY 43 089人年,其中YLD约占2/3(28 277人年),YLL约占1/3(14 812人年),人均DALY为7.34人年;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占全行业的90.6%,病种分布主要集中在矽肺、铸工尘肺、石棉肺和水泥尘肺分别占34.4%、16.9%、13.3%和10.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50~<85岁年龄段,占83.6%;不同尘肺病分期、伤残等级、接尘工龄的尘肺病人均DALY中位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天津市职业性尘肺病疾病负担依然严重,应针对重点行业和人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等级的层次模糊综合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等级评估模型,探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估结合应用,评估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整体状况。方法:于2021年11月,收集30家煤矿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治状况信息,构建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要素的层次分析模型,应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煤矿的职业危害防治进行综合评估分级,评估原则为最大隶属度原则和加权平均原则。结果:针对典型煤矿单位的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与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情况基本一致,粉尘防治情况良好,噪声防控情况一般,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良好,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一般,职业危害防治等级整体良好。结论:建立的职业危害防治等级的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结合最大隶属度原则和加权平均原则,能客观地评估和反映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整体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生产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依据GBZ/T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评估方法对某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生产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探讨定性评估法和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的适用性。方法:于2017年7月至8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省某DEHP生产企业为对象,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工作场所环境监测,依据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毒物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的定性评估法、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对其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分析比较两种风险模型评估结果异同。结果:该企业采用定性评估法、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的职业健康风险等级结果分别为4级(高风险)、2级(可忽略风险)。结论:半定量评估综合指数法可更全面、准确的评估DEHP生产企业引起的职业健康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中病毒部分的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了更好的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2023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通告国卫科教发〔2023〕24号,正式印发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以下简称《目录》)。随着新的病原微生物不断出现,对现有病原微生物认识不断更新,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研究不断深入,原有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已不能够满足需求,因此颁布了《目录》。本文旨在详细解读《目录》中病毒部分,包括制定背景、原则、过程以及主要内容,以便更好的了解和认识《目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种风险评估方法在某汽车铸造企业噪声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三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对某汽车铸造企业噪声暴露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适用性。方法:于2020年7月,选择某汽车铸造企业,分别运用WS/T 754-2016《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简称指南法)、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指南(ICMM)赋值定量法(简称ICMM模型)和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简称指数法)对该企业噪声暴露岗位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该企业主要岗位噪声暴露水平80.3~94.8 dB(A),其中落砂、清理、造型岗位噪声>85 dB(A);经三种方法评估各岗位噪声风险,指南法评估结果显示调整风险等级2~5级,指数法评估为2和3级,ICMM模型判定均为5级。结论:三种风险评估法对该企业噪声暴露岗位进行风险评估时各有优缺点。ICMM模型赋值差距较大,评估结果偏高;指南法与指数法评估结果在部分岗位的一致性较好,指数法评价时存在一定主观性,指南法较为客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山西省某大型煤矿企业煤尘危害分级及肺功能损害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山西省某大型煤矿企业煤尘危害分级及肺功能损害的状况。方法:于2019年1~6月,选择山西省某大型煤矿企业接触煤尘的51个生产岗位及598名生产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煤尘(呼尘)样品并检测,计算煤尘的危害分级指数,将接触煤尘(呼尘)的作业岗位划分为相对无害组、轻度、中度和重度危害组。各组工人测定第1秒内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值,并以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煤尘(呼尘)危害等级与肺功能之间关系。结果:研究对象中岗位中共有13个岗位环境煤尘(呼尘)浓度超标(25.5%),肺功能异常者共168名(34.78%)。与相对无害组比较,轻度、中度和重度危害煤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构成比均较高( P<0.05),轻度、中度、重度危害煤尘作业人员的FEV1、FVC、FEV1/FVC值均较低( P<0.05)。煤尘(呼尘)等级与FEV1、FVC、FEV1/FVC值呈负相关( P<0.01)。 结论:要关注相对无害和轻度危害煤尘岗位的监督管理。FVC可能是接触煤尘敏感的肺功能指标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无花果蜡蚧在海南首次报道及其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无花果蜡蚧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2023 年 3 月,在海南省三亚市南滨农场首次发现无花果蜡蚧暴发危害槟榔.为明确该虫在海南的风险性等级,本研究从定性和半定量角度开展无花果蜡蚧在海南的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无花果蜡蚧在海南的风险性综合评价值R为2.56,属特别危险有害生物,应迅速开展积极防治和监测预警,制定和启动防控应急预案.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和无花果蜡蚧在海南风险性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风险管理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Jack软件的小件快递员搬运作业典型姿势工效学评估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背景]随着我国快递业的迅速发展,小件快递员普遍存在超时、超强度、高负荷搬运工作,极有可能罹患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开展WMSDs研究主观性较强,模拟仿真方法可量化评估WMSDs,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WMSDs的研究发展趋势.[目的]采用仿真模拟方法,对小件快递员典型搬运作业姿势进行工效学评估.[方法]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 530 mm(长)×290 mm(宽)×370 mm(高)的快件几何模型,1.4 m(长)×0.9 m(宽)×1.17 m(高)的车厢几何模型,以及装配车厢总高度 1.7 m的快递车几何模型,并将其导入Jack软件,并设定快件重量为 20 kg.在Jack软件建立男性快递员数字模型,并设定快递员站在车厢一侧用双手搬运快件,将快件放置在车厢顶部、上部、中部、底部4种不同高度时的典型作业姿势,以及将快件放置在车厢外侧、中间、内侧 3种不同水平位置时的典型作业姿势.利用Jack软件中的可视域和可达域工具确定快件是否可被快递员看到和触及,并确定快递员极限时的作业姿势;再采用Jack软件中的作业姿势分析系统(OWAS)、快速上肢评估(RULA)工具对典型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的快件搬运作业姿势进行工效学评估.[结果]最大水平和垂直眼动视野可有效涵盖快件所在区域,但部分区域不在最佳视野范围内;快件距快递员水平方向超过 48 cm时,快递员无法直接触及,只能通过调整站立位置或姿势才能有效触及.OWAS分析发现,当快件放置在车厢顶部、上部和中部时,快递员作业姿势风险等级均为 1级,为正常姿势;当快件放在车厢底部内侧时快递员需要屈膝弯腰,作业姿势风险等级最高为 3级,属于对肌肉骨骼系统造成有害影响的作业姿势,应尽快采取纠正措施;快件放在车厢底部其他位置的 2种作业姿势风险为 2级,可能对肌肉骨骼系统造成伤害,近期需要采取纠正措施.RULA分析发现,快件放置在车厢上部和中部时,快递员作业姿势的风险为 2级,而放置在车厢顶部和底部时,作业姿势的风险均为 3级;快件放置在车厢底部时,随着快件离快递员水平距离的增加,作业姿势危害增加,其风险均在 3级及以上,当快递位于车厢最内侧时,风险达到4级.[结论]不同高度和水平位置的快件搬运姿势存在显著的WMSDs风险,作业姿势风险程度依据快件高度从低到高排序分别为中部、上部、底部和顶部.特别是当快件放置在车厢底部,且快递员与快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增加时,作业姿势的潜在危害进一步加大.通过在快递车厢左右两侧均设对开门,能够有效地让快递员通过调整站立位置,实现左右垂直移动,从而确保快件处于其最佳视野和可达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入侵杂草南美蟛蜞菊对除草剂的耐受性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入侵杂草南美蟛蜞菊(Sphagneticola trilobata)的优势生长严重危害本土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近年来,化学防治依然是最主要的杂草防控手段.丛枝菌根真菌(AMF)作为一种菌根共生体,在宿主植物的生长和抵抗外界环境胁迫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该研究通过温室控制实验设置4种处理方式:对照组、只接种AMF、只喷施除草剂以及喷施除草剂并接种AMF,以验证AMF是否在入侵杂草南美蟛蜞菊响应除草剂中起到重要作用.结果显示:在草甘膦铵盐除草剂的胁迫下,南美蟛蜞菊的菌根侵染率、泡囊数以及菌根侵染丰度等级占比都显著上升;相比于只喷施除草剂处理,接种AMF显著增加南美蟛蜞菊的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和根冠比,显著减少黄酮醇相对含量以及叶片损害数.首次发现与AMF的共生能缓解除草剂对入侵杂草南美蟛蜞菊的胁迫.因此,在杂草的化学防治过程中,与AMF的共生可能极大提高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可为入侵杂草的有效防控提供新的思考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湖南省靖州县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程度在湖南省靖州县正日益加深.本研究通过为期一年的野外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靖州县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组成、原产地、区系、危害程度与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靖州县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6科27属34种,其物种主要以菊科和苋科为主,分别为8种(23.5%)和6种(17.7%);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以南美洲(45.7%)和北美洲(30.4%)为主.外来入侵植物的热带科属区系成分显著高于温带科属区系成分,表现出强烈的热带区系性质.根据危害等级将外来入侵植物划分为恶意入侵类(1级)4种(喜旱莲子草、一年蓬、小蓬草和北美苍耳)、严重入侵类(2级)5种,局部入侵类(3级)8种、一般入侵类(4级)15种、有待观察类(5级)2种.靖州县外来入侵植物主要分布在各级交通道路两侧、人类居住地和部分水流区域,入侵危害程度较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靖州县中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