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胚宝胶囊联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胚宝胶囊联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台州市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来曲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胚宝胶囊联合来曲唑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药,连服5 d,共3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优势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动脉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势卵泡直径(18.41±0.54)mm和子宫内膜厚度(8.79±0.56)mm,均高于对照组的(17.79±0.47)mm和(7.82±0.62)mm( t=4.744、6.359,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卵巢动脉阻力指数(0.97±0.13)和搏动指数(0.56±0.04),均低于对照组的(1.08±0.10)和(0.65± 0.04)( t=3.674、8.714,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孕酮(0.93±0.14)μg/L、雌二醇(75.41±6.29)ng/L和黄体生成素(9.47±0.61)IU/L,均高于对照组的(0.78±0.12)μg/L、(58.23±5.46)ng/L和(8.18±0.65)IU/L( t=4.456、11.297、7.926,均 P<0.05);观察组排卵率[60.00%(18/30)]和妊娠率[46.67%(14/30)]均高于对照组[33.33%(10/30)]和[23.33%(7/30)](χ 2=4.286、3.897,均 P<0.05)。 结论:胚宝胶囊联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促进排卵和提高妊娠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外泌体在卵母细胞发育及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外泌体是源自细胞膜系统的囊泡,起源于内体多囊泡体,释放到组织液中。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信的载体,含有蛋白质、脂质、源自其供体细胞质的编码或非编码RNA。卵泡是卵母细胞发育的重要微环境,在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物质通过细胞外囊泡进行卵母细胞与卵泡周围卵丘和颗粒细胞之间的物质传递,从而调节卵母细胞的基因表达。在正常和病理条件下,外泌体由多种细胞释放,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可作为疾病的候选生物标志物及治疗干预的潜在目标。本文阐述了外泌体中的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及环状RNA等成分在卵母细胞发育状态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卵巢、子宫相关生殖系统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癌、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变化。针对外泌体的检测可以深入了解卵母细胞发育状态,有助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糖、脂代谢相关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114例。根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低水平组为66例,正常组为48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及性激素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低水平组胆固醇[(2.32±0.97)mmol/L]、甘油三酯[(6.45±1.2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7±1.01)mmol/L]、载脂蛋白B[(0.93±0.32)g/L]均高于正常组[(1.87±0.89)mmol/L、(4.88±0.94)mmol/L、(3.12±0.88)mmol/L和(0.76±0.17)g/L]( t=2.477~7.322,均 P<0.05),低水平组载脂蛋白A[(1.22±0.34)g/L]低于正常组[(1.58±0.47)g/L)]( t=-4.748, P<0.05),但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5±0.31)mmol/L比(1.43±0.5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44, P>0.05)。低水平组空腹血糖[(5.53±1.4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2±0.79)%]和空腹胰岛素[(18.71±5.46)mU/L]均高于正常组[(5.09±0.76)mmol/L、(6.01±0.92)%和(15.49±4.98)mU/L]( t=2.136~3.225,均 P<0.05),但两组餐后2 h血糖[(8.79±1.56)mmol/L比(8.32±1.84)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72, P>0.05)。低水平组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54.55%(36/66)]高于正常组[35.42%(17/48)](χ 2=4.088, P<0.05)。低水平组睾酮[(61.45±21.44)μg/L]高于正常组[(50.39±22.31)μg/L]( t=2.673, P<0.05),但两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催乳激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427~1.714,均 P>0.05)。 结论: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患者更易发生高血糖、高血脂,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降低可能是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出现糖、脂紊乱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子宫内膜微刺激受益的人群特征以及如何最大化这种效益:一项针对中国女性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找出可以受益于子宫内膜微刺激(endometrial microstimulation,EM)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患者特征以及如何最大化这种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2006年至2018年期间在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接受EM治疗的191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各个周期患者的基线特征、周期参数以及微刺激操作的各种差异。结果:患者年龄 ≤35岁共1435个周期,其中种植成功共867个周期,种植失败共568个周期;患者年龄>35岁共481个周期,其中种植成功共179个周期,种植失败共302个周期。年龄≤35岁的女性中,种植成功者在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1.07±0.20) cm]大于种植失败者[(1.02±0.20) cm, OR=5.01, P<0.001],A/A-型子宫内膜比例(91.3%)大于种植失败者(85.3%, OR=1.88, P=0.01)。对于年龄>35岁的患者,种植成功者子宫内膜厚度[(1.05±0.19) cm]大于种植失败者[(0.96±0.22) cm, OR=8.73, P<0.001)];在黄体期进行EM患者的种植率(42.9%)大于卵泡期行EM者(32.7%, P=0.02)。 结论:对于临床上被建议行EM治疗的患者,年龄≤35岁子宫内膜状况较好 (较厚或A/A-型子宫内膜)或者>35岁子宫内膜较厚的患者可能可以从EM中获益,而且与卵泡期相比,黄体期内膜微刺激提高了>35岁患者的胚胎种植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45,X/46,X,psu idic(Y)新生儿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20年11月9日就诊于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足月出生,体质量为3 260 g,身长50 cm,无特殊面容,出生后发现外生殖器发育异常,尿道下裂,阴茎向下弯曲,尿道外口位于阴茎腹侧根部,右侧睾丸鞘膜积液(图1)。B超检查在膀胱后方探及2.5 cm × 0.4 cm类子宫回声,内见线状高回声,双侧睾丸形态大小正常,双侧隐睾。对患儿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G显带核型分析示45,X[76]/46,X,psu idic(Y)[24]?(图2A、2B)。后加做C显带证实部分细胞系为46,X,psu idic(Y)(q12)(图2C)。拷贝数变异测序检测提示X染色体拷贝数为1,Y拷贝数为0.5(图3),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出生后48 d性激素检查结果(括号内为参考范围):黄体生成素9.47 IU/L(参考值:男0.62 ~ 4.08 IU/L,女< 0.05 IU/L),卵泡刺激素15.37 IU/L(参考值:男0.41 ~ 3.02 IU/L,女1.23 ~ 17.4 IU/L),雌二醇77.07 pmol/L(男< 47 pmol/L,女< 79 pmol/L),睾酮4.51 nmol/L(参考值:男0.69 ~ 7.6nmol/L,女< 0.4 nmol/L)。抗苗勒管激素152.5 pmol/L(参考值:男425 ~ 1 810 pmol/L,女< 49 pmol/L)。患儿父母均为34岁,外观无异常,否认近亲结婚,既往曾生育1女,表型正常。此次妊娠孕24周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孕34周时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好。本研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Q/ZXYY-ZY-YWB-LL202252),患儿监护人签署了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富血小板血浆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是辅助生殖领域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已被证明在促进血管生成、细胞分化和增殖、卵泡生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POR患者的治疗具有巨大的优势。本文就PRP的来源及制备、对POR患者卵巢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PRP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在POR患者治疗过程中PRP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可关注的研究方向,旨在为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授精方式对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两种不同授精方式对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生殖中心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采用IVF或ICSI治疗的不明原因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授精方式分为IVF组(299例)和ICSI组(2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受精情况、胚胎发育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ICSI组和IVF组双原核(two pronuclei,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ICSI组原发性不孕患者比例较IVF组高[79.5%(186/234)比39.8%(119/299), P<0.001]。按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分层分析后,原发性不孕患者中,ICSI组2PN卵裂率[91.2%(1339/1468)]高于IVF组[87.8%(1646/1844), P=0.062],两组患者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ICSI组临床妊娠率[39.8%(74/186)]及活产率[33.3%(62/186)]均略高于IVF组[37.8%(45/119),31.1%(37/119)],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继发性不孕患者中,两组间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ICSI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IVF组[20.8%(10/48)比49.4%(89/180), P<0.001],活产率也显著低于IVF组[18.8%(9/48)比40.0%(72/180), P=0.006]。logistics回归显示,校正女方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基础卵泡刺激素及获卵数等可能影响活产的指标后,原发性不孕患者中不同授精方式有相似的活产率( OR=1.178,95% CI=0.686~2.202),继发性不孕患者中ICSI组活产率显著低于IVF组( OR=0.408,95% CI=0.180~0.924)。 结论: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ICSI并不能显著改善受精情况、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尤其在继发性不孕患者中,IVF患者妊娠结局显著优于ICSI患者,此类患者行辅助生殖治疗时应首选常规IVF授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压氧治疗对亚急性期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腺垂体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亚急性期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腺垂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亚急性期TBI腺垂体功能低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HBO组,每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抗感染、预防癫痫、预防褥疮、营养神经、补液及康复治疗等),HBO组在此基础上辅以HBO干预,HBO治疗压力为0.2 MPa(2.0 ATA),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治疗20次后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皮质醇(CO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睾酮(TES)及雌二醇(E2)水平,对ACTH、GH、TSH、PRL、LH、FSH赋值并计算垂体总体激素评分。结果:治疗20次后发现HBO组PRL、LH、TES的对数值及垂体总体激素评分[分别为(1.3±0.2)μg/L、(1.0±0.4)mU/L、(2.5±0.2)ng/dl和(22.0±2.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分别为(1.1±0.2)μg/L、(0.8±0.3)mU/L、(2.4±0.3)ng/dl和(20.5±2.3)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HBO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亚急性期TBI患者多种激素水平,促进垂体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液的拉曼光谱分析及其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与非PCOS患者卵泡液中的差异性代谢物及其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in vitro maturation,IVM)和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胚胎发育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研究方法获取;动物实验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第一次接受IVF或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周期的女性患者的卵泡液。根据是否为PCOS患者,分为PCOS组( n=71)和非PCOS组( n=70),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利用深度学习的拉曼光谱分析技术检测两组患者卵泡液的代谢谱差异。后续进行实验性研究,在PCOS患者和非PCOS患者卵泡液中进行小鼠GV期卵母细胞IVM培养,收集两组成熟的鼠卵母细胞进行IVF,进一步探讨卵泡液中差异性代谢物对鼠卵成熟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结果:PCOS组患者卵母细胞成熟率[82.19%(886/1 078)]和受精第3天的有效胚胎率[51.30%(553/1 078)]显著低于非PCOS组[85.85%(625/728), P=0.038;53.30%(388/728), P=0.042],两组患者的累积临床妊娠率和累积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PCOS患者和非PCOS患者卵泡液之间存在差异性拉曼代谢光谱。两组间特征性拉曼位移主要集中在600~1 000 cm -1、1 168 cm -1、1 344 cm -1、1 440 cm -1、1 504 cm -1、1 632 cm -1、1 664 cm -1。拉曼特征位移数据库显示,两组卵泡液样本的差异代谢物主要集中蛋白质、脂质、游离核酸、葡萄糖、胆固醇、类胡萝卜素和氨基酸等物质。利用两组卵泡液行鼠卵IVM,PCOS卵泡液组的鼠卵MⅡ率[49.04%(77/157)]较非PCOS组更低[65.07%(95/146), P=0.005],利用小鼠MⅡ卵进行IVF,PCOS卵泡液组卵裂率[46.75%(36/77)]显著低于非PCOS组[63.16%(60/95), P=0.031],而两组囊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COS患者卵泡液存在差异性拉曼代谢光谱,其差异性代谢物可能导致卵母细胞成熟障碍,并进一步影响IVF胚胎的发育,拉曼光谱为PCOS诊断和代谢组学的差异物分析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玻璃化冷冻和程序化冷冻方法保存猕猴卵巢组织的存活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和程序化冷冻对猕猴卵巢组织的冷冻保存效果。方法:取新鲜的猕猴卵巢组织随机分成对照组(新鲜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组和程序化冷冻组,分别进行HE染色、窦前卵泡的分类计数及免疫染色,比较3组卵巢组织内卵泡形态学、各级卵泡正常率及磷酸化组蛋白H3(PHH3)的表达量的差异。结果:①HE染色:3组中,始基卵泡、初级卵泡正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程序化冷冻组单层次级卵泡正常率[40.6%(28/69)]均低于玻璃化冷冻组[53.5%(38/71)]、对照组[60.7%(34/5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4),但玻璃化冷冻组、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玻璃化冷冻组、程序化冷冻组多层次级卵泡正常率[23.4%(11/47),16.7%(7/4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7.3%(39/68)]( P均<0.001),玻璃化冷冻组多层次级卵泡正常率高于程序化冷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分离卵泡比较:玻璃化冷冻组、程序化冷冻组初级卵泡正常形态率均接近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玻璃化冷冻组和程序化冷冻组次级卵泡正常率[38.2%(34/89),23.7%(23/97)]明显较低,与对照组[56.4%(61/1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玻璃化冷冻组的次级卵泡正常形态率明显高于程序化冷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③ PHH3染色:玻璃化冷冻组颗粒细胞PPH3的阳性表达率接近对照组( P>0.05),程序化冷冻组卵泡颗粒细胞PHH3阳性表达率(58.72%±12.31%)明显低于对照组(67.58%±8.45%, P=0.04)和玻璃化冷冻组(62.87%±9.94%, P=0.03)。 结论:玻璃化冷冻和程序化冷冻均能有效地保存卵巢组织,但玻璃化冷冻对卵巢组织冷冻和复融过程中各级卵泡及颗粒细胞形态学的损伤明显低于程序化冷冻,更适合下一步人类卵巢组织的冷冻保存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