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胺酮雾化吸入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抑制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氯胺酮压缩雾化吸入联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静脉泵注对芬太尼诱发呛咳及气管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200例,ASA分级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50例)。氯胺酮组(K组),全身麻醉诱导时先用压缩雾化装置吸入氯胺酮0.25 mg/kg;右美托咪定组(D组),全身麻醉诱导时先静脉泵注Dex 0.4 μg·kg -1·10 min -1;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组(K+D组),全身麻醉诱导时先压缩雾化吸入氯胺酮0.25 mg/kg,同时静脉泵注Dex 0.4 μg·kg -1·10 min -1;对照组(C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4 ml,并静脉泵注与D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各组给药结束5 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 μg/kg (5 s内注射完成),观察并记录2 min内芬太尼诱发呛咳的情况;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 0)、预给药结束5 min后(T 1)、气管插管前(T 2)、气管插管后(T 3)、气管插管后1 min (T 4)、气管插管后3 min (T 5)的SBP、DBP、心率的变化;观察D组和K+D组患者严重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 结果:K组、D组、K+D组中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发生率低于C组( P<0.05),K+D组呛咳发生率低于K组和D组( P<0.05)。与C组比较,D组和K+D组T 1、T 3~T 5时SBP降低( P<0.05);与K组比较,D组和K+D组T 1、T 3~T 5时SBP降低( P<0.05);K+D组T 4时SBP高于D组( P<0.05)。与C组比较,K组T 1、T 5时DBP升高( P< 0.05),D组T 1、T 3~T 5时DBP降低( P<0.05),K+D组T 3~T 5时DBP降低( P<0.05);与K组比较,D组和K+D组T 1、T 3~T 5时DBP降低( P<0.05),C组T 1时DBP降低( P<0.05);K+D组T 1时DBP高于D组( P<0.05)。与C组比较,D组T 1~T 5时心率降低( P<0.05),K+D组T 1~T 2、T 4~T 5时心率降低( P<0.05);与K组比较,D组和K+D组T 1~T 5时心率降低( P<0.05);K+D组T 1时心率高于D组( P< 0.05)。D组和K+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全身麻醉诱导前应用氯胺酮雾化吸入联合Dex静脉泵注可更有效抑制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减轻气管插管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压缩式雾化器对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的雾化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比较 3 种不同品牌雾化器对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的雾化效果.方法 采用新一代撞击器及呼吸模拟装置,测定 3 种雾化器配合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使用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和递送速率、递送总量,选取微细粒子剂量、微细粒子分数、质量中位数空气动力学粒径和几何标准偏差等参数,表征不同雾化器对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的雾化效果.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8 个主要指标的P值均小于 0.05,说明 3 种雾化器的雾化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雾化器A对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的雾化效果最佳.结论 本研究测定的结果表明了不同雾化器对吸入液体制剂的递送速率、递送总量及体外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特征均有较大影响.为保证临床用药效果,应加强吸入液体制剂与雾化装置的关联研究,且应制订严格的雾化器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多功能吸氧面罩在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时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空气压缩泵雾化器与多功能吸氧面罩两种雾化方式对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吸氧面罩配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治疗,实验组应用多功能吸氧面罩在患者高流量吸氧的同时进行雾化吸入.在两组患者雾化开始和结束时分别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在雾化开始前各生命体征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均P>0.05);在雾化吸入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生命体征波动大于实验组患者(均P<0.01);实验组患者在应用面罩吸氧的同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试验前与试验后生命体征比较波动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 应用多功能吸氧面罩可以更好地减少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在雾化吸入时的生命体征波动,减少患者因雾化产生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和血氧降低等常见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野菊花雾化吸入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化脓性 扁桃体炎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联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10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46例;年龄4~9岁,平均年龄(5.7±0.6)岁.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A、B两组,A组为实验组52例,B组为对照组52例,其中B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质量方法,A组采用B组方案+野菊花注射压缩雾化吸入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对A、B两组治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治疗,A、B两组患儿的体温正常,咳嗽及咽痛症状消失,扁桃体脓点、充血情况消失,咽部肿胀情况明显减轻.A组患儿的体温、白细胞和扁桃体恢复时间分别为(2.77±1.30)d、(3.62±1.15)d、(4.00±0.98)d;B组患儿的体温、白细胞和扁桃体恢复时间分别为(4.41±1.23)d、(4.75±1.44)d、(5.10±1.04)d,A组患儿恢复时间比B组患儿恢复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儿基本治愈30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50%;B组患儿基本治愈16例、有效12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53.80%,A组总有效率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组的治疗方案效果比B组治疗方案优,患儿的恢复时间、总有效率A组均比B组好,野菊花注射雾化吸入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压缩式雾化器对痰热清吸入溶液体外沉积性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优选出适合痰热清吸入溶液使用的空气压缩式雾化器,为这类设备的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呼吸模拟器和新一代药用撞击器,以中药制剂痰热清吸入溶液为模型药物,通过测定其体外沉积性能评价6种压缩式雾化器.结果:Boy SX型蓝芯雾化器递送速率最快,达42.51 μg·min-1;Boy SX型红芯雾化器的递送总量最高,达到252.20 μg;6种雾化器呼出总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杯中残留量最少的是Boy SX型红芯雾化器(仅59.78 μg).6种雾化器质量平均空气动力学粒径(MMAD)处于3.57 ~4.98 μm,Boy SX型红芯雾化器的MMAD和几何标准差值最小,微细粒子有效沉积率最大.结论:Boy SX型红芯雾化器的粒径分布最窄,有效微细粒子沉积最多,最适合痰热清吸入溶液的临床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氧气雾化对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估氧气雾化在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126例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氧气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两种方式进行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后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及心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雾化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同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氧气雾化组患者的SpO2浓度高于泵雾化组(t=2.38,P<0.05),两组患者之间的呼吸频率(t=1.25,P>0.05)及心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t=1.13,P>0.05),且两种治疗方式均未对患者产生特殊不良反应.氧气雾化组患者的VAS症状评分改善程度(t=2.05,P<0.05)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t=2.12,P<0.05)均优于空气泵雾化组.结论:氧气雾化吸入可以提高喉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Sp02值,且对于临床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更优作用,建议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维生素D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维生素D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79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压缩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n=39)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维生素D.治疗90 d,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喘憋症状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和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明显升高,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喘憋症状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和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联合沙丁胺醇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降低ECP和IgE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0例哮喘息儿,随机均分为2组,患儿所用治疗药物均为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生理盐水等,对照组给药方式应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观察组则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反复喘息等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对小儿哮喘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提高患儿血氧饱和度,促进临床症状尽早改善,缩短患儿病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空气压缩泵与超声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空气压缩泵与超声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疗效,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54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进行治疗.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FEV1(第一秒用气量)、FVC(用力肺活量)、FEV1%(一秒率)]和血清学指标[EOS(嗜酸性粒细胞)、IL-4(白细胞介素-4)、C型反应性蛋白(CRP)、IgE(免疫球蛋白E)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及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FEV1、FVC及FEV1/FVC水平[(0.71±0.11)L、(3.21±0.41)L、(91.45±10.12)%]明显高于对照组[(0.63±0.10)L、(2.58±0.29)L、(80.32±8.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EOS、IL-4、CRP及Ig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EOS、IL-4、CRP及IgE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0.53±0.06)%、(50.78±6.43)ng/mL、(6.56±2.45)mg/L、(105.76±13.68)IU/mL]明显低于对照组[(0.73±0.12)%、(80.91±9.65)ng/mL、(8.79±3.21)mg/L、(187.67±21.10)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1例出现皮疹,2例出现胃肠不适;观察组有1例出现轻度胃肠不适,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0%和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较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更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组人干扰素α-1b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压缩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7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及对照组102例,对照组给以利巴韦林针10 mg/(kg·d)静点,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压缩雾化吸入,20 μg/次,2次/d,疗程5天.同时设立健康组30例,分别收集两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健康组患儿外周血标本各30份,应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IFN-γ及IL-4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92%,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两组合并脑炎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FN-γ及IL-4水平均较健康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两组患儿血清IFN-γ及IL-4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压缩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但尚不能阻止疾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