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淫羊藿苷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淫羊藿苷在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淫羊藿苷可通过提高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及抑制炎性因子,减少血管损伤,保护骨内血管的完整性.同时,淫羊藿苷能减少骨细胞凋亡,抑制骨髓脂肪细胞增生,促进局部骨修复,延缓病情进展.淫羊藿苷还可以通过促进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脂肪分化,并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发挥其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此外,淫羊藿苷能通过激活相关信号通路,逆转缺氧引起的不良影响,保护成骨细胞功能.未来研究应深入解析淫羊藿苷在不同细胞类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以全面了解其在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分子机制.该文就淫羊藿苷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要点解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着重阐述了在骨质疏松症诊疗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和进展,包括:医学数字化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诊断与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联合和序贯治疗方案;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手术期及再骨折预防的临床措施;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期间的监测.希望对临床医师有所裨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室内大气PM2.5中重金属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大气PM2.5污染及危害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富集的重金属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由于人类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因此室内大气PM2.5中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具有极大威胁.该文总结了室内大气PM2.5及其中的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分布规律,归纳了室内大气PM2.5中重金属浓度影响因素、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等研究进展,提出了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室内大气PM2.5中重金属污染研究进行了展望,有利于室内大气PM2.5中重金属污染合理评估以及标准完善,为防治室内颗粒物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吉林省HIV-1感染者治疗前耐药和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吉林省HIV-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治疗前基因型耐药及分子网络传播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治疗前HIV感染者228名,提取血浆RNA、反转录PCR扩增HIV-1 pol基因片段。建立进化树确定亚型、解析基因型耐药突变(drug resistance mutations,DRMs)情况并构建HIV分子网络评估传播关系。 结果:从228例样本中成功获得206条 pol基因序列,基因亚型主要为CRF01_AE(60.68%,125/206)、CRF07_BC (30.10%,62/206)和B亚型(5.34%,11/206)。总耐药率为9.22%(19/206),耐药突变以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为主,占8.25%(17/2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40~49岁和≥50岁,离异或丧偶感染人群产生耐药的风险较高( P<0.05)。白城地区和CRF07_BC感染者入网风险更大( P<0.05)。有63条序列入网(30.58%,63/206),形成23个分子簇。入网病例中6例携带DRMs。出现本市和跨市连接边关系。异性与同性性传播感染人群存在混合连接边。 结论:吉林省HIV感染者治疗前耐药率处于中等水平,分子网络中的毒株呈地区聚集性,加强耐药监测,对网络桥梁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治疗前发生耐药传播的可能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洪涝灾害公众健康防护建议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洪涝灾害是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受灾群众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本研究参照我国相关法规、应急手册,结合广泛的文献、资料调研进行综合分析与提炼,并根据流行病学与相关防护证据和专家咨询,分类解析洪涝灾害的环境健康危害因素,从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救助的策略角度提出针对公众的多环节、多人群、分阶段的综合防护措施,为推进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公众健康防护水平、改善公众健康结局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包括一组非血液系统(继发或反应性)和血液系统(原发或克隆性)疾病,该组疾病可能伴有器官受损。基于新的临床研究数据和对疾病分子遗传学解析结果,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共识分型(ICC)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的诊断和分型标准进行了更新。本指南是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基础上的更新,旨在为我国血液学工作者提供一个规范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程序、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脏传导系统起搏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生理性起搏主要包括双心室起搏、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起搏,其中后两者统称为心脏传导系统起搏。与传统右心室起搏相比,生理性起搏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的发生。希氏束起搏是最生理的起搏方式,但定位困难、操作难度高及长期安全性风险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左束支起搏在保持生理性起搏的同时弥补了希氏束起搏的缺陷,成功率高,起搏参数良好,且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得到证实,目前已成为心脏生理性起搏的热点方式。本文回顾了心脏传导系统起搏的发展历程,解析关键技术和诊断标准,比较各种起搏方式的优缺点,深入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RYAB基因变异致早发限制性心肌病一家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解析一个限制性心肌病家系的致病变异。方法:对先证者和两名直系亲属进行全外显子测序,通过GATK3.7软件鉴别潜在的变异,使用snpEff注释变异,参照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ACMG)进行致病性评估,整合Sanger测序和临床表现开展家系内共分离分析。结果:根据ACMG判定 CRYAB c.326A>G (p.Asp109Gly)为致病变异,在家系中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共分离。先证者罹患合并限制性心肌病、肌病和白内障的多系统性疾病,首发症状为左心房扩大。家系另三名患者确诊限制性心肌病,其中两例男性首发症状是双心房扩大,一例女性首发症状为心室传导阻滞。 结论:CRYAB基因c.326A>G杂合变异是该家系的致病原因,该变异导致合并限制性心肌病、肌病和白内障的多系统性疾病尚未见报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染色体外DNA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染色体外DNA(ecDNA)是一种起源于染色体,位于染色体外的环状DNA,与癌症的进展密切相关。ecDNA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与GBM的异质性、耐药性、侵袭性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可驱动GBM的快速进展。本文综述了ecDNA的发生机制、结构特性、功能机制及研究工具。同时,系统总结了ecDNA在GBM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目前与ecDNA相关的治疗靶点,以期为解析GBM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产免疫分枝杆菌引起的多发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产免疫分枝杆菌是一种罕见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属于快生长型分枝杆菌,可引起皮肤感染、角膜炎、导管相关感染、慢性肺炎和脓毒症等,其感染多发生在美洲,国内诊治经验很少。本文报道1例由产免疫分枝杆菌引起的全身多发皮肤软组织感染病例,经培养、质谱鉴定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明确病原体,最终参考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通过联合抗分枝杆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面对罕见感染病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采用全面的诊断方法和应用新技术对于精准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