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TP53突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异质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特征为克隆性造血、血细胞减少(即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或血小板减少)和细胞形态学发育异常,伴TP53突变时向白血病转化风险高,预后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一组获得性、异质性疾病,由针对红细胞的自身抗体介导,导致红细胞过早破坏.MDS合并AIHA出现的较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伴TP53突变MDS并AIHA的患者,在应用以地西他滨为主的去甲基化药物治疗2个周期后MDS完全缓解,直接Coombs试验转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及去甲基化酶肥胖相关蛋白对H7N9病毒复制的影响及转录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hyltransferase like 3,METTL3)和去甲基化酶肥胖相关蛋白(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在H7N9病毒感染中发挥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Western blot(WB)检测H7N9病毒感染A549细胞后METTL3和FTO的表达。敲低和过表达METTL3和FTO,H7N9病毒感染后用WB和TCID 50检测其对病毒复制的影响。利用转录组测序方法对METTL3或FTO敲低及野生型对照细胞进行了转录组水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对发挥作用的潜在靶标进行初步分析。 结果:H7N9病毒感染A549细胞24 h后METTL3的表达上调,FTO无明显变化。敲低METTL3和FTO后,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 NP)表达水平和病毒滴度显著下降,过表达METTL3和FTO后,病毒滴度显著增加。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在METTL3或FTO敲低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别发现314和555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与宿主免疫应答相关。结论:METTL3和FTO可能通过调节宿主-病毒相互作用在H7N9病毒感染中起关键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去势抵抗性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发病中的基因变化及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前列腺癌是男性健康的主要杀手。临床研究表明,随着抗雄治疗的普遍应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生存期中大部分时间均处于去势抵抗阶段。去势抵抗性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neuroendocrine PCa,CRPC-NE)是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Ca,CRPC)的少见亚型及难治亚型,该病致死率高,治疗难度极大。科研人员为提高CRPC-NE的生存率对其机制进行了探索,发现N-MYC、RB1/TP53、TMPRSS2-ERG等一系列基因的改变与CRPC-NE的演进息息相关,并认为SPDEF的显著超甲基化可促进CRPC-NE的进展。研究人员尝试依据现有的分子生物学变化制定治疗方案,研发出了Alisertib等新型靶向药物,并尝试通过CD46等免疫靶点及IFN-β1a等细胞因子对CRPC-NE进行精准治疗,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存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对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 1(PD-L1)的表达水平与免疫抑制密切相关,介导肿瘤浸润T细胞的活化与凋亡。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作为表观遗传修饰的关键步骤,多项前瞻性研究表明其可直接或间接参与调控PD-L1的表达水平,达到增强或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效果,为了解肿瘤免疫逃逸和对临床免疫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文就组蛋白甲基化对PD-L1调控的结构和功能基础、组蛋白甲基化酶以及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对PD-L1表达调控等方面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卵巢上皮性癌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化疗耐药是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治疗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障碍,卵巢癌化疗耐药患者迫切需要探索新的药物或治疗策略。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并且研究最多的表观遗传学修饰,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显示,去甲基化药物可以恢复卵巢癌化疗耐药患者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改善预后。本文就预测卵巢癌化疗敏感性的甲基化标志物、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药物调控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可能机制、去甲基化药物治疗卵巢癌化疗耐药的临床研究等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用于难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桥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9年11月收治的1例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桥接allo-HSCT移植的难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30岁女性,初诊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NMT3A、IDH2、RUNX1和BCOR基因突变阳性,采用地西他滨+DA、FLAG、阿扎胞甘+HAG+依托泊苷方案联合化疗后未达到完全缓解。予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后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微小残留病转阴,接受父供女单倍体allo-HSCT巩固治疗。术后患者造血恢复,呈完全供者植入。至截稿前无复发生存1年余。结论:难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存在多药耐药,单纯化疗效果差。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后桥接allo-HSCT安全有效,可能延长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19年第61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了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基础研究、临床治疗、新药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试验更新。文章结合会议报道,对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及"7+3"方案诱导治疗、去甲基化药物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RNA m6A去甲基化酶ALKBH5基因敲除对老年小鼠小脑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RNA m6A去甲基化酶ALKBH5基因敲除之后对老年小鼠小脑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探究ALKBH5在小脑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不同年龄C57BL/6野生型小鼠(包括2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小脑中ALKBH5的蛋白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中年(12月龄)及老年(18月龄)野生型小鼠和ALKBH5基因敲除(ALKBH5 -/-)小鼠中NeuN、Calbindin-D28K、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等蛋白的表达情况。平衡木实验和步态实验检测小鼠平衡能力以及运动协调能力。 结果:ALKBH5蛋白在小脑中的表达水平随着小鼠生理性衰老的进行而逐渐升高。在中年小鼠中,野生型和ALKBH5 -/-小鼠的体重、脑重以及小脑的形态大小没有明显差别,同时颗粒神经元、浦肯野细胞及神经元树突的形态和数量均未见明显改变。在老年小鼠中,相较于野生型小鼠,ALKBH5 -/-小鼠的体重、全脑重和小脑重分别下降15%、10%和21%( P<0.05)。ALKBH5在浦肯野细胞中的表达高于其他类型的神经细胞,与之对应在老年ALKBH5 -/-小鼠中浦肯野神经元的数量下降40%,树突的长度和密度也明显减少( P<0.01)。老年ALKBH5 -/-小鼠通过平衡木相较于同龄的野生型小鼠所用的时间增加70%,且出现步态不稳的情况( P<0.01)。 结论:RNA m6A去甲基化酶ALKBH5缺失会造成老年小鼠小脑萎缩、浦肯野神经元缺失与受损,进而损害其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上述结果提示RNA m6A甲基化失衡会导致小脑的神经退行性病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6A甲基化调控神经系统及相关疾病的功能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已知的众多发生在信使RNA(mRNA)内部的修饰方式中,N6-甲基腺嘌呤(m6A)修饰是真核生物最常见的一种转录后修饰,占所有RNA甲基化修饰的80%。分子层面上,m6A这种可逆的修饰方式参与调节mRNA的可变剪切、出核、翻译、降解等过程。已有研究揭示了m6A修饰参与调控DNA损伤修复、细胞分化、个体生长发育以及学习记忆和免疫调控等多个生理过程,而这种修饰近年来也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围绕m6A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以m6A为靶向的神经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YP17A1介导的DNA去甲基化与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CYP17A1介导的DNA去甲基化与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6月收集的组织细胞样本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对细胞中CYP17A1 Mrna及蛋白表达量进行测定;利用甲基化检测(MSP)法检测CYP17A1基因在的甲基化状态;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增殖情况进行测定;通过细胞侵袭实验对细胞侵袭及转移情况进行测定。计数资料使用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 结果:模型组、实验组与正常组中CYP17A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2.541, P<0.05)。实验组与癌模型组比较,CYP17A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769, 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YP17A1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CYP17 A1蛋白在胶质瘤中表达量(0.621±0.027)显著高于正常组(0.019±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9.551, P<0.05);CYP17A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分析结果表明,CYP17A1基因在正常细胞中未检测出,在模型组中CYP17A1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89.03%,实验组中甲基化发生率为43.93%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21, P<0.05);MTT生长曲线结果表明,DHEA结合TMZ预处理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速率( P<0.05)。在平板克隆实验中,CYP17A1在模型组和实验组中克隆个数分别为(78.09±10.21)、(38.97±11.32)个,且实验组中的克隆个数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738, P<0.05);模型组的迁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细胞的侵袭率33.33%,明显低于模型组的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844, P<0.05)。 结论:CYP17A1诱导DNA去甲基化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