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2 575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XCEL数据透视表、自动Σ等功能,对2011年2月至2020年2月淮南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上报的2 575例中药注射剂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ADR高发年龄段为>40~80岁,占78.2%(2 014/2 575);其余年龄段ADR报告数占21.8%(561/2 575)。ADR:严重的占2.0%(52/2 575),一般的占98.0%(2 523/2 575),新的占26.5%(683/2 575)。ADR涉及中药注射剂68个品种,ADR报告前10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占总数的53.5%(1 378/2 575)。其中,参麦注射液引起的ADR最多,占14.5%(372/2 575)。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首位,占31.8%(995/3 127),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24.6%(769/3 127)。结论: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年龄、用药品种、不合理用药、中药成分复杂、含有杂质、相关物质、增溶性辅料以及药品说明书安全性信息不完善等因素有关。应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监测,特别是加强严重ADR预警,严格遵循合理用药原则,做到辨证施治,减少ADR发生,保障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参麦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近期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近期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嵊州市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FOLFOX方案化疗,观察组在FOLFOX方案基础上结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化疗后近期疗效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724(CA724)]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0.73%(29/41)]高于对照组[46.34%(1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025, 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提高率[78.05%(32/41)]高于对照组[56.10%(2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473, P<0.05)。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进展期胃癌患者CD 3+[(58.39±3.14)%]、CD 4+[(38.79±2.35)%]和CD 4+/CD 8+[(1.54±0.17)]均高于对照组[(48.10±3.01)%、(30.10±1.78)%、(0.92±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5.148、18.875、17.511,均 P<0.05)。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CEA[(6.98±1.45)μg/L]和CA724[(7.85±1.76)μg/L]均低于对照组[(15.47±3.21)μg/L、(18.97±3.2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5.434、19.265,均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近期疗效良好,且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CEA和CA724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参麦注射液对胃癌细胞化疗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通过调控微小RNA-140-3p(miR-140-3p)对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与机制。方法:建立并培养人胃癌耐药细胞株HGC-27/DCF(5-Fu、顺铂和多西他赛)细胞(购自美国细胞培养物收藏中心),设空白对照组(DCF+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DCF+miR-140-3p inhibitor NC+生理盐水)、参麦组(DCF+miR-140-3p inhibitor NC+参麦注射液)、miR-140-3p抑制剂组(DCF+miR-140-3p inhibitor+生理盐水)、参麦+miR-140-3p抑制剂组(DCF+miR-140-3p inhibitor+参麦注射液)。使用荧光定量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测定miR-140-3p、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水平;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HGC-27/DCF细胞的增殖水平;经细胞经膜联蛋白-V(Annexin V)与碘化丙锭(PI)染色测定细胞凋亡率;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侵袭能力。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GES-1、HGC-27、HGC-27/DCF细胞的miR-140-3p表达水平分别为3.02±0.67、1.04±0.17及0.26±0.08( F=33.800, P<0.05)、PD-1表达水平分别为0.21±0.04、0.30±0.05、0.59±0.08( F=33.800, P<0.05),PD-L1表达水平分别为0.09±0.02、0.16±0.03、0.39±0.05( F=58.355, P<0.05);事后两两比较结果显示,miR-140-3p在HGC-27/DCF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GES-1和DCF细胞,PD-1和PD-L1在HGC-27/DCF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低于GES-1和HGC-27细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iR-140-3p抑制剂组、参麦组、参麦+miR-140-3p抑制剂组的细胞增殖活力分别为0.47±0.03、0.48±0.02、0.30±0.04、0.68±0.11、0.45±0.04( F=16.565, 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52±0.75)、(9.02±0.66)、(21.52±4.25)、(3.88±0.55)、(15.63±3.02)%( F=25.014, P<0.05);事后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增殖活力高于miR-140-3p抑制剂组但低于参麦组,参麦+miR-140-3p抑制剂组的细胞增殖活力高于miR-140-3p抑制剂组但低于参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于miR-140-3p抑制剂组但高于参麦组,参麦+miR-140-3p抑制剂组的细胞凋亡率低于miR-140-3p抑制剂组但高于参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miR-140-3p抑制剂组、参麦组、参麦+miR-140-3p抑制剂组的细胞侵袭数目分别为162.50±25.20、155.80±18.30、208.80±36.50、123.50±25.60、166.40±18.50( F=4.228, P<0.05);事后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的细胞侵袭数目低于miR-140-3p抑制剂组但高于参麦组,参麦+miR-140-3p抑制剂组的细胞侵袭数目低于miR-140-3p抑制剂组但高于参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参麦注射液的作用可以被miR-140-3p抑制剂所拮抗,参麦注射液能够减缓胃癌细胞DCF耐药,其机制可能与miR-140-3p介导的PD-1/PD-L1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药注射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合理使用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先后组织专家制定了多版诊疗方案,其中推荐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本文基于中医药理论,从临床合理用药的角度分析了第六版方案推荐的中药注射剂的特点,认为COVID-19重型和危重型病机以血瘀为基础,疫毒炽盛进而导致闭证和脱证同时并现,提出:重型疫毒闭肺证可使用喜炎平注射液;重型气营两燔证可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危重型内闭外脱证使用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固脱,但必须与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或醒脑静注射液开窍合用,且须辨明阴阳,阳脱者使用参附注射液,阴脱者使用生脉注射液,阳闭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血瘀证是重型和危重型的共有病机,应选用血必净注射液等改善微循环,保证各组织器官充分灌流,为调动人体抗病潜能,截断扭转病势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注射液(CM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HF)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搜集关于CMI治疗AMI后HF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10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ADDIS1.16.6和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5项研究,包括4 760例AMI后HF患者,提取出3种CMIs,分别为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脉隆注射液在提高总有效率、减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方面疗效优于参麦注射液及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在降低B型利钠肽(BNP)方面优于心脉隆注射液及参附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在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心率方面优于参麦注射液及心脉隆注射液。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此3种CMIs均可提高AMI后HF的临床疗效。其中,在提高总有效率、减小LVEDD方面心脉隆注射液更好,降低BNP方面参麦注射液更有优势,提高LVEF、降低心率方面参附注射液疗效最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参麦注射液对非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非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临沂市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择期行OPCABG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麦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参麦组将参麦注射液(0.6 ml/kg)用5%葡萄糖稀释至150 ml,在手术开始时经中心静脉泵注。对照组在手术开始经中心静脉泵注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记录患者麻醉诱导时(T 0)、手术开始时(T 1)、开始冠脉搭桥时(T 2)、冠脉搭桥结束时(T 3)、手术结束时(T 4)射血分数(EF)、心排出量(CO)、每搏量(SV)、每搏变异度(SVV)、双频指数(BIS)、氧分压(PO 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 2)、乳酸(LAC);评价患者术后3、7 d谵妄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T 0时刻相比,两组在T 2时刻EF、CO升高,在T 4时刻PO 2、ScVO 2下降明显( P<0.05)。与对照组相比,参麦组T 3~T 4时刻EF、CO、SV明显提高( P<0.05)。参麦组术后第3天谵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OPCABG患者的心功能,降低POD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药注射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推荐了8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包括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8个中药注射剂主要适用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其中喜炎平注射液适用于疫毒闭肺证患者,血必净注射液适用于瘀毒互结证和内闭外脱证患者,热毒宁注射液适用于疫毒闭肺证患者,痰热清注射液适用于痰热阻肺证患者,醒脑静注射液适用于热入营血,内陷心包证患者,参附注射液适用于内闭外脱证和阳气暴脱之厥脱证患者,生脉注射液适用于气阴两虚证和内闭外脱证患者,参麦注射液适用于气阴两虚证患者。中药注射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应注意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高通量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参麦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筛选参麦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活性成分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和高通量分子对接技术,从TCMSP、中药分子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在线分析工具(BATMAN-TCM)及Targetnet数据库中检索参麦注射液的化合物和预测靶点,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从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coronavirus pneumonia"相关基因,与化合物作用靶点共有的部分构建靶基因间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DAVID6.8进行基因功能、通路富集分析;通过PDB数据库获取蛋白质的晶体结构,采用AutoDock Vina和Python脚本进行高通量分子对接。结果:共获得27个化合物和224个靶基因,鉴定出干预冠状病毒的15个核心成分与15个核心靶点,分别为CASP3、NOS2、PARP1、CASP8、NOS3、BCL2、ADA、OPRM1、TGFB1、TLR9、ACHE、SLC29A1、BAX、ADK、PNP。核心靶点主要作用于肺结核、癌症通路、乙型肝炎、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虚拟筛选后得到与冠状病毒相关靶点对接较好的成分有薯蓣皂苷元、豆甾醇、β-谷甾醇、人参皂苷Rh1苷元。结论:本研究筛选出了参麦注射液干预冠状病毒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为参麦注射液治疗COVID-19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用于病毒性疾病治疗的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病毒性疾病一直对人类健康存在一定的威胁,中药注射剂在急性病毒感染的治疗中能快速缓解病情,在临床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疗效虽迅速,但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争议,2023年召开的我国国家中药科学监管大会建议推动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研究、评价,以明确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佐证,有助于全面认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价值.本文对常用治疗病毒性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处方与成分、有效性、安全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注射剂对病毒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及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的未来方向提供参考,全面认识抗病毒中药注射液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强心利水方调控鸢尾素对阿霉素诱导的乳腺癌斑马鱼心肌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强心利水方调控鸢尾素(Irisin)对阿霉素诱导的乳腺癌斑马鱼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显微注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构建斑马鱼乳腺癌移植瘤模型.根据斑马鱼死亡情况筛选强心利水方对荷瘤斑马鱼耐受浓度.将荷瘤斑马鱼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阿霉素组、右丙亚胺组、强心利水方组、参麦注射液组,每组30尾.除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给予质量浓度30 μmol/L阿霉素干预,同时右丙亚胺组、强心利水方组、参麦注射液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于8受精后天数(dpf)各组分别取10尾斑马鱼,统计心率,测量静脉窦-动脉球(SV-BA)间距,计算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斑马鱼心脏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斑马鱼Irisin、前体心钠肽(Pro-ANP)、N末端BNP前体脑钠肽(NT-pro 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结果:根据斑马鱼对强心利水方最大耐受量筛选试验,本研究选取30 mg/L质量浓度作为强心利水方组的干预浓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阿霉素组斑马鱼心脏功能明显减退,心脏病理学观察显示存在严重的心包水肿和心脏形态显著增大,心肌纤维排列稀疏而紊乱;Irisin水平降低(P<0.01),hs-CRP、Pro-ANP、NT-pro BNP、cTnT2水平均升高(P<0.01).与阿霉素组比较,经右丙亚胺、强心利水方、参麦注射液干预后斑马鱼心脏功能均有所改善,Irisin水平明显升高(P<0.01),hs-CRP、Pro-ANP、NT-pro BNP、cTnT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强心利水方组改善心脏功能效果优于参麦注射液组(P<0.05或P<0.01).结论:强心利水方对阿霉素诱导的乳腺癌斑马鱼心肌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鸢尾素分泌和减轻心肌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