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原自噬及其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糖尿病心肌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中自噬失调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糖原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在维持心脏、骨骼肌、肝脏的葡萄糖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糖原自噬受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其失调会引起糖原蓄积,是婴儿庞贝病的发病原因。糖原自噬也会通过叉头状转录因子O1信号通路降低心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重糖尿病心肌病的损伤。该文就糖原自噬的发生及其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糖原自噬作为靶点可能会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吉马酮通过FOXO3-FOXM1轴调控甲状腺癌BCPAP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化疗耐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吉马酮通过叉头盒蛋白O3(FOXO3)-FOX亚类M1转录因子(FOXM1)信号通路调控人甲状腺癌细胞BCPAP和多柔比星(DOX)耐药BCPAP细胞(BCPAP/DOX)的增殖、迁移和化疗耐药.方法:常规培养BCPAP细胞,用BCPAP细胞构建BCPAP/DOX细胞,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吉马酮对BCPAP和BCPAP/DOX细胞增殖的影响.将BCPAP和BCPAP/DOX细胞分为Ctrl组(空白对照)、sh-NC组(转染sh-NC质粒)、低浓度吉马酮组(0.10 mmol/L)、高浓度吉马酮组(0.15 mmol/L)、高浓度吉马酮(0.15 mmol/L)+sh-FOXO3组(转染sh-FOXO3质粒),用转染试剂将sh-NC质粒和sh-FOXO3质粒转至相应的BCPAP和BCPAP/DOX细胞中.用CCK-8法、划痕愈合实验和WB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以及FOXO3、FOXM1、BAX、MMP-9和多药耐药-1(MDR-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BCPAP和BCPAP/DOX细胞中成功地敲减了FOXO3的表达,低浓度和高浓度吉马酮均可显著抑制BCPAP和BCPAP/DOX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降低细胞中FOMX1、MMP-9或MDR-1(BCPAP/DOX细胞)蛋白的表达,提升FOXO3和BAX蛋白的表达(均P<0.05),与低浓度比较,高浓度吉马酮的作用更为显著(均P<0.05),敲减FOXO3后可部分逆转吉马酮对这两种细胞的作用(均P<0.05).结论:吉马酮可能通过FOXO3/FOXM1信号通路调控BCPAP和BCPAP/DOX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降低BCPAP/DOX细胞化疗耐药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自噬发挥对糖尿病小鼠足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通过上调1型糖尿病小鼠肾脏自噬水平减轻足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无特定病原体级昆明小鼠28只,以8只健康昆明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剩余20只小鼠给予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18只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 n=9)和白藜芦醇干预组(Res组, n=9)。12周末检测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法检测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自噬接头蛋白(P62)、裂孔膜蛋白肾病蛋白(nephrin)及足突蛋白(podocin)的表达水平及磷酸化FoxO1(p-FoxO1)/FoxO1。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足细胞nephrin、podocin的表达,应用HE染色及电镜的方法观察肾小球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LSD- t法。 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升高( t=-39.57、-28.17、-57.31,均 P<0.05),SIRT1、LC3Ⅱ、nephrin及podocin表达减少,P62表达增多(均 P<0.05),p-FoxO1/FoxO1升高(0.71±0.03比0.32±0.01, t=-38.81, P<0.05),光镜及电镜显示肾小球、基底膜及足细胞结构损伤。Res组与DM组相比,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降低( t=30.89、16.39、49.64,均 P<0.05),SIRT1、LC3Ⅱ、nephrin及podocin表达增高,P62表达减少(均 P<0.05),p-FoxO1/FoxO1降低(0.42±0.01比0.71±0.03, t=27.47, P<0.05),光、电镜显示以上损伤减轻。 结论:白藜芦醇通过激活SIRT1/FoxO1通路提高肾脏自噬水平,对糖尿病小鼠肾脏足细胞起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MPK信号通道调节自噬和线粒体稳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生物中且进化上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调控细胞能量代谢方面,AMPK作为能量代谢激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机体处于低能量状态时,AMPK对细胞内腺嘌呤核苷酸水平的变化作出反应,与一磷酸腺苷(AMP)或二磷酸腺苷(ADP)结合后被激活。激活的AMPK可调控各种代谢过程,包括脂质、葡萄糖代谢和细胞自噬。AMPK可通过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失调51样激酶1(ULK1)和Ⅲ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空泡分选蛋白34(PIK3C3-VPS34)复合物中的自噬相关蛋白直接促进细胞自噬;也可通过调节叉头框蛋白O3(FOXO3)、溶酶体功能的转录因子EB(TFEB)和溴结构域蛋白4(BRD4)等转录因子下游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间接促进细胞自噬;还可调节线粒体自噬,诱导受损的线粒体分裂,促进自噬反应向受损线粒体转移。AMPK另一个功能是调控线粒体健康,可通过刺激线粒体生物发生参与并调控线粒体内稳态的各个方面。本综述讨论了AMPK信号通道作为细胞响应能量应激和调控线粒体的中心,对线粒体生物学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控作用,重点介绍了AMPK在调节细胞自噬和线粒体自噬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调控线粒体稳态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Sirt1/FoxO1通路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鼠软骨损伤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状转录因子O1(Sirt1/FoxO1)通路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大鼠关节软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5只SD大鼠用于富血小板血浆提取,剩余35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体外冲击波组、富血小板血浆组及体外冲击波+富血小板血浆组,每组各7例。干预完成后,关节软骨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关节软骨形态变化,Mankin评分进行病理评估,细胞活力检测(CCK-8)法检测关节软骨细胞活力和增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关节液中炎症因子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关节软骨组织Sirt1、acely-FoxO1/FoxO1表达水平。结果:关节软骨组织HE染色显示,模型组、体外冲击波组、富血小板血浆组及体外冲击波+富血小板血浆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其中模型组最为严重,其他3组差异不大。Mankin评分和关节软骨组织acely-FoxO1/FoxO1水平比较,空白对照组<体外冲击波+富血小板血浆组<富血小板血浆组<体外冲击波组<模型组(均 P<0.05)。关节软骨组织Sirt1水平、关节软骨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比较,模型组<体外冲击波组<富血小板血浆组<体外冲击波+富血小板血浆组<空白对照组(均 P<0.05);关节液中炎症因子水平比较,空白对照组<体外冲击波+富血小板血浆组<体外冲击波组<富血小板血浆组<模型组(均 P<0.05)。 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可通过上调Sirt1表达和下调FoxO1乙酰化水平,促进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减轻KOA大鼠关节炎症反应和关节软骨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叉头框转录因子O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O1(FOXO1)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2例初诊DLBCL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LBCL组织中FOXO1、磷酸化FOXO1(p-FOXO1)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FOXO1表达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DLBCL组织中,FOXO1阳性率42.9%(18/42),p-FOXO1阳性率28.6%(12/42)。性别、年龄、Ann Arbor分期、免疫分型、美国东部肿瘤协助组评分、乳酸脱氢酶、国际预后指数、β 2微球蛋白(β 2-MG)、原发部位分层患者间FOXO1和p-FOXO1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无B症状患者FOXO1阳性率高于有B症状患者[53.6%(15/28)比21.4%(3/14),χ 2=3.938, P=0.047],有无B症状患者间p-FOXO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FOXO1阳性组2年总生存(OS)率高于阴性组(90.9%比66.7%),p-FOXO1阳性组2年OS率低于阴性组(50.0%比85.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无B症状患者中,FOXO1阳性组2年OS率高于FOXO1阴性组(100.0%比50.0%,χ 2=5.486, P=0.019)。原发结内、β 2-MG升高、无B症状患者中p-FOXO1阴性组2年OS率均高于p-FOXO1阳性组(100.0%比50.0%,100.0%比25.0%,91.7%比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FOXO1可能参与DLBCL的发生、发展,FOXO1阳性表达可能提示DLBCL患者预后良好,p-FOXO1阳性表达可能与预后不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PD-1/PD-L1及相关免疫细胞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4/8/24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内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PD-1配体(PD-L1)、相关免疫细胞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表达意义.方法 将8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纳为癌变组,同期80例健康体检合格者纳为对照组,采集2组外周静脉血,检测PD-1、PD-L1、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s)标志物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表达水平,术中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癌灶及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灶及癌旁组织内PD-1、PD-L1及Fox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癌变组患者外周血PD-1、PD-L1及Foxp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癌变组患者术后外周血PD-1、PD-L1及Foxp3水平均较其术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PD-1、PD-L1及Foxp3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癌灶组织内PD-1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癌灶组织内PD-L1阳性表达与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具有相关性(P<0.05);Foxp3 Treg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PD-1、PD-L1及Treg细胞均与结直肠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相关,与结直肠癌发生及发展间均存在联系,三者联合检测可用于评估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新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24
-
姜黄素调控SIRT1/FoxO1信号通路防控NAFLD发生发展的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cumin)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silent mating-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IRT1)/叉头盒蛋白O1(forkhead box protein O1,FoxO1)信号通路防控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脂肪酸诱导HepG2 细胞 24 h建立NAFLD体外模型,油红O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内脂肪变性,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自噬体形成,比色法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IRT1)、乙酰化叉头盒蛋白O1(acetylated forkhead box protein O1,AC-FoxO1)、微管相关蛋白 1 轻链 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 1(sequestosome 1,SQSTM1/P62)、自噬相关蛋白 7(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 7,ATG7)蛋白质表达,免疫荧光观察细胞内SIRT1 和FoxO1 蛋白质共定位.结果 姜黄素可改善细胞内脂肪变性,自噬体增加,显著降低 TC、TG 含量及 AC-FoxO1、P62 蛋白质表达(P<0.01),显著升高 SIRT1、ATG7 蛋白质表达及 LC3-Ⅱ/LC3-I比值(P<0.01).干扰 SIRT1 表达显著影响了姜黄素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蛋白质的调控(P<0.05 或P<0.01);姜黄素通过激活SIRT1,增强细胞中FoxO1 核定位.干扰SIRT1 表达,FoxOl大量迁入细胞质区,SIRT1 和FoxOl共定位减少.结论 姜黄素通过激活SIRT1 促进FoxO1 脱乙酰化,诱导自噬,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甲状腺功能亢进激活心肌细胞β-catenin/FoxO1诱导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究甲亢激活心肌细胞β-catenin/FoxO1诱导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甲状腺激素(T4 0.1 mg/kg/day;腹腔注射)连续给药30 d构建甲亢诱导心室重构大鼠体内模型.利用β-catenin抑制剂MS-AB(14 mg/kg)同时给药30 d,通过Western-blot检测心肌肥厚主要标志物ANP以及β-catenin、FoxO1等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检测β-catenin、FoxO1的核内外表达及分布情况.利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使用甲状腺激素(T3 20 nmol/L)处理心肌细胞24 h构建体外甲亢诱导心肌细胞肥厚模型,利用β-cateninsiRNA(30 nmol/L)转染心肌细胞敲低β-catenin,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抑制β-catenin对甲亢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肥厚的影响.[结果]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后β-catenin入核增多并于细胞核内的转录因子结合发挥转录调控作用.β-catenin在甲亢诱导的大鼠心室重构模型心肌细胞核内表达显著增加,而其经典下游转录因子TCF7l2表达无显著差异.我们的结果显示,MSAB抑制β-catenin明显改善甲亢诱导的大鼠心室重构.进一步研究表明甲亢诱导大鼠心肌肥厚过程中心肌细胞β-catenin/FoxO1表达明显增强,抑制心肌细胞β-catenin/FoxO1改善甲亢诱导大鼠心肌肥厚.[结论]甲亢性心肌肥厚心肌细胞β-catenin/FoxO1活化,抑制β-catenin/FoxO1改善甲状腺激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虎杖苷调节Sirt1-FoxO1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O1,FoxO1)信号通路研究虎杖苷(polydatin,PD)抑制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心肌细胞H9c2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浓度PD处理筛选PD浓度.将细胞分为模型组、PD低、中、高剂量组(PD-L、M、H,20、40、80 μmol/L)、空白对照(control)组、Sirt1 抑制剂[PD-H+sirtinol(10 μmol/L)]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量、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焦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mRNA、消皮素 D(gasdermin D,GSDMD)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性下降(P<0.01),经过PD不同浓度处理后,细胞活性逐渐上升(P<0.01);与control组比较,模型组LDH释放量、IL-1β水平、ROS水平、细胞焦亡率、NLRP3 mRNA、GSDMD mRNA 表达、焦亡蛋白 NLRP3、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cleaved-caspase-1,c-caspase-1)、GSDMD、GSDMD-N表达均上升,Sirt1-Foxo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PD各组及PD-H+sirtinol组LDH释放量、IL-1β水平、ROS水平、细胞焦亡率、NLRP3 mRNA、GSDMD mRNA表达、焦亡蛋白NLRP3、c-caspase-1、GSDMD、GSDMD-N表达均下降,Sirt1-FoxO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上升(P<0.05).sirtinol可以逆转PD对于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焦亡的保护作用.结论 PD可以通过上调Sirt1-FoxO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改善细胞炎症损伤,抑制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焦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