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黄连素片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黄连素片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收治的42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降血脂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连素片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及肠道菌群数量的差异;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26.78 ± 5.63) ng/L比(30.06 ± 5.79) ng/L、(12.88 ± 4.76) ng/L比(15.45 ± 5.32) ng/L、(8.22 ± 2.80) mg/L比(10.26 ± 3.7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载脂蛋白AⅠ水平高于对照组[(2.00 ± 0.45) g/L比(1.72 ± 0.39) g/L],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E水平低于对照组[(1.08 ± 0.18) g/L比(1.20 ± 0.22) g/L、(4.80 ± 0.68) g/L比(5.12 ± 0.62)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粪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8.80 ± 0.80) lg cfu/g比(8.30 ± 0.75) lg cfu/g、(8.85 ± 0.64) lg cfu/g比(8.45 ± 0.68) lg cfu/g],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8.20 ± 0.55) lg cfu/g比(8.52 ± 0.50) lg cfu/g、(6.42 ± 0.60) lg cfu/g比(6.84 ± 0.65) lg cfu/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脂血症患者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黄连素片,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调节肠道菌群,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加味结肠舒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老年肝郁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研究加味结肠舒方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老年肝郁肾虚型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6 月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的老年肝郁肾虚型STC患者 100 例,随机分为 2 组,每组各 50 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加味结肠舒,对照组采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均进行为期 2 个月的治疗,分别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中医证候积分、结肠传输实验结果、肠神经递质 5-羟色胺(5-HT)的水平和肠道菌群水平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为 9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为 7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结肠传输试验残留标志物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 5-HT水平提高(P<0.05),肠道菌群的水平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数量增加而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结论:加味结肠舒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对于治疗老年肝郁肾虚型STC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益生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炙红芪对脾气虚大鼠肠黏膜屏障保护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究炙红芪调节脾气虚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用苦寒泻下、劳倦过度及饥饱失常三因素复合造模法构建脾气虚模型大鼠.待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炙红芪组和益生菌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炙红芪组以12.6 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炙红芪水煎液,益生菌组以0.625 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混悬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剂量蒸馏水.4组大鼠每天给药1次,持续干预15 d.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因子的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MPK)、闭合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 空白组、模型组、炙红芪组和益生菌组大鼠血清中 DAO 含量分别为(138.93±9.78)、(187.95±12.90)、(147.21±6.92)和(166.47±3.37)pg·mL-1,D-LA 含量分别为(892.23±49.17)、(1 099.84±137.64)、(956.56±86.04)和(989.61±51.75)μg·L-1,结肠组织中 SIgA 含量分别为(14.04±1.42)、(11.47±2.39)、(11.84±1.49)和(12.93±1.65)μg·mL-1,结肠组织中ZO-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18±0.11、0.42±0.04、0.77±0.05 和0.95±0.07,occludin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35±0.31、0.61±0.17、1.19±0.19 和 0.88±0.13,AMPK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1±0.02、0.35±0.09、0.74±0.08和 0.59±0.11.炙红芪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血清中DAO、D-LA含量,结肠组织中SIgA含量及ZO-1、occludin、AM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炙红芪可通过调节脾气虚大鼠机体中相关炎症细胞因子、肠黏膜上层细胞酶、紧密连接蛋白等的表达,增强对脾气虚大鼠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对帕金森病患者代谢参数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帕金森病(PD)的效果,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PD患者,按治疗方法划分组别.对照组患者共40例,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共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能力[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Ⅱ(UPDRS 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Ⅲ(UPDRS Ⅲ)]、肠道菌群数量、代谢指标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76.19%)高于对照组(55.00%)(P<0.05).在UPDRS Ⅱ、UPDRS Ⅲ评分方面,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酵母菌、肠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TC、T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试验组HOMA-β、HOMA-IR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PD效果显著,可调节患者肠道菌群,改善代谢指标水平,增强运动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及对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常规西医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治疗的80例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对症治疗及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2组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粪便中白色念珠菌、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的菌群计数及肠道屏障功能指标[血清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水平]、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肝脏硬度(LSM)]、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HBV DNA载量,统计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粪便中白色念珠菌、肠杆菌、肠球菌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计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HA、LN、PCⅢ、CⅣ、ALT、TBil、ET、DAO水平及LSM、HBV DNA载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联合组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分别为77.5%(31/40)和25.0%(10/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常规西医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效果更好,可明显减轻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不良反应,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分布,保护肠黏膜屏障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双环醇联合益生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及对脂代谢、肝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观察双环醇联合益生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效果及其对脂代谢、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NAFLD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双环醇片,观察组给予双环醇片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脂代谢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2%(46/51)、74.5%(38/51)(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ST分别为(49.2± 11.5)U/L、(65.3±11.8)U/L,ALT 分别为(50.8±13.2)U/L、(68.2±12.7)U/L,谷氨酰转肽酶(GGT)分别为(48.5± 9.8)U/L、(61.2±10.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甘油三酯(TG)分别为(1.8±0.4)mmol/L、(2.3±0.5)mmol/L,总胆固醇(TC)分别为(4.3±0.6)mmol/L、(5.1±0.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2.6±0.5)mmol/L、(3.5±0.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为(1.6 ±0.4)mmol/L、(1.3±0.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球菌、大肠杆菌水平分别为(4.9± 1.2)lgCFU/g、(6.2±0.9)lgCFU/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1.0)lgCFU/g、(6.9±1.2)lgCFU/g(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菌水平分别为(7.5±1.1)lgCFU/g、(6.8±1.3)lgCFU/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1.1)lgCFU/g、(5.9±0.9)lgCFU/g(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9例(17.6%),包括乏力3例(5.9%)、食欲不振4例(7.8%)、失眠2例(3.9%),对照组不良反应5例(9.80%),包括乏力1例(2.0%)、食欲不振2例(3.9%)、失眠2例(3.9%),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双环醇联合益生菌治疗NAFLD患者有利于缓解肠道菌群紊乱,调控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肠道菌群特征对结肠癌化学治疗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特征对晚期结肠癌患者不同化学治疗(化疗)方案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分析,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黄石市第二医院收治248例Ⅳ期结肠癌患者,其中采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化疗方案治疗者130例,随机分为XELOX联合组(XELOX+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XELOX组两组;采用奥沙利铂+亚酸钙+5-氟尿嘧啶(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者118例,随机分为FOLFOX联合组(FOLFOX+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FOLFOX组.检测各组治疗前后粪便标本中肠道菌群,并比较各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XELOX联合组较XELOX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较治疗前明显增多,肠杆菌、肠球菌、梭杆菌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FOLFOX联合组较FOLFOX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较治疗前明显增多,肠杆菌、肠球菌、梭杆菌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XELOX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XELOX组(56.92%比43.08%,P<0.05),随访12个月期间死亡率明显低于XELOX组(21.54%比49.23%,P<0.05);FOLFOX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FOLFOX组(52.54%比44.07%,P<0.05),随访12个月期间死亡率明显低于FOLFOX组(22.03%比57.63%,P<0.05).结论 晚期结肠癌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调情况,接受不同化疗方案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同时予以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小柴胡汤加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肠道菌群影响以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共纳入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在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 120 例NAFLD病人.随机分成益生菌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 40 例.中药组服用小柴胡汤加减,1 剂/d,2 次/d;西药组予患者易善复胶囊,3次/d,2 粒/次;益生菌组予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3 次/d,4 片/次;3 组治疗时间均为 12 w.结果:治疗后通过彩超评估显示,中药组有效率 83.78%,高于西药组有效率 81.58%(P>0.05),西药组有效率 81.58%高于益生菌组 77.14%(P>0.05).治疗后 3 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生化指标均降低,且中药组低于益生菌组(P<0.05).治疗后 3 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TC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有益菌群均升高,且中药组高于西药组(P<0.05);肠杆菌与肠球菌等有害菌群均降低,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通过降低肝功能的损伤和改善肠道菌群,提高肠道中的有益菌、降低肠道中有害菌数量的途径来防治NAFL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左乙拉西坦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癫痫患儿认知功能和细胞免疫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分析癫痫患儿采用左乙拉西坦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认知功能和细胞免疫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癫痫患儿提供依据.方法 将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3 月收治的 105 例癫痫患儿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52 例)与试验组(53 例),对照组进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治疗,试验组进行左乙拉西坦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治疗,治疗周期为 3个月.对比 2 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α波、β波、θ波数量、癫痫样放电量、语言智商、总智商、操作智商评分、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水平.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 3 个月后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为 92%(41/52),相较于对照组的 79%(49/53)升高;治疗后 2 组与治疗前相比α波、β波、θ波数量、癫痫样放电数量均降低,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降低;治疗后 2 组与治疗前比语言智商、总智商、操作智商评分及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升高,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左乙拉西坦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癫痫患儿可提高临床疗效,控制患儿脑电活动,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患儿免疫功能,促进患儿康复,可供临床治疗癫痫患儿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盲肠内容物代谢组学的炙红芪干预脾气虚大鼠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以脾气虚大鼠的盲肠内容物为研究对象,筛选炙红芪干预脾气虚大鼠肠道功能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分析其代谢途径.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均用三因素复合造模法建立脾气虚模型.实验组灌胃给予12.60 g·kg-1蜜炙红芪水提物;对照组灌胃给予0.63 g·kg-1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混悬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剂量蒸馏水.检测动物体质量、肛温,计算免疫脏器指数.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大鼠盲肠内容物代谢物,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输入"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筛选出潜在差异代谢物及可能的代谢通路.结果 干预结束后,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216.87±7.85)、(210.96±9.03)、(159.47±5.18)和(293.51±22.98)g,肛温分别为(36.14±0.48)、(35.40±0.64)、(34.50±0.78)和(36.61±0.34)℃,胸腺指数分别为(1.19±0.20)、(1.24±0.25)、(0.47±0.15)和(1.31±0.21)mg·g-1,脾指数分别为(1.95±0.33)、(2.18±0.28)、(1.61±0.27)和(2.29±0.24)mg·g-1;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均P<0.01).筛选出14种炙红芪干预脾气虚大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通过氨基酸代谢、核黄素代谢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代谢等途径发挥作用.结论 炙红芪可通过改善脾气虚大鼠盲肠内容物代谢水平,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肠道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健脾补气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