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小梁分数在成都地区人群中变化及临床应用精确度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在成都地区人群中的分布及变化;评估TBS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监测的精确度.方法 选择2022 年10 月至2023 年7 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或体检者4 963 例,其中女性 3 708 人,男性 1 255 人,均行双能X线(DXA)检查测量腰椎TBS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以均值±标准差(SD)表示.选取 30 例患者每人行两次DXA检查,计算BMD、TBS的精确度误差.结果 ①TBS在男性 20~29 岁、女性 30~39 岁时达到峰值,之后均随增龄逐渐下降;②男、女TBS与年龄呈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呈弱正相关;TBS与L1~4 BMD呈正相关;③低骨量组男、女TBS受损者占比分别为19.6%、35.1%;BMD正常TBS受损+部分受损者占比分别为 22.9%、40.5%.L1~4 BMD的CV%和LSC-CV%分别为 1.089%、3.015%;TBS的CV%和LSC%分别为 1.429%、3.958%.结论 ①本组TBS数据为成都地区人群骨质疏松防治、骨折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随增龄BMD、TBS逐渐丢失,以女性更为明显;②TBS有较好的精确度,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前臂骨密度检测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骨密度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最佳定量指标,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测定的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是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对于因年龄和疾病等因素导致腰椎及髋部骨密度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患者,前臂骨密度检测可作为常规骨密度检测的有力补充。笔者对前臂骨密度检测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价值、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肌少症与糖尿病足患者并发多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肌少症与糖尿病足患者并发多血管疾病(PVD)之间的关系。方法: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住院治疗的255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原发性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及是否存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脏病、外周动脉疾病(PAD)]。检测血常规。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检测身体组分。肌少症的诊断标准为:男性为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7.01 kg/m 2,女性为ASMI<5.42 kg/m 2。PVD定义为在至少2个主要血管(颈部血管、脑血管、冠状动脉、下肢外周动脉)区域中出现有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根据上述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无PVD组(47例)和PVD组(208例)。2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或 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VD的影响因素。 结果:与无PVD组相比,PVD组患者年龄[分别为(68.33±10.05)和(58.89±10.89)岁]、糖尿病病程[分别为(12.56±8.67)和(9.48±7.29)年]、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70.2%(146/208)和42.6%(20/47)]、PAD患病率[分别为82.7%(172/208)和29.8(14/47)]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肌少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1.8%(87/208)和29.8%(14/47), P=0.12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患者中PAD[OR值(95%CI)为46.792(13.736~159.404)]、冠心病[OR值(95%CI)为40.537(7.320~224.488)]、原发性高血压[OR值(95%CI)为5.533(1.747~17.523)]、肌少症[OR值(95%CI)为3.230(1.069~9.758)]是PVD的危险因素(均 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患者中肌少症为PVD血管病变部位数量的影响因素[OR值(95%CI)为7.024(1.711~28.826), P=0.007]。 结论:肌少症是糖尿病足患者PVD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型糖尿病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肌少症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该横断面研究纳入了从2013年6月到2015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7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完善肝脏超声检查并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检查身体组分。根据性别及是否合并NAFLD将患者进行分组,收集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腰围、生化指标、骨骼肌质量指数(SMI)、肌少症患病率、用药情况等指标。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两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或 χ2检验;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性别糖尿病患者中NAFLD与肌少症及SMI的相关性。 结果:792例患者的年龄为(64.54±9.61)岁,NAFLD患者301例(38%)。男性和女性NAFLD患者中肌少症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NAFLD患者(男性20.2%与9.9%, χ2 = 9.67, P = 0.002;女性12.2%与5.1%, χ2 = 5.64, P = 0.018)。NAFLD患者中男性SMI(30.92±2.31与31.81±2.17, P < 0.001)和女性SMI(25.48±2.14与26.34±2.28, P < 0.001)均显著低于非NAFLD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肌少症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 2.006,95% CI: 1.012~3.976, P = 0.046),女性患者在调整临床危险因素后肌少症与NAFLD不存在相关性。 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肌少症与NAFLD存在独立相关性,肌少症可能是男性NAFL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骨质疏松症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其发病率逐年升高。骨质疏松症表现为骨量减少、易发骨折,影像学检查在其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X线光片、双能X射线吸收法、常规CT、定量超声、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等,该文就上述影像学检查技术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与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出生体重z值和出生时去脂体重用于预测丹麦肥胖母亲所生儿童3岁时的身体成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丹麦肥胖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出生时身体成分与3岁时人体测量学及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基于观察性队列研究SKOT II(SKOT;儿童饮食与健康(丹麦))的数据。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DXA)和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分别对出生及3岁时的身体成分进行评估。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确定新生儿身体成分与3岁时人体测量学及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出生体重z值(BWZ)与3岁时的去脂体质量(FFM)、身高、去脂体质量指数(FFMI)、体脂含量(FM)和体脂含量指数(FMI)呈正相关。新生儿FFM与3岁时的FFM、身高、FFMI和FM呈正相关,新生儿FM与3岁时的FM和FMI也呈正相关趋势。结论:出生时BWZ较高的婴儿在3岁时长得更高,也会变得更重,这与线性增长无关,而FM和FFM都对此有贡献。此外,FFM似乎可以追踪到儿童早期,从而支持宫内发育对出生后健康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胰岛素抵抗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新发骨折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新发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22例。排除失访、死亡病例,最终入组患者104例,随访期间根据患者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组,新发骨折组41例,未发骨折63例为对照组。收集纳入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等一般资料,用双能X射线吸收仪测定骨密度T值,检测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将HOMA-IR≥1.73定义为IR,IR患者又可分为低IR组(<2)、中IR组(2~6)和高IR组(>6)。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指数、术前VAS评分、术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新发骨折组骨密度T值低于对照组,IR发病率和HOMA-IR均高于对照组( P<0.05);HOMA-IR预测术后新发骨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以>1.91的标准预测约登指数最高为0.688,灵敏度为87.80%,特异度为80.95%;各亚组骨密度T值比较:低IR组>中IR组>高IR组( P<0.05),新发骨折发生率、HOMA-IR比较:低IR组<中IR组<高IR组(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骨密度T值呈明显负相关( r=-0.516, P=0.000),与新发骨折发生率呈正相关( r=0.259, P=0.012),骨密度T值与新发骨折发生率呈明显负相关( r=-0.225, P=0.029)。 结论:IR与骨质疏松程度密切相关,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合并IR患者术后新发骨折的风险更高,可作为新发骨折的预测因素在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减重代谢手术对身体成分构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减重代谢手术对身体成分构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的66例代谢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2例,女24例;年龄为(40±11)岁,年龄范围为17~63岁。66例患者中,27例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设为LSG组;39例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RYGB),设为LRYGB组。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定身体成分构成指标。观察指标:(1)术前和术后6个月人体测量学参数、糖脂代谢指标、体脂质量百分比(BF%)、Android区BF%与Gynoid区BF%比值(A/G比值)变化情况。(2)术前和术后6个月全身和局部身体成分变化情况。(3)BF%与人体测量学参数、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性分析。(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再住院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6个月身体成分变化情况,随访时间为术后6个月,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7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 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基线一致)或协方差分析(基线不一致)。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P25, 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Pearson双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 结果:(1)术前和术后6个月人体测量学参数、糖脂代谢指标、BF%和A/G比值变化情况:LSG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全身BF%、手臂BF%、腿部BF%、躯干BF%、Android区BF%、Gynoid区BF%、A/G比值分别为(102±17)kg、(37±5)kg/m 2、(118±14)cm、1.01±0.06、(94±14)mmHg(1 mmHg=0.133 kPa)、(137±15)mmHg、(8.1±4.2)mmol/L、7.3%±2.4%、(1.11±0.26)mmol/L、2.14 mmol/L(1.73 mmol/L,2.59 mmol/L)、40%±6%、46%±10%、36%±8%、42%±6%、45%±6%、37%±7%、1.23±0.18和(82±15)kg、(29±4)kg/m 2、(101±13)cm、0.95±0.08、(76±10)mmHg、(118±16)mmHg、(7.2±1.2)mmol/L、5.4%±0.8%、(1.26±0.32)mmol/L、1.21 mmol/L(0.88 mmol/L,1.55 mmol/L)、36%±8%、41%±9%、34%±10%、38%±8%、41%±8%、35%±10%、1.20±0.17,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Gynoid区BF%、A/G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903,1.730, P>0.05);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上述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2.748,13.283,9.013,3.804,6.031,6.226,2.393,4.287,-2.900,3.193,2.932,5.198,2.167,3.357,3.116, P<0.05)。LRYGB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体质量、BMI、腰围、腰臀比、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全身BF%、手臂BF%、腿部BF%、躯干BF%、Android区BF%、Gynoid区BF%、A/G比值分别为(80±12)kg、(28±4)kg/m 2、(98±9)cm、0.96±0.05、(85±10)mmHg、(134±17)mmHg、(8.6±2.8)mmol/L、8.3%±1.7%、(1.13±0.26)mmol/L、2.06 mmol/L(1.15 mmol/L,3.30 mmol/L)、30%±8%、29%±11%、23%±9%、37%±7%、40%±7%、29%±8%、1.42±0.26和(69±9)kg、(24±3)kg/m 2、(91±8)cm、0.93±0.05、(80±9)mmHg、(129±18)mmHg、(7.4±1.8)mmol/L、7.0%±1.5%、(1.18±0.29)mmol/L、1.29 mmol/L(0.85 mmol/L,2.02 mmol/L)、25%±8%、23%±12%、20%±9%、29%±9%、32%±10%、25%±9%、1.29±0.25,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733,-1.073, P>0.05);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上述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525,10.200,7.129,2.887,2.805,2.517,3.699,2.608,7.997,8.018,6.029,8.342,8.069,5.813,6.391, P<0.05)。LSG组和LRYGB组患者术后6个月舒张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躯干BF%、Android区BF%、A/G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组间=6.408, t组间=2.641, F组间=20.673,5.140,5.735,4.714, P<0.05)。(2)术前和术后6个月全身和局部身体成分变化情况:LSG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全身脂肪质量、全身肌肉质量、全身非脂肪组织质量分别为(38.74±9.68)kg、(57.71±11.62)kg、(60.14±11.95)kg和(26.64±8.29)kg、(48.65±13.80)kg、(51.00±14.27)kg,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256,5.413,5.315, P<0.05);手臂脂肪质量、手臂肌肉质量、手臂非脂肪组织质量分别为(5.19±1.67)kg、(5.78±1.58)kg、(6.10±1.64)kg和(3.73±1.19)kg、(5.10±1.53)kg、(5.43±1.57)kg,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564、5.405、5.363, P<0.05);腿部肌肉质量、腿部非脂肪组织质量分别为(19.05±4.19)kg、(19.93±4.35)kg和(15.93±4.71)kg、(16.81±4.87)kg,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623,5.568, P<0.05);躯干脂肪质量、躯干非脂肪组织质量分别为(21.93±4.90)kg、(29.70±5.94)kg和(14.69±4.79)kg、(24.78±7.02)kg,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903,5.421, P<0.05);Android区脂肪质量、Android区非脂肪组织质量分别为(4.16±1.19)kg、(5.01±1.12)kg和(2.57±0.90)kg、(3.83±1.20)kg,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288,7.637, P<0.05);Gynoid区脂肪质量、Gynoid区非脂肪组织质量分别为(5.51±1.42)kg、(9.27±1.86)kg和(3.85±1.16)kg、(7.65±2.31)kg,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461,5.672, P<0.05);骨骼肌指数分别为(8.86±1.38)kg/m 2和(7.49±1.71)kg/m 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724, P<0.05)。LRYGB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全身脂肪质量、全身肌肉质量、全身骨矿盐含量、全身非脂肪组织质量分别为(23.58±7.80)kg、(51.76±8.35)kg、(2.55±0.48)kg、(54.31±8.63)kg和(16.88±6.86)kg、(49.41±7.70)kg、(2.47±0.50)kg、(51.88±8.05)kg,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9.001,3.974,4.354,4.075, P<0.05);手臂脂肪质量分别为(2.72±2.37)kg和(1.73±1.02)k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70, P<0.05);腿部脂肪质量、腿部肌肉质量、腿部非脂肪组织质量分别为(5.21±2.46)kg、(16.68±3.50)kg、(17.60±3.66)kg和(4.01±2.12)kg、(15.63±2.90)kg、(16.54±3.05)kg,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592,3.372,3.319, P<0.05);躯干脂肪质量分别为(14.87±4.11)kg和(10.38±4.00)k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431, P<0.05);Android区脂肪质量、Android区非脂肪组织质量分别为(2.61±0.86)kg、(3.96±0.87)kg和(1.81±0.79)kg、(3.78±0.67)kg,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032,2.153, P<0.05);Gynoid区脂肪质量、Gynoid区非脂肪组织质量分别为(3.14±1.17)kg、(7.89±1.58)kg和(2.44±0.96)kg、(7.43±1.26)kg,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112,3.207, P<0.05);骨骼肌指数分别为(8.04±1.22)kg/m 2和(7.43±1.13)kg/m 2,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953, P<0.05)。LSG组和LRYGB组患者术后6个月全身肌肉质量、全身非脂肪组织质量、手臂脂肪质量、腿部肌肉质量、腿部非脂肪组织质量、躯干非脂肪质量、Android区非脂肪组织质量、Gynoid区非脂肪组织质量和骨骼肌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组间=13.846,13.614,23.696,7.100,7.127,15.243,16.921,8.625,5.497, P<0.05)。(3)BF%与人体测量学参数、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性分析:66例患者全身BF%与体质量、BMI、腰围、腰臀比呈正相关( r=0.405,0.663,0.625,0.331, P<0.05);手臂BF%与体质量、BMI、腰围、腰臀比呈正相关( r=0.432,0.682,0.639,0.309, P<0.05);腿部BF%与体质量、BMI、腰围呈正相关( r=0.366,0.646,0.564, P<0.05);躯干BF%与体质量、BMI、腰围、腰臀比呈正相关( r=0.332,0.560,0.554,0.335, P<0.05);Android区BF%与体质量、BMI、腰围、腰臀比呈正相关( r=0.327,0.537,0.543,0.336, P<0.05);Gynoid区BF%与BMI、腰围呈正相关( r=0.561,0.488, P<0.05),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 r=-0.491, P<0.05);A/G比值与BMI呈负相关( r=-0.334, P<0.05),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 r=0.506, P<0.05);骨骼肌指数与体质量、BMI、腰围、腰臀比呈正相关( r=0.757,0.641,0.609,0.519, 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r=-0.369, P<0.05)。(4)随访情况:6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6个月。 结论:LSG和LRYGB均显著改变身体成分构成。LRYGB在降低躯干BF%和Android区BF%方面优于LSG。两种手术方式改变脂肪质量和骨矿盐含量的效果相似,LSG导致更显著的全身肌肉质量下降,LRYGB导致更显著的腿部肌肉质量和骨骼肌指数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测量身体成分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DXA)具有辐射剂量低、重现性好、扫描时间短和容易获得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中。DXA体成分分析可检测骨密度、脂肪质量、瘦体质量、去脂肪质量和体脂率等多种身体成分。目前,DXA体成分分析在各种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风险评估中被广泛地应用,笔者就DXA体成分分析在一些临床疾病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通过HR-pQCT方法评估催乳素瘤患者的骨微结构损伤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垂体腺瘤,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女性,其临床表现之一为骨代谢异常。既往研究通常使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定面积骨密度(aBMD),但该方法仅能提供骨质的二维信息。而高分辨率外周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HR-pQCT)可无创评估三维骨微结构,同时可提供DXA中遗漏的定量信息。为评估泌乳素瘤患者的三维骨微结构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招募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31例泌乳素瘤患者(男7例,女24例),通过第二代HR-pQCT系统测量桡骨远端和胫骨远端的多种骨微结构参数并计算Z分数;其中有19例患者还使用DXA法测定腰椎及股骨颈的aBMD;同时对于每例患者,选择2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