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情绪状态对大学生注意控制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在单一和双重注意控制任务中不同情绪状态对大学生注意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2022年3—5月,招募新疆师范大学28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情绪图片启动被试的积极、消极和中性情绪状态,随后考察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双选择Oddball+Stroop"任务中的注意控制能力差异。试验设计为3(情绪状态:中性情绪、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4(任务类型:基线任务、单一反应抑制、单一干扰抑制和双重注意控制任务)的被试内设计,E-prime软件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错误率。采用SPSS 21.0对28名被试的反应时和错误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情绪状态与任务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 F(6,22)=2.70, P<0.05];情绪状态主效应不显著[ F(2,26)=0.79, P=0.461];任务类型主效应显著[ F(3,25)=28.46, P<0.001],基线任务、单一干扰抑制任务、单一反应抑制任务、双重注意控制任务的平均反应时两两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单一反应抑制任务中,积极情绪状态[(499.62±72.09) ms]和消极情绪状态下的反应时[(521.52±86.39) ms]均显著长于中性情绪状态下的反应时[(475.43±76.38) ms,均 P<0.05],消极情绪状态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积极情绪状态下反应时( P<0.05);基线任务、单一干扰抑制任务、双重注意控制任务中被试在3种情绪状态下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单一注意控制任务中,积极和消极情绪状态对大学生的反应抑制能力均产生情绪干扰效应,其中消极情绪状态的干扰效应更明显;在双重注意控制任务中情绪干扰效应消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重任务训练改善脑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脑卒中后幸存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进行功能性步行时常需同时执行运动和认知双重任务。通常情况下,其中一项或两项任务的执行能力会下降,造成双重任务间的干扰,其相关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关于双重任务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步行和认知功能的相关研究较多。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等神经影像学方法来探索双重任务的相关机制是研究热点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双重任务行走跨步时间变异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双重任务行走跨步时间变异性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9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调查、害怕跌倒评估、计时起立行走测试、5次坐到站测试及步态测量.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双重任务行走状况下跨步时间变异性为7.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双重任务干扰、步速及害怕跌倒是跨步时间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共解释54.7%的变异量.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双重任务行走跨步时间变异性水平偏高,指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特别是双重任务训练以及缓解患者害怕跌倒心理有助于降低其双重任务行走跨步时间变异性水平,进而有利于改善患者安全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健康人平衡任务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的系统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健康人平衡任务期间的实时大脑活动,探索不同动态平衡任务、老化和相关脑区的相互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Verse ScienceDirect、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0-01—2020-01.由2名研究者按已制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结果 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4篇(n=372),采用感觉统合测试系统对自动动态平衡任务进行研究,当依靠前庭信息维持平衡时,颞上回(S T G)、缘上回(SMG)激活;使用站立平衡任务研究自动动态平衡任务,发现辅助运动区(SMA)血氧饱和度上升.他动动态平衡任务中随干扰程度的增大,前额叶皮质(PFC)激活程度增大,当任务难度达到中等以后激活程度趋于平稳.在双重任务中,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平衡干扰较明显,前额叶皮质(PFC)较活跃.结论 针对健康人群的平衡任务研究提示SMA、SMG、STG、PFC参与平衡的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双任务步行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运动干扰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和健康人在进行双任务步行(dual-task walking,DTW)时,不同认知任务对步态和认知-运动干扰(cognitive-motor interference,CMI)的影响.方法 选取2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卒中组,并选取与卒中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1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被试者依次完成坐姿下两项认知单任务(single-task,ST),包括连续减法任务(serial subtraction,SS)和单词生成任务(word list generation,WLG).然后完成单任务步行(single-task walking,STW)、连续减法时双重任务步行(SS-DTW)和单词生成时双重任务步行(WLG-DTW).使用Codamotion三维动作捕捉系统采集步态参数,包括步速、步频、跨步长和跨步时间,记录认知任务正确反应数量.比较两组在DTW时步行和认知任务的双重任务成本差异.结果 ①在STW和两种DTW时,卒中组步速、跨步长和步频明显低于对照组,跨步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TW相比,卒中组在不同DTW时步速降低、步频减慢且跨步时间延长,在SS-DTW时跨步长变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不同DTW时步速降低、步频减慢、跨步长变短和跨步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认知ST相比,卒中组在两种DTW中,认知任务正确次数均减少(P<0.05);对照组仅在SS-DTW时,认知任务正确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执行双重任务(dual-task,DT)会导致缺血性卒中患者和健康者步态表现下降,卒中患者在DTW时更易出现步态障碍.工作记忆任务和语义记忆任务对步态的干扰程度是相似的.DTW更能反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关于DTW时CMI模式的探索可为评估实际步行功能和DT训练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多任务多注意力残差收缩卷积神经网络的可穿戴睡眠呼吸暂停检测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障碍疾病,常伴随着多种并发症,严重困扰着人类健康.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容积血流脉搏波(PPG)的SAS检测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具有低成本、低负荷、穿戴方便等优点.针对可穿戴PPG信号干扰更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多任务多注意力残差收缩卷积神经网络的睡眠呼吸暂停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智能手环设备,收集了 92例手腕部的PPG睡眠数据;其次,设计了一种残差多注意力机制卷积模块,高效地融合了网络在时间域与通道域的双重重要特征;然后,引入残差收缩卷积模块来抑制信号噪声以及网络的冗余特征.以这两种模块的结合构建了用于特征提取的骨干网络.结果表明,片段检测的准确率,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分别达到了 81.82%,70.27%以及85.81%;个体检测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达到了 95.65%,88.89%以及97.30%.所提出的模型具有优异的检测性能,有望嵌入到可穿戴设备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