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重任务行走对脑小血管病患者时空步态参数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以及运动双重任务行走(DTW)的步态特征差异,并判断何种步态参数能够更好地诊断CSVD及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方法:纳入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7月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就诊的经磁共振成像证实有CSVD的患者106例以及同期的体检人员21名,根据Fazekas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34例,1分)、中度组(34例,2分)、重度组(38例,3分)以及健康对照组(21名)。在单任务行走(STW)和DTW条件下记录参与者参数,并通过单任务和双任务之间的差异计算双重任务效应(DTC)。采用广义估算方程评估疾病严重程度以及行走条件对基本步态参数及DTC的影响,事后分析通过Bonferroni方法校正。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确定疾病严重程度与步态参数及DTC间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联合预测因子,应用联合诊断试验计算步态参数及其DTC预测CSVD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试验组中STW的基础步态参数显著优于认知或运动DTW(均 P<0.05),而对照组中不同任务下的基础步态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认知DTW中,时间步态参数(步频和跨步时间)仅在中重度组出现显著恶化[步频:中度组(100.220±1.795)步/min,重度组(94.525±2.139)步/min;跨步时间:中度组(1.227±0.024)s,重度组(1.299±0.031)s],但空间参数(跨步长及步速)在各组(除对照组和轻度组外)间[跨步长:对照组(1.050±0.021)m,轻度组(0.974±0.022)m,中度组(0.903±0.025)m,重度组(0.793±0.026)m;步速:对照组(0.944±0.028)m/s,轻度组(0.866±0.030)m/s,中度组(0.751±0.027)m/s,重度组(0.606±0.022)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同样无论疾病严重程度,认知DTW条件下所有步态参数DTC均高于运动DTW(均 P<0.05),而对照组中不同任务下的步态参数D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中认知DTW的时间参数DTC仅在中重度组出现异常,而空间参数DTC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包括对照组和轻度组;均 P<0.05)。认知DTW条件下,空间参数及DTC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显著高于时间参数(0.50< r<0.64比0.15< r<0.39)。应用空间参数对CSVD的判别进行联合诊断试验发现,联合诊断因子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单一指标。 结论:认知DTW能够更好地反映CSVD患者的步态异常。认知DTW的空间参数及其DTC能更有效地诊断CSVD并区分其严重程度,DTC可能是更好的指标。对于诊断CSVD而言,空间参数及其DTC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因子可以显著提高敏感度,降低假阴性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情绪状态对大学生注意控制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在单一和双重注意控制任务中不同情绪状态对大学生注意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2022年3—5月,招募新疆师范大学28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情绪图片启动被试的积极、消极和中性情绪状态,随后考察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双选择Oddball+Stroop"任务中的注意控制能力差异。试验设计为3(情绪状态:中性情绪、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4(任务类型:基线任务、单一反应抑制、单一干扰抑制和双重注意控制任务)的被试内设计,E-prime软件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错误率。采用SPSS 21.0对28名被试的反应时和错误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情绪状态与任务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 F(6,22)=2.70, P<0.05];情绪状态主效应不显著[ F(2,26)=0.79, P=0.461];任务类型主效应显著[ F(3,25)=28.46, P<0.001],基线任务、单一干扰抑制任务、单一反应抑制任务、双重注意控制任务的平均反应时两两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单一反应抑制任务中,积极情绪状态[(499.62±72.09) ms]和消极情绪状态下的反应时[(521.52±86.39) ms]均显著长于中性情绪状态下的反应时[(475.43±76.38) ms,均 P<0.05],消极情绪状态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积极情绪状态下反应时( P<0.05);基线任务、单一干扰抑制任务、双重注意控制任务中被试在3种情绪状态下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单一注意控制任务中,积极和消极情绪状态对大学生的反应抑制能力均产生情绪干扰效应,其中消极情绪状态的干扰效应更明显;在双重注意控制任务中情绪干扰效应消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重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及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双重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建库至2019年9月公开发表的,关于双重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和平衡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460例患者。结果发现,与常规护理或单一任务训练相比,步长[MD=2.16,95%CI(0.61, 3.71), P=0.006];步频[MD=5.68, 95%CI(1.86, 9.50), P=0.004];步幅[MD=7.13,95%CI(4.86, 9.41), P<0.001];平衡功能[MD=3.79,95%CI(0.04, 7.54), P=0.05];10 m步行测试(10MWT)[MD=-2.06, 95% CI(-3.38,-0.74), P=0.002];下肢Fugl-Meyer运动评分[MD=0.77,95%CI(-1.02,2.56), P=0.40]。 结论:双重任务训练较单一任务训练或常规护理,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长、步频、步幅、步行能力,降低其跌倒的风险;但对平衡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步态特征定量分析的初步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行走时步态的时空和运动学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8例(Hoehn-Yahr分级≤2.5级),以及患者配偶或同期来源于社区的健康志愿者共7名作为对照组。利用三维光学运动分析系统来进行步态测试,计算相应运动学时空参数,比较两组受试者在自由行走、转身以及不同认知负荷下(单任务行走和双重任务行走)的步态特征。采用线性混合模型进行各步态参数的比较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帕金森病组行走时的摆臂幅度较对照组减小[单任务下分别为(0.63±0.15) m与(0.89±0.27) m,双任务下分别为(0.64±0.16) m与(0.99±0.22) m,β=-0.353,95% CI -0.558~-0.148, P=0.002]。帕金森病组的双臂摆动幅度不对称性比对照组更大(单任务下分别为12.48%±5.48%与6.96%±4.39%,双任务下分别为17.13%±4.05%与7.67%±5.23%,β=8.992,95% CI 4.148~13.836, P=0.001)。双重任务行走时帕金森病组双臂摆幅不对称性较对照组增加的幅度比在单任务行走时增加的幅度更大(β=3.916,95% CI 1.367~6.466, P=0.003)。对于下肢步态特征,在任务状态一定时,帕金森病组跨步长和步长均较对照组减小[跨步长分别为(1.10±0.17) m与(1.31±0.10) m,β=-0.169,95% CI -0.300~-0.038, P=0.015;步长分别为(0.55±0.09) m与(0.65±0.04) m,β=-0.081,95% CI -0.150~-0.013, P=0.023],步宽以及两种行走任务状态下的跨步长、步长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帕金森病组完成转身过程的耗时比对照组长[(1.66±0.30) s与(1.37±0.23) s,β=0.302,95% CI 0.049~0.555, P=0.023],在转身起始模式上,转身起始时间与分析的身体部位有关,为头部先于骨盆开始转向(β=-0.060,95% CI -0.107~-0.014, P=0.011),而与组别无关( P>0.05)。 结论:通过量化的步态参数能更准确地反映早期帕金森病的步态特征。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摆臂幅度减小,摆臂不对称性增大,步长缩短,转身速率减慢;摆臂不对称性在双重任务行走时进一步加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学习科学视域下医学院校ESP课程体系的生态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学院校研究生的ESP课程(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兼具自然及社会双重属性,注重专业应用型语言的学习及实践,构建具备职业、社会境脉特征的英语教学生态体系是探索医学院校高水平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设计的实施研究理念,设计与构建了情景仿真式课程模式,实施了任务型语言教学,完成了混合式关联课堂体系模式的探讨与融合性教师角色的分析。在课堂实践基础上,将创新课程理念与ESP课程生态体系构建有机结合,进一步指导学习科学视域下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验证了ESP课程体系生态构建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重任务起立步行测试时间与老年抑郁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风险与双重任务下的起立步行(TUG)测试时间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招募在江苏南京社区居住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193例,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进行老年抑郁筛查;分别进行单一任务TUG(TUG-single)测试、附加操作任务的TUG(TUG-manual)测试、附加认知任务的TUG(TUG-cognitive)测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UG-single、TUG-manual、TUG-cognitive的差异。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GDS得分与TUG-single、TUG-manual、TUG-cognitive测试时间的相关性。 结果:平均TUG-cognitive时间和平均TUG-manual时间长于平均TUG-single时间( P<0.0001)。GDS得分越高,TUG-single测试时间越长,两者呈正相关( r=0.2261, P=0.0016);GDS得分与TUG-manual测试时间呈正相关( r=0.2359, P=0.0010);GDS得分与TUG-cognitive测试时间也呈正相关( r=0.1946, P= 0.0067)。 结论:老年抑郁风险增加与TUG测试时间延长呈显著正相关,TUG测试可用于评估老年抑郁患者的功能性移动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音乐认知与运动的双重任务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音乐认知与运动的双重任务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1∶1形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音乐认知与运动的双重任务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音乐认知评估情况、运动功能及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 P>0.05);干预后,对照组音乐认知评估量表情况比观察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运动功能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应用音乐认知与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干预,可提升患者音乐认知功能,改善运动情况,提升患者健康情况,利于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丰富康复训练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双重任务下步态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丰富康复训练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双重任务下步态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TIA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组。干预期间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改善脑功能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丰富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对3组对象进行双重任务步行时步态测试、认知功能测试、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测定。结果:治疗前2组TIA患者步态各参数、总体认知功能、执行注意功能、P300潜伏期及波幅、血清BDNF浓度等指标与健康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上述疗效指标均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 P>0.05),观察组步态各参数、总体认知功能、执行注意功能、P300潜伏期[(334.08±17.32)ms]及波幅[(19.98±3.88)μV]、血清BDNF浓度[(17.31±2.11)ng/m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5)。 结论:丰富康复训练能提高TIA患者双重任务步行时步态测试成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TIA患者血清中BDNF浓度及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重任务训练改善脑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脑卒中后幸存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进行功能性步行时常需同时执行运动和认知双重任务。通常情况下,其中一项或两项任务的执行能力会下降,造成双重任务间的干扰,其相关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关于双重任务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步行和认知功能的相关研究较多。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fNIRS)等神经影像学方法来探索双重任务的相关机制是研究热点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轻度认知损害患者步态特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除了认知能力下降,还会出现运动障碍,包括步态和平衡障碍,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单任务简单步行试验,双重任务步行试验和姿势平衡试验。运动表现的评估可以发现细微的MCI相关运动的缺陷,帮助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不同步行任务的敏感度不一样,双重任务条件下的步态评估可以提高MCI诊断的敏感性。静态平衡似乎也受到MCI的影响,但其重复性欠佳,临床价值仍需进一步考量。步态评估对MCI的早诊断和针对特定缺陷的干预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